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近千年的曜變天目盞被復燒成功?該如何鑑賞?

2021-01-15 建盞研究院

作為我國古代傳統八大名瓷之一,建盞伴隨著宋代茶文化的變遷應運而生,並在社會自上而下的追捧和統治者的痴迷中發展至巔峰,儘管之後因為種種原因斷燒了近千年的時光,但依舊憑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贏得了無數人的喜愛,在世界各大古玩市場上穩穩的佔有了一席之地。人們熱衷於收藏建盞,一批懷有匠心的工藝師們更是在復燒建盞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而在這其中,對曜變盞的復燒更是耗費了工藝師們大量的心血。

何為曜變

「曜變」是從日本傳來的舶來詞,最早記載為日本《君臺觀左右帳記》「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之物也」,它是建盞釉色品類中最為珍貴的一種,現存完整的曜變盞僅有三件,盡藏於日本,且都被奉為國寶級別的存在,由此可以很直觀的反映出曜變盞的珍貴。

曜變盞的最奇特之處,就在於其釉面上三五成群分布著的斑紋,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斑紋能夠呈現出宛若太陽光暈的異彩,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且光暈還會變幻出藍、黃、綠、紫等不同的色澤,盡顯玄幻瑰麗之美、神秘玄幻之感,每每都能夠讓觀賞者讚嘆不已,引發無數的遐思。

曜變存世少的困境

一直以來,曜變盞有「無上神品」之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它超高的燒制難度。由於燒制難度的特殊性,建盞至少要在1300℃以上的還原焰中才有可能被燒製成功,在這個過程中,受窯內溫度、氣氛等因素的影響,稍微行差踏錯便很有可能讓一窯胎體毀於一旦。曜變盞更是如此,這是因為它的斑紋大多集中於碗壁內側,在高溫下很不穩定,故曜變斑紋形成持續的時間很短,如果恰好被捕捉到就能夠保存下來,反之就會稍縱即逝,形成普通的建盞。

而建盞的燒制難度也直接導致了它現如今存世品稀缺的現狀,在宋代中央集權高度統一的封建社會,生產一切產品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君王服務,建盞也同樣不例外。但曜變盞的燒制本身就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如果匠人將曜變盞的存在上報,此後再被要求燒制,便很有可能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所以為了保全性命,許多匠人寧願悄無聲息的銷毀,也不願邀功請賞。

曜變盞的復燒

近年來,建盞的復燒之路在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的結合中日益走上坦途,對於曜變盞的復燒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縱觀當今陶瓷界,雖然還沒有人能夠真正復原曜變天目盞,但已經出現了能夠將曜變天目盞復燒到神似的工藝師,他就是有著「曜變建盞復燒第一人」美譽的陸金喜。

和原品曜變天目盞相比,陸金喜所復燒的曜變天目在器型、釉色和結構質量上幾乎都達到了能夠以假亂真的藝術水準,在2016年保利拍賣會上更是被拍出了112.7萬的天價。目前,陸金喜所復燒的曜變天目盞已經先後被中國美術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著名博物館列為藏品,陸金喜本人還應日本之邀去到其國內各大博物館交流曜變復燒工藝。

如何鑑賞曜變盞

釉色是建盞的靈魂所在,曜變盞絢麗多彩的斑紋又為釉色增添了新的「血肉」,對曜變盞的鑑賞也自然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一般來說,曜變盞的斑點以碩大厚實、邊緣質感清晰、色彩較鮮豔為佳,周圍還要帶有較為粗壯、立體感強且能夠折射出釉面多種色彩的斑點環,如此的曜變盞才能夠稱得上是上品。

曜變盞是我國古代匠人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它本該在祖國的懷抱裡熠熠生輝,卻最終東流日本,這對於中國來說不失為一種遺憾。而現如今曜變天目盞的復燒,又在一定程度上為曜變盞在國內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這無疑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失傳800年國寶曜變天目成功復原亮相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年輕陶藝家張中欽的《古法曜變天目盞》,吸引了與會者的目光。 張中欽的這件參展作品,璀璨浩瀚如宇宙,變幻莫測,帶著一種神秘感。濃厚的黑釉之內,隱約流動著幽藍色的光暈。眾多不規則的銀色光點散落在暗藍色的釉面上,仿佛墜入夜空的星星。仔細看去,四周又有如絲般的兔毫紋路交相輝映,引領著人們探索神秘的宇宙的盡頭。
  • 靜嘉堂國寶首次走出日本國門,「曜變天目盞」不在其列
    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因收藏「天下第一碗——曜變天目盞」而裴聲海內外。然而125年來日本靜嘉堂從未有過日本之外的展覽。今年6月底,靜嘉堂藏品終於走出日本國門,並將其海外首秀安置在中國臺灣地區的奇美博物館,以慶賀奇美博物館新館開館。據悉,此次展覽精選嘉靜堂約百件館藏陶瓷名品,以「待客之心——日本茶道與宴客文化」為主題來中國臺灣展出。
  • 潘捷分享《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奇珍曜變天目建盞過眼錄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奇珍曜變天目建盞過眼錄潘捷潘捷 Jay Pan.古董藝術文化推手,專注文物鑑賞研究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現任CHRISTIE'S 佳士得中國區藝術顧問郵箱:jpan@christies.com慧日峰下 淨慈寺今日有幸過眼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唯一的一件曜變天目建盞。雖殘猶珍。
  • 入不了宋徽宗眼的曜變天目盞,怎麼就成了日本國寶了
    曜變天目盞的珍貴之處不僅僅在於留存世上的已極難看到,斑紋極難拷貝複製,更在於他們神秘獨特的光彩。我們參詳一些相關節目,不難發現實物都帶有藍色的光輝,至於曜變天目為什麼會出現宇宙般的光暈、斑點,是它身上迄今為止最大的謎團。
  • 曜變天目 來自宋代的星空主題
    三隻曜變天目盞的紋路、色彩都不盡相同。(圖/《BRUTUS》) 曜變天目是日本人對此盞的稱呼,中國人如何稱呼未見任何歷史記載。(攝影/佐佐木香輔) 藤田美術館所藏曜變天目盞可謂身世顯赫,茶盞外包裝的內箱蓋上用金粉寫了「御茶碗曜變」,外箱蓋上用黑漆也寫了同樣的「御茶碗曜變」字樣。「御」字表明了這隻曜變天目盞和日本皇室的淵源。1918年,藤田家以5萬日元的價格收購了這隻茶碗,當時價值約37.5公斤的黃金(當年5萬日元就是如此值錢)。
  • 700年前絕技「曜變天目釉」唐山放異彩
    三代人潛心研究——700年前絕技「曜變天目釉」唐山放異彩 □於宗河曜變天目釉,懂瓷的人都知道燒制它的難度。目前世界有明確記載僅存的3件曜變天目盞都產自南宋期間,且全部收藏於日本的博物館。宋代後,這項古老的技術逐漸失傳。
  • 全面揭秘丨為何曜變天目全世界只剩三件半
    近百年前,一隻曜變天目盞曾創下167000日元的成交價!雖然在日元貶值後,這個價格看上去實在不算是什麼轟動業界的天價,可在當時,167000日元可是可以買1500套別墅的喲~那麼,這隻價值上千套別墅的建盞究竟長什麼樣?
  • 失傳的《曜變天目茶碗》,日本陶藝家傾注心血成功再現
    ▲演講中的長江惣吉先生(左) 該講演乃一般社團法人愛知華僑總會與名古屋華助中心聯手上海教育藝術界人士舉辦的題為「和而不同」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一環。於是,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開始了曜變天目茶碗的研究。 由於過去對此茶碗毫無興趣,他絲毫不諳父親燒制茶碗的技法,只知道父親採用的是有氧法。於是,他從零開始了研究生涯。他前往保存著茶碗的三處美術館和寺院,親眼觀看了被指定為國寶的曜變天目茶碗,被其之美麗而感動。
  • 曜變之路答盞友問,多次零距離看曜變究竟是什麼體驗?
    而靜嘉堂的「稻葉曜變天目盞」陳設在一層大廳的窗戶旁邊,這個看似不經意的布展方式,卻可以讓自然光照射到稻葉曜變天目。靜嘉堂曜變天目的實物,遠比視頻和圖片中的還要奇幻斑斕。與圖片和視頻不同,曜變天目釉面上的圈紋,並不只是銀色,而是由黃紅藍等構成的彩圈,並且有類似鏡面反射形成的亮光。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為此眾多陶藝家致力於破解該謎題,也有不少人好奇除了這三件半曜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未發現的宋代曜變。
  • 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展出
    天目盞是南宋風靡一時的茶器,最為名貴的要數曜變天目盞。如今,南宋曜變天目盞,存世的屈指可數,非官方的說法是「三隻半」。今天(1月5日),由淨慈寺美術館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杭州欽哲藝術中心協辦的「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在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就現身這場展覽,這是它首次在國內展出。
  • 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
    有不少人把自己家寶貝拿來,請專家鑑賞一下。這個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有趣故事,有時會把真鑑定為假,造成巨大損失。若把假的鑑定成真,又會怎樣呢?日本發現曜變天目碗?鑑定價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元。不僅咱們國內有鑑寶類節目,我們鄰國日本對於它青睞程度也不遜色於我們。
  • 失傳700年的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竟被中國大媽做出來了?
    曜變天目茶碗仿製品節目播出後,就引起了日本各界人士的熱議。首先是在價格上,在前兩年日本的一位鑑定專家對存放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天目茶碗估價,給出的價格是12億日元,當然這個估價完全是個玩笑,因為曜變天目茶碗的歷史意義和其工藝就遠遠不止這個價格,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一個茶碗可以換一座城池,可見價值有多高。
  • 曜變天目是中國的,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曜變天目?
    最一開始,是由全世界僅有三件半宋代曜變天目存世,那個時候好奇為何還有半件之說。後來知道僅有半隻出土於杭州,其他的三隻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傳世品,全被收藏於日本,更被列為日本國寶。說實話,心裡還有些委屈,為啥自己國家的好東西流落到了異國他鄉呢?
  • 讓國寶回家 陶藝家陸金喜的曜變天目復原之路
    一、曜變天目——陶瓷史上的不解之謎「曜變天目」,即曜變建盞,為宋代建窯所燒茶碗,以神秘莫測的輝光著稱於世。曜變天目極難燒制,全品僅三隻存世,分別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悉數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日本媒體稱其為「天下第一名碗」、「碗中宇宙」。
  • 武夷建盞解讀丨杭州曜變盞殘件
    原杭州東南化工廠遺址位於杭州市內江城路與上倉橋路的交叉處,距離南宋皇城舊址甚近,南宋時此地一帶為重要官府的集中地。現任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鄧禾穎指出,對照南宋皇城圖,該地點當為南宋都城內的著名驛館——「都亭驛」所在地。
  • 一枚銀杏葉燒出天價瓷器?700年手藝,染盡秋色醉宋唐
    觀音泉在它腳下汩汩流過,滋養千年;萬代子孫在它濃密得驚人的涼蔭下,往來生息、瞻仰修行。年年秋節至,皆作黃金雨,絕勝百色花。作為佛教聖樹,它那獨一份的意蘊和驕黃,無可匹敵——是詩人筆下的「滿地翻黃銀杏葉,忽驚天地告成功」,也是非白造物的木葉天目盞手藝人焦老師的靈感來源。
  • 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
    新華社杭州1月5日電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5日在杭州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個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據介紹,此次展覽匯集了宋代茶事器物114件,類別囊括了盞、盞託、執壺、罐、渣鬥、雜件等,完整呈現了宋代僧家茶事的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