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網絡傳播雜誌 ,作者王妍
網絡傳播雜誌
《網絡傳播》雜誌是由中央網信辦主管、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主辦的全國網信工作指導性刊物。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在我國安全形勢面臨新變化和新挑戰的背景下提出的,是與時俱進的、開放的、科學的理論體系。守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成為必需。近年來,短視頻平臺發展勢頭迅猛,應如何借短視頻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
短視頻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現狀
目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傳主體較為單一,校園內的宣傳主體限於思政教師團隊,多是以面對面授課的方式對總體國家安全觀進行普及。
社會上的宣傳主體包括傳媒機構、有關部委等,主要是以文字或宣傳視頻的方式,集中於總體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對民眾進行一定的教育宣傳,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
對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育宣傳需要精準的分眾傳播,針對不同的人群,個性化定製宣傳教育方式,幫助其深入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
短視頻這一傳播形式,具有播放效率高、收視成本低、在社交網絡中傳播速度快等特點,在傳播場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因此,可利用短視頻的媒介優勢,發揮垂直化平臺的傳播力,連接社會每一個角落,擴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傳覆蓋面,幫助民眾更好地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進一步深入學習,共同守衛家園,保護國土安全。
現階段短視頻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優勢
短視頻的優勢在於用戶基數大、內容生產和內容消費門檻低、視頻製作的準入門檻低。從傳播現狀來看,利用短視頻進行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優勢。
人群覆蓋面廣。例如,在西瓜視頻 App 中,中國青年網發布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公益宣傳片達到 75萬次播放量,這是在傳統面對面宣傳中難以達到的人群覆蓋量。
此外,多家短視頻平臺互相補充,既有主打一二線城市、依靠頭部帶動的抖音平臺,又有主打三四線城市、普通人都能發聲的快手平臺,宣傳的人群覆蓋面更為廣泛。
可接受度高。短視頻可採用多種傳播形式,包括聲音、圖片、特效和視頻等,突破了以往傳播媒介高度依賴一種感觀的局限,彌補了不同地區間的數字鴻溝,幫助媒介素養較低的群眾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
例如,駐紮快手平臺的「佛山日報」,在 4 月15 日國家安全教育日,將海外利益安全、網絡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等總體國家安全觀主要內容和常出現的侵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陷阱,通過兩人對話方式講述出來,讓受眾更易於理解。
易於喚起情感。與傳統圖文報導相比,短視頻適合伴隨性、碎片化場景,在情感喚起方面優於其他媒介。
例如,嗶哩嗶哩彈幕網(以下簡稱 B 站)的 UP 主「江蘇警方」製作一分鐘短視頻介紹總體國家安全觀點,配以國家崛起的圖片和激昂的人聲解讀,輔之以宏闊的音樂,以視聽結合的方式塑造了伴隨性的場景,幫助受眾走進場景中感受國家崛起,塑造民族認同,提升民族自豪感。
現階段短視頻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不足
經過幾年的發展,短視頻平臺通過挖掘自身特色,找到特定的受眾群體,進行內容的持續輸出。利用短視頻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嘗試仍處於起步階段,在宣傳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足。
首先,宣傳主體單一。在短視頻平臺中,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尚無專業的宣傳主體持續進行,其內容的宣傳主要依靠相關國家部委,平臺與用戶之間的黏性較低。
其次,在有限的宣傳視頻中,宣傳內容原創性低,各個宣傳主體、各個平臺的內容重合率較高。這反映出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解讀缺少深層次、個性化的解讀,宣傳主體在短視頻平臺缺少原創性的表達。
在短視頻平臺上,對於同質化的視頻直接划過不看的成本較低,因此其觀看量、點擊率、轉發量較低,宣傳視頻的傳播效果有限。
最後,各大短視頻平臺發展不均衡,沒有系統的宣傳體系。對於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傳教育,尚無固定的宣傳平臺,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在各大短視頻平臺零散分布,網絡存在感較低。
2019年4月15日,哈爾濱,在第四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黑龍江大學舉辦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動。圖為學生們觀看國家安全宣傳冊。
短視頻助力宣傳
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路徑創新
打造專業運營團隊,垂直化連接下沉市場
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應該抓住網絡這一重要領域,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觀念普及。各部門、各高校應該打造專業的短視頻運營團隊,細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垂直化連接固定的人群,進行精準傳播。
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應只局限在其構成內容上,還應該明確安全觀與社會的連接,在短視頻內容中強調文本敘事,保證關鍵信息的準確到達。
製作優質宣傳內容,多角度進行內容宣傳
在現有的短視頻平臺中,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優質內容較少,多是以轉發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宣傳視頻為主。
在 5G 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傳播將呈現高速化、無界化和低延時的特徵。技術為信息的準確到達奠定了基礎,優質內容的生產成為有效傳播的保障。
受眾正處於智能化、大連接、去中心化的 Web3.0 時代,在海量信息中具有信息選擇的主導權,優質內容成為出圈的關鍵。
正如在 B 站中,「學習出版社」協同「嗶哩小紅旗」聯合製作,將中國 13 個制度擬人化為中小政、中小治、中小法和中小經等,通過生動活潑、色彩鮮豔的畫面,加入網絡熱詞「激動的心顫抖的手」「愛了愛了」「奧利給」等,將抽象的上層建築大眾化、形象化和具體化,以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述給受眾,促進其對國家制度的理解。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針對基礎內容製作優質的宣傳視頻,藉助短視頻平臺進行大範圍的宣傳,擴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影響範圍。
增加短視頻原創力,多形式促進內涵理解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一個嚴謹的理論體系,不僅包括基本內涵,還包括覆蓋範圍、相關法律法規、公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權利與義務等,呈現這些深層次的內容,需要以幫助受眾理解為初衷,通過多元化方式宣傳、講解總體國家安全觀。
例如,在快手平臺,「臨滄融媒」(臨滄市廣播電視臺官方帳號)利用三維動畫還原侵犯國家安全真實事件與場景,對侵犯國家安全行為進行分析,結合國家安全觀內容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受眾進行普法教育。
在快手平臺,「北京市信訪辦」用 Flash 動畫,製作熊貓形象的講解人,結合圖片通俗講解國家安全的具體方面,包括危害國家的行為、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具體要求、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意義等。
社交媒體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為短視頻的原創表達提供了多樣的選擇,通過設置話題和活動,提高短視頻的互動屬性,通過關係連接人群。
在短視頻平臺中,原創宣傳解讀通過創新表達方式,共建和諧、有序的傳播場景,幫助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社區的每一個單元。
打造專業傳播矩陣,多平臺聚力深入學習
當下,短視頻的內容生產已實現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各大短視頻平臺都有明確的定位,例如,快手平臺強調記錄普通人的生活、抖音平臺注重算法推薦用戶喜歡的內容、秒拍平臺搭建三位一體生態矩陣。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不同人群都需要了解的常識,不同短視頻平臺連接的受眾群體不同,這就要求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宣傳主體需要通過多樣化的短視頻平臺連接社會人群,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推動民眾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
來源:網絡傳播雜誌
原標題:《大調研 | 短視頻風口下,總體國家安全觀宣傳如何創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