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今年的寒冷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2020-12-04 戴禮帽的船長

「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今年的寒冷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在2019年1月份,也就是農曆新年還未到來之際,很多人都在猜測,春節期間到底會不會冷。過完了24節氣中的大雪,又過了大年三十的立春。如今已是進入春天的氣息才對,可誰知,「忽如一夜北風寒」,除了南方,四處可見大雪的痕跡。即便是沒有大雪,天氣也是異常的寒冷。這下,很多人都慌神了,難道是倒春寒來了?

這種被農民稱為「倒春寒」的現象並不少見,而「倒春寒」也就是指,本該暖和的季節,天氣突然變冷,溫度下降,仿佛回到了冬天。而今年的天氣似乎更加詭異,今天還是豔陽高照的,明天就是雨雪天氣。就如同今年的大年初一萬裡晴空的,正月初二的時候就開始下起了雨夾雪。春節期間的雨雪天氣,更是對大家的出行帶來了許多不便,也有很多人因為天氣出現了嚴重的交通問題。

在過去的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民都可以開始種植土豆等糧食作物,但現在氣溫突然下降,農民都不願意種植,害怕凍死。路面上的雪漸漸化去,莊稼地裡還是很溼的,人們基本上下不了地,可憐了農民朋友們眼巴巴的等待。可是劇天氣預報顯示,新一輪的降雪天氣又將開始了,大家是否都有一個疑問,就是今年的雪到底要下到什麼時候呢?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大家明顯感覺到全球變暖。不僅城市的夏季炎熱,就算是農村的夏天,溫度也能達到40度以上的高溫。而北方的冬天是很寒冷的,所以大家希望冬天的氣溫會有所升高才好,卻不知今年的冬天意外的反常。都立春了,反而更冷了。而這種反覆無常的氣溫變化,給人帶來的損失也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地方的高速都停封,交通工具停運,大家春節返城的計劃受到影響,間接的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作。鄉下的農民不能如期的耕種,會影響來年的收成和家裡的收入,等等這一系列的影響,都是大家再關心不過的了。

許多老農不明白,這也算不上是「倒春寒」的跡象啊,而年前專家明明說好,會是一個正常春天,不會出現倒春寒。如今到好了,專家也不專業了。其實如今的天氣變化,就如同全球性氣候變暖是一樣的,它也會出現另一種極端的情況,比如非常熱,比如非常冷?但是農村不是有句俗語「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嗎?大家一定要對生活充滿希望才行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是這樣嗎?
    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天氣以及人生活的俗語,這裡咱們挑取幾個,混雜一起大家一起學習下; 雪 1、「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話說的是大雪節氣的時候如果是晴天的話,那麼等到立春的時候就會雪比較多,這樣其實是不好的;因為春天本來應該暖和了,此時還下雪就會非常冷,天氣就不符合規律自然莊稼就長不好,人也容易生病; 2、「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這句話說的是霜如果比較大的時候,後邊一定是晴天,而大霧的話也是這樣的;雪如果下的很多的話,那麼後邊也會莊稼豐收,因為大雪不僅能殺死蟲子
  • 諺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為什麼會這樣呢
    還有「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一說;霜降諺語雖然很短小但是很多其中都蘊含著生活的小智慧。一、俗語: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這條諺語反映了這樣一個氣象小知識,一天早晨有霜,天氣晴的時間不長,三個早晨有霜,晴天時間維持得會比較長。為什麼會這樣呢?
  • 「霜重見晴天」靠譜嗎?
    多數氣象諺語來源於觀察當地天氣現象的經驗總結,僅適用於局地小範圍,但也有一些像「霜重見晴天」這樣的諺語廣泛適用於大部分地區。要想明白「霜重見晴天」,首先我們要來認識一下「霜」是什麼。霜一般出現在寒冷季節的清晨,室外的草葉上、土塊上看到的一層白色結晶就是「霜」,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下霜」。不過霜不是像雨滴一樣從空中落下來的,它是在近地面層的空氣中形成的。霜是一種白色冰晶,多形成於夜間。少數情況下,霜會在日落以前太陽斜照的時候形成,它的出現是一種凝華現象。當物體表面的溫度低於物體表面附近的空氣溫度時,兩者之間就會存在一個溫度差。
  • 明日霜降,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什麼意思?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霜降節氣了,霜降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同時也是我國深秋之後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顧名思義就是下霜的意思。一般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南北各地農事更加繁忙,比如多地農村紅薯要趕緊採收,南方稻穀最後搶收時段等等。
  • 漫話:「霜重見晴天」結霜不一般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黃智敏 劉凱文 高華東油菜紛繁交錯的葉片上司空見慣的霜。受強冷空氣影響後,長江中下遊12月1日至2日的夜間到凌晨先後轉晴,地處江漢平原的湖北省武漢市、長江三角洲平原的上海市與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最低氣溫2日至4日都在零下1-4℃左右,出現了今年初霜凍。由於從陰雨(局部短時降雪)轉晴並持續5天,人們都想到了「霜重見晴天」的天氣諺語。
  • 「霜重見晴天」今日全省各地天空放晴
    昨天(26日)省的西部地區率先開啟晴天模式,今天全省各地繼續放晴,只是要注意夜晚到早上霧和霜的影響。26日白天,省的西部率先轉為多雲到晴,其餘地區也逐漸轉為陰天間多雲的天氣,從氣溫方面來看,昨天08時與前一日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區上升1—4℃,14時與前一日相比上升2-7℃。
  • 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霜降之後,農業生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霜重、霜打」都是指霜降節氣來臨之時早上的霜期中,氣溫低的現象。很典型的一個就是早晚溫度很低,中午溫度稍微高一些,因為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也是從秋天往冬天過渡的時候,所以就會有「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的說法。
  • 霜降節氣將至,霜降是什麼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
    到了寒露節氣的時候,天氣已經有點涼意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南方地區也是秋高氣爽的天氣了,更別說是在北方地區了。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寒露節氣以後就是霜降了,等到霜降節氣,天氣也就逐漸冷了。那霜降是什麼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1)霜降是哪一天,霜降是什麼意思?
  • 雲南的霜與霜凍 你了解多少
    霜是如何形成的? 霜總是出現在寒冷的季節,寒潮和強冷空氣的影響是形成霜的主要原因。當寒潮和強冷空氣過後,風停了,雨止了,天空變得非常晴朗,天上幾乎看不到一片雲;到了夜裡,地面溫度下降得很快。
  • 惠州這裡落霜了
    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過了,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家有沒有冷得「釀釀尊」呢?
  • 晴了一天的鄭州今晨下霜了 明夜開始冷空氣前來驅霾和散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白周峰 清晨起來,路上的車仍然不多,鄭州市區悄悄蒙上了一層霜。霜的降落,需要感謝昨天的晴天。而今天一早,鄭州的藍天繼續。雖然早已過了霜降時節,但在鄭州市區看到霜,還是不多見的。今天凌晨的霜降,其背後有晴天的幫忙。霜是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溫度越低,空氣密度越大,比重也越大,隨著空氣流動,最冷最重的空氣向最低處流動,停留在最低處,便逐漸聚集,凝華成霜。
  • 今年冬至什麼時候到來?數九從什麼時候開始?今年是雙春年嗎?
    這個時候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我國南北各地氣溫又在之前的基礎上下降了一步。如今已經是冬季階段,前不久大雪節氣剛過。「大雪迎寒冬,三九天暖冬」,這是人們對於大雪節氣氣候判斷跟即將到來的三九天氣的聯繫。而大雪節氣過後,冬至也將接踵而至。那麼冬至什麼氣候到來?
  • 「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老輩農民的說法,到底什麼意思?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候,還有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雨貴如油的說法。關於立春,民間還是有很多這一方面的俗語的。比如說立春這一天,到底是晴天,還是陰天,對於以後的糧食收成還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正如題目這句「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那麼這一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立冬是24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每年11月7日或8日就會如期而來,而今年是11月7日,農曆9月22。立冬是緊隨霜降之後的節氣,立,即為開始,而冬則是終了、結束,自此,萬物收藏,秋幹少雨的氣候漸以結束,而寒冷冬季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秋熟作物已收割完成,越冬作物也陸續播種完畢,秋忙時節算是基本結束了。
  • 陰雨到,氣溫降!今年冬天60年來最寒冷?
    陰雨到,氣溫降!今年冬天60年來最寒冷?近日一則「今冬將現60年來最寒冷冬天這一切都與拉尼娜有關」的消息在網上瘋傳加上多地氣溫驟降甚至迎來今秋第一場降雪很多民眾對其信以為真事實究竟如何呢?
  • 小雪節氣的到來,氣候會持續變冷,古人卻非常在意這個自然現象
    雖然節氣名字是小雪,但並不意味著要下雪,北方很多地方已經下雪了,就全國來說,下雪的地方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小雪跟立冬不一樣,從字面意思來看,雪是寒冷的產物,只有冷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雪,這意味著到了小雪節氣,天氣會越來越冷,而人們也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了。《月令二十四候集解》裡寫小雪,「小雪,十月中。
  • 今日霜降,如果霜降當天下霜,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而在實際生活過程中,關於霜降節氣當天是否出現降霜,一些人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如果霜降當天下霜了,說明今年的冬季比較寒冷,屬於「冷冬」,相反, 如果霜降當天沒有下霜,則說明今年的冬季不會很寒冷,屬於「暖冬」。 上述說法是否正確呢?答案是否,也就是說上述說法無科學根據,從2個方面和大家說說。
  • 什麼原因讓豐年蝦備受推崇,卻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一是豐年蝦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另一個是又為何很多人不敢碰?要搞清這兩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豐年蝦?很多人聽到豐年蝦這個名字,第一反應會以為它是一種蝦。其實呢它是存在於鹽水中的一種浮遊生物!豐年蝦成蟲那麼為什麼這種存在於鹽水中的蟲子,卻成為了飼養孔雀魚的最佳飼料呢,兩種生物完全不存在一個食物鏈當中啊,原因當然是人的力量。什麼人什麼時間第一次用豐年蝦飼餵孔雀魚已經無從考證。
  • 氣溫又雙叒大跳水,深圳會下雪嗎
    不知不覺又到了年底  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有一波小夥伴  十分期待冷空氣的到來  不過繼上周深圳迎來最低氣溫9.7℃以後  這周氣溫又回暖了    來源:微博@中央氣象臺  本次寒潮影響時間長  將從2020年底持續到2021年元旦假期  寒潮進軍廣東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