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中的「桃花水母」
卓忠偉 攝
近日,聽聞珍稀極危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鎮高田村委會通山村一水庫中,筆者立刻前往探訪。
走近通山水庫,看到清澈的湖水中飄浮著十來只拇指般大小的小生物,個個晶瑩剔透,柔軟如綢,薄如蟬翼,遊姿美麗,猶如飄蕩水中的瓣瓣桃花,並且身體周邊長滿了觸角。
據第一發現人油墩街鎮蓮山初中學生餘建兵介紹,前些天,他在水庫中央看到成千上萬隻這種小生命,手觸碰水面能感覺到,便求教於生物老師甘春華。甘老師發現這些小生物跟珍貴的桃花水母極為相似,初步斷定它確實是一種水母,但不敢斷定是不是世界「極危生物」桃花水母。
6月9日,筆者帶著幾隻這種小生物,請教於縣水產局總工程師吳雲發。他根據多年經驗,肯定此為「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由於其形狀如桃花,故得名。他說,這種珍貴生物2005年在該縣雙港一養殖池見過,2008年又在該縣珠湖一水庫發現過。
據介紹,桃花水母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15億年以上的生存歷史,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生物之一。其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水中不能含任何有毒物質,水溫不得高於35℃。絕大部分水母都生活在海水裡,而生活在淡水中的水母是極其珍貴的種群。由於它們的活體極難製成標本,所以其珍貴程度可媲美大熊貓,被國家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生物。已與大熊貓、金絲猴等被列為中國保護動物紅色目錄中的一級保護動物。
鄱陽縣有80%鄉鎮瀕臨鄱陽湖,擁有鄱陽湖近1/4的水面。近年來,該縣從源頭上做好汙染防治工作,為保護這一湖清水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UN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