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手指的工程師造了一支機械臂,網友:這真賽博朋克-虎嗅網

2020-12-05 虎嗅APP


這隻硬核機械手火了。



能穩穩抓握,也能伸張自如:



是不是有點金剛狼內味了?


更令網友們驚嘆的是,這樣一隻機械手,是一位失去左手四指的機械工程師Ian Davis獨立打造的。


這不禁讓網友在直呼賽博朋克之餘,想起了《鋼之鍊金術師》中的主角愛德華·艾爾利克——原作中為救自己的弟弟失去右臂,後女主替他製作機械假肢。




△ 愛德華·艾爾利克


事實上,Ian Davis製作機械臂的初衷,多少與愛德華的經歷有點相似,這個機械臂,是他為自己失去四根手指的左手製作的假肢。


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自失去手指後,他開始自行研發各種更易於操控的機械臂。


下圖是Ian Davis製作的、舊版機械臂的抓握效果,非常驚人。

△ Ian Davis此前製作的一款機械臂,可以抓扁可樂罐


看起來如此酷炫的機械手,究竟是如何代替正常手指運轉操控的呢?


一隻手,從零打造硬核機械手


這隻硬核機械手,是純機械結構。


機械手指靠連杆和鋼索帶動。從演示視頻中可以看出,目前能夠實現的抓握和張開手指的操作,是依靠手掌和手腕的動作來實現的。


手腕內扣,手指收攏;反之,手指張開。



手腕橫向運動,裝有萬向節的機械手指就能夠伸展開。



另外,手指的狀態是可以鎖定的。在結構上,Davis採用了帶有離合器軸承的鏈輪鎖定裝置。



可以看到,拉動鏈條,由於離合器承軸位於鏈輪內側,手指就會被固定住。


整個機械手的控制,由Arduino來驅動,Davis還設置了專門的圖形操作界面。



不錯,系統可以連接Wi-Fi,並配備有藍牙模塊,這樣就可以接入各種手工工具,比如磨床等。


而在設置模塊中,無需連接電腦,使用者就可以對各種閾值進行調整。


如果某一天出汗較多,就可以調高電導率的閾值,使汗液不影響對機械臂的控制。



並且,這套設備中也配備了陀螺儀,因此調節以上設置的操作都可以通過手腕的動作來實現。


不過,Davis的機械手目前仍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四個手指只能同放同收,並不能單獨活動。


因此,Davis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計劃在機械手指關節處加裝電子裝置,控制離合器軸承的接合和脫離,這樣他就可以單獨鎖定和解鎖單根手指。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Davis失去左手四指之後,靠著僅有的完整右手一步一步從零打磨完成的。


網友感嘆,無法想像這個機械臂製作的背後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



想像一下,這麼酷炫的作品背後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而且,機械臂發出的聲音實在令人滿意。


更多網友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這太酷了。我想說的是,我對於你失去的手指感到難過,但你真的做出了一個非常酷的手!


「如果設計能被延續」


在這般精密專業的機械臂背後,Ian Davis本人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耀眼。


命運總是開過分的玩笑。


兩年前,Ian Davis得知自己患有多發性骨髓瘤,一種由漿細胞引起的癌症,這種病症會導致骨痛、骨質破壞與貧血,嚴重可致腎功能衰竭與癱瘓。


而就在不久後,一次工作事故致使他左手骨折。


醫生給出的答覆是,只能截指,否則難保生命。


但這對於一個機械工程師而言,無異於致命打擊。



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也不留情面,他們告訴Ian Davis,除非連手掌都在事故中被截肢,否則不予支付安裝假肢的費用。


掙扎了一段時間後,Ian Davis決心給自己做假肢,用他僅有的一隻右手。


在製造出這次更精密的機械手臂之前,他也曾嘗試過不同材料結構的機械臂,下圖中左側的機械臂就是他之前用舊的機械臂,這些機械臂的架構無一例外都很逼真。

△ 新舊機械臂對比


這次的機械臂是他在前幾任機械臂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結果,不僅手指張開的效果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而且抓握的靈敏度更好。


自事故以來,Ian Davis坦言自己的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小:「大部分時間裡,我都是在辦公室修改和製造新的機械臂原型。」


曾有網友表示,這樣的設計沒能流行起來真是一種遺憾。



但目前來看,Ian Davis已經開始尋求更進一步的應用,希望能與一些高校的生物醫學工程系進行合作,為其他截肢者提供一點幫助。


他認為,自己依舊是幸運者。


相比於他來說,還有更多經歷與他相似的、在各種事故中失去手指和手臂的截肢者,這些人卻無法像他一樣,能為自己做機械臂。


「我覺得,最美好的事情,是我看見自己的設計能在身邊的人身上得到延續。」


機械假肢相關研究


其實,用機械來彌補四肢殘缺帶來的不便,一直以來都是相關領域研究人員的願景。


此前,一項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表明,通過新型傳感器和機器學習技術,機械假肢能夠探測到使用者的脊髓運動神經元發出的電信號,用「意念」控制假肢。


這樣一來,患者就可以通過假肢實現更精細、更複雜的操作。


不過,使用這套系統需要先進行外科手術,將與手和手臂運動有關的部分周圍神經系統,重新導向健康的肌肉。


這項研究發表在了《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同樣開展了此類研究。


研究員李光林及其團隊研發的多功能仿生假肢,能通過肌電信號解碼識別出人的運動意圖,使「意念」控制假肢運動成為可能。


並且,相比於同類型假肢20萬元~25萬元人民幣的售價,這款採用3D列印技術的假肢預計售價在3萬元~5萬元人民幣。


如果這樣的前沿研究能夠順利完成臨床試驗,並推向市場,對於殘障人士而言,無疑將給生活帶來新的可能。



相關焦點

  • 失去手指的機械工程師獨立打造
    更令網友們驚嘆的是,這樣一隻機械手,是一位失去左手四指的機械工程師Ian Davis獨立打造的。 這不禁讓網友在直呼賽博朋克之餘,想起了《鋼之鍊金術師》中的主角愛德華·艾爾利克——原作中為救自己的弟弟失去右臂,後女主替他製作機械假肢。
  • 這隻機械手太硬核!失去四指的機械工程師獨立打造,網友:夠朋克
    魚羊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這隻硬核機械手火了。能穩穩抓握,也能伸張自如:是不是有點金剛狼內味了?更令網友們驚嘆的是,這樣一隻機械手,是一位失去左手四指的機械工程師Ian Davis獨立打造的。
  • 真仿人!SNN技術讓五指機械臂成功抓起氣球
    目前的機械臂大多是二指、三指夾持器,這種夾持器多適用於大規模機械生產,但不大能滿足抓取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此外,以往的機械臂通常基於預設參數運行,前期運算工作相當龐雜,且無法進行自主判斷和智能抓取,動作笨拙、機械。
  • 用大腦控制機械臂,如此科幻的事情現在已成為現實
    (圖中調試者即為Nicholas·Hatsopoulos)他在相關實驗的採訪中介紹說,試驗一共選取了三隻因故失去部分肢體的猴子,教授為它們的大腦中植入晶片,並訓練它們使用與晶片相連的機械臂(圖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796)也就是說,經過大量地使用大腦操縱機械臂後,原本因為失去肢體而退化的神經連接,重新恢復了部分功能,並且可以訓練大腦進行一些之前沒做過的任務
  • 一隻機械臂的故事
    而它的操作卻很簡單,可以用手機、滑鼠,通過語音識別、手勢演示,甚至是不可思議的腦電波——這款DOBOT品牌的機械臂來頭不小:曾斬獲「世界三大設計獎」之紅點獎、iF設計獎,登上過2019年央視春晚深圳分會場的舞臺,連著名導演張藝謀也對它情有獨鍾,甄選其在觀念演出《對話·寓言2047》中與人共舞。
  • 漫威電索的機械臂很強?其實恰恰相反,這條機械臂本質是病毒!
    也正是因為天啟想要讓電索下線的設定,使得之後的天啟在對抗電索的時候,釋放了一種名為「機械組織」的病毒,直接感染了電索,從而造成了電索的身體開始出現機械化的狀態。,充其量只能做到在原有的感染基礎上,將已經近乎機械化的胳膊,轉化為一條機械臂。
  • 人類用機械臂玩了什麼鬼?動圖我又看了一整天……
    機械臂可以幫助人類做很多事情,比如它們的常見打開方式是在流水線上搬磚:然而,當人們想要展現機械臂的性能,或者純粹只是閒著無聊腦洞大開的時候,這些傢伙也被派上了各種各樣奇怪的用場……在最近的一個視頻裡,視頻博主Irfon Automation就和Staubli TX40機械臂展開了謎之合作——他們一起玩了著名的「刀子遊戲」:
  • 機械臂也有觸覺!康奈爾造了一雙「傳感手套」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譯 | 子佩編輯 | Panken智東西11月23日消息,漫威世界裡的炫酷機械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但裝上機械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讓手臂先擁有「觸覺」。康奈爾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傳感手套該套手套的亮點就是每個手指上的SLIMS傳感器(多模式傳感的可拉伸光導,stretchable lightguide for multimodal
  • 現實生活中的《阿麗塔》,酷炫假肢機械臂,比明星更吸引人的存在
    隨著電影《阿麗塔》的上映,阿麗塔的機械身子讓觀眾們都感到10分的炫酷。在Tilly一歲的時候,不幸患上了腦膜炎,引發了敗血症,導致手指眼中受損,在嬰兒時期就失去了自己的雙手,但是幸運的是她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她,為了讓她擁有如常人一般幸福的人生,Tilly的父母也一直為女兒尋找各種各樣的假肢。
  • 碳纖維機械臂是否可以替代傳統金屬材料機械臂
    此外,一些自動檢測裝置、管路、冷卻裝置等也都會安裝在機械臂上,由於機械臂是一個典型的懸臂梁結構,自身的質量會嚴重影響金屬機械手臂的定位精度和運行效率。碳纖維是一種強度高、重量輕的高性能纖維,其比重比鋁還輕,不到鋼的1/4,比強度是鐵的20倍。抗拉強度在鋼的7-9倍以上,耐酸鹼腐蝕,且不易變形,能夠長期適應惡劣環境。
  • 黑科技:氣動機械臂,抓的就是你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前幾天咱們分享了國內兩個公司的氣動軟爪機械手,抓豆子、抓螃蟹都穩穩地,甚至已經成功應用於生產線,錯過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可以暴擊下面這個有意思的小動圖收看。
  • 厲害了,他只有用了一條機械手臂,且讓姑娘們爽到飛上天
    22年前,這位名叫Tenet的法國文身師因事故失去右手,基本斷絕了經濟來源,也相當於失去了半宮佳麗。作為一名機械迷,Tenet的很多文身作品都充滿機械感:結果他還真就給自己找了一個機械女友:一條世界上最酷的機械臂。它出自一個名為Gonzal的小哥之手:一位法國藝術家、工程師。同樣是一名狂熱的文身愛好者,Gonzal把自己的物理知識全都用於設計適合文身的假臂。
  • Arduino四軸機械臂
    過去的一年小夥伴在QQ群內提了不少問題,其中最多應該是如何製作機械臂了。《利用舵機製作簡單機械臂》這篇文章已經發布了幾年,它是基於STC單片機開發的三軸機械臂,有不少小夥伴也根據它製作出自己的機械臂,甚至還有人用它參加電子製作大賽獲得名次。顯然大家對機械臂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當然也有小夥伴覺得控制舵機的單片機程序有些複雜,不好理解,那麼下面e哥就介紹如何利用Arduino更加簡便的製作機械臂。
  • 這個手掌大小的機械臂,簡直就是抄作業神器!
    先抄他一百遍憂鬱的烏龜今天,小二給大家介紹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 四肢癱瘓患者用「大腦意念」操控機械臂
    不僅如此,在最近的演示中,他們使四肢癱瘓的殘疾人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  這套結合了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和腦機接口的閉環系統,外觀看上去其實有點讓人發怵,畢竟腦袋上頂著好幾個機器接口還是挺嚇人,但實驗效果卻不錯,請看下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物理醫學與康復主任、醫學博士帕布羅·塞爾尼克(Pablo Celnik)表示:「業界內類似的腦機接口研究,此前主要集中在一隻機械臂上,只從大腦的一側採集信號進行控制
  • 加拿大的Canadarm3機械臂
    加拿大是國際公認的太空機器人的引領者,其設計製造的機械臂Canadarm1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加拿大機械臂,自1981年首次在太空梭上測試和使用。2001年Canadarm2一直在為國際空間站服務。Canadarm3機械臂設想圖目前數百家加拿大公司將參與建造Canadarm3機械臂,以配合Artemis任務和未來的載人深空飛行任務
  • NASA為新一代火星探測器設計機械臂,耗時5年,科研功能強大
    智東西7月4日消息,據IEEE官網信息顯示,近日,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的工程師們為Mars 2020探測器安裝了一個長2.1米的機械臂,該機械臂是目前火星探測器上功能最強大的機械臂。
  • 搬運工的福音,可穿機械臂,讓你變身超人
    現在搬運工的福利來啦,可以穿的機械臂,讓每個人都能變成「超人」。   人類用長達2米的機械臂,輕鬆舉起了 1000 磅的重物——你可能覺得這樣的場景只會出現於科幻電影裡,但現在這些外骨骼將適用於實際場景中:石場工人可以利用它們,幫助自己運送重物從而降低受傷的風險。   目前,機器人公司Sarcos研發的Guardian GT就是這樣的機械臂。
  • 黑科技 美國19歲少年發明可用腦電波控制機械臂
    想想 Easton 1997年出生,今年不過才19歲,他開始這項研究或者說對這類技術感興趣是在14歲的時候。起初,Easton 和其他小孩紙一樣,對世界懷著滿滿的好奇心,只是因為覺得機械手臂很酷,所以單純的也想造一個。需要注意,這時的他還沒有讀高中,完全沒有任何關於機械、編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只有滿滿的一腔熱血啊。。。正式在這樣的初衷和背景下,他開始了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科學家研發「螳螂」觸覺機械臂 低成本且易於使用
    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的機械臂,這可能是低成本且易於使用的未來機器人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