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你釣不到大魚?因為沒人提醒你,這幾個誤區是釣大魚的大忌

2020-12-05 釣魚路人甲

一年之中春秋2個季節都是釣魚人的黃金季節,但是釣友們更多的是喜歡秋季,為啥呢?因為秋季比春季更適合釣大魚。但是很多釣友也吐槽說自己從來沒釣到過大魚,原因是什麼呢?自然水域大魚數量相對比較少,也很狡猾,除了釣位要選對以外,想要釣到它們最關鍵的是要把它們誘進窩並且留住它們。所以,窩料和餌料就顯得格外重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路人甲所說的窩料和餌料的重要性並不是指配方,而是在做窩和餌料選擇的技巧上。

一,打重窩不如提前打窩

很多人說釣不到大魚是因為自然水域大魚少,為了將魚誘進窩很多釣友都會採取打重窩的方式。因為在水廣魚稀的自然水域,打重窩誘魚是最簡單直接的了,但是打重窩一般釣友都接受不了。為啥呢?首先是時間不夠,打重窩後發窩比較慢,資源差的地方2-3天不發窩也很正常,大家都要搬磚養家,哪有這麼多時間來守窩啊。另外就是成本問題,重窩的花費也太高了點,打窩續窩幾百塊錢就不見了,還別說其他花費了。

所以,路人甲覺得有條件的話還是提前打窩比較好。夏秋季節,溫度還比較高,魚兒覓食的活動範圍也比較大,提前2-3天,每天在同一個釣位打窩,將大魚誘進窩的機率會非常大,而且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來守。

二,想要留住魚,補窩很關鍵

釣大魚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拿提前打窩來說,並不是說打窩了就可以不管了。如果條件允許,最好還是每隔一段時間補一次窩(比如說你上班的路上去補一次窩,下班回來的路上再補一次窩)目的是為了不讓窩子被魚消耗乾淨,不讓窩子裡的窩料出現斷檔的現象。因為我們提前續窩的目的就是讓魚兒形成在這裡覓食的習慣,一旦魚兒進窩後發現這裡沒東西吃,提前打窩的作用就會大大降低。

所以,我們的窩料選擇上除了誘魚的成分以外,還要有足夠多的留魚成分,比如說顆粒比較大的玉米粒,花生粒,麥粒之類的。不然進窩的魚兒很快就會把窩料吃光,起不到留魚的效果,而且這些大顆粒比重比較大,即使水底有些小暗流也衝不走它們。

三,釣大魚並不是越深越好

很多人以為深水藏大魚,想著釣大魚動不動就是釣5-6米深,甚至7-8米深,其實水位太深了也不太適合釣大魚。為啥呢?因為食物和溶氧量的關係。水太深,陽光照射不到水底,水草,藻類很難在這裡生存,而且水越深水壓就越大,一些小魚小蝦很難在這種地方存活,所以這種環境缺少食物,大魚不會長期待在這種地方的。另外,水中的溶氧量大部分是從水面慢慢往水底傳遞的,水越深溶氧量就越低,大魚雖然能夠承受比較大的水壓,但是不喜歡長期待在這種地方的,大魚在深水只不過是為了安全考慮。

舉個例子來說,比如說一條十斤左右的鯉魚,身體的高度也就20多釐米(注意是高度,不是長度),哪怕水深只有2米,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並不會讓它們覺得特別沒有安全感。一般來說水深2-3米內的食物和溶氧量都比較充足,中大魚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四,窩料餌料並不需要神秘配方

很多釣友都喜歡在網上淘配方,但是對大魚來說,窩料和餌料不需要太大花樣,反而它們平時接觸過的糧食,水果的警惕性比較低。如果過於糾結餌料的配方,神秘神奇的小藥,反而會讓那些「老江湖」產生很強烈的警惕性,即使進窩了也不會吃窩料和餌料。

拿釣草魚來舉例,一些常見的水果,比如說桑葚,構樹果,芒果和其他酸甜的水果都能一釣一個準。一次常見的蘆葦葉,和其他青草也能頻頻上大魚。最常用的玉米,不僅能上草魚,還能釣鯉魚,鯿魚甚至青魚。為啥會這樣?就是這些餌料能夠降低大魚的警惕性。套用釣友的一句話「大道至簡,繁在人心」,返璞歸真才是釣大魚的王道。

最後:釣大魚的心態要好,並不是每次出釣就真的能釣到大魚的,畢竟自然資源真的不太給力了,還有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即使大毛也不能保證每次都能有很好的收穫。尤其是沒口的時候,不能心慌意亂,否則失去了判斷力,釣到大魚的機率就更低了。

相關焦點

  • 為啥新手很容易中大魚?新手的3個「不會」,其實是釣大魚的精髓
    釣魚是個非常容易上癮的活動,而我們上癮的主要原因就是剛學釣魚的時候釣到了大魚。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感覺,在剛學釣魚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開餌,調漂什麼的完全不懂卻能經常中大魚。等自己學習了各種調漂理論,開餌技巧之後,反而很難釣到大魚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真的有新手光環嗎?
  • 海釣人手把線釣鬼頭刀,這種不用魚竿就能釣上大魚的方法你見過嗎
    海釣人手把線釣鬼頭刀,這種不用魚竿就能釣上大魚的方法你見過嗎在我們日常海釣中最離不開的就是好的海釣裝備,能否釣上百斤級大魚,巨物都是靠這些頂級的魚竿,魚線,假餌等,所以才會有很多海釣發燒友們為了釣獲理想中的大魚,而不惜巨資去採購這些頂級海釣裝備
  • 釣野生大魚就別用商品餌了,這幾種天然餌料才是它們的「真愛」
    有些釣友在家裡買了幾十種餌料不停的配比,有些釣友在網上到處找人要配方,要神餌,上當受騙的也有不少,折騰了一番,還是沒明白自然水域的魚愛吃啥。其實在自然水域釣小魚用商品餌沒問題,但是大魚最喜歡的絕不是商品餌,而是一些天然的,而且它們比較熟悉的餌料。
  • 什麼技巧都不會,怎麼釣大魚?學會這幾招,下竿就上大魚
    但大魚可不是那麼容易上鉤的,一方面是因為大魚少,再者是因為大魚經歷得多了比較狡猾,但如果我們做足功課,其實也沒那麼難要釣大魚,我們要先了解大魚最有可能出現在什麼地方,再採取相應策略根據多年釣魚的經驗以及觀察,大魚最喜歡待在三個地方:深水處、回水灣、老釣位。
  • 同樣是鉛墜躺底,為啥老釣友卻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中大魚?
    在夏季的時候小魚鬧窩,走水多,想要釣大魚還用正常懸墜釣底就比較困難了,很多釣友就會用雙鉛甚至跑鉛來釣,但幾乎所有老釣友都說雙鉛釣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可能有的釣友不信了,為啥在夏季的時候雙鉛比跑鉛釣更容易上大魚呢?它的原理和優勢是什麼?今天這篇文章路人甲就來和大家聊聊雙鉛釣法為啥更容易中大魚,有興趣的釣友不妨試試。
  • 別總抱怨大魚不咬鉤,這2個細節做不好,大魚進窩了也不會吃餌
    每個釣魚人出去釣魚的時候都盼望著能有好的收穫,如果還能釣幾條大魚那就完美了。於是在長期釣小魚的情況下,釣大魚的心思就淡了。於是我們不得不問這樣一個問題,大魚為啥這麼難釣?有人說大魚數量少,也有人說大魚不靠岸,還用一些釣友說釣位沒選好,窩料和餌料不給力等等。
  • 為什麼魚長大後就釣不到了?野釣大魚不容易,選對路子最重要
    喜歡野釣的人都有一個大魚夢,總期待著下一竿能夠帶來驚喜,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魚那麼難釣呢?   理論上來說小魚總要長成大魚的,即使被釣走一部分,水裡也還有相當大的數量,可根據實際的作釣發現,魚總是越大越難釣,這些長大後的魚究竟去了哪裡?
  • 在河裡釣魚,釣上一條大魚後放生
    在河裡釣魚,釣上一條大魚後放生釣魚應該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一項運動,再長時間的等待,到魚上鉤的那一刻也都覺得是值得的。有位小夥一天就跟幾位朋友去河邊釣魚,結果釣了一上午都沒有收穫,就在他覺得今天是釣不到魚準備去吃飯的時候,突然感覺魚竿那頭有什麼東西猛地拉了一下。直覺告訴小夥,有一條大魚上鉤了,結果發現果然沒有猜錯,那一頭的力量很大,小夥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才足以跟它抗衡,慢慢收杆後,水底的大魚也漸漸開始露出水面,小夥和朋友們看到後都興奮地歡呼了起來,因為這條魚真的非常大。
  • 海邊漲潮釣大魚,釣到鯊魚幼魚,男子解鉤放生是對的
    想釣大魚,有的釣魚人選擇野外的大河/湖垂釣,不過也有些釣魚人喜歡去海邊釣,畢竟大海裡魚等海洋生物更豐富,大魚還是不少的,還是有機會釣到大魚的。因為漲潮,海水湧來湧去,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拋餌後魚兒上鉤的動靜,男子弄個顏色明亮的大氣球作為浮漂。而氣球比較輕、薄,在海裡也經不起太多的折騰,好在是有魚上鉤後不久才壞掉的,也沒什麼大影響,就看男子遛魚的過程怎樣了。
  • 水越淺、大魚越難釣,釣點水深低於1米,你要牢記3件事
    有一句話叫做「深水有大魚」,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吧。從理論上來講,這句話是沒錯的,因為它只是說深水有大魚,而沒有說深水一定有大魚或者大魚只待在深水。可實際上,很多釣友在選擇釣位時,無論面對的是養殖水域還是自然水域,想釣大魚總會優先考慮深水,甚至認為淺水是一定不會藏大魚,如果是這樣去考慮,那就有問題了。
  •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巨型石斑魚的嗅覺十分靈敏,它們可以分辨出海水中魚餌的味道,那麼很多粉絲釣友一定會問,你用的什麼餌料誘釣深海的大魚的,特別是這種300斤的巨型石斑魚,其實釣石斑魚很簡單,整條魚當誘餌就可以了,你想用一整隻生雞釣巨型石斑魚都不是問題
  • 如何釣到更多的魚?如何釣到大魚?
    當一名銷售人員在招商工作中成交一個大客戶之後,往往會有其他銷售人員來諮詢,你這個客戶是怎麼釣到手的?在這裡,「釣」的運用,指的就是銷售人員的常用銷售手法,或者說銷售技法。我做了二十年的銷售,當然知道所謂的「釣」,只是銷售人員單方面的想法或者思維。
  • 古巴人新發明:用保險套釣大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6日報導,近日,古巴哈瓦那的釣魚者採用「氣球釣大魚」的視頻走紅網絡。使用該釣魚法,只需將幾枚價廉的保險套吹成氣球,一起系在誘餌線的末端。這樣誘餌最遠能遊到約274米(900英尺)之外。這種方法能讓誘餌浮在水面上,增大魚線的拉力,更容易釣到狐鰹、紅鯛魚等。
  • 水廣魚稀魚難釣?我只調整了幾個細節,漁獲就超過旁邊釣友幾倍
    在自然水域釣魚,釣友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最近魚不好釣,水裡沒魚之類的。對於這點,相信大家是深有體會,一年之中能碰到一兩次爆護的魚情就很不錯了,平常的漁獲都是非常平淡,三五條小鯽魚,幾條白條,馬口之類的。為啥會這樣?
  • 釣重2000克左右的魚竿,到底能釣多大魚?告訴你答案
    現在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是75度平地挑重釣重值,這個角度比較近似我們溜魚的角度,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當我們角度變小釣重會變大,特別是站在高臺上,釣重能提升很多,所以我們首先確認這個釣重的的角度是平地以75度的角度挑起的釣重值。釣重2200克的釣竿到底能釣多大的魚?
  • 海上釣到大魚,船都傾斜差點進水了,這樣的大魚沒人幫助難拉上來
    喜歡釣魚的人不少,但是能在海邊釣魚的人就比較少了,除非是靠近海邊的人了,或者專門抽時間去海邊遊玩、釣魚了。海裡生物多,而且個頭也大,不少人在海裡釣魚時,上鉤的魚還真不小呢。其中一男子很快有魚上鉤了,拉魚竿的時候,魚竿都變形了,看魚竿都這樣了,猜想釣到的肯定是大魚的了。花了不少時間才將魚拉到船邊來,看到船邊的魚,大夥都放下自己手中的魚竿,過來幫忙將魚拉上船了。不過魚太大個了,看過去都比船上的任何人還要大呢,所以想要拉上來也是件難事,而且沒有幾個人一起拉,估計拉不上來。
  • 當別人都在說自己釣上來的大魚時,我偏要來講講我的跑魚瞬間……
    他們都是玉米窩,一天一宿沒獲大魚,而且風大浪急,浮標不穩,剛剛用小竿釣了些鯽魚,準備回家買盤豆腐燉湯果腹,這不禁讓我生疑:難道是放水導致大魚害怕回到深水才沒口?但從岸邊的土壤來看,根本沒有放水留下的水痕。
  • 都知道雙鉛釣上大魚厲害,但這種雙鉛釣法,比你想像的更厲害
    尤其是在野釣,水情和魚情變化特別快,有時候要釣底,有時候要釣浮,有時候要釣鈍,有時候要釣跑鉛。這些方法可能大家都知道,但在實際使用中,有些釣法可能釣友們完全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至少路人甲認為雙鉛釣就是如此。說起雙鉛釣,可能有些釣友會覺得不就是主線上裝2個鉛墜嗎?這種比較鈍的釣法只適合對付輕微流水和釣鈍,沒什麼特殊的。
  • 莊子講述釣大魚的故事
    莊子在《外物》中寫道,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鶩揚而奮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駭千裡。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製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不用說世間沒有任公子所用的大鉤巨錙,即使有,又有哪種人能拿得動呢?而在莊子散文裡,任公子卻能用之釣來巨魚。他以50頭犍牛為魚餌,其鉤之大、緇之巨、竿之長、時之久,無不是駭人聽聞!大魚吞鉤的壯觀景象,簡直就是驚天動地。此魚使從河東到蒼梧以北大半個中國的人們都得以飽餐,真令人驚 怖其言、聞所未聞!
  • 為什麼現在很多釣魚人釣到大魚拍完照就放生,是裝、還是炫耀?
    最近釣魚圈有一件事比較火,就是天元鄧剛大師連續三天釣得巨型青魚,有兩條超過100斤,當然,最終全部放生!換作是我的話,我也放生,太大了,不敢吃!真的,真不敢吃!若是10來斤的大魚,我肯定不會放生,這就是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