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霜降節氣將至,霜降是啥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
文/農夫也瘋狂
寒露節氣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在我們這裡每年寒露都是開山採摘油茶的日子。在十幾年前,每家每戶在天剛剛來就進山去採摘油茶了。現在油茶樹種植少了,也不用像過去那樣天一亮就去採摘了。到了寒露節氣的時候,天氣已經有點涼意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南方地區也是秋高氣爽的天氣了,更別說是在北方地區了。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寒露節氣以後就是霜降了,等到霜降節氣,天氣也就逐漸冷了。那霜降是什麼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
(1)霜降是哪一天,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是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了黃經210°時,也就迎來了霜降節氣。其在公曆的時間為每年的10月23-24日。而今年的霜降是10月24日,農曆九月二十六日。
關於霜降,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釋是: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意思是說霜降節氣到了,天氣也就開始逐漸變得寒冷了。霜降和寒露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從霜降節氣開始天氣就開始寒冷了,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
俗話說「霜降殺百草」,指的就是霜降節氣到了後,因為天氣寒冷了,植物就漸漸失去了生機,大地一片蕭索。在霜降節氣的時候有三候,分別是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這個時節,豺狼就要開始大量捕獲獵物了,而大地上的草木也開始枯黃、掉落了。隨後蜇居在洞裡面的蟲子也開始冬眠了,從此處於不動不食的狀態中。
(2)霜降就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天上來的嗎?
有不少人總是把霜降和降霜劃上等號,認為霜降節氣到了,那麼就要開始降霜了。其實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天氣漸冷,只要天氣寒冷了就會出現霜。霜降節氣到了,只是表示已經進入到深秋了,隨著冷空氣的頻繁,這是大地因冷凍或將會產生初霜的現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氣象學上並沒有「霜降」的概念。氣象學上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由於凍則有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統稱霜凍。
另外關於霜降,有人也認為它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相反它是從地面上來的。霜和露水一樣,都是地面的水氣遇到寒冷天氣凝結成的,氣溫不太低的時候,就凝結成為了露水。而氣溫更低一些了,就會凝結成為了霜。
因為霜是接近地層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和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的,其也會隨著空氣流動,而且最冷、最重的空氣就會往最低處流動,因此地勢低洼的地方就要比地勢高的地方容易形成霜,這也是為什麼一些窪地的植物特別容易被霜打的原因。古人還發現了降霜和天氣也有聯繫,農諺「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說的就是一天早晨有霜,天氣晴的時間不長;而如果三個早晨有霜,晴天時間就會維持得比較長。這個是有道理的,在今天依然還很準。
在農村類似的農諺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補充!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農夫也瘋狂,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