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滅絕的桃花水母現身雲南,你是否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2020-12-02 知識就是力量

作者 | 劉雅丹(研究員,中國農業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審稿 | 潘曉賦博士(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

在神秘莫測的海洋中,水母無疑是最神奇、最優雅的物種之一。最近有一篇題為「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有6億年生存歷史」的報導,把人們的視線又引到了這神奇的物種上。

圖片來源/人民網微博

作者找到了桃花水母的鑑定專家——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潘曉賦,和他認真探討了這次發現。現在我們一起走進觀賞水母的神奇世界吧!

多彩又神奇的水母(作者攝於武漢東湖水族館)

水母的世界獨特又神奇

六億五千萬年前,水母在地球上誕生。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它們已經成為了有250多個種類的龐大家族。

不同的水母有不同的形態。水母的神奇表現在於其身體95%的部分都是水分,並由內外兩胚層所組成,兩層間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其他則是蛋白質和脂質。它們沒有心臟、血液、鰓和骨骼,因此水母身體柔軟,大部分種類都是透明或半透明,並且像果凍一樣非常有彈性。水母在海洋中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海洋中豐富的食物資源使水母生長迅速,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長到幾米長,重達幾噸。

之所以說水母獨特,是因為它的運動方式很容易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水母一張一縮的運動非常節省能量,新型噴氣發動機就是模仿水母的運動原理製造出來的。

水母的聽覺非常發達,它們在聽到遠在千裡之外的風暴或海嘯所發出的次聲波後,會及時地躲到相對平靜的海洋深處,避免被兇猛的海浪擊碎。

水母耐低氧的能力很強。在海洋中,很多地方由於汙染或地質變化使得海水中氧氣含量很低,部分海洋生物都無法生存,但是水母可以在稱為海洋「沙漠」的海域裡繁衍生息。

美麗的水母(作者攝於多倫多水族館)

水母是多姿多彩的水中精靈

水母是一類觀賞價值很高的物種,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色彩斑斕,讓人不禁驚嘆造物主的神奇。我參觀過國內外許多水族館,水母都是這些水族館的亮麗風景。科學研究表明,海月水母運動的頻率和人腦在平靜時產生的阿爾法波的頻率很相似,人們在欣賞海月水母優雅泳姿的同時,腦波會逐漸接近阿爾法波,人的心情會逐漸放鬆,因此水母的收縮運動可以有效緩解人們緊張、焦慮的神經。在日本和美國,很多海洋館開展在水母缸前過夜的活動,遊客在睡袋中觀賞夜色中的水母缸,安然入睡。很多心理診所開展心理減壓治療,所使用的方法中就有水母減壓法。

嬌豔的水母 (作者攝於武漢東湖水族館)

此次現身雲南的水母是什麼水母?

是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水母家族中古老而珍稀的一個物種,有幾億至十幾億年,甚至更長的生存歷史,現在它們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其特徵表現為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直徑長約2釐米左右,晶瑩透亮,柔軟如綢,其中間分布五個呈桃花形的觸角狀物體,遊動起來就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遊泳」。桃花水母對生存環境有著極高的要求,若水質受汙染,它們有可能在數日之間滅絕,其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所以號稱「水中大熊貓」,屬於世界保護級別最高的「極危生物」,是中國保護動物紅色名錄中的一級保護動物。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

現身富源的桃花水母 供圖/潘曉賦

在動物學上,世界上首次記錄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標本採自英國倫敦,定名為索氏桃花水母。約半個世紀後,才在世界各地陸續被發現,主要集中在亞洲、歐洲、美洲等溫帶地區,不過大洋洲也有發現。中國第一次發現桃花水母在1907年,為日本人川井採得,經日本學者丘淺定名為宜昌桃花水母。其實,在明萬曆三十七年,也就是1609年的《歸州志》中就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是世界上關於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根據已查到的資料,我們可以肯定,中國對桃花水母的認識至少早於歐美各國270多年。

在秭歸(今位於湖北省西部),桃花水母也叫「桃花魚」,這裡流傳著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動人傳說。漢王昭君為了漢胡和好,遠嫁塞外。昭君出塞前回故裡探親,懷抱琵琶,坐在叱溪河上的小舟上,深情彈了一曲琵琶行,不禁黯然淚下,晶瑩的淚珠滴入河水中,頓時化作體態透明的桃花魚。

此次發現的水母主要意義是什麼?

中國作為桃花水母分布最廣泛的國家,已在 19個省、市、區發現過它的蹤跡,目前已報導了桃花水母屬的 12 種(亞種)桃花水母。由於桃花水母分布廣泛,各地標本個體差異較大,同一水域中發現的桃花水母通常是一個群體。國內外學者對桃花水母的分類爭議很大,目前,世界上公認的桃花水母有效種只有3種,即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sowerbyi)、伊氏桃花水母(Ciseanum)和中華桃花水母(Csinensis)

科技人員對此次現身的桃花水母進行了科學鑑定,首先提取富源桃花水母的DNA,並採用COI基因進行物種鑑定,將所獲得DNA序列同NCBI中基礎核酸資料庫GenBank進行比對,結果表明富源桃花水母與索氏桃花水母(C.sowerbyi,MF000493)相似度高達99.53%,因此確定該桃花水母為索氏桃花水母(C.sowerbyi)也就是說,這是世界上公認的3種桃花水母有效種之一。這種瀕臨滅絕的水中化石依然在我們的大自然中頑強生活著,它的出現似乎提醒著我們保護自然的重要性。

現身富源的桃花水母 供圖/潘曉賦

美麗的水母已經逐步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科技人員對水母的研究也日漸充分,在對一些珍稀物種嚴格保護的同時,對觀賞水母的研究和開發也獲得了成功。我們大多只會在海洋館裡才能見到水母的身影,現在它們已然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一個新興的觀賞物種。不少創業人士以觀賞水母產業化和市場推廣為主要經營項目,推動了觀賞水母產業的發展。

目前,海月水母、紫紋海刺、天草水母等多種水母的人工繁殖難關被突破,使水母的供應不受季節影響。同時,科研人員還開發了能滿足水母攝食習性和營養需求的微顆粒飼料和液體天然餌料,水母缸體及周邊用品,簡化了水母養殖技術,使觀賞水母進入人們的生活並真正得到普及

海月水母

英文名:Moon Jellyfish

拉丁名:Aurelia aurita

供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太平洋海刺

英文名:Pacific Sea Nettle

拉丁名:Chrysaorafuscescens

供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澳洲斑點水母

英文名:Australian Spotted Jellyfish

拉丁名:Phyllorhiza punctate

供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天草水母

英文名:Amakusa Jelly

拉丁名:Sanderiamalayensis

供圖/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除了上述幾個種類外,還有很多外觀絢麗、靈動飄逸的水母都是非常有觀賞價值的,但目前對它們的研究還不足,有待深入探討其人工繁殖和規模化養殖。相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有更多值得觀賞的水母種類走入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更美的感官享受。

美麗的水母散發著光澤(供圖/劉雅丹)

孩子們認真觀察水母(供圖/劉雅丹)

願綠水青山不變,願更多的美麗精靈歸來!

相關焦點

  •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2020-06-28 15:19:13  來源:@央視新聞
  •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
    6億年前的桃花水母,突然現身雲南和四川,能見到它是一種福氣在我國古代,有一種叫做「桃花魚」的生物,它們形如榆莢、大小各異,而且還會變換形態,有的時候一連數年在水中看不到它們的身影,而有的時候則又會突然出現,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桃花」一般。
  • 珍貴動物索氏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富源
    近日,在雲南富源有市民發現形似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經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在確定的第一時間,相關部門的人員就採取不打擾、不影響的保護措施,減少人類的打擾,確保水源無汙染。
  • 索式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7月初在海南省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裡發現的疑似水母生物,近日被證實為索式桃花水母。這是這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在中國的又一次現身。  經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採樣,通過DNA條形碼技術方法,對比發現五指山桃花水母與索式桃花水母之間的相似度為99.25%。
  • 這是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7日訊(記者 沙曉峰 文/圖)最近,《疑似桃花水母現身五指山》的新聞經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報導後,引發廣泛關注。前不久,經海南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所專家鑑定,出現在五指山市的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系索氏桃花水母。
  • 有「水中大熊貓」之譽的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有「水中大熊貓」之譽的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2020-07-27 21:44:50王曉斌 攝   中新網海南五指山7月27日電 (記者 王曉斌)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發現的疑似水母生物,近日被證實為索式桃花水母。這是這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在中國的又一次現身。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發現的疑似水母生物,近日被證實為索式桃花水母。 王曉斌 攝  桃花水母是一類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身體呈半球形,乳白色,半透明。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圖片曝光 桃花水母有毒嗎?桃花水母是什麼?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
  • 它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
    桃花水母現身東郊水庫近日,市民陳先生在東郊一處水庫採風途中偶然發現有幾個硬幣大小的生物在水面遊動。圓形的生物通體透明,外形像一把撐開的傘或一個倒扣的碗,身體在水面緩緩地一張一合,陳先生表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生物。通過圖片,長期調查研究水生生物的江蘇動物協會理事姜盟告訴記者,陳先生發現的水生生物叫「桃花水母」,是一種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
  • 疑似瀕危物種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看看哪裡還出現過?
    你知道桃花水母嗎?7月4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一水井內就發現了疑似桃花水母的水生物種。通訊員 李方遠 攝桃花水母是什麼?還有哪些地方出現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知識點,快來get~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水螅綱、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
  • 桃花水母現身溧陽村民家池塘
    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馮國智 記者 畢俊星)水族館的水母區,往往是人氣最旺的地方,搖曳靈動的水母,讓人驚豔。9月20日下午,在溧陽市社渚鎮天淼山莊旁一個村民家的池塘內,也成了附近居民爭先打卡的地方,因為這裡突然出現了「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 桃花水母現身長沙縣松雅湖 系世界瀕危物種
    曾詩怡 攝  紅網長沙縣站7月21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陳登輝)形如榆莢,大小不一,蠕蠕然遊水中,動則一斂一收,若人攢指收放之狀……古語中所描述的這種生物有個美麗的名字——桃花水母(也稱桃花魚)。這種遠古的精靈在5.5億年前就生活在了地球上,而近日它們卻出現在星沙松雅湖之中。因其對生存的水環境有著極高要求,它們的出現說明松雅湖內的水環境非常優越。
  • 有顏無價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桂林
    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桃花水母兼具學術價值和觀賞價值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杰介紹,桃花水母是在該校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湖泊水處理系統中的深度處理池中被發現的。該處理系統利用陶瓷微濾工藝,對校區內湖泊水進行水質改善提升。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溧陽!
    9月21日下午,記者接到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
  • 珍稀「桃花水母」現身江西鄱陽一水庫當中(圖)
    杯子中的「桃花水母」  卓忠偉 攝  近日,聽聞珍稀極危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鎮高田村委會通山村一水庫中,筆者立刻前往探訪。  走近通山水庫,看到清澈的湖水中飄浮著十來只拇指般大小的小生物,個個晶瑩剔透,柔軟如綢,薄如蟬翼,遊姿美麗,猶如飄蕩水中的瓣瓣桃花,並且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  據第一發現人油墩街鎮蓮山初中學生餘建兵介紹,前些天,他在水庫中央看到成千上萬隻這種小生命,手觸碰水面能感覺到,便求教於生物老師甘春華。
  •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昨天,你錯過了哪些新聞?今天,想要關注些什麼?今天是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感謝關注云南網微信公眾號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景區水域(圖|視頻)
    日前,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桃花水母,通體透明,整體呈傘狀,圓圓的一圈觸手在水中自由擺動,身體不停地收縮舒張,一張一縮地,看上去很輕盈自在。看了好一會,大家終於發了端倪。  【景區工作人員 劉安】:然後有的客人說是桃花水母,我們也沒見過,大家都圍過來看了,也確實確實是這個。大家心情都比較激動,因為這個只是聽說過也沒見過,但是大家都感覺比較驚奇的!
  • 瀕危生物「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水中「活化石」之稱
    近日,在雲南省富源縣十八連山林場的景觀池內,有市民發現形似桃花的不明水生物出現在水中。後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該物種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這些水母形態猶如桃花,直徑大約在一到兩釐米,全身通透,仿佛一片片桃花散落水中,上下漂浮,十分優美,總數量約為360隻。據了解,桃花水母是世界一類瀕危的古老腔腸動物,至少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它的珍貴度可媲美大熊貓,有水中「活化石」之稱。它生活在淡水中,江河湖泊甚至人工池塘都可成為它的棲息場所。
  • 漳河: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
    今年夏季,雨水充足,為漳河桃花水母生息繁衍提供了良好條件,出現了大面積桃花水母分布活動的景象,使漳河國家重要溼地成為了桃花水母生生不息的樂園。據生物專家介紹,索氏桃花水母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是「生物活化石」,屬於世界廣布種,它對水環境要求極高,適應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淨且多呈弱酸性。索氏桃花水母在地球上生生不息5億多年,是寒武紀時期古生物遺存的一種珍貴自然資源,如今瀕臨滅絕,在我國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 桃花水母現身雲南,已有6億年的生存歷史,稀有度堪比大熊貓
    01專家發現桃花水母,稀有度堪稱「水下熊貓」那麼在我國現存許多國家保護動物,其中有不少已經瀕危滅絕。其中有一種動物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它就是我國的國寶級動物大熊貓。02在中國存在長達6億年的時間桃花水母在全球範圍內都非常的稀有,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除了素氏桃花水母和原產自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以外,其他的9種桃花水母均產自中國。它是一種僅存在淡水當中的小型水母,均為世界級的瀕危物種。
  • 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
    桃花水母現身海南五指山淡水井4) "← →"翻頁 7月27日,在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邊拍攝到的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