「王莽趕劉秀,處處都有救」 螻蛄救劉秀的故事

2020-11-23 騰訊網

文/張居明

在山東省寧津縣東部二十餘公裡處,有一個自然村叫青積務,村西學校旁有座小橋名曰臥龍橋,這裡流傳著很多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好多的村名都跟那段歷史有關。「王莽趕劉秀,處處都有救」也成了當地的口頭禪。

東漢光武帝劉秀

王莽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後,露出了他本來面目,開始對人民進行殘酷的壓榨,加上連年災荒,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餓殍遍野,各地義軍紛紛揭竿而起,戰火不斷,一時間狼煙四起。

傳說公元23年,王莽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將起義軍團團包圍在昆陽城(今河南省葉縣)內,當時昆陽城內只有守軍數千人,而莽軍卻超過十萬之眾,眾寡懸殊,情況十分危急。劉秀臨危受命,只帶數騎精兵趁夜幕突出重圍前去搬兵求救。當王莽得知衝出包圍的是當年在演武場射落自己纓冠的劉秀時,勃然大怒,當即抽出一彪人馬由大將王尋率領,隨自己去追趕劉秀,而其餘人馬則交給大將王邑與副將巨毋霸率領日夜加緊攻打昆陽城。

王莽帶領這支人馬對劉秀窮追猛趕,當追至渤海郡樂亭縣(今寧津縣東部)時,最後只剩下劉秀單人獨騎了。這時已是深夜,劉秀人困馬乏,又餓又累,追兵聲消失後,便倉惶逃到一座小橋下倒頭便睡。不知不覺中已睡至東方既白,劉秀還沒醒來之意。而王莽的追兵正步步逼近這裡,已經隱約聽到人喊馬嘶之聲。受玉皇之命,為真龍天子劉秀擔任哨兵的是一隻螻蛄蟲(俗稱「土狗子」),在劉秀身下不停地拱來拱去,好叫劉秀快快醒來逃命去。誰知劉秀就是不願醒來,螻蛄拱他左邊,他翻身到右邊繼續睡,螻蛄拱他右邊,他就翻身到左邊。

最後,劉秀實在無法入睡,索性一骨碌爬起來,逮著那隻螻蛄就把它的頭掐了下來,螻蛄立即身首異處了。稍一愣神就聽到遠處傳來王莽的戰馬嘶鳴聲,劉秀不敢怠慢迅速騎上戰馬,借著剛剛下起的濃霧向北逃去。等到王莽追兵來到後向孔鎮(村名,空追一陣的意思)方向追去,然後就朝王木腿(村名,王莽退去的意思)退去了。

劉秀知道是錯怪了救他命的螻蛄,立即返回找到已是兩段的螻蛄,用當地棗樹上的枝針把螻蛄的身子和頭連在一起(所以現在螻蛄的脖子中間還留有扎人的刺)。螻蛄活過來後,劉秀怕它向東拱到水裡,就對它說朝西拱,螻蛄誤會了天子的聖旨,所以後來專找莊稼苗稀的地方拱,而那個劉秀避難的村莊就改成清起霧,後來叫成了青積務,那座避難的小橋就叫 臥龍橋。

有詩為證:

王莽包圍昆陽城,

劉秀請纓去搬兵。

人困馬乏臥橋下,

救他一命螻蛄蟲。

作者張居明,男,1960年出生,寧津縣相衙鎮(原道口鄉)後紙村人,中共黨員。1978年參軍入伍,1979年參加了中越自衛還擊戰,1980年在省級刊物《國防戰士報》發表處女作《溪流》,幾十年來憑著對文學的熱愛與執著,先後發表新聞、通訊、詩歌、散文數十萬字。退伍返鄉後在肉聯廠工作,本世紀末下崗後在紅山木業工作至今。近年來致力於人文地理方面的挖掘與整理,發表了《一代怪才吳棠湖》《神奇楊抱槐》《青積務源自請起霧》《吳鳴風智破「蜘蛛案」》《雋不疑智審山寨衛太子》《千年恩愛夫妻樹》《劉墉省親過寧津軼事》《化牛李的傳說》《蟋蟀與寧津的淵源》等,為弘揚寧津文化作出了貢獻。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王莽趕劉秀的民間傳說
    原標題: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王莽趕劉秀的民間傳說 風水輪流轉,皇帝我來當,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往往伴隨著很多動人的傳說故事,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王莽趕劉秀的故事。劉邦早年任沛縣泅水亭亭長時,縣裡令他帶領一批民夫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築陵墓,走到芒碭山澤時人已跑掉大半,沒辦法了,他只好把民夫都釋放了,自己也準備跑路,有一部分民夫看到劉邦如此仗義,適逢亂世,願追隨劉邦,他們就商量著準備逃到芒碭山隱藏起來。 劉邦帶著他們,忽遇一條大白蟒蛇攔路,蟒身有筲桶粗,擋在路中間象條小堤子,渾身的金紋閃閃發光。
  • 劉秀與螻蛄
    劉秀與螻蛄 2014-10-24 08:56 來源:德州新聞網
  • 「王莽趕劉秀」的傳說,辛集人一段神奇的過往!
    在石家莊城鄉,廣泛流傳著王莽趕劉秀的傳說,史稱「劉秀走國」。劉秀即漢光武帝,東漢開國第一帝。西漢末年王莽新朝被推翻後,漢更始帝劉玄繼位。更始二年(公元24年)正月,劉秀被封為破虜將軍到河北安撫州郡。王莽在邯鄲自立,率軍追殺劉秀,民間卻說是王莽趕劉秀。
  • 劉秀和杜梨樹的傳說
    為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一般情況下,其枝條上多長有棘刺。然而,德州市陵城區有一個叫魏龍江的村莊,過去有一棵杜梨樹,周身上下竟無一刺。究其緣由,要從東漢光武帝劉秀的一段故事說起。相傳,西漢末年,劉秀為光復漢室基業,夥同李通、鄧晨等人與莽軍進行了大小無數次殊死較量。
  • 問:如何打敗「穿越者」王莽?答:召喚流星呀!——劉秀
    大家起初像看傻子一樣打量了打量這位有些靦腆的青年,然後從懷裡掏出歷史書,翻了翻這位名叫劉秀的青年的履歷,眼神變得模糊起來。一個人率先鼓起掌來,然後是第二個、第三個......最後所有人都眼含熱淚的看著角落裡語出驚人的青年,高喊著「說的對!說得好!」掌聲終於落了下去,不知誰低低的罵了一聲:「X的,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 民間傳說,臭椿樹被稱作「樹王」和劉秀的誤封有關,事實呢
    臭椿樹能夠「封王」,在我們豫西南老家那裡,有關於臭椿樹誤被劉秀「封王」的民間傳說。光武中興的劉秀起家於現在的南陽地區,因此,關於「王莽追劉秀」的傳說在我們當地有很多。比如真實的歷史上,光武帝劉秀的大姐劉黃,就是湖陽公主,是名副其實的皇親。
  • 「名人百科」牛背上的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寇恂出城在道上迎接賈復,又聲稱有病返回到城內。賈復率軍要追趕寇恂,而官兵們都喝醉了,於是只好過境而去。寇恂派谷崇到洛陽把情況向光武帝劉秀匯報,劉秀於是徵召寇恂。寇恂到達洛陽,劉秀接見他;當時賈復先在座,想起身迴避。劉秀說:「天下還沒有安定,兩虎怎麼能互相!今天我替你們兩人調解。」於是兩人並肩而坐,都非常高興,隨後同乘一輛車出宮,結為好友而去。
  • 中國古代魔幻戰爭:天外流星助陣,東漢光武帝劉秀1萬人擊敗40萬
    第七,他的子孫很有出息,兒子漢明帝和孫子漢章帝,兩代人合力締造了東漢國的另一個太平盛世「明章之治」。 你看,是不是什麼好事都給劉秀佔全了?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啊!
  • 南陽一座消失的山,曾救劉文書,三十年前探明有礦,今僅剩下痕跡
    王莽接報後即點兵離城追趕,並準備截住劉秀捉拿歸案時天下大雨,泥濘難走,劉秀向南看去,一大隊莽軍正向他趕來,已走到一個柿園林(即新店的大柿園)處,相距只有2裡多路,劉秀也已走到一片樹林處,自語道:「這裡一片平川,無藏身之處,要是有一座山該多好啊。」話音剛落,只聽前邊大地隆隆作響,幾裡的地方一直往上長,大約長到幾十丈高停了下來。
  • 劉秀不顯山不露水,劉備喜怒不形於色,究竟誰的城府更深?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與蜀漢開國皇帝劉備,一個不顯山不露水,一個喜怒不形於色,都是城府很深的人。那麼,劉秀與劉備,誰的城府更深呢?不顯山不露水的劉秀光武帝劉秀年輕時則性格勤勉,喜好種田,不顯山不露水,城府很深。因此,在劉秀正式展露才能之前,許多人都看不出劉秀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有一回,劉秀與他的姐夫鄧晨一起去拜訪蔡少公。
  • 蝲蝲蛄為啥被叫做海陸空大元帥,螻蛄都有什麼作用和功效
    有哪些功效?農村有句種莊稼的老話叫做:「聽見蝲蝲蛄叫,就不種莊稼了?」可見蝲蝲蛄對於農作物的危害性,蝲蝲蛄俗稱土狗,土狗子,螻蛄,諸多的名稱,也被稱之為海陸空大元帥,能上天飛翔,能鑽地土循,而且這貨還能夠遊泳,三棲運動健將,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飛得不高,鑽都不深,遊的也不遠,在農村還被比喻成貪多嚼不爛的說法。
  • 中國最「響」的農村,雞叫聲附近三省都能聽到 你知道是哪條村麼
    這裡有雄奇的山水風光、有神奇的傳說故事、有古老的廟宇建築、有沿用數百年的水利設施、有獨特而完整的村落布局,這一切都形成了這個傳統村落獨特的魅力,使它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獲得了山西歷史文化名村的美譽。王莽趕劉秀,封下一個村名上馬村的村名很有意思,是一個動詞,充滿動感,以動詞做村名的現象比較少見。而上馬這個動作現在已經很少見到,都被上車代替了。這個奇怪的村名怎麼來的呢?
  • 中國歷史上六位最像穿越者的人,李淳風僅排名第五,王莽排名第二
    劉伯溫是明朝開國元勳,天文地理、軍事政治、文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同時也會打仗,既是軍事家也是政治家,既是開國功臣也是治世良臣——看到這裡,我們的腦中忍不住浮出了「完人」這個詞了。劉伯溫的驚世預言,中國歷史上,有兩本神乎其神的預言書,一本是唐代袁天罡、李淳風所著的《推背圖》,而另一本,叫作《燒餅歌》,署名作者是劉伯溫。
  • 穿越王莽是什麼意思 穿越王莽解釋?
    穿越王莽是什麼意思 穿越王莽解釋?時間:2020-12-03 23: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穿越王莽是什麼意思 穿越王莽解釋? 本文為您帶來的是穿越王莽是什麼意思,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
  • 在徵求隱士逸民活動中,劉秀彰顯他求賢若渴、任人唯賢的執政理念
    劉秀高度重視人才還體現在他禮賢敬賢上禮賢敬賢,是劉秀高度重視人才的又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在雄主天下之途上,他懷著求賢若渴的心情延攬人才。特別是天下一統後,他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禮遇、接受和招徠方方面面的人才。聚沙成丘,積流成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劉秀最可怕的對手,一人打雲臺九大名將,以一郡對抗整個東漢帝國
    建武元年十月,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總算搭起了一個朝廷的架子,但他這個朝廷所掌握的地盤,其實尚不到天下的四分之一,面對天下各處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劉秀決定先搞定南方的荊州,其一,荊州乃劉秀龍興桑梓之地,民眾基礎比較好;其二,南方相對於北方少受兵災,儘快恢復其秩序,可鞏固國本;其三,
  • 馬糞灘的故事
    每每走到蓼塢地界,依稀可以看到黃河中心的夾心灘,知道父母口中說的馬糞灘可能就是這個灘涂,據說灘上還有農人居住耕種,好想駕船上灘去看看,有無鳥蛋有無野兔等等。但一切都是想想而已,我對馬糞灘的認知僅僅限於知道,餘下的就是那些不知真假的傳說了。老人們口口相傳,兩千年前,黃河兩岸森林茂密,水草肥美,百獸徜徉,百鳥和鳴。尤其是野馬成群,追逐遊戲,往來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