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陽一座消失的山,今剩痕跡
南陽北有一座山叫隱山,原屬南陽縣新店鄉管屬,現在為南陽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它北鄰方城縣博望,東鄰羅堂村,西鄰阡陌營,南鄰彭營村,劉家荒村,是一座獨立的小山,四周都是平原,方圓大小几平方公裡。說起隱山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山的來歷還得從頭說起。1900多年前,王莽帶領大批軍隊住在宛城,要消滅準備造反的劉氏宗親特別是領頭的劉秀。
一天,通令兵上報王莽說:「查實得知,劉秀騎了一匹馬坐船渡白河上岸(現在的竹園寺)向東逃去。」王莽接報後即點兵離城追趕,並準備截住劉秀捉拿歸案時天下大雨,泥濘難走,劉秀向南看去,一大隊莽軍正向他趕來,已走到一個柿園林(即新店的大柿園)處,相距只有2裡多路,劉秀也已走到一片樹林處,自語道:「這裡一片平川,無藏身之處,要是有一座山該多好啊。」話音剛落,只聽前邊大地隆隆作響,幾裡的地方一直往上長,大約長到幾十丈高停了下來。劉秀看著前邊長出的山十分奇怪,便拉馬上山,再一細看,上邊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山洞,隨即人馬一同進洞,剛入洞口就有一個巨大的石頭將洞口堵住。
此時莽軍趕到,傳令將士四處查找,在山上翻了個遍,也未發現劉秀的影子。無奈只好撤兵,再說劉秀在洞內美美地睡了一覺,頓感身上輕鬆,聽到外邊已沒動靜,便起身來到洞口,輕輕一推,石頭竟然就滾下山去。劉秀拉馬在山上轉了一圈,寶馬在山中拉了一泡尿,還打了一個滾,並在一個石頭上留了一些馬蹄印,後來劉秀當上皇帝後,沒有忘記此山此洞的救命之恩,就封該山為「隱山」,封山洞為「藏皇洞」,那塊從山洞滾下的大石叫「保皇石」,周圍人們得知平地長出個山都覺得奇怪,方圓幾百裡的人都來觀看,還有更神奇的事情,劉秀寶馬拉尿的地方一年四季不斷水,不管天旱多長時間,哪裡都有水,人們給那裡起了個名字叫「馬尿兒坑」,石上邊還有馬蹄印,打滾石,石上還有類似馬毛的印跡傳說歸傳說,故事歸故事,此事南陽人都講得真切。
不過從1975年起地礦在隱山勘探,查出山內有大量優質耐火材料--蘭晶石,80年代就有人在上邊開挖,1990年後南陽地區、新店鄉都進行了大規模取礦開挖,上邊的古邊已不復存在。整個山體變動,但是隱山山名將與歷史長存,故事將永久地講下去。
二、史志中的隱山
隱山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新店鄉境內。山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209米,面積15平方公裡。根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的記載,東漢末年,諸葛亮出山第一計"火燒博望坡",曹操追劉先主至此,諸葛亮讓劉皇叔帶領將士們隱蔽在此山,故後來稱隱山"。歷史上王莽與劉秀之間的爭鬥確實在此發生過。據有關史志記載,西漢新朝三年(公元二十二年)十月,劉秀因不滿王莽篡權,率領義軍數千人起兵南陽,與王莽殊死拼殺一年多。其中有幾次遭到王莽軍隊的圍攻堵截,險些全軍覆沒,後皆因劉秀的機智而脫險,直至公元二十三年十月三日王莽被殺而結束戰鬥。因為藍晶石的開發(藍晶石是航天用的材料),如今已變得面目全非,不像山,更別說綠意盎然的叢林和傳說中關公上馬的巨石和磨刀石等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