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霜降之後,農業生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4 魔域桃源源

「霜重、霜打」都是指霜降節氣來臨之時早上的霜期中,氣溫低的現象。很典型的一個就是早晚溫度很低,中午溫度稍微高一些,因為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也是從秋天往冬天過渡的時候,所以就會有「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的說法。

關鍵詞:霜降農作物越冬翻耕土壤

因此,在霜降節氣的最近幾天,主要還是以晴天為主的,那麼在晴天之後就是一輪新的降溫,這不我甘肅老家那邊下了2020年天冷之後的第一場雪。

至於題目當中說到:「霜降之後,在農業生產上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這點主要還是在於露地種植為主,如果是換季的蔬菜大棚溫室,則還是和往常一樣,只不過做好保溫的措施就可以了,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收穫:你像我甘肅平涼農村家裡面,一定要趕在霜降節氣之前把蘋果採摘完畢,如果在此時間之後沒有採摘完畢的話,則很有可能會遇到凍害,不過相比較開春還是小很多的了。

至於其他的農作物,像玉米、土豆這些幾乎都是要趕在霜降節氣之前收穫完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國慶節假期期間。

2、清理與翻耕:這裡所說的主要還是清理蘋果園和其他莊稼,包括有種植完玉米、土豆、辣椒西紅柿等的莊稼地。由於霜降節氣之後露地土壤也進入到了一個入冬之前的休眠期裡面。所以這個階段的清園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就是一邊清理一邊翻耕,這主要還是集中在莊稼地裡面,主要還是要把越冬的病蟲害給消滅乾淨,注意這個可是今年的最後一波消滅病蟲害了,如果做好的話,對於來年開春之后土壤的復耕是很有好處的。

3、防凍:這點在霜降節氣之後一是集中在露地種植的越冬農作物,最典型的就是越冬的冬小麥。那麼在此之後要根據氣溫和土壤的墒情來進行越冬水的澆灌,一是可以凍掉一些在麥地裡面越冬的病蟲害,二是有利於減少冬小麥越冬時候本身的凍害。這樣一來對於冬小麥來年的返青都是好的影響的。

還有就是霜降之後的蔬菜大棚種植換季節蔬菜,那麼就要做好保溫的措施了,主要還是從「保溫帘子」去做起,要注意早上和下午時候拉放帘子,注意提前把握好當地的氣溫去做,防患於未然。

小結

在農業生產中,到了霜降節氣之後先是解決掉農作物收穫的問題,然後緊接著清園、翻耕到最後越冬農作物和蔬菜大棚的保溫防凍措施,讓莊稼地農作物安然越冬即可,總體還是比較緩和與簡單的。

相關焦點

  • 明日霜降,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什麼意思?
    馬上就到一年一度的霜降節氣了,霜降節氣是我國第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霜降同時也是我國深秋之後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顧名思義就是下霜的意思。一般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南北各地農事更加繁忙,比如多地農村紅薯要趕緊採收,南方稻穀最後搶收時段等等。
  • 諺語:「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為什麼會這樣呢
    還有「霜重見晴天、霜打紅日曬」一說;霜降諺語雖然很短小但是很多其中都蘊含著生活的小智慧。一、俗語: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天晴久這條諺語反映了這樣一個氣象小知識,一天早晨有霜,天氣晴的時間不長,三個早晨有霜,晴天時間維持得會比較長。為什麼會這樣呢?
  • 「霜重見晴天」靠譜嗎?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耳熟能詳、流傳甚廣的氣象諺語,如「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蜻蜓低飛要下雨」等,它們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預測天氣變化的經驗性俗語。多數氣象諺語來源於觀察當地天氣現象的經驗總結,僅適用於局地小範圍,但也有一些像「霜重見晴天」這樣的諺語廣泛適用於大部分地區。
  • 霜降節氣將至,霜降是什麼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
    俗話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寒露節氣以後就是霜降了,等到霜降節氣,天氣也就逐漸冷了。那霜降是什麼意思,要「降霜」了嗎?霜是從哪來的?(1)霜降是哪一天,霜降是什麼意思?霜降是24節氣中的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當太陽到達了黃經210°時,也就迎來了霜降節氣。
  • 漫話:「霜重見晴天」結霜不一般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黃智敏 劉凱文 高華東油菜紛繁交錯的葉片上司空見慣的霜。由於從陰雨(局部短時降雪)轉晴並持續5天,人們都想到了「霜重見晴天」的天氣諺語。當然,也許會有相當一些人並不清楚,這種霜多指輻射霜,它一般都出現在冷暖空氣交鋒產生降水之後,高空已轉受西北乾冷氣流,相應地面受北方南移的冷高壓控制的地區,因氣流輻散下沉,在雲層消散碧空無雲的夜間,冷平流與地面輻射冷卻的共同作用下才會產生霜,因為霜的存在且霜越濃重,便直觀的告訴了可維持晴好天氣的天氣形勢。
  • 「霜重見晴天」今日全省各地天空放晴
    昨天(26日)省的西部地區率先開啟晴天模式,今天全省各地繼續放晴,只是要注意夜晚到早上霧和霜的影響。26日白天,省的西部率先轉為多雲到晴,其餘地區也逐漸轉為陰天間多雲的天氣,從氣溫方面來看,昨天08時與前一日相比全省大部分地區上升1—4℃,14時與前一日相比上升2-7℃。
  • 農村俗語:「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是這樣嗎?
    農村裡面有很多關於天氣以及人生活的俗語,這裡咱們挑取幾個,混雜一起大家一起學習下; 雪 1、「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話說的是大雪節氣的時候如果是晴天的話,那麼等到立春的時候就會雪比較多,這樣其實是不好的;因為春天本來應該暖和了,此時還下雪就會非常冷,天氣就不符合規律自然莊稼就長不好,人也容易生病; 2、「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這句話說的是霜如果比較大的時候,後邊一定是晴天,而大霧的話也是這樣的;雪如果下的很多的話,那麼後邊也會莊稼豐收,因為大雪不僅能殺死蟲子
  • 霜降|萬物披霜華,深秋已至
    霜降,第18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向冬季的過渡。霜降的節氣特點是「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秋燥明顯。「霜」也是天冷、晝夜溫差變化大的表現,故以「霜降」來命名。此時的北方,深秋現象明顯、開始出現白霜;南方則三秋大忙,「霜降見霜,穀米滿倉」,如果霜降有霜,來年定有好收成。以前聽老人家說「天落霜了。」其實霜不是天上降下來的,而是地面的水氣由於溫差變化遇到冷空氣凝結而成,「霜」通常出現在秋、冬、春三個季節。吃柿子:霜降時節柿子完全成熟,皮薄肉鮮味美,有諺語說:「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 今日霜降|秋暮露成霜
    是日詩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既而樂之,行歌相答。"——宋|蘇軾《後赤壁賦》節選霜 降 三 候一候豺乃祭獸豺狼這類動物,從霜降開始要為過冬儲備食物。【氣肅而凝,露結為霜】「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越來越冷,早晨的露水因為寒氣凝結為霜。
  • 霜降:霜打柿子不裂嘴 鴨子蘿蔔宜進補
    廈門人也這麼吃,說是在霜降這天的某個時辰吃了柿子後,臉色會變得跟紅柿子一樣的紅潤。還有種說法是這天不吃柿子,冬天嘴唇會裂。   不光柿子,其他很多蔬果都在這個時節變得分外好吃,當然,有個前提,得經過「打霜」。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就是打霜。俗話說「霜打的茄子蔫了」,但是「打霜」過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打霜」過的水果,如葡萄、柿子就很甜。
  • 今日霜降,如果霜降當天下霜,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霜降,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季節,霜降過後就是立冬,因此,霜降也是秋季和冬季的過渡,不過,大家要明確一點,霜降和降霜是有區別的,霜降來臨後,可能會出現降霜,也可能不會出現降霜,是否降霜和霜降節氣並無直接的關係。
  • 霜打萬物格外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霜降後,豺狼開始捕獵過冬的食物,大地草木葉黃飄落,蟲子也全在洞中冬眠了。    民間有句歇後語:霜打的茄子——蔫啦。茄子經過霜打之後,外皮發皺、發軟,既不好看又不好吃。可有的蔬菜,如白菜、蘿蔔等,必須經過霜打味道才甜美。
  • 「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今年的寒冷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
    「 霜重見晴天,雪多兆豐年」,今年的寒冷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呢?在2019年1月份,也就是農曆新年還未到來之際,很多人都在猜測,春節期間到底會不會冷。過完了24節氣中的大雪,又過了大年三十的立春。春節期間的雨雪天氣,更是對大家的出行帶來了許多不便,也有很多人因為天氣出現了嚴重的交通問題。在過去的這個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民都可以開始種植土豆等糧食作物,但現在氣溫突然下降,農民都不願意種植,害怕凍死。路面上的雪漸漸化去,莊稼地裡還是很溼的,人們基本上下不了地,可憐了農民朋友們眼巴巴的等待。
  • 你知道霜降,那你知道「霜」為什麼是「霜」嗎?
    禾黍入寒雲,茫茫半山郭秋來積霖雨,霜降方銍獲今天是2019年10月24日,霜降,距離2019年結束還有69天。既然今天是霜降,那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霜」這個東西。漢字SHUANG JIANG作為漢字來說,霜,露所凝也。士氣津液從地而生,薄以寒氣則結為霜。下面是「相」,表讀音ang;上面是「雨」,表象形,為雨的產物。
  • 晴了一天的鄭州今晨下霜了 明夜開始冷空氣前來驅霾和散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攝影 白周峰 清晨起來,路上的車仍然不多,鄭州市區悄悄蒙上了一層霜。霜的降落,需要感謝昨天的晴天。而今天一早,鄭州的藍天繼續。雖然早已過了霜降時節,但在鄭州市區看到霜,還是不多見的。今天凌晨的霜降,其背後有晴天的幫忙。霜是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體上凝華而成,溫度越低,空氣密度越大,比重也越大,隨著空氣流動,最冷最重的空氣向最低處流動,停留在最低處,便逐漸聚集,凝華成霜。
  • 南京等14城霜打菜上新了!
    "為什麼今年霜打菜還沒上?」11月初,接到消費者的投訴,盒馬的採購小二有些無奈——因為暖冬,今年遲遲沒有降霜。近日冷空氣來襲,種植霜打菜的農民甚至放鞭炮慶祝終於能夠收菜了。盒馬霜打菜也在南京、上海、廣州、青島等全國14個城市陸續上市,包括霜打水嫩蘆蒿、霜打矮腳青、霜打紅菜苔、霜打高山白蘿蔔等40多種霜打時令蔬菜。
  • 霜打的青菜分外甜是有科學依據的
    天氣漸冷,北方地區開始了大規模的霜降。霜降俗稱「打霜」,是近地面水汽在低溫時的凝華現象。不少人發現,有些蔬菜被霜打過後似乎有了絲絲甜味,民間也有 「霜打的青菜格外甜」的說法,這是什麼原因?是否有科學依據呢?一起了解一下。
  • 這5種蔬菜在霜降之後會更好吃,最後一種,相信很多人沒吃過
    這5種蔬菜在霜降之後會更好吃,最後一種,相信很多人沒吃過很多人對霜這個東西,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用來調侃一個人的時候,說他像是被霜打過的茄子那樣蔫蔫的吧。的確,茄子要是被霜打過,真的會變得非常不好吃,但是有好些蔬菜要是被霜好好的打一番的話,反而會變得更好吃。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傢伙好好的普及一下,有哪些蔬菜在霜降之後反而更甜更好吃的。首先我們來說第一種,那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白蘿蔔。
  • 立冬來臨,「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啥意思?暖冬咋就不好呢?
    立冬是緊隨霜降之後的節氣,立,即為開始,而冬則是終了、結束,自此,萬物收藏,秋幹少雨的氣候漸以結束,而寒冷冬季開始了。此時,我國大部秋熟作物已收割完成,越冬作物也陸續播種完畢,秋忙時節算是基本結束了。作為秋冬交替的重要節氣,立冬自然有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大多都是歷代農民通過立冬這一天天氣如何,來預測整個冬季,乃至來年春天天氣變化走勢的,就像「立冬晴,一冬凌」,是說立冬晴天,整個冬季就會很冷,冷冬出現的可能性大。除了反應冬天冷的外,也有表示冬天比較暖和出現暖冬的,比如,「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說得就是如此。
  • 雲南的霜與霜凍 你了解多少
    風的影響:風對於霜的形成也有影響;有微風的時候,空氣緩慢地流過冷物體表面,不斷地供應著水汽,有利於霜的形成;但是,風大的時候,由於空氣流動得很快,接觸冷物體表面的時間太短,同時上下層的空氣容易互相混合,不利於溫度降低,從而也會妨礙霜的形成;大致說來,當風速達到3級或3級以上時,霜就不容易形成了。霜重見晴天: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節裡晴朗、微風或無風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