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一生寫過了無數的愛情詞,並且他的這些愛情詞,每一首都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往往可能只是那信手拈來,只有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是最能夠打動我們,從而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愛情也是文學作品裡永恆的主題,無數偉大的文學作品裡,那都是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所以這些作品也最受人們的喜愛,畢竟這樣的一種情感,它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時常會有這種情感的體現。
清朝的詞人自然是無法與宋詞的大師相比,但是納蘭性德又是別具一格,他更是被王國維評北宋以來一人,也就是說在他的心目中納蘭性德是可以媲美北宋那些文壇大師,他的作品也有他們的水平。當然他的這種評價也是他個人的一種觀點;但作為清朝最偉大的一位詞人,納蘭性德的很多作品應當說還是極為經典,裡面一些經典的詞句也都是膾炙人口。
納蘭性德之所以能夠如此地深情,也正是他在現實的生活中經歷了好幾段令他刻骨銘心的愛情,其中的初戀,以及他的原配盧氏,還有後來的江南才女沈婉,那都是令他念念不忘,畢竟這些女子都猶如夜空裡的流星一樣,只在天際匆匆而過,留給納蘭性德的只有無盡的相思之苦。而他也把這些刻骨銘心的相思全部寫進了自己的詞裡,從而他的詞也就更加的傷感,也更加的悽美,尤其是他的這首《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更是把戀人之間的重逢時的感傷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
《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清代:納蘭性德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待將低喚,直為凝情恐人見。欲訴幽懷,轉過回闌叩玉釵。
我們從納蘭性德的很多詞裡都能夠感受到他骨子裡那份傷感,這首《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也正是寫給他的初戀,據《賃廡筆記》裡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大意是說納蘭性德與一女子原本是有婚姻之約,可是無奈此女最後卻是入了宮,從而兩人再也無法相見;但由於納蘭性德太過於愛這位女子,於是通過各種關係,買通了當時的喇嘛,一個人身披袈娑混進宮中,最終見到了那位令他朝思暮想的女子,也正是這一見,兩人更是感慨萬千,而這首詞也正是描寫了那一段經歷。
那我們翻開資料則是會發現,納蘭性德的應當在少年時代的確是愛過一位女子,但那位女子是不是入了宮,沒有任何的記載,不過據現在很多的學者研究,納蘭性德的初戀應該是與府中的丫環,只是這樣的戀情在那個時代不可能會有結果,最終也是無疾而終。所謂的納蘭性德的入宮去見初戀,我們僅僅憑《賃廡筆記》記載,根本不足為信,何況寫這部筆記的人,也不知道是何人,所以這件事情不足為信。應當說納蘭性德與自己府中的丫環還是比較可信,這也是現在比較主流的一個說法。
這首詞寫得也是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字裡行間更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僅僅是上片的一開篇便是寫得很悲痛;那這上片它大致的意思是,現在我們終於是又重逢了,可是你卻又是默默無語,只是不停地流淚,你就像一朵綻放的芙蓉,獨自在那雨中哭泣。你哭起來的樣子更是嬌嫩可愛,臉上更是有了無數的紅暈,鳳翹只是斜斜地插在你的發鬟間。在這幾句中,有著對於當時內心感受的描寫,也有著對於女子神態的描寫,這樣的一種寫作方式,也令這幾句顯得更為深情,也更加的有感染力。
詞的下片寫得就更為深情,也更加的悽美,等到想要深情地呼喚你時,可你又低下了頭,這時我們又怕被別人看見,內心當真是不知所措。我真想把內心的苦悶,以及相思之情,全部向你傾訴,可是你只是轉過向身去,從頭上拔下玉釵在那牆上輕輕地叩了一下。最後這幾句更是表達了一種重逢後的心酸,兩人想言卻又不敢妄言,只能是獨自憂愁。
納蘭性德的這首《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也正是他眾多作品中,一首比較獨特的作品,整首詞沒有任何的情感過渡,完全是在描寫重逢後的那份悲痛的情緒;通篇以一種極為深情的口吻,把那一份傷感之情描繪得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