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機械臂打造0.2微米微創手術刀:液壓驅動,磁場控制位置

2021-01-15 大數據文摘

大數據文摘出品

來源:Science Robotics

編譯:張大筆茹、楚陽、牛婉揚

微創外科手術越來越多地用於靶向小病變,並且對微型醫療工具的需求不斷增長。靶向微創手術逐步興起,隨之而來的,是對各種高端微創手術刀的需求。

當下,精緻的機械式手術刀已不能滿足需求,將智能元素通過傳感器和微型機械手注入手術器械是大勢所趨。Science Robotics近日介紹了一款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一款尺寸僅有2x3x0.2mm微型機械臂來製備功能纖維。

機械臂的位置由永磁體通過改變磁場強度和磁化方向來控制,其上下臂形如一個鑷子可以實現抓取和投放。

微創手術可以實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該領域的發展也因此而舉足輕重。醫療機器人逐步獲得臨床認可,在未來,醫療機器人還會越來越智能化。

最新研發的光纖機器人集腔內成像、傳感和微操作於一根光纖中,光纖的尖端具有微鉗結構以實現腔內操作,通過液壓裝置利用毛細管原理實現驅動的同時還可以實現藥物的靶向輸送。

光纖機器人的實現

光纖是常用的柔性基板,其上可以集成多個傳感器,但集成工藝卻因光纖的細長柔軟而相當複雜。為此,要先將傳感器刻蝕到晶片上,然後用特殊的工藝將其轉移到光纖上。研發光纖機器人目前有幹轉移和溼轉移兩種方法。

所謂幹轉移法,就像用膠帶把傳感器粘起來然後再貼到基板上一樣,這種方法有較高的操作精度,受外界擾動小。溼轉移法需要將刻蝕了傳感器的晶片和光纖基板一同泡在特製液體中,利用特殊工藝使傳感器自晶片遊到基板上,此法的定位精度因受到液體流動幹擾而較差,且工藝較為複雜,目前還未大量使用。

但在特定情況下,如在導管表面鑲嵌力傳感器,則溼轉移法可使傳感器和導管表面產生更好的貼合性而技高一籌,雖然它仍然面臨著精度低的缺點。

溼轉移法所面臨的問題可利用微型機器人來補償。微型機械臂可手動調整溼法轉移過程中傳感器的定位精度,因此,機械臂的操作空間是平方釐米級別的,其所要操作的「工件」是亞微米級別的,而「工況」是處在液面上的,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精度和減少阻力。

可以利用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光,利用光學捕獲可以實現機械臂的精準定位,然而,光鑷由於其只能產生pN範圍的力而很難實現傳感器的抓取;或者,磁,電磁轉向可以產生更大的力;微型火箭可產生噴射的氣泡,將機械臂的位置精度提高到氣泡級別,云云。各種微型裝置層出不窮。這些微型機械臂只需和普通精度的工作檯合作,就可以改善溼轉移法的精度。而且,實際操作時,一個機械臂和另一個機械臂更配。

機械臂的方向由磁場控制,控制磁體通過改變機械臂的磁化方向來實現其定位。

控制磁體還可以通過其自身的運動來控制機械臂的平移和旋轉以及一對機械臂之間的距離。

一對機械臂可以以320度幾乎全部覆蓋光纖表面,定位精度達到5μm和0.4°,該方法解決了溼轉移方法缺乏的精確性,從而大大提高了其適用性,為將微型設備運用到手術微型工具上帶來了希望,同時也為微創手術的進步帶來了曙光。

相關焦點

  • 哈佛打造出全球最小的Delta機械臂,可參與微創手術
    來源: 驅動中國
  • 十一歲的小姑娘造出一個液壓機械臂 通過幾個注射器就能控制
    江北區2017年「全國科普日」、「志願服務季」暨「反邪教集中宣傳月」活動現場。記者 王瑋 攝 秦婉琳正在和她的同學展示液壓機械臂的操作方式。記者 王瑋 攝記者 王瑋 攝  華龍網9月15日18時訊(記者 王瑋)幾塊硬紙板、幾根雪糕棍,再加幾個一次性注射器和塑料管,這個11歲的小學生竟然造出了一個「液壓機械臂」,不僅外觀和起重的機械機相差無幾,而且還能起降東西、進行作業。  「你快來看!這幾個娃兒還能做出工程上那種機械臂。」
  • 胸腺腫瘤微創切除手術的基本原則與質量控制
    本文擬就胸腺腫瘤微創手術的概念、手術中採取的策略以及必須遵循的原則等方面加以論述,以便於在不同的臨床診治中心之間達到同樣的質量控制,更好地進行中心之間的合作和數據共享,從而達到客觀、恰當評估微創手術效果的目的。質量控制建議:胸腺腫瘤惡性程度相對較低,極有可能通過根治性手術切除獲得治癒。
  • 靜液壓驅動在農業收穫機械行走系統上的應用
    從機器行走方式來看,分為自走式,背負式和牽引式,就自走式聯合收穫機械而言,目前國外主要是靜液壓驅動行走系統,但是國內基本上都是傳統的機械傳動驅動方式,這種機械驅動方式相當於國外60年代到70年代的水平,近幾年來國內收穫機械正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餵入量高速發展,對高技術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由此可見,國內的大型農業收穫機械對靜液壓驅動行走系統的應用會在未來短暫的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
  • 應對工程機械中的萬種零部件,科學用刀太重要
    圍繞各類的工程機械,大量的結構件、零部件是金屬加工行業的重點應用,包含金屬切削、焊接、衝壓等技術,涉及液壓系統、發動機、齒輪傳動裝置、變速器、馬達等上萬種零部件。刀具在工程機械的應用發動機部件柴油發動機是工程機械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加工質量水平直接影響發動機的裝配質量、使用壽命和可靠性等因素。
  • 使用Arduino Nano開發板製作手勢控制的機械臂
    這些機械臂可以在裝配線中進行焊接、鑽孔、噴漆等劇烈機械工作的行業中找到,最近還開發了高精度的先進機械臂來執行複雜的外科手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3D列印了機械臂,並使用MG995伺服電機製作了機械臂。我們將再次使用相同的3D印表機器人手臂,通過Arduino Nano、MPU6050陀螺儀和彎曲(Flex)傳感器製作手勢控制的機器人手臂。
  • 2018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在京召開 肺癌微創手術治療黑科技「雷射刀...
    ,張毅教授在使用雷射刀為肺癌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宣武醫院供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卡拉)7月28日,2018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暨第三屆中意胸外科微創論壇、2018北京胸外科微創技術新進展學習班在京開幕。大會通過國內外胸外科、腫瘤內科等領域的專家演講、手術演示、手術培訓等方式,探討胸外科熱點與難點問題。這其中,新引入國內的肺癌微創手術新技術——2微米銩雷射技術(俗稱「雷射刀」)頗為「吸睛」。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機器人不需要傳統機械臂的安裝基座,可以靈活地安裝在頭架或手術床的任何地方,在操作中保證和頭部相對位置關係始終不變,從而消除傳統產品使用過程中頭部位移導致的誤差。在活檢等神經外科微創手術時,植入深度較大,很小的插入角度偏差都會導致較大的偏差;手動調節在鎖定關節時會有輕微的機械移位,在多個關節累計後前端誤差會擴大,導致最終誤差大。如何能夠精確、自動地控制和確認導向裝置的空間位置是難點所在。
  • 「第三隻手」機械臂上線:既可以採摘水果,也能錘破牆壁
    這種類型的可穿戴機械臂被稱為額外機械臂(supernumerary robotic arm)。本研究的系統有 3 個自由度,由磁流變離合器和靜液壓傳動裝置驅動。其目標是在眾多工業和家庭應用中實現如人類手臂一樣的性能。液壓系統會提供相對較大的動力,但是動力系統本身是通過線纜和使用者連接的,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使用者穿戴的質量(保證手臂的慣性較小),同時還略微限制了移動性。
  • 「第三隻手」機械臂上線:既可以採摘水果,也能錘破牆壁
    這種類型的可穿戴機械臂被稱為額外機械臂(supernumerary robotic arm)。本研究的系統有 3 個自由度,由磁流變離合器和靜液壓傳動裝置驅動。其目標是在眾多工業和家庭應用中實現如人類手臂一樣的性能。液壓系統會提供相對較大的動力,但是動力系統本身是通過線纜和使用者連接的,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了使用者穿戴的質量(保證手臂的慣性較小),同時還略微限制了移動性。
  • 阿爾金山隧道斷層破碎帶軟巖段採用機械臂帶刀開挖工藝
    每日甘肅網訊近日,敦當試驗段Ⅱ標阿爾金山隧道應用機械臂帶刀開挖工藝,在隧道斷層破碎帶軟巖段掘進施工中有效的控制軟巖破碎帶段的超欠挖,確保了隧道安全施工。項目部針對斷層破碎帶軟巖段超、欠挖控制,積極探索,不斷總結開挖經驗,對挖機小臂前端進行改裝,採用機械臂帶刀開挖法。通過開挖方式的轉變,可實現挖鬥與刀頭快速轉換,現場操作靈活;開挖中能夠有效控制開挖輪廓線,控制超挖,也有效的控制了開挖後臨空面掉塊、坍塌等不良安全隱患,減少噴射滾凝土超耗及火工品費用,且在隧道施工中經濟、實用。(劉豪、常彥軍)
  • ...內窺鏡|3d列印|光學|奧林巴斯|創傷|儀器|微創醫療器械|超聲波
    內窺鏡屬於微創醫療器械,就像醫生的「眼睛」能夠有效地幫助醫生「看清「病灶。微創手術的普及與臨床診斷需求推動內窺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Markets and Markets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內窺鏡的市場容量約為256億美金,將以6.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24年將達到352億美金。
  • 外科手術革命?中國科學家打造微型機器人,多種姿勢隨意切換,或實現體內治療
    「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瞄準了未來的創傷很小或者微創手術,」德國馬普智能系統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胡文琪說。不過如何穿越人體內複雜的各種環境,對僅有毫米甚至微米大小的機器人來說是非常艱巨的任務。「我們現在做的微型機器人,展現了在各種環境、各種表面良好的運動能力,這使得它具備了適應人體內部複雜環境的潛力。」
  • 手術機器人、4K腹腔鏡……盤點這些活躍在浙江多家醫院手術室裡的...
    患者為一名5歲女孩和一名2歲男孩,前者手術全程4個小時,出血不到5毫升;後者全程1個半小時,出血不到2毫升。手術機器人的廣泛應用是近年來微創外科發展主流趨勢之一,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是目前全球領先、應用廣泛的內窺鏡手術控制系統,外科主刀醫生可以在遠離手術臺的操控臺上,通過觀察立體的腔鏡手術畫面操控機械臂,為患者實施精準手術。
  • 用大腦控制機械臂,如此科幻的事情現在已成為現實
    (圖中站立者為Jennifer·L·Collinger)他們幫這位53歲的高位截癱患者簡·舒爾曼,成功掌握了用大腦控制機械臂,進而完成一系列複雜手部動作的技能。找出大腦中控制手臂及手掌的區域後,研究者們便會進行手術植入晶片。
  • 中國一作研究再登Science子刊:磁驅動摺疊機器人,3D列印僅需20分鐘
    使用磁鐵控制的話,機器人也必須要使用磁性材料,因此以前的磁控微型機器人是硬質的。為了打造一個靈活的磁控機器人,研究人員將磁性元素釹的粒子嵌入到更柔軟的材料中,比如塑料。研究人員使用一對強力的磁鐵來翻轉機器人特定部位的釹的極性,使它們在磁場中發生排斥和吸引,從而實現摺疊。然後,他們將紫外線照射在這些部位上,固化嵌入在裡面的材料,並將它們鎖定在特定的位置。
  • 深圳先進院發表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研究進展綜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微創中心王磊研究員團隊圍繞靈巧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路線和蛇形手術機器人的設計機理進行深入調研,取得了新進展。手術機器人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機器人運動控制和遠端操作約束方案,具有蛇形冗餘或連續體結構的柔性/軟體系統的臨床應用仍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回顧了相關機器人系統的技術發展趨勢,歸納了近年來微創手術用柔性機器人的主要研發進展,針對系統設計、驅動策略和控制模型中的核心原則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種適用於柔性微創手術機器人的通用框架(下圖)。
  • 失去手指的工程師造了一支機械臂,網友:這真賽博朋克-虎嗅網
    更令網友們驚嘆的是,這樣一隻機械手,是一位失去左手四指的機械工程師Ian Davis獨立打造的。這不禁讓網友在直呼賽博朋克之餘,想起了《鋼之鍊金術師》中的主角愛德華·艾爾利克——原作中為救自己的弟弟失去右臂,後女主替他製作機械假肢。
  • 2020年度中國液壓馬達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產品可廣泛應用於礦山建築工程機械、起重運輸設備、重型冶金機械、石油煤礦機械、船舶甲板機械、工具機、輕工、塑料機械、地質鑽探設備、農業和林業機械、礦物機械、建築設備和工作平臺、割草機、特殊車輛、漁業卷揚機、工具機、木工和鋸木機、橡膠機械等各種機械的液壓傳動系統中。特別適用於注塑機的螺杆驅動、提升絞盤、捲筒的驅動,各種迴轉機構的驅動履帶和輪子行走機構的驅動。
  • 掃路車液壓系統原理
    前面裝有一個操作靈活的掃刷,駕駛員手握操縱柄,按動控制鍵,就可使掃盤左右旋轉,或傾斜:掃臂升起放下,向左或向右擺動。車輛的所有動作都是液壓驅動。柴油發動機直接驅動三個液壓油泵,由三個不同的液壓系統,實現全車的包括行駛在內的所有動作液壓系統的特點液壓系統由三個迴路組成,同時相互獨立的。其中兩個開式迴路,一個閉式迴路。三個迴路的三個主油泵都由柴油發動機直接驅動(如圖1所示),分別將動力作用於三個迴路的各系統按照功能區分,行走系統是閉式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