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泡的酒米誘不到魚?這3個誤區,能讓誘魚效果減半

2021-01-09 釣魚路人甲

說起酒米,釣魚人應該都很熟悉,在網上經常聽見某某大師說用酒米打窩釣了多少魚。於是自己也有模有樣的去學這跑酒米,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泡製酒米時的步驟不對(前天和大家分享了在製作酒米的步驟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也有可能泡製酒米的思路出了問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泡製酒米時容易陷進那些誤區。

酒米我們可以用來打窩,也可以加在餌料中,目的就是誘魚和留魚。

1,誘魚

既然要誘魚,拿什麼去誘?最重要的就是味道,其次就是營養,然後就是顏色。有了這3個條件,才有誘魚的基礎,我們後期做的所有事情,目的都是為了將前面的三個條件放大,幫我們更好的誘魚。比如說很多釣友都喜歡的六君子配方,裡面有丁香,肉桂等物質,就是用來提升香味的,而甘草之類的物質就是為了中和其他藥材的苦味或者其他異味。

營養物質也很簡單,就是米本身的營養,不管是小米還是大米或者碎玉米,本身營養都比較豐富,而且炒香後會有一股很自然的味道。而且後期我們都會添加一些營養物質進去,比如說維生素B2,牛某鯽等等。酒米的顏色要夠鮮豔,比如說紅色,黃色,在水底就比較顯眼,我們所釣的淡水魚一般眼神都不好,顏色越顯眼就越容易被它們發現,誘魚效果自然更好。

2,留魚

很多釣友都以為酒米留魚的主要功能是顆粒散落在水底後,零零散散的會讓魚兒想吃又吃不飽,不吃又捨不得,這樣魚就會一直待在水底不願意走。這個解釋是沒錯的,但是其實氣味也是留魚的關鍵,如果味道不對,即使誘魚進窩了也會發現窩子裡有魚星,但是魚就是不開口。這種情況在用某些商品酒米時特別明顯,魚群進窩很快,但是經常釣了幾條就散窩了。這就是典型的不留魚的現象,為啥老釣友都喜歡用中藥自己泡酒米,就是因為商品酒米中的合成香精雖然誘魚快,但是不留魚。

3,味道越濃越好

很多釣友用酒米都有這樣一個動作,打開瓶蓋聞聞香不香,感覺越香越好。其實這只是一個心理作用而已,我們聞到的味道是空氣中傳播的,而魚聞到的水中溶解的香味。而且香味越濃,越會引起魚的警惕性,要知道魚的嗅覺是我們人類的幾百倍,要知道過猶不及啊。就好像我們開餌,冬季很多人都知道要有腥味,但是卻沒人單開南極蝦粉,為啥,味道太濃了唄。所以啊,不管是自己泡製酒米還是買商品酒米,都不要味道太濃。在這裡建議大家在泡製酒米的時候,一次不要分量太多,試試不同的比例,通過試釣之後看看哪個比例最好用,以後長期用這個比例就好了。

最後,泡製酒米其實只需要平衡好誘魚和留魚很關鍵,裡面不需要添加太雜的東西,加的東西越雜,味道就越亂,就和開餌一樣,串味了之後魚是不會吃的。就和開餌料一樣,裡面加了蠶蛹粉還加蚯蚓粉,紅蟲粉,最後不放心還加一點南極蝦粉,這種情況能釣得到魚才怪。酒米不但要誘魚,關鍵是要留得住魚,也就是說味道可以濃,但是絕對不能讓魚感到不適,這也是為啥我建議大家跑酒米的時候多試試配比的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釣魚:為什麼你泡的酒米效果差?原因在這裡!
    即便如此,基本常用的卻並不多,主要有米、藥酒、釣魚小魚、蜂蜜、麯酒等,它們的用量、使用細節直接關係到誘魚效果的好壞,這也是為何同樣的材料,有的釣友泡製的酒米效果突出,有的釣友的酒米效果差強人意。泡製效果佳的酒米窩料,需要注重多個細節那麼如何將泡製出誘集鯽魚效果突出的酒米呢?關鍵在細節,筆者從以下幾個常用材料入手,一窺究竟。首先是米。
  • 為什麼你自己泡的酒米效果不如商品米?原因可能就在這兒
    對釣魚人來說,打窩誘魚的重要性更為突顯。結合現在的魚情條件,酒米這種眾所周知的窩料最適合此時使用。一款給力的窩料誘魚快、留魚久、大小通吃,而且還可以混在面餌或者用作蘸餌,可謂「萬能」。出產商品酒米的廠家有很多,有許多還是很不錯的。當然,我們很多釣友更喜歡自己研究配方製作。不過呢,有些釣友按照配方製作之後感覺效果一般,心理上就會覺得不如買來的給力。
  • 冬天釣鯽魚誘魚和留魚效果好的窩料配方
    頑強不屈、凜然無畏、傲岸清高的柳宗元釣的是什麼魚呢?答案是鯽魚。鯽魚是適應性最強的淡水魚類之一,鯽魚的食性很廣、對水溫要求不高,即使在較為寒冷的冬季,依然可以釣到鯽魚。但是,到了冬季以後,鯽魚的食性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冬釣鯽魚的窩料和餌料配方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那麼,冬季釣鯽魚用什麼窩料效果好?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冬天釣鯽魚誘魚和留魚效果好的窩料配方。
  • 冬釣聚魚技巧,打窩誘魚只是基本,以魚誘魚,才能做到魚口不間斷
    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更好地聚魚,這就需要不少經驗技巧了。一、多打窩打窩之前先找魚窩,魚窩一般都是地形較為特殊的地方。以寒冬時節為例,要在向陽避風的基礎上,儘量選擇稍微深遠位置的特殊地形,因為氣溫低,魚已經不可能在淺水之中了。可以選擇向陽的緩坡,向陽的橋墩,向陽避風的死角,水深應該達到至少2-3米。
  • 高價小藥誘魚效果,也許還不如糞便
    餌料中加入小藥,才能在黑坑中釣到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小藥已經是玩黑坑的釣友必備的神器,在黑坑釣魚圈裡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無小藥,不黑坑。今天我要說的事情,可能會顛覆你的三觀,那就是你花大價錢買來的小藥,誘魚的效果也許還不如粑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請往下看!你會用粑粑釣魚嗎?
  • 釣魚:為何你泡的酒米效果差?那是幾個細節沒有處理好!
    即便如此依然不少釣友不清楚,酒米的誘魚機理及泡製方法,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酒米泡製中哪些地方值得注意。酒米的泡製過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酒米的種類、配方繁多,這與酒米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密不可分:有的酒米適合夏季高溫時,有的則在冬季低溫效果突出;有的在肥水塘誘魚顯著,所以在材料組成、配置上存差異。
  • 覺得蚯蚓紅蟲誘魚太慢?只要加一個小步驟,魚獲翻番不是事兒!
    不過話說回來,蚯蚓紅蟲之類的活餌,縱有百般好處,但其誘魚效果一直是個很大的問題。這些蟲餌活餌,肯定是完全不存在霧化的,味道上雖然都具有很重的腥味,但是傳播性並不好,而且就那麼一兩條蚯蚓,能傳播多遠呢?所以用活餌蟲餌釣魚,打窩子是必不可少的,非得靠窩子把魚誘來了,才好作釣。
  • 你泡的酒米為什麼沒有別人好?這三點很關鍵!
    酒米可謂是家喻戶曉的釣魚窩料,如果你是自小時候就開始釣魚一定用過酒米。酒米也是老釣魚人鍾愛的窩料,老一輩的釣魚人不拼裝備的華麗,也不拼魚兒的大小,更不拼釣魚門票多少,就拼著泡的酒米效果如何!像前文分享的,當場泡製的酒米基本沒有什麼效果,哪怕你用茅臺乃至鴻茅藥酒(跑就米沒有問題的)也是一樣!魚兒喜歡那種酸酵味,尤其是酒米長時間發酵之後散發那種類似潲水的味道,簡直是鯉魚鯽魚的摯愛!一般來說,誘魚迅速留窩持久的酒米至少要泡一個月以上,三個月最佳;泡一年以上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不發黑腐爛,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 釣魚:熟悉麝香的誘魚機理,巧妙搭配餌料,聚魚不難!
    但如今深究它的誘魚機理及使用技巧、方法,部分釣友卻不熟悉,個別釣友正因選餌、用餌出現偏差,導致多次其他釣友魚口連連,自己卻魚口零星,而錯失好魚情。本文以此為起點,探究麝香味魚餌的使用技巧,具體如下。麝香的的誘魚機理餌料之所以呈現出麝香味,要麼是添加了麝香粉或麝香酒,亦或者是有麝香作為主材料的其他誘魚劑,但無論是哪種形式,麝香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 哪種釣魚小藥的誘魚效果最好?一款水中穿透力最強的釣魚小藥
    絕大多數的釣魚都需要先誘魚,餌料的誘魚效果好壞,直接決定了釣獲的多少。釣鯉魚、鯽魚、青魚、草魚、鰱鱅和羅非魚等淡水魚類時,主要是通過氣味在水中的傳播擴散來誘魚的,因為這些魚類的嗅覺要超出人類的數十倍甚至數千倍。一般情況下,由於基礎餌料本身不溶於水,誘魚效果都一般,需要藉助釣魚小藥來實現氣味在水中的傳播,進而加強誘魚效果。
  • 為啥你釣不到大魚?因為沒人提醒你,這幾個誤區是釣大魚的大忌
    一年之中春秋2個季節都是釣魚人的黃金季節,但是釣友們更多的是喜歡秋季,為啥呢?因為秋季比春季更適合釣大魚。但是很多釣友也吐槽說自己從來沒釣到過大魚,原因是什麼呢?自然水域大魚數量相對比較少,也很狡猾,除了釣位要選對以外,想要釣到它們最關鍵的是要把它們誘進窩並且留住它們。
  • 釣魚時如何通過氣味來誘魚?氣味的誘魚原理和技巧
    釣魚時,絕大多數釣魚人的餌料都是通過氣味來誘魚的,諸如鯉魚、鯽魚、青魚、草魚、鰱鱅和羅非魚等淡水魚類都是通過氣味來尋找食物的。所以,在釣魚時,通過氣味誘魚才是誘魚的核心和根本。下面,我們就來講下氣味的誘魚原理和方法。
  • 冬釣鯽魚哪種窩料誘魚快?冬釣鯽魚窩料配方
    釣鯽魚,使用窩料誘魚很關鍵。那麼,冬釣鯽魚用什麼窩料?冬釣鯽魚哪種窩料誘魚快?下面,我們來講下冬釣鯽魚窩料配方。 有很多濃腥濃香的鯽魚顆粒飼料,可以用作冬釣鯽魚時打窩使用,顆粒較小,鯽魚較為喜歡吃,如果腥味和香味對路,也能較好地吸引鯽魚進窩。
  • 貝克力活能小仙女蝦,誘魚效果遠超活餌,淡海水通用!
    貝克力Gulp活能小仙女蝦,蝦型仿真造型。加入貝克力獨特氣味與誘魚劑,它的氣味擴散速度是普通擬餌的400倍,誘魚效果遠超活餌。淡海水通用,作釣多類型魚種,如鱸魚、鱒魚、太陽魚、根釣等。主要是模仿海水遊蝦,身體兩側設計多個擺動「小蝦腳」,在落入水中的那一刻就已產生波動旋轉的誘魚效果,能夠瞬間的吸引對象魚的注意。「小蝦腳」在遊動時可以快速且高頻率的震蕩加擺幅,為原本就生動的小仙女蝦增添出一份擬真感!後端加上2個細長卷尾「大蝦腳」,水下跳動時極為生動活躍。釣手在操弄跳躍時能夠以最小的晃竿幅度達到理想的誘魚效果。
  • 水面大,魚的密度稀疏,不用擔心,這幾個組合套路能快速誘魚
    矛盾出來不可怕,只需要我們動腦子去解決問題就可以了,那麼在水廣魚稀的大水面湖庫,我們可以用哪些好辦法來增加誘魚機率,提高聚魚效率,讓我們在有限的假期裡,能盡享漁樂呢?招數一、白天打窩,晚上作釣大水面水域,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白天淺水暖,夜間深水相對暖;但是缺點就是白天淺水多小魚、雜魚,反而是夜間,在深淺水交匯處,總有大魚出沒;我們知道,於是避寒趨暖的生物,所以我們大可以白天選定位置之後,把窩料打好,然後佔好釣位,該玩玩,該吃吃,等到傍晚了再過來下竿,估摸著,應該快發窩了
  • 酒米怎樣發窩更快?掌握這三種方法,魚兒來的更快
    對於釣魚人來說,酒米肯定是不陌生的,不管是在傳統釣還是臺釣當中,都會被廣泛使用著。由於酒是屬於糧食釀造的,而且具有發酵過後的味道,而魚在水底所尋找的食物,不能及時被魚發現吃掉,所以時間長了也具有發酵的味道,這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不謀而合的。另外酒米的載體,米也是屬於糧食,魚也愛吃,在這雙重因素之下,酒米就成了上好的誘魚食物。那麼到底什麼是酒米呢?先來聊一聊酒米的具體構成。
  • 泡酒米該挑哪種酒:低度酒和高度酒的區別再弄錯了
    講一句大家聽得耳朵都起繭的話,還是得看魚情來選擇有些人泡的米誘魚很快但釣了幾條就停口了,有些則是留魚時間很長但發窩較慢,往往需要提前幾個小時打窩這就是酒濃度高低的區別,當然了亂加一些誘魚劑也有影響高度白酒:酒精度在40度以上屬於高度白酒,優點是製作酒米可延長其保質期
  • 誘魚效果極強的血餌,為啥用的人這麼少?因為會配的人都不告訴你
    不知道釣友們聽沒聽說過血餌,這是一種自製餌中的王者,不是青銅王者那個王者,就是王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通殺所有魚,並且效果非常強,但是據小門了解,很多釣友不會配這種餌,甚至有些都沒聽說過它,為什麼呢?那血餌又該如何配呢?今天《釣魚有門》就來告訴大家。
  • 去野釣,水裡有魚可就是不吃餌料,這3個小竅門能讓魚立馬吃食!
    很多釣友反映,有時候野釣時明明看到水裡有魚,拋餌後,魚就是不咬鉤!簡直氣死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怎麼解決這些魚不開口吃餌料的問題快速上魚呢?今天講講3個有魚,但是魚不咬鉤的解決方法! 這種一般都是打窩子打得太重口味了的原因,不外乎2個原因: 1)窩料的味道做得味道太濃了,能把魚從遠處誘過來,但是誘過來後又被燻到不想吃你得窩料了。
  • 比用酒泡效果更好的自製餌料,關鍵就在「它」,爆護不要太簡單
    今天小程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款自製的餌料,不用白酒,卻能起到和白酒一樣的效果,比用酒泡效果更好的自製餌料,關鍵就在「它」,爆護不要太簡單!需要準備的材料:玉米面、白面、蜂蜜、菜籽餅、酒糟、麥麩。製作的方法:1、按照正常的處理方法,將麥麩和玉米面分別用鍋炒香,火力切記不可以太大,因為很容易就把兩種材料給炒出糊味來,倒是對誘魚的效果影響很大。只要表皮微微變色,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2、菜籽餅要碾碎成粉末狀,和剛剛炒好的玉米面和麥麩混合均勻。然後把酒糟加進去攪拌,要是化不開可以加入少量的清水,然後把蜂蜜倒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