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氣溫持續走低,魚兒的活性也越來越差。對釣魚人來說,打窩誘魚的重要性更為突顯。結合現在的魚情條件,酒米這種眾所周知的窩料最適合此時使用。一款給力的窩料誘魚快、留魚久、大小通吃,而且還可以混在面餌或者用作蘸餌,可謂「萬能」。
出產商品酒米的廠家有很多,有許多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們很多釣友更喜歡自己研究配方製作。不過呢,有些釣友按照配方製作之後感覺效果一般,心理上就會覺得不如買來的給力。而實際上,問題往往不出在配方上,而在於選料以及手法方面。那麼,我們自製酒米都要注意那幾個關鍵呢?我們這就來看一下。
原料處理
可以用於製作酒米的「米」很多,比如小米、碎大米、玉米碴等等。不過,效果最好的非小米莫屬。小米自帶清香,營養豐富。而且顆粒大小均勻,還很適合入口,冬天誘魚效果極佳。所以,選用相對優質的小米做主料,是做好一款酒米的基礎。
那麼,是否需要對小米進行處理呢?有些釣友喜歡先「炒香」再泡酒。但是,很多人掌握不好火候,容易炒「大」了,這樣做出來的酒米極容易「粉化」,影響效果。所以,如果不能精準把握溫度,還是不處理的好,或者只是在溫度較高的地方曬乾或烘乾,就足夠排出水分了。
酒類使用
既然是製作酒米,當然少不了「酒」了。最簡單的,自然是直接使用麯酒,超市最容易買到的、便宜的即可。但是一定要用麯酒,其他工藝的白酒並不適合泡酒米。一般來說,500g的小米通常加100g的麯酒就足夠,能夠將所有米粒潤溼而沒有多餘液體析出。
當然,也可先泡點中藥酒(就是自己按照配方泡的)。如果是用自己泡的中藥酒來做酒米,建議泡酒的時間不要太長,兩個星期左右即可使用,這樣既無需額外加酒,也可讓酒米帶上藥味。
小藥添加
儘管單純用麯酒泡小米就可以用,不過要想效果好,尤其是想要冬天效果好,就少不了加點「添加劑」。最常用的添加劑就是各種「小藥」,也別看不上它們,一款優質的小藥不但成分天然,而且只需一點點就足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確實不喜歡,還可以添加些別的。酒米製作最常用的就是蜂蜜、味精(穀氨酸鈉)、維生素等。這些材料常見於廚房,價格不高而且容易獲取,但同樣是酒米製作的好幫手。
優質的原料、合適的麯酒以及靠譜的小藥,三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如此配出來的酒米,其效果絕不會遜於商品米,必會在冬釣活動中助你一臂之力。
希望以上內容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和啟發,也歡迎釣友分享自己製作酒米的經驗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