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螳螂」觸覺機械臂 低成本且易於使用

2020-11-28 cnBeta

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的機械臂,這可能是低成本且易於使用的未來機器人設備。該團隊稱這種機械臂為「Mantis」(螳螂),其設計目的是提供一種輕便、價格適中且易於使用的觸覺力反饋設備。觸覺反饋旨在模擬觸覺。

研究小組表示,從理論上講,Mantis可以由中學生以上的任何人建造和使用。該團隊表示,建造Mantis的成本將是其他同等設備成本低的1/20。

Mantis之所以能夠如此便宜地製造,是因為它使用的無刷電動機等組件,其成本要比通常局限於研究實驗室的高保真同類產品便宜得多。Mantis計劃得到了名為Senmag Robotics的新衍生企業的支持,該企業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將其設計推向市場。研究人員的目標是開始生產和測試第一個套件,並準備在年底之前發布。

該項目小組表示,遊戲玩家可以使用連接到他們手指上的Mantis來玩虛擬實境遊戲。Mantis將允許他們觸摸和感覺虛擬對象,以視覺和物理方式將自己沉浸在另一個維度中。

研究人員Gareth Barnaby表示,該團隊將給出允許任何人建造Mantis的計劃。Barnaby稱,該團隊渴望使力反饋設備更加普及,而不是將其限制在研究實驗室內。他們還計劃在其網站上提供易於構建的工具包和預構建的版本。

相關焦點

  • 機械臂也有觸覺!康奈爾造了一雙「傳感手套」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譯 | 子佩編輯 | Panken智東西11月23日消息,漫威世界裡的炫酷機械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但裝上機械臂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讓手臂先擁有「觸覺」。今天,康奈爾大學研究者在《Science》上發表《可拉伸分布式光纖傳感器(Stretchable 『skin』 sensor gives robots human sensation)》,旨在通過將低成本LED與染料結合,創造可拉伸的光纖傳感器,以檢測壓力、彎曲和應變等,實現運動康復
  • SNN技術讓五指機械臂成功抓起氣球
    目前的機械臂大多是二指、三指夾持器,這種夾持器多適用於大規模機械生產,但不大能滿足抓取日常生活用品的需求。此外,以往的機械臂通常基於預設參數運行,前期運算工作相當龐雜,且無法進行自主判斷和智能抓取,動作笨拙、機械。
  • 碳纖維機械臂是否可以替代傳統金屬材料機械臂
    此外,一些自動檢測裝置、管路、冷卻裝置等也都會安裝在機械臂上,由於機械臂是一個典型的懸臂梁結構,自身的質量會嚴重影響金屬機械手臂的定位精度和運行效率。碳纖維是一種強度高、重量輕的高性能纖維,其比重比鋁還輕,不到鋼的1/4,比強度是鐵的20倍。抗拉強度在鋼的7-9倍以上,耐酸鹼腐蝕,且不易變形,能夠長期適應惡劣環境。
  • 為機械臂裝上大腦的深度學習系統,史上最靈活的機械臂長這樣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號稱史上最靈活的機械臂究竟長啥樣。 大多數人認為用手去抓取東西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並非如此。人的一隻手有20多個自由度,表面布滿的觸覺神經,人手的靈活性及對整個身體的重要性,在大腦看來其實是這樣的:
  • 用大腦控制機械臂,如此科幻的事情現在已成為現實
    在研究大腦與機械臂互連互通的領域,珍妮弗教授並不是獨行者。(圖中調試者即為Nicholas·Hatsopoulos)他在相關實驗的採訪中介紹說,試驗一共選取了三隻因故失去部分肢體的猴子,教授為它們的大腦中植入晶片,並訓練它們使用與晶片相連的機械臂
  • Arduino四軸機械臂
    過去的一年小夥伴在QQ群內提了不少問題,其中最多應該是如何製作機械臂了。《利用舵機製作簡單機械臂》這篇文章已經發布了幾年,它是基於STC單片機開發的三軸機械臂,有不少小夥伴也根據它製作出自己的機械臂,甚至還有人用它參加電子製作大賽獲得名次。顯然大家對機械臂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當然也有小夥伴覺得控制舵機的單片機程序有些複雜,不好理解,那麼下面e哥就介紹如何利用Arduino更加簡便的製作機械臂。
  • 能讓機器人能觸摸世界的觸覺傳感器,了解一下
    前段時間,ETH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新穎而低成本的觸覺傳感器。該觸覺傳感器能夠幫助機械臂能抓住敏感和易碎的物體。我們的觸覺使我們感覺到我們是否牢牢抓住物體或物體是否會滑過手指,因此我們可以相應地調整握力的強度。負責抓取易碎,打滑或表面複雜的物體的機器人抓取臂也需要這種反饋。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觸覺傳感器,這種觸覺傳感器可以在這種情況下派上用場,並標誌著他們認為這是邁向「機器人皮膚」的重要一步。
  • 美軍曝光「第三隻臂」外骨骼機械臂
    「第三臂」的輔助機械臂,可大幅減輕士兵作戰負擔,幫助士兵手持突擊步槍等武器,設計理念和外形都十分接近1986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異形2》中的科幻武器。「軍用外骨骼系統」並非新興事物,但輔助機械臂作為一種簡化版的單兵「外骨骼」系統還是頗有創意,本文就此為您解讀。
  • 一隻機械臂的故事
    >劉培超(左)和同事正在對機械臂進行手持示教突然之間,被「聚光」籠罩劉培超自幼成長在山東,大學就讀於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推開一扇想像力的大門連續兩年,DOBOT機械臂位居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的NO.1,產品銷往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少人訝異:曾經需要花幾萬甚至十幾萬才能買到一臺的機械臂,為什麼越疆的價格能做到僅萬元上下?
  • 協作機械臂的設計解析及應用介紹|珞石機器人系統工程師任賾宇
    而在和人類頻繁交互的應用場合,為了提高機器人使用的安全性與智能性,柔性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隨著機器人向更深更廣方向的發展以及機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機器人的應用範周在不斷地擴大,近些年更是隨著人力資源的短缺,在餐飲、養老和醫療康復等新興領域對機器人應用的需求也迅速提高。而在上述需要和人類頻繁交互的應用場合,為了提高機器人使用的安全性與智能性,柔性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
  • 歐空局加速研發低成本可重複使用「普羅米修斯」火箭發動機
    2020年6月5日,美國太空日報透露道,歐空局研製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動機進展順利,已完成部分子系統的製造與試驗,擬2020年12月進行試驗原型的整機組裝,2021年進行地面試驗。
  • 使用Arduino Nano開發板製作手勢控制的機械臂
    這些機械臂可以在裝配線中進行焊接、鑽孔、噴漆等劇烈機械工作的行業中找到,最近還開發了高精度的先進機械臂來執行複雜的外科手術。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3D列印了機械臂,並使用MG995伺服電機製作了機械臂。我們將再次使用相同的3D印表機器人手臂,通過Arduino Nano、MPU6050陀螺儀和彎曲(Flex)傳感器製作手勢控制的機器人手臂。
  • 失去手指的工程師造了一支機械臂,網友:這真賽博朋克-虎嗅網
    ,多少與愛德華的經歷有點相似,這個機械臂,是他為自己失去四根手指的左手製作的假肢。作為一名機械工程師,自失去手指後,他開始自行研發各種更易於操控的機械臂。下圖是Ian Davis製作的、舊版機械臂的抓握效果,非常驚人。
  • 加拿大的Canadarm3機械臂
    加拿大是國際公認的太空機器人的引領者,其設計製造的機械臂Canadarm1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加拿大機械臂,自1981年首次在太空梭上測試和使用。2001年Canadarm2一直在為國際空間站服務。Canadarm3機械臂設想圖目前數百家加拿大公司將參與建造Canadarm3機械臂,以配合Artemis任務和未來的載人深空飛行任務
  • 康奈爾大學造出「傳感手套」,機器也可以擁有觸覺
    大家在科幻電影中都看過這樣的畫面,主人公在身體受到傷害之後進行了再生,從而擁有了非常酷炫的機械肢體,如果機械肢體是冷冰冰的,那就沒有任何意義,除非它可以擁有"觸覺"。康奈爾"傳感手套"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3D列印的方式,創造了一雙"傳感手套",它可以讓機械臂擁有"觸覺"。該套手套的亮點就是每個手指上的SLIMS傳感器,主要研發人員之一Hedan Bai曾表示SLIMS的靈感來自於二氧化矽材料的分布式光纖傳感器。
  • NASA為新一代火星探測器設計機械臂,耗時5年,科研功能強大
    Mars 2020的機械臂由科研人員歷時5年研發,雖然與前一代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整體相似,但Mars 2020的科研功能更為廣泛和強大。一方面,它能將機械臂探入巖石中進行採樣並儲存;另一方面,它機械臂末端的鑽頭可更換多種工具,以執行不同功能的探測。
  • 「蛇型」機械抓取器誕生,可抓取比自身重220倍的物體
    近日,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團隊研發了一種柔軟的織物機械抓取器,它可以像象鼻一樣抓取和釋放物體而不會將其損壞。機械抓取器是一種仿生工具,它的外形酷似一條蛇,設計靈感來自於研究人員對自然界中諸如大象、蟒蛇、章魚等動物肢體行為的觀察。
  • 前沿洞察丨助你一「臂」之力,有觸覺感應的假肢來了!
    一起和望潮君來看看吧:擁有觸覺進行意識控制的假肢假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7 月 25 日最新一期的《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雜誌上,猶他大學研發小組最新開發的一款機器人手臂
  • 四肢癱瘓患者用「大腦意念」操控機械臂
    不僅如此,在最近的演示中,他們使四肢癱瘓的殘疾人能夠用自己的「大腦意念」同時控制兩支機械臂,拿起餐刀、餐叉切下一塊蛋糕,然後把蛋糕送到自己的口中。  因此,能夠同時控制兩個機械臂執行日常生活基本活動,再通過植入大腦的電極從大腦兩側檢測信號輸出,完成切割糕點並將其送到嘴裡的操作,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進展,這意味著腦機接口可以實現更複雜的任務控制。
  • 光纖機械臂打造0.2微米微創手術刀:液壓驅動,磁場控制位置
    當下,精緻的機械式手術刀已不能滿足需求,將智能元素通過傳感器和微型機械手注入手術器械是大勢所趨。Science Robotics近日介紹了一款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一款尺寸僅有2x3x0.2mm微型機械臂來製備功能纖維。機械臂的位置由永磁體通過改變磁場強度和磁化方向來控制,其上下臂形如一個鑷子可以實現抓取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