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的是衛星雲,雲計算這個行業在全球的市場空間是非常龐大的,利潤也非常豐厚,國內當之無愧的巨頭是阿里,但是在國外,這個巨頭是亞馬遜,雲計算每年給亞馬遜貢獻的利潤超過560億美元。現在亞馬遜雲計算的領域遭到了挑戰。
微軟將與埃隆-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合作,提供基於衛星的雲服務,從而向市場領頭羊亞馬遜發起挑戰。
衛星雲不是現在才有的,之前馬斯克明確提過衛星網際網路概念,國內新基建中也出現了天基物聯網,這倆個概念基本相同。用處就是把5G或者6G從地面變成空天一體,為什麼要空天一體,因為現在的信號必須在信號範圍覆蓋的地方,如果沒有基站的覆蓋,就沒有信號,對於現在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能上網,可能什麼都幹不了。
衛星網際網路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衛星實現信號覆蓋,覆蓋的距離,寬度都大於地面基站,可以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實現完整的覆蓋,幫助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實現全球範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
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前,衛星網際網路產值可達5600億至8500億美元,如果計算成人民幣,
就是4萬億—6萬億左右的市場空間,這個市場空間就算中國的佔比是20%,也是8000—10000億的市場規模。所以市場空間巨大。
其中與空間相關的雲服務將佔到相當大的比例,這個比例不會低於30%,按照現在的標準會在40%以上,那就是國內接近4000億的市場。很關鍵問題是這個空間是在從無到有,未來5年內會成長到4000億以上的市場,所以市場空間大,絕對的藍海。
這次微軟公布的新計劃把雲服務帶到了太空,著實領先業界一大步。去年起,SpaceX 的星鏈網絡已經開始加速部署,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這樣一張網,是微軟發展雲服務的理想合作夥伴。提供高速、低延遲的衛星寬帶,擴展雲數據中心區域和雲邊緣設備之間的連通性。基於衛星的通訊除了覆蓋面廣之外,也有延遲更低的好處。微軟將提供多軌道、多波段、多供應商和雲化能力,帶來全面的衛星互聯解決方案,最終滿足客戶需求。
微軟之外其他的公司會不會跟隨,基本確定是跟隨的,因為地軌衛星的戰略高地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國家也在大力推廣天基物聯網,這個時候衛星上雲也是如此,所以衛星雲是未來市場的大方向,地上IDC天上衛星雲將是相輔相成,讓網絡能夠真正的空天一體。
特種晶片,IGBT,傳感器,北鬥2.0版本的系統集成公司,數據運營維護公司,都將是未營運非常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