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變天目 來自宋代的星空主題

2021-01-15 騰訊網

本文共計3326字,閱讀時間約7分鐘。

被日本世代視為國寶的曜變天目如今圍繞著很多謎團。

在全球範圍內,品相完整的三隻曜變天目盞都存於日本。因此,很多學者推測中國人並不欣賞曜變天目,甚至還有傳言說曜變天目是日本二次施釉加工的產物。

曜變天目作為建窯產品中的最優秀品種,在建窯遺址內卻未曾發現一片殘片。同時,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曜變天目的燒制工藝也依然謎團重重。

三隻曜變天目盞的紋路、色彩都不盡相同。(圖/《BRUTUS》)

曜變天目是日本人對此盞的稱呼,中國人如何稱呼未見任何歷史記載。如今曜變天目已成為國際陶瓷界公認的學術用語。

曜變」一詞是指建盞中因釉料因不同成分而呈現不同顏色的現象。「天目」一詞有人認為是由在中國浙江天目山修禪的日本僧人傳入日本,最初僅指建盞,到了江戶時代「天目」逐漸成為日本對「茶碗」的總稱。

曜變天目最大的迷人之處便是茶盞隨光線、角度的變化會呈現出不同的彩色光暈,同時盞內還帶有彩色兔毫(均勻細密的脈絡)與圓形斑點。因此日本人將曜變天目比喻為「碗中宇宙」。

搭配星空毫無違和感。(JR東海公司網站宣傳圖)

現存於日本的三隻曜變天目盞在2019年3月到6月間,分別先後在滋賀美秀美術館、東京靜嘉堂文庫、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而在4月13日到5月19日期間,三隻曜變天目盞首次同期對外公開展出,這被稱為「一生一次的邂逅」。

如果你錯過了這一次邂逅,那麼「霓虹美術研究所」可以帶你領略曜變天目的魅力。

曜變天目口徑:12.2cm,高度:7.2cm,足徑:3.8cm。(攝影/小野祐次)

靜嘉堂藏的這件曜變天目憑藉絢麗的色彩,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碗」,這與藤田美術館的那隻曜變天目同樣最初為德川家族所有。日本幕府階級的審美更偏向於華麗絢爛的風格,足利義政、德川家康也許正是被曜變天目多變的華麗色彩所吸引。

-傳承路線-

德川將軍家(柳營御物)

澱藩稻葉家

小野哲郎先生(三井)

巖崎家(三菱)

靜嘉堂文庫藏

曜變天目的特點正是這多變的色澤。(圖片/《國寶100》)

據說,德川家光某次重病在身,當用這隻曜變天目喝下湯藥後很快藥到病除。他的乳母齋藤福因長年照顧有功,被日本天皇賜名「春日局」。因此德川家把這件曜變送給她以表謝意,此後春日局夫人將此盞傳給母家稻葉美濃守正則家代代珍藏,這件曜變天目因此得名「稻葉天目」。

曜變天目的價值在這一件茶盞上得到了量化。1934年,三菱集團第四代社長巖崎小彌太花費16.7萬元買下,這在當時相當於黃金125公斤。如果將黃金平均到這隻276克重的茶盞上,曜變天目每克的價值是1.45公斤黃金

曜變天目並非近代才升值。在永正八年(1511年)的《君臺觀左右帳記》記錄了足利將軍與朋友們對其所收藏的唐物評鑑:「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之物也」。

這隻曜變天目的斑點最為清晰,有密集恐懼症的讀者請謹慎欣賞。(攝影/小野祐次)

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中,曜變天目是在自然光環境下展示的,這樣的觀賞體驗很獨特。隨著光線的變化,曜變天目會在一天之中呈現出不同的絢麗色彩。而且作為三隻曜變天目中顏色最濃鬱的一隻曜變天目,即使在自然光線下,它也足夠耀眼。

曜變天目口徑:12.1cm ,高度:6.5cm,足徑:3.7cm。(攝影/渞忠之)

日本人喜歡自然之美,即使施加了人力,也要儘量讓它不起眼。充滿變化的曜變天目恰好符合了日本人所追求的美學。可以說茶盞是由人所造,曜變天目卻由自然而生

龍光院的曜變天目是三盞之中最神秘的一件。大德寺創建於1325年,後因戰火被毀,一休大師80歲時,主持重建了大德寺(沒錯,就是聰明的一休)。龍光院是大德寺中的一座秘庵,從不對外開放。這隻曜變天目,相傳明代萬曆年間傳到日本,曾為龍光院開祖江月宗玩和尚所有。

1606年開始曜變天目成為鎮院之寶,並作為佛器供奉,四百年來未曾易主。

相比盞內的精彩窯變,盞的外壁顯得非常古樸。(攝影/渞忠之)

此盞進入寺院後一直避不見人,神秘萬分。在1951年被認定為國寶後,僅在1990年、2000年、2017年展出過。NHK電視臺曾於2003年拍攝曜變建盞的專題片,想要拍攝此盞時被大德寺拒絕,最終NHK只能無奈在電視節目中播放圖片。

曜變天目平日都供奉在龍光院的佛龕之中。(攝影/渞忠之)

僅看圖片色彩,很多人都會認為龍光院這隻曜變天目盞是這三隻中的劣者,其實它的色彩並不遜色,內壁乍看與「油滴」相近,但細觀釉斑會隨著光線改變而呈現五顏六色,同時出現曜變天目特有的藍色光環

此盞正因為色彩隱秘幽玄,反而更加凸顯了各色光芒,沉穩的韻味非常符合禪院藏品的格調。

曜變天目口徑:12.3cm,高度:6.8cm,足徑:3.6cm。(攝影/佐佐木香輔)

藤田美術館所藏曜變天目盞可謂身世顯赫,茶盞外包裝的內箱蓋上用金粉寫了「御茶碗曜變」,外箱蓋上用黑漆也寫了同樣的「御茶碗曜變」字樣。「御」字表明了這隻曜變天目盞和日本皇室的淵源。1918年,藤田家以5萬日元的價格收購了這隻茶碗,當時價值約37.5公斤的黃金(當年5萬日元就是如此值錢)。

-傳承路線-

德川家康

德川賴房

1918年藤田平太郎

藤田美術館

茶盞的釉面劃痕眾多,可見這曾是一件實用器。(圖片/藤田美術館)

藤田美術館所藏曜變天目盞溫婉華麗,內壁的斑點眾多,但卻不是很明顯,這令變化莫測的曜變在各個角度都能夠大放異彩,再加上若隱若現的兔毫,欣賞茶盞如同觀看一場流星雨。

一個個光圈如同小小的星系,它們在盞內「宇宙」閃耀著魅人的光輝。(圖片/藤田美術館)

通過電子顯微鏡觀測後,我們發現曜變天目的迷人色彩來自釉表面上極薄的膜,釉面表面厚約40納米(一根頭髮約50000納米)、波長600-700毫米的薄膜層可以使得藍色釉面充滿光彩。但這層薄膜但誕生源於窯內的溫度、火焰還是空氣?我們不得而知。

為何絕跡於中國?

宋朝喝白茶,所以用黑色盞襯託茶色。但為何宋朝舉國愛茶愛盞,曜變天目盞卻未在中國流行,同時也未有任何史料記載?作家馮唐曾用一個故事給出了解釋:

大宋建陽水吉鎮的大窯主吳雪哲正在睡午覺,被老窯工鄭尚生拼命搖醒,「開窯了,出神器了,我燒了一輩子都沒見過。」

擺在吳雪哲面前的這隻盞規整端莊,從外形看和其他高等級的建盞並無太大不同,但是在午後的陽光下,盞內壁呈現貝殼內壁貝母般的幻彩光芒。

「最近的柴火好,溫度比以前似乎高了一些,頭兒,我們發達了!我們把它獻給國家。」

吳雪哲想了想,臉上的笑容在瞬間僵住:「發達個屁!我差點兒被你害了!獻給國家?皇上的確會賞賜,但是,他如果讓咱再做十隻,咱能做出來嗎?

在馮唐筆下的故事中,後來兔毫建盞成為了天下第一,曜變天目盞並未得到皇帝賞識。但在2009年,杭州市出土的曜變天目盞殘物否認了這種說法,當時的出土地曾是南宋臨安都城的都亭驛及皇后宅邸所在地,再加上當時同時出土的定窯、越窯碎片刻有宮廷銘文,可以確定曜變天目盞的確曾在宮廷中出現過,而且有可能是僅供皇室使用的珍品。

杭州出土的曜變天目殘件現藏於杭州古越會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北宋「澶淵之盟」之後,和平富足的北宋點茶法也逐漸被泡茶法取代,這也導致了建窯黑釉茶盞在中國的絕跡。況且追求致雅的中國與追求自然的日本在美學上大相逕庭。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曜變天目盞遠沒有日本人眼中那麼大的魅力。

而在「唐物」備受追捧的日本,到了室町時代,建盞不僅是千金難求的珍稀寶物,更成為象徵將軍身份的符號,數量稀少的曜變天目更成為了日本上層階級的權力、信仰與財富的象徵物。

根據明朝的中日貿易記錄文件《大明別幅並兩國勘合》記載,流傳到日本的曜變天目建盞很可能是永樂帝於1406年賜予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正是《聰明的一休》中的將軍)的。

三隻曜變天目猶如三個獨立宇宙。(圖片/《BRUTUS》)

室町時代後期,村田珠光創造了新的茶風,將吃茶風俗轉為藝術化。此後經過千利休對茶道的全面革新後,外表粗糙、形制不規則的日本茶器登上歷史舞臺,但曜變天目依舊被日本人看作國之重寶。

中日之間的審美差異透過這三隻小小的茶盞便可得知一二,但隱藏在曜變天目背後的秘密仍未解開。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能出現第五件曜變天目,解開神秘茶盞的千年謎題。

參考文獻:

千宗屋橋本麻裡《曜變天目》BRUTUS

出川哲朗《茶碗的最高峰》

馮唐《為什麼曜變都在日本》GQ雜誌

賈冬婷《盞中宇宙:尋訪曜變天目》 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古德白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文章版權歸「霓虹美術研究所」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曜變天目是中國的,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曜變天目?
    最一開始,是由全世界僅有三件半宋代曜變天目存世,那個時候好奇為何還有半件之說。後來知道僅有半隻出土於杭州,其他的三隻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傳世品,全被收藏於日本,更被列為日本國寶。說實話,心裡還有些委屈,為啥自己國家的好東西流落到了異國他鄉呢?
  • 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
    新華社杭州1月5日電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5日在杭州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個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據介紹,此次展覽匯集了宋代茶事器物114件,類別囊括了盞、盞託、執壺、罐、渣鬥、雜件等,完整呈現了宋代僧家茶事的歷史脈絡。
  • 讓國寶回家 陶藝家陸金喜的曜變天目復原之路
    一、曜變天目——陶瓷史上的不解之謎「曜變天目」,即曜變建盞,為宋代建窯所燒茶碗,以神秘莫測的輝光著稱於世。曜變天目極難燒制,全品僅三隻存世,分別收藏於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悉數被日本政府認定為國寶。日本媒體稱其為「天下第一名碗」、「碗中宇宙」。
  • 日本視為國寶的曜變天目,真的全球只剩三件半了?
    如果你有了解過建盞,那麼「曜變天目」一定是聽說過的,曜變天目舉世聞名,全世界也僅僅只有幾件,現在連遠遠觀看一眼,都是不可得的機緣。建盞,是在我國宋代時期開始燒制瓷器之後才有的,被大家所追捧的便是在福建北部的一個窯口燒出來的瓷器,雖然不夠細膩,顏色也不如其他窯口燒出來的那般雅致,卻被皇帝一眼看中,為之傾倒。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為此眾多陶藝家致力於破解該謎題,也有不少人好奇除了這三件半曜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未發現的宋代曜變。
  • 流失日本的宋代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國內僅存半件!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
  • 曜變天目茶碗和兔褐金絲寶碗的關係
    眾所周知,曜變天目有三隻是日本的國寶,相傳是日本和尚到天目山修習禪道時帶回,而取名為曜變天目茶碗,茶盞中五顏六色的炫彩為曜變,在宋時這類茶盞應該就是鷓鴣斑盞,是哪個窯口燒成目前還沒確定,只有在杭州發現半件曜變天目的標本,窯口還是要以實物標準來驗證2,兔褐金絲寶碗是宋代大文豪黃庭堅對這類茶盞的稱呼,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傾看色尤宜,宋代的詩詞有大量的描述盞類茶盞,有金絲
  • 潘捷分享《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奇珍曜變天目建盞過眼錄
    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奇珍曜變天目建盞過眼錄潘捷潘捷 Jay Pan.古董藝術文化推手,專注文物鑑賞研究畢業於倫敦藝術大學現任CHRISTIE'S 佳士得中國區藝術顧問郵箱:jpan@christies.com慧日峰下 淨慈寺今日有幸過眼中國目前所發現的唯一的一件曜變天目建盞。雖殘猶珍。
  • 失傳的《曜變天目茶碗》,日本陶藝家傾注心血成功再現
    於是,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開始了曜變天目茶碗的研究。 由於過去對此茶碗毫無興趣,他絲毫不諳父親燒制茶碗的技法,只知道父親採用的是有氧法。於是,他從零開始了研究生涯。他前往保存著茶碗的三處美術館和寺院,親眼觀看了被指定為國寶的曜變天目茶碗,被其之美麗而感動。
  • 絕世之寶 曜變天目茶碗
    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代黑釉的建盞(建寧府建安縣(今建甌市)東部。今屬南平市建陽區),是宋人鬥茶用的。
  • 杭州考古發現曜變天目茶碗,雖然有四分之一殘缺,卻仍讓人嗟嘆
    雖然出土的「曜變天目茶碗」,有一部分是殘缺的,但在保存下來的茶碗中,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器皿上的圖案,曜變斑紋展現夢幻般的光彩,尤其是以偏藍色作為基調,隨著光線的變化,這種器皿會呈現出紫紅色光彩,是中國所有出土陶瓷器皿中,最難得可見的。其他三個部分保存完整的「曜變天目茶碗」,我們只能在日本靜嘉堂、藤田美術館、大德寺龍光院看到。
  • 曜變天目茶碗價值多少?可買東京一千多棟別墅,讓日本人驚呼太美
    宋代曜變天目茶盞被稱為「天下第一碗」。《君臺觀左右帳記》中關於建盞的記載:曜變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01曜變天目究竟有什麼魅力,歷經多年依舊令人驚嘆它的美宋代的鬥茶文化十分流行,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而曜變盞,是存世的宋代建盞徽宗,最高級別的神作。
  • 國寶級文物曜變天目茶碗,被用來餵貓後差點以1000元的價格賣出
    天目釉是瓷器家族裡的特殊成員,曜變天目又是最為珍貴的品種。曜變天目的燒成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其釉下一次高溫燒成的耀斑,在陽光和一定溫度條件下會閃耀出七彩光暈。所謂曜變天目茶碗,是宋代茶道的一種珍貴用具。唯獨東京靜嘉堂文庫收藏的建窯「曜變天目」茶碗(南宋);大阪藤田美術館收藏的建窯「曜變天目」茶碗(南宋)及京都大德寺龍光院所收藏曜變天目是建窯黑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湛佳作,為世所珍。就是這麼珍貴的一件藝術品,卻被人用來餵貓,還差點以1000的價格賣出。一位4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個瓷碗來到了鑑寶節目活動現場。他像大家介紹他的寶物,講這個碗是家裡祖傳下來的。
  • 價值1500棟別墅的「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3隻半,中國半隻
    1918年,「稻葉天目」建盞,被日本三菱社長以16.7萬拍下。16.7萬日元,當時能在東京買1500棟別墅。「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存3隻半,中國僅有半隻,3隻完整的全在日本。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
  • 某國鑑寶節目鑑定的全球第4件「曜變天目茶碗」是中國大媽做的
    日本東京電視臺人氣綜藝節目《開運鑑定團》與2016年底鑑定了一件號稱全球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的國寶級寶物,(宋人鬥茶,李清照和夫婿就有用來鬥茶,日本對該碗看法「碗中宇宙「),並給出了2500萬日元(約合人命幣140萬元)的鑑定價格。節目一經播出,日媒也紛紛質疑這個「國寶」真偽。
  • 曜變天目是怎麼來的?
    本文摘自日本藝術史學者三杉隆敏的《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一書,講述了天目瓷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未讀」授權發布。平民陶瓷人們把陶瓷表面的那層黑色或茶褐色的釉稱作「天目釉」。天目瓷不僅在中國,在日本、泰國、越南和朝鮮半島地區都很普通,是名副其實的平民陶瓷。
  • 我國發現的唯一一件曜變天目茶碗
    隨後於2011年5月,筆者陪同大坂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長出川哲朗,以及該年11月與名譽館長伊藤鬱太郎、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的慄建安、臺北鴻喜美術館的廖桂英和舒佩琦等人,一同調查此件〈曜變天目茶碗〉,後來更在(2012)8月獲得拍攝照片和錄影的機會。杭州出土南宋〈曜變天目茶碗〉殘片,高6.8釐米、口徑12.5釐米、底徑4.2釐米,古越會館藏。
  • 日本三件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同期展出
    全世界僅有三件半宋代曜變天目存世:半隻出土於中國杭州,三隻傳世品,收藏於日本,均被列為日本國寶。▲杭州出土的半隻曜變天目茶碗其中靜嘉堂、藤田美術館的「曜變天目」盞每隔數十年才展一次,而大德寺龍光院的曜變天目則作為佛器來保存的,幾百年來從未換過主人,極少公開展示,也是最少露面的一隻。
  • 失傳800年國寶曜變天目成功復原亮相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中日藝術家、來自日本社會各界的相關人士以及熱心觀眾到場參觀。此次藝術展引起了國內外多家媒體的高度關注,他們通過現場直播或轉播的方式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報導。 曜變天目,業界盛讚為「盞中乾坤」。它興於宋代,如划過歷史夜空的流星,成為美好而遙遠的追憶。如今,世界上僅存的三件曜變天目茶碗,全部收藏在日本。隨著歷史的流轉、世事的變遷,曾經璀璨一時的技術已不復蹤影。古法復燒曜變天目,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都被稱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展·記】曜變天目——一隻茶碗裡的宇宙星辰
    因為這種窯變的產生實際上是屬於一種事故,是無法預測也無法複製的,在當時甚至還被認為是一種殘次品,很多產生曜變的建盞一生產出來就被銷毀了,因此存世極少,到今天全世界僅剩下三隻完整的曜變天目茶碗,全部都在日本,而且全部都被認定為國寶,需要非常難得的機緣才會拿出來公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