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酒米,釣魚人應該都很熟悉,在網上經常聽見某某大師說用酒米打窩釣了多少魚。於是自己也有模有樣的去學這跑酒米,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泡製酒米時的步驟不對(前天和大家分享了在製作酒米的步驟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有可能泡製酒米的思路出了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泡製酒米時容易陷進那些誤區。
酒米我們可以用來打窩,也可以加在餌料中,目的就是誘魚和留魚。
1,誘魚
既然要誘魚,拿什麼去誘?最重要的就是味道,其次就是營養,然後就是顏色。有了這3個條件,才有誘魚的基礎,我們後期做的所有事情,目的都是為了將前面的三個條件放大,幫我們更好的誘魚。比如說很多釣友都喜歡的六君子配方,裡面有丁香,肉桂等物質,就是用來提升香味的,而甘草之類的物質就是為了中和其他藥材的苦味或者其他異味。
營養物質也很簡單,就是米本身的營養,不管是小米還是大米或者碎玉米,本身營養都比較豐富,而且炒香後會有一股很自然的味道。而且後期我們都會添加一些營養物質進去,比如說維生素B2,牛某鯽等等。酒米的顏色要夠鮮豔,比如說紅色,黃色,在水底就比較顯眼,我們所釣的淡水魚一般眼神都不好,顏色越顯眼就越容易被它們發現,誘魚效果自然更好。
2,留魚
很多釣友都以為酒米留魚的主要功能是顆粒散落在水底後,零零散散的會讓魚兒想吃又吃不飽,不吃又捨不得,這樣魚就會一直待在水底不願意走。這個解釋是沒錯的,但是其實氣味也是留魚的關鍵,如果味道不對,即使誘魚進窩了也會發現窩子裡有魚星,但是魚就是不開口。這種情況在用某些商品酒米時特別明顯,魚群進窩很快,但是經常釣了幾條就散窩了。這就是典型的不留魚的現象,為啥老釣友都喜歡用中藥自己泡酒米,就是因為商品酒米中的合成香精雖然誘魚快,但是不留魚。
3,味道越濃越好
很多釣友用酒米都有這樣一個動作,打開瓶蓋聞聞香不香,感覺越香越好。其實這只是一個心理作用而已,我們聞到的味道是空氣中傳播的,而魚聞到的水中溶解的香味。而且香味越濃,越會引起魚的警惕性,要知道魚的嗅覺是我們人類的幾百倍,要知道過猶不及啊。就好像我們開餌,冬季很多人都知道要有腥味,但是卻沒人單開南極蝦粉,為啥,味道太濃了唄。所以啊,不管是自己泡製酒米還是買商品酒米,都不要味道太濃。在這裡建議大家在泡製酒米的時候,一次不要分量太多,試試不同的比例,通過試釣之後看看哪個比例最好用,以後長期用這個比例就好了。
最後,泡製酒米其實只需要平衡好誘魚和留魚很關鍵,裡面不需要添加太雜的東西,加的東西越雜,味道就越亂,就和開餌一樣,串味了之後魚是不會吃的。就和開餌料一樣,裡面加了蠶蛹粉還加蚯蚓粉,紅蟲粉,最後不放心還加一點南極蝦粉,這種情況能釣得到魚才怪。酒米不但要誘魚,關鍵是要留得住魚,也就是說味道可以濃,但是絕對不能讓魚感到不適,這也是為啥我建議大家跑酒米的時候多試試配比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