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海洋就十分的嚮往,在遼闊富饒的海洋領域,生活著許多形形色色有趣的生物,像珊瑚、海藻以及各種魚類,可以說這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為寶貴的財富。但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海葵,在海岸潮間帶的礁石縫裡,經常可以看到海葵的身影,構造和珊瑚相似,被人們親切的稱之為珊瑚的近親。而從外形上看,又就像是海裡的葵花,因此總被人誤解為是植物,但事實上,海葵是一種動物,不僅是魚友深愛的一種海缸飼養動物,同樣也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海葵吧。
海葵可以吃嗎?營養價值如何?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飲食的需求越來越高,平常難得一見的海鮮就逐漸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客,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海葵。但如果熟悉海葵的朋友應該知道,撈上來的海葵會分泌一種粘液,如果不小心觸摸到海葵,會出現全身瘙癢,紅斑過敏的現象,而事實上大部分的海葵也是不能食用的,會引發中毒。
那海葵有毒還能吃嗎?還真可以吃,據悉在浙江舟山群島的當地居民食用海葵由來已久。而作為食用海鮮,海葵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而且味道也十分鮮美,像海葵酸辣湯、乾鍋海葵、紅燒海葵等都是有名的佳餚。另外,海葵還有止咳、降壓、抗菌的作用,可以說功效堪比人參、刺五加等藥物。但在食用海葵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其粘液清洗乾淨,同時也有要注意正確的食用方法。
什麼是小丑魚共生海葵?
海葵可以說是一種喜結良緣的動物,許多海洋動物都願意與海葵一起共生生活,互惠互利,而其中的代表就是小丑魚。如果看過《海洋總動員》的朋友,一定會對尼莫這一小丑魚印象深刻,小丑魚的大名叫做海葵魚,兩者的關係就是犀牛和犀牛鳥一樣。小丑魚能夠幫助海葵清身上的淤泥、黏液和寄生蟲等,而海葵則通過刺細胞的觸手,來保護小丑魚免受掠食。
同時,小丑魚共生的海葵也離不開共生藻的幫助,這種共生藻會棲息在海葵的組織結構當中,並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出胺基酸和葡萄糖等營養物質提供給海葵。另外,海葵五顏六色的顏色表現,除了自身的色素之外,其餘的顏色都源自於這些共生藻。
海葵的飼養方法
海葵顏色夢幻多彩,並且種類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一些魚店老闆經常會用特殊的水族箱將海葵單獨飼養起來,而我們也可以買回來丟在自家海缸裡進行飼養。雖然海葵的飼養並不難,但養好卻不易,其具體的飼養方法包括:
1、生長環境
在健康的狀況下,海葵是生長比較快的,所以無論是水族箱還是海缸飼養都要首先考慮體積的問題。一般大海葵至少需要20加侖的海水量,而水量小於100加侖的則最好不要混養不同種類的海葵。另外海葵對於環境的穩定性要求較高,如水質參數、PH值、溫度等,因此建議在飼養海葵的過程中,要做到多次少量的換水,慢慢的調節這些這些參數值,一般要求水質參數比重在1.024-1.026之間,pH在8.2-8.4之間,溫度介於華氏76-80F較為適宜。
2、光照和海水條件
由於海葵屬於無脊椎動物,自身要進行光合作用,而光合作用就需要強光。只有一些少數品種的海葵才能在螢光燈等弱光環境下生活,如奶嘴海葵,其餘的海葵都需要金滷燈的強光。而在海水條件方面,除了PH值、溫度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水流,一般海葵喜歡中等偏強的水流,這樣有利於海葵吸收氧氣,同時也方便運動和捕食。
3、餵養方法
得益於海葵體內的共生藻,其光合作用所產生的營養物質,讓其能夠一段時間不餵養也能夠生存。當然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這些營養物質顯然不夠,需要為海葵提供肉食,食物一般可以包括生蝦、扇貝和其他冰凍海鮮。注意食物的大小要儘量貼合海葵的口器,而餵養頻率也要逐周遞減,從每周3次遞減到2周1次。
4、其他事宜
首先在飼養設備上要保障完善,一般要對溢流槽進出水口進行阻隔處理。另外最好不養混養其他魚類,因為海葵是天然的獵手,攻擊性很強,會對魚造成傷害,但可以養海葵的「好朋友」小丑魚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最後若是沒有相關養殖經驗,最好飼養奶嘴海葵等容易飼養的品種,因為有一些海葵需要特殊的飼養環境,若是在單一的人工飼養環境下,容易發生變異現象。
海葵如何選購?
挑選合適的海葵是保障飼養海葵成功的基礎,和軟體珊瑚一樣,我們通過海葵的顏色就可以判斷海葵的健康狀況,一般顏色比較深暗的海葵比較健康,雖然也有一些顏色光亮的海葵,看起來夢幻美麗,但實際上已經脫藻比較嚴重了,不建議挑選。另外,就是選擇那些沒有傷口、活力好的海葵等,簡單來說,這些都很基礎,判斷起來也較為容易,因此千萬不要被商家的說辭給忽悠了。
現在很多地方都有開始人工飼養海葵了,越來越多的人也漸漸開始認識了解這一美麗的海洋生物,加上美食文化的衝擊,使得海葵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另外,海葵的飼養技術還是比較強的,想要養好的話,其中要學習的飼養學問還多著呢,因此小編建議那些想要投入飼養的朋友,一定要了解清楚海葵的習性以及養殖方法。關於海葵的介紹咱們就到這了,你有見過或吃過海葵嗎?你還知道海葵有哪些其他價值嗎?歡迎留言討論。
聲明:本文在惠農網百家號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