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知道,地球無時無刻不在自轉,但由於萬有引力的作用,我們與地球處於相對靜止狀態,所以無法判斷地球是否在運動!那有沒有方法能夠觀察到地球的自轉呢?傅科鐘擺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裝置!
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想要發現地球的運動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如果要知道地球是否運動,地面上的任何參考系都將失去意義,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天幕上的星星。
地球自轉的認知過程
對於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而言,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已經成為了共識!但在遙遠的過去,知識非常匱乏,想要理解地球的自轉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事實上,人類第一次認識到地球自轉實在幾百年前,大約16世紀的時候。
最早發現地球自轉的是哥白尼,也就是提出日心說的科學家。事實上,哥白尼在確立日心說的過程中,以星星為參考,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天空中的星星似乎在不斷變換著位置!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哥白尼逐步確立了地球自轉的假說。雖然在之後的幾百年內,並沒有其它實質性的證據能夠證明地球是在自轉,但相對於周圍的天幕圍繞著地球來轉動這樣的說法,地球自轉的理論逐漸被人們所接受。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世紀中期,科學家傅科用一個神奇的裝置證明了地球的自轉。

傅科鐘擺
1851年,法國科學家傳科在公眾面前做了一個實驗:將一根長67米的鋼絲從巴黎國葬院的頂上懸掛下來,下面吊著一個重28千克、帶有鐵筆的鐵球。周圍的觀眾面對這個巨型的鐘擺無不驚訝。
在這個巨型鐘擺的下方有一個直徑6米的巨大的沙盤,隨著鐘擺的擺動,觀眾們發現了神奇的一幕!
這個鐘擺居然不是按照一條直線來回擺動,而是以固定的角度不斷偏離原來的軌跡,最終在沙盤上畫出一個美麗的圖案。

如果將整個沙盤周圍刻上1-360度的標誌,就會發現,鐘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擺動後,擺動方向就會偏轉一定的度數。簡單來說,就是鐘擺會按照0度和180度之間的線擺動,然後轉到1度和181度之間的線,然後是2度和182度之間的線……如此往復!
傳科隨即向人們宣布:我們看到了地球的轉動!而圍觀的人們都凝視著沙盤沉默不語,最終歡呼到:「我們的確感受到了自己腳下的地球在轉動」。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傅科鐘擺實驗」,根據目前我們的科學知識,由於當時的實驗地點是在北半球,所以鐘擺是沿著逆時針轉動。如果在南半球,則鐘擺會沿著順時針方向轉動,赤道位置則不會轉動!

科學的意義
距離這個實驗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之後巴黎天文臺在地球上多個位置重做了這個實驗,以現代科學的角度論證了實驗的嚴謹和正確性!
1957年10月,前蘇聯發射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從此開啟了人類太空探索的新篇章。而現在,通過人造衛星,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同時也在圍繞著太陽公轉。
不僅如此,我們的天文望遠鏡已經將視線投向了更加龐大的銀河系和廣袤的宇宙,但人類在科學道路上的每一個足跡,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也正是因為科學的存在,使得人們告別了蒙昧的時代,步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