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養雞3萬多羽,餵養的土山雞每隻2-3斤一個的雞,每斤10元;非常好銷,11月初第一撥獲純利15萬餘元。」朱慶志一邊查看剛調進4萬隻小雞長勢,一邊和我們分享創業「試水」成功的喜悅。這個位於潛山市餘井鎮糖嶺村東北幽靜的荒山崗因建起雙金養殖場變得熱鬧起來。然而就在去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廢茶園,無人耕種,雜草瘋長。給這片荒山崗帶來生機是今年46歲餘井鎮黃嶺村村民朱慶志。朱慶志半路出家搞養殖業,靠著不斷地學習和勤勞的雙手,闖出了一條致富新路。
初冬季節,寒氣襲人,步入餘井鎮糖嶺村燕屋組境內,遠遠望去一排排嶄新的雞舍鑲嵌在叢林中,布滿山崗;養殖場主人正在忙著清理糞便,為苗木培土,一旁空地裡,碩大公雞不時賣弄起金嗓子」,母雞則咯嗒、咯嗒地呼朋引伴………
朱慶志幹過汽車配件銷售,擺過地攤,跑遍了大半個中國,近30年生活閱歷歷練他對機會把握和創業韌勁。2019年年初,當他了解到安徽興牧畜禽有限公司發展養殖土雞分場,公司負責提供養殖雞苗、養殖技術、飼料,包回收成雞。家鄉有豐富的山地資源,年邁的母親需要照顧,加上親情依戀萌發了創業的決心。
當年通過朋友介紹成功流轉糖嶺村20餘畝荒廢的茶山。之前這裡是一片茶山,溝溝坎坎砂石崗,土壤貧瘠,加上位置偏遠,缺少管理,茶山雜草叢生。雖然群眾說這個地方偏遠,『不值錢』,但在他心中可是塊「寶地」。
這年夏天他承包了該村這荒廢茶山後,帶著家裡存下的啟動資金同哥嫂、妻子來到偏遠荒山「安營紮寨」。為節約資金全家人一起動手建簡易宿舍、修禽舎、搭雨棚。近大半年下來,修建畜舍3000多平方米,並在禽舍前後種植常綠樟樹、桂花苗木800餘棵。
2020年6月份首批選擇35000羽好動鴕龍2號土雞養殖,一般肉雞出欄時間短,而這種土雞最短是120天(夏季,光照時間長,長得快),最長要150天(冬季,光照時間短,長得慢),養殖技術是關鍵。雖然在防疫、戴眼罩(防止土雞互相攻擊)舎棚溫度調控等技術上總公司技術員前來操作,但他不放過每一次學習機會,親手實踐,並做好詳細記錄。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今年11月初,首批33000羽土雞被江浙、上海、馬鞍山客戶搶購一空,獲純利15萬餘元。「務實、敬業!盤活了村集體產業,為村民帶來了效益。」一旁的糖嶺村村幹徐雲中對朱慶志的創業精神大加讚賞。一年來,該養殖場共支付當地貧困戶、村民在務工工資和流轉租金20餘萬元。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朱慶志滿懷信心。他將在空餘場地栽上更多苗木,種植餵養的牧草,建起天然的「健身」場地,讓適齡土雞有充分活動空間,提高土雞品質;每個雞舍裡添加食料,讓土雞吃上「自助餐」減少人工勞動強度;同時鼓勵和引導家鄉更多村民加入公司從事養殖土雞,並無償向他們傳授養殖經驗,共同實現發家致富。(餘葉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