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否具有智能?

2020-09-16 孟君369

導語:出生前,腹中胎兒哪知身外之母(腹中胎兒看不見外面的母親);出生後,嬰兒怎知早在母腹(出生的嬰兒脫離了母腹)。人類與宇宙的關係恰似孩子和母親的比喻,宇宙早在人類之前存在,它創造人類並賦予人類智能(智能先於人類存在)。擁有智能的人類卻認為宇宙沒有智慧(人類看不到智能本源)



現代科學認為,宇宙是自然系統,它沒有人類那樣的意識和智慧。


智能是什麼?


假設有這樣一臺機器,我們按下開關屏幕上隨機出現一排數字。如果數數之間具有嚴密的數值關係(等比等差或其它數學關係),這臺機器就具有智能;如果數數之間不存在關聯,這臺機器就沒有智能。


智能正如數學關係,數數關聯越複雜,數學邏輯越嚴密,反映出智能水平越高級。


我們可以用熵(無序程度)描述智能現象,熵越低(規律有序)智能越高,熵越高(混亂無序),智能越低。


宇宙具有智能的五大證據:


一、宇宙結構對稱、物質均勻分布。


混沌狀態下,宇宙會表現為不規則結構(形狀無規則、結構不對稱),物質隨機分布(一些區域密度大,一些區域密度小)


經天文觀測證實,宇宙空間結構對稱,物質在空間分布均勻。說明宇宙具有規律性。


二、宇宙具有嚴密的自然規律。


五千多年前,中國偉大思想家老子認為宇宙是道創生的,萬物遵循道的規律演化。近代科學家在自然中探索到支配宇宙演化的自然規律。


規律相對混沌是一種有序狀態,自然規律是宇宙智能的間接形式。


如果宇宙中沒有力,也沒有物理規律,這才是真正的混亂無序。可是,力的存在以及物理定律使宇宙變得更加有序。


三、宇宙物質合成與生命的誕生。


原子合成分子,分子合成物質,繼而形成有機物誕生生命。生命物質有著十分複雜的結構,是極其嚴密、有序的構造。物質合成是熵減過程。


物質合成與生命出現證實了宇宙具有智能。


四、宇宙中出現人類意識。


自然世界沒有意識(混沌無序的世界裡沒有意識),人類意識是宇宙創造的(意識是宇宙創造的產物)


宇宙既然創造出像人類這種高等智慧生物,它一定也具備高等智慧。人體結構的複雜程度,遠遠超出自然形成的可能性(自然條件不可能形成如此精密複雜的結構)


因此,「宇宙」(宇宙自身或宇宙未知存在物)一定具有意識和智慧。


五、宇宙本質是「程序」。


量子實驗發現,微觀粒子沒有實在結構,它們是「能量場」激發產生的虛粒子。量子引力理論把宇宙描述為量子場的作用機制(自然內稟屬性,類似信息代碼)


宇宙實質是一組「程序代碼」。程序是智能系統的核心要素,也是智能的直接表述方式。


結語:智能不是人類獨有的特徵,它分為多個等級,智能現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宇宙一定具有智能,否則不會誕生人類。

相關焦點

  • 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外星的智能生命又在何處?
    人類從觀測宇宙到現在的太空探索,無一逃不過一個重要的事實,地球的生命是否是唯一,而人類是否被造物主所偏愛。,直到現在,人們也依舊無法接觸到任何一個智能生物。目前在宇宙行星上尋找智能生命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掃描天空,尋找來自空間的信號,這些信號是由智能生物創造的。另一種方法是掃描天空,尋找看上去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的證據。凱林斯建議一種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進行邏輯系統的搜索,而外星智能生命的尋找就是運用博弈論中固有的一些邏輯。
  • 宇宙的生命是否有限?
    如果有朝一日宇宙重新收縮到一起,就意味著人類今天觀察到的擴展會在將來「反過來」。宇宙會不斷回縮,大約在宇宙大爆炸兩萬億年(2×10年)後不復存在。到時可能形成一個新的宇宙,但是我們現在所處的宇宙將永遠消失。只有重力能夠讓宇宙回縮,宇宙中鋁的大小取決於所含物質的量。
  • 宇宙中最古老的行星,上面是否會有比人類高級的智能生物存在?
    大家都知道,宇宙最初是從大爆炸開始的,而宇宙的大爆炸距現在已經有130多億年了,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之中各種天體就陸續不斷的出現,像是恆星,行星以及各種星系團之類的,那麼咱們宇宙之中最古老的行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 宇宙像素化——我們的宇宙是否具有最小距離
    我們的宇宙是否有最小距離或者基本的解析度?現實世界是不是像素化的?這時一個很有趣的問題,讓我們花點時間思考一下現實世界可以被像素化的想法有多奇怪。通過量子力學,我們不能精確地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那是因為,量子力學所研究的對象是有隨機性的。
  •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隱藏了什麼信息?
    宇宙的創造者是否在宇宙中為智慧生命留下了隱藏的信息?一些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尋找這些信息,很遺憾地是,截止目前,他們還沒有找到它。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所有廣告牌中,宇宙微波背景(CMB)」上搜索信息的嘗試都失敗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在整個宇宙空間都能看到。
  •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
    我們人類在浩瀚的宇宙中可能只是滄海一粟,因為宇宙浩瀚,人類非常渺小。關於外星生命是否在宇宙這個問題一直很令人好奇。科學家們正在研究,雖然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但毫無疑問,外星生命必然存在於宇宙之中。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宇宙中有外星生命嗎?這在科學界可以說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謎,因為在浩瀚的宇宙中,總有那麼多東西是你無法想像的,就像科學家以前宣布的宇宙中最可怕的聲音,普通人是聽不到的。所以關於外星生命在宇宙中的問題,宇宙毫無疑問肯定是有外星生命。
  • 物理學家發現自然常數在變化,宇宙或不具有「各向同性」
    起初,四次測量的結果本身並沒能為「該常數是否有發生數值變化」提供證據,但在研究人員後續將結果與其它許多與此次課題無關的類星體觀測結果作對比時,發現精細結構常數的數值變化尤其明顯。天文學和物理學界曾一直認為宇宙是各向同性,也就是從統計學角度上來看,宇宙在各個方向上應該都「長得一樣」。
  • 人擇原理:宇宙是被人類(智能生命)所選擇的嗎?
    智能設計:造物主設計宇宙的目的,是為了支持複雜性和智能的出現。生命原則:有一個潛在的原則約束著宇宙向生命和思想進化。自我解釋的宇宙:一個封閉的解釋或因果循環:「也許只有具有意識能力的宇宙才能存在」。首先都是智能生命在研究測量。比如說,某個宇宙沒有演化出智能生命,那所謂光速還有其他物理學定律,物理學常數都是沒有意義的。Why? 智能生命都沒出現,哪來的物理學?有誰去測量這些常數?你又會問:「智能生命不存在,並不代表這些自然常數不存在啊?」
  •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
    宇宙是否是一個大生命體?從高層次看,宇宙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他的身體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宇宙,而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太陽系都是他身體中的一個小小的粒子。從現代科學來看,有些富有遠見的科學家根據天文學觀測已經提出了這樣的猜想——越來越多天文學觀測發現,宇宙中的巨大結構和生物體結構具有高度相似性。
  • 宇宙是否是無限的,宇宙之外到底有什麼呢?
    宇宙有限我們提到宇宙在討論它有多大時,總會形容宇宙是無限大的宇宙,這個詞來源於2000多年前的莊子,與是指上下四方及空間,宙是指古往今來即時間,那麼宇宙就是空間和時間的結合。如果空間是無限的不好理解,那麼時間是否是無限的呢?
  • 具有高度智能,能自我「繁殖」的機器人是否可以...
    廣義生命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具有生命。包括生物、非生物和意識,還包括不同空間的生命。所以生命的定義必須足夠普遍甚至是模糊,才能包含儘可能廣泛的生命形式。因為宇宙中的東西太多,人類怎麼可以就說別的不是生命了呢?現在對「生命」的定義是五花八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就看你如何看。有人覺得機器人沒有生命的關鍵在於:機器人是人製造的機器。也就是機器是製造出來的東西,怎麼會有生命呢。可問題是,當機器人都具備「繁殖」能力了,還需要製造了嗎?人家自己都可以壯大隊伍了。
  • 【宇宙探秘】時間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只是我們對過去現在未來的一種...
    時間是一個無法研究到盡頭的命題,目前人類還沒有為時間找到一個萬事萬物適用、具有一致性且又不循環的定義,或許愛因斯坦最接近時間的真相。
  • 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
    文/濤聲依舊雙縫幹涉延遲試驗的結果,是否意味著,人類記憶具有欺騙性?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記憶生命體,準確的來說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具有記憶的,但是人類卻是少有的具有長時間記憶的能力,大腦可以決定有些事會被銘記,有些事應該被忘記,科學家一直對人類的大腦在探索著,同時也對記憶進行這相關的研究,然而很早的一次實驗,可能證明了人類的記憶具有欺騙性?人類自己騙自己?是這個意思嗎?
  • 宇宙是否處於偽真空狀態?
    眾所周知,目前公認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7億年,而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概為930億光年。宇宙這麼大,它的大部分空間都是真空的,連一點灰塵顆粒都沒有。但是,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宇宙可能處於偽真空狀態,它會發生真空衰變,產生最終的宇宙災難。
  • 宇宙是否處於偽真空狀態?
    眾所周知,目前公認的宇宙年齡大約為137億年,而可觀測的宇宙直徑大概為930億光年。宇宙這麼大,它的大部分空間都是真空的,連一點灰塵顆粒都沒有。但是,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宇宙可能處於偽真空狀態,它會發生真空衰變,產生最終的宇宙災難。
  • 偌大的宇宙各大文明是否遵循著黑暗森林理論呢?
    看過《三體》的人都知道,羅輯所說的黑暗森林理論最終讓強大的三體星人放棄了對地球動武,而那武器僅僅只是一句:「我要把地球坐標公布給全宇宙」,這簡單的一句話,為驗證這句話對三體的威懾力,特意給可憐的187J3X1(不知是否有生命)作為論證讓其被光粒給毀滅(187J3X1:我這才叫躺著也中槍!)
  • 宇宙是否擁有著多種類型的文明?此文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下面的描述是建立在宇宙中擁有文明的前提下。那既然宇宙那麼廣闊無際,除了地球以外是否有別的智慧文明呢?小編相信絕對有,而且文明數量密密麻麻,但是目前並沒有發現除了地球以外另有生命存在,所以現在很多人都持有懷疑態度,但是你們仔細想想,以幾百年發展的科技去窺探宇宙的奧妙?我們真正開始用科技接觸宇宙才幾十年時間。而宇宙至少存在超過200億年。生命存在概率雖小,但是架不住宇宙中星系和恆星存在的量啊,那這樣想來,宇宙中想必很熱鬧啊。
  • 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是否產生了宇宙的所有物質
    可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存在:宇宙大爆炸產生的物質是宇宙的全部還是部分?可以發現當年宇宙學家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但現有的證據無法證明:宇宙大爆炸一定產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質,這僅僅只是個假設。我們知道宇宙中有超新星爆炸,可以進行這樣的思想實驗:假設我們是某巨大超新星爆炸的一部分,我們知道了我們來之於一次大爆炸,但我們的探測能力還不能遠至超新星爆炸物之外,那麼是否可以認為產生我們的超新星大爆炸產生了宇宙的所有物質呢?顯然不能,所以雖然現在的望遠鏡能力有限,但我們並不能斷定,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宇宙的全部物質。
  • 智能AI+天文學的使用,是探索宇宙的第二窗口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宇宙大爆炸模型。1967年,脈衝星的發現,讓人們見識了一種神秘的宇宙燈塔。通過射電天文學,我們觀測到的銀河系外是更加廣闊的宇宙,但是,我們還能走得更遠,在不斷的積累研究中,如何高效處理海量數據,成為天文學家們的煩惱,直到它的出現。智能AI的優勢為了更好的理解和使用這海量的數據,基於大數據發展起來的人工智慧逐漸走進了天文學家的視野。
  • 宇宙是否在旋轉?答案能告訴我們宇宙的基本性質
    在思考宇宙的基本性質時,科學家首先假設宇宙並沒有在旋轉,而是各向同性的,即宇宙在各個方向上看起來都是一樣的,這個假設與愛因斯坦的方程一致,但又不是這些方程所要求的,基於這種想法,科學家建立了一個描述宇宙的標準宇宙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