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測繪日丨「衛星雲遙」橫空出世,我們的生活將因測繪帶來哪些...

2021-01-08 紅網

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航空航天遙感數據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小到人們出行導航,大到國土空間規劃山洪地質災害防禦都離不開它。在籌備兩年多時間後,日前,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宣告上線,湖南又實實在在新添了一項「黑科技」。

據觀潮君了解,2018年以前,雖然湖南在不同工作領域早已大量使用衛星遙感數據,但由於數據未統籌,各單位和部門往往選擇自行採購衛星遙感影像或單獨建立系統,造成省內遙感影像數據重複生產、覆蓋不全等問題。

新上線的衛星雲遙系統在滿足各行各業使用需求的同時,還能實現遙感數據自動傳輸、自動化快速生產和服務,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公眾也可以免費查詢瀏覽衛星雲遙平臺海量遙感數據,隨時感受科技的魅力。

衛星雲遙正式上線,湖南衛星遙感數據統籌利用向前大邁步。

為什麼要建設「衛星雲遙」系統?

除了之前提到的各行業各部門所需的航空航天遙感數據未統籌使用,造成資源浪費等原因,更在於我們要發揮科技的力量,讓數據多跑路,讓人們少跑腿,使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加智能。

2016年11月1日,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大會上強調,地理信息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信息資源。地理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

2017年3月3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籤署湖南省人民政府令,實施《湖南省地理空間數據管理辦法》,推行《湖南省地理空間數據交換共享目錄》,標誌著湖南向「航空航天遙感應用示範省」闊步前進。

1999—2020年湖南歷年遙感影像可實時對比,土地資源全生命周期管理迎來好幫手。

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

「衛星雲遙」系統裡有什麼?

湖南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衛星雲遙系統中,包含諸多開創性設計,其中有6項功能全國首創,4項功能全國領先。

簡要概括起來兩個字——快、全。

「衛星雲遙」系統與數據以雲服務形式的部署在國家超算中心,依靠超級計算機強大的計算能力,不僅計算速度快,而且儲存量非常大;系統全天候自動數據處理和服務。每天拍攝影像從入庫生產到服務發布僅需10分鐘;「開源」式系統,用戶可以根據業務類型的不同,所需遙感影像數據精確度的不同提出需求,不用另外開發軟體或應用;構建全行業最長的時間序列,各行業可以隨時調閱1999-2020年的所有歷史遙感影像數據……

衛星雲遙可根據不同領域提供不同類型遙感數據。

「衛星雲遙」可以給我們帶來什麼?

效率,是改善營商環境,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不管是日常行政管理,還是各項監測監管督查,都需要與事件賽跑。以閒置土地和違法用地整治為例,早一日將符合項目建設的「淨地」供應給企業,就能讓企業早一日產生經濟效益效益,更能早日帶來稅收和群眾就業。如果僅靠督查組下沉一線發現問題,或各級政府、自然資源部門層層上報,項目落地和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就會受到影響。

依靠「衛星雲遙」,今年湖南全面實施月度衛片執法工作,處理閒置土地和違法用地行為,實現由過去的「年度、季度」處理,變為「月發現,月處理,月清零」。

而在處置今年3月30日T179次列車脫軌側翻事故和7月6日石門縣南北鎮雷家山大型山體滑坡災情過程中,湖南利用多源、多時段的多光譜衛星影像、航空影像、雷達數據等成果和相關技術手段,開展應急測繪工作,在極短時間內獲取現場影像及三維模型數據,製作事故地質調查平面圖、剖面分析圖、災前災後對比圖等專題圖件,為事故調查、應急處置和災後治理提供了科學有效的數據服務和技術支撐。

在今年汛期期間,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等多部門合作,利用全省高程數字模型(DEM)數據,實現山洪降雨三維實情模擬等,為協助省水利廳積極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提供了高質量應急測繪保障服務。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數字的力量

自從實施遙感影像統籌以來,已經有超過10個省份來湖南調研遙感影像統籌項目,各省陸續模仿開展,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統籌熱」。

一鍵選定範圍,即時計算提取土地類別,湖南將遙感影像最新技術應用於實際業務。

在省內,省自然資源廳向自然資源系統及其他22家廳局級單位累積推送正射影像產品、快速動態產品成果數據以及航空航天服務數據產品,累積價值量近6.1億元,為財政節省5億元以上資金投入。

省通信管理局利用推送的影像進行對農村居民點的聚集情況、房屋調查分析,用於分析網絡信號(4G/5G)信號覆蓋分析。

省應急管理廳利用推送的影像開展災後的評估工作,並將影像集成到森林防火的業務APP中作為高清底圖。

省水利廳利用推送的遙感影像開展河湖劃界、河長制等業務工作,並將遙感影像嵌入其業務管理系統作為底圖展示。

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也迎來「無死角」「無淡季」「無情面」的天眼監管,「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在湖南落在實處。

作為航空航天遙感數據應用的核心力量,截至2019年,湖南省地理信息產業總值已經超過300億元,其中,湖南地理信息產業園產值在全國地理信息產業園中居前3位,目前入駐各類企事業單位132家,初步形成了以核心裝備製造、航空航天遙感、衛星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空天地一體化數據採集、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為主導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我們的徵程是星辰大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湖南,冉冉升起的地理信息產業,不斷完善的航空航天遙感數據應用體系,定將為我們的美麗生活注入有力的「強心劑」。

相關焦點

  • 測繪日丨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正式上線
    紅網時刻8月27日訊(記者 楊朝文 楊楊)今天,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6項功能全國首創,4項功能全國領先,將實現數據需求網上申報、數據自動傳輸、自動化快速生產和服務、遙感影像統籌全生命周期管理、多時相遙感在線雲服務、自動變化檢測和要素提取、衛星軌道預測和應急調度
  • 湖南「衛星雲遙」系統今日上線 免費向公眾開放
    據鳳凰網消息(文/曹雲帆 圖/張文婷)8月27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湖南地圖管理服務和測繪地理信息發展情況。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以下簡稱「衛星雲遙」系統),也於當天正式上線。2018年,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省財政廳印發《湖南省遙感影像數據統籌共享管理辦法》,啟動遙感影像統籌工作,2020年實現全省2米解析度影像季度覆蓋、重點區域兩個月覆蓋、全省0.5米影像年度覆蓋。
  • 湖南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
    在省政府新聞辦8月27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影像統籌及衛星應用系統(簡稱「衛星雲遙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多項功能為全國首創或領先,服務對象包括各廳局政務用戶和公眾群體。湖南遙感影像統籌工作一直處於全國領先。
  • 中國測繪丨寧波測繪機構改革實踐實錄——專訪寧波市測繪和遙感...
    原創 中國測繪學會 中國測繪學會可快速關注我們本文內容摘自《中國測繪》2020年第12期我院將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現有組織架構、體制機制、人才結構、業務方向、生產組織模式等;三是創新能力提升的攻堅期。我院將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體制、業務實施流程、內部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和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政策研究、測繪遙感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全面提升測繪遙感技術保障能力。
  • 中國測繪丨堅持和堅守——訪青島市勘察測繪研究院院長張志華
    「全院工作一盤棋,是避免市場開拓中存在的內部各單位各自為政,存在資源和市場的交叉,內部的不團結帶來單位內耗,我們要求為了全院的戰略目標,要無條件服務整體利益,有犧牲在所難免,事業單位很難接受這種模式,阻力不小,我們內部的磨合過程也非常的曲折。
  • 中國測繪丨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為啥...
    12月8日,冬日暖陽下,這位高冷範的女神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萬千傾慕者展露出她秀麗的面容:8848.86米,這是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的珠峰新高程,自此,珠峰有了科學、權威的新高度。大家知道,2015年4月,尼泊爾發生了8.1級大地震後,國際科技界,包括測繪界認為,此次地震表明印度洋板塊運動劇烈,珠峰高度發生了較大變化。但是,這次地震對珠峰高度究竟有沒有影響?是一個什麼程度的影響?這些只有通過精確測量才能得到證實。所以說,有必要對珠峰重新進行測定。2018年,尼泊爾對外公開提出將重測珠峰高程。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穆朗瑪峰新高程數據向全世界公布:8848.86米...
    12月8日,冬日暖陽下,這位高冷範的女神掀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向萬千傾慕者展露出她秀麗的面容:8848.86米,這是中尼兩國共同公布的珠峰新高程,自此,珠峰有了科學、權威的新高度。2020年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後至今半年多來,珠峰「身高」就像哥德巴赫猜想一樣,人們的猜測推斷一直都在持續,甚至有的網站還設置了「珠峰長高了,還是變矮了」的競猜彩蛋。
  • 記者見面會丨李國鵬: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精準測繪技術為群眾提供便利
    李國鵬到國測一大隊工作至今已有20年,他和隊友們始終堅持在一線從事測繪工作,足跡遍布祖國的大江南北,承擔了國家多個重大測繪工程。李國鵬表示,測繪工作與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珠峰有多高?長江、黃河、長城有多長?千年古都西安到首都有多遠?國土面積有多大?祖國的疆域有多遼闊?
  • 中國測繪丨那是不能忘懷的眷戀——回望珠穆朗瑪
    4月12日至5月13日,作為2020珠峰高程測量前方宣傳組第一階段組長,我在前方記者的駐地——海拔4300米的西藏定日縣和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工作生活了整整一個月。為了實地了解建營進度,查看記者們日後的工作生活環境,並適應高海拔環境,我跟國測一大隊領導商量後決定,提前帶宣教中心、自然資源報社及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下簡稱「陝西局」)服務保障人員,到大本營進行實地體驗。4月14日早上,我們十來個人乘坐兩輛車向著大本營出發了。定日到大本營約120千米,海拔從4300米上升至5200米,需要兩三個小時的車程。
  • 測繪學子在中國測繪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第三十一屆海洋測繪...
    9月19日,中國測繪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在浙江嘉興舉行了主題為「自主創新新時代,海洋測繪新發展」的第三十一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2019級海洋測繪專業博士生亓超(圖中左三)投稿的論文《一種機載LiDAR測深信息的漫衰減係數提取算法》榮獲「星天測繪杯」優秀論文二等獎,得到了大會表彰。
  • 測量黑科技助力珠峰測繪,武大測繪人將前沿技術應用貨物體積測量
    5月27日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再次為珠峰測量海拔高度,並刷新了歷史。在此次登頂的技術解讀中,「黑科技」「國產化」這兩個關鍵詞頻頻出現。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測量難度極大,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將其作為一個重大的科學攻關項目。
  • 周英:走在前 幹在前 測繪創新我也行
    編者按:當我們享受物質生活帶來的便捷時,你會不會想到我們手中打開的地圖,出行時乘坐的快速高鐵,數位化城市規劃的小區……都離不開這麼一群人的努力,他們就是測繪工作者,他們用汗水甚至生命描繪中華大地的藍圖。
  • 中國測繪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8848.86米,這個數據將載入史冊。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向世界公布了珠峰新高程數據,這是兩國聯合開展珠峰測量、聯合進行數據處理後得出的科學、權威的珠峰新高度。請談一談在技術上中尼兩國測繪人員是如何開展合作的?有哪些可圈可點的技術創新?黨亞民:一輩子能完成國家一個重大的國際合作項目,為國家做點事,還是很自豪,也挺高興的。特別是看到今天有這麼好的結果,即使過程再難也值了。而且,無論多苦多難,只求把這件事做好,做得漂亮,我享受這種做事的過程,喜歡這樣的狀態。中尼合作聯合開展珠峰高程測量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 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含量不斷提高——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河南鄭州召開
    10月28日,中國測繪學會2020學術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開幕。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9年,甲級測繪地理信息單位共有專利授權26384項,同比增長55.4%,增速是2018年的兩倍,是近5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表明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含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測繪基準、地理信息數據獲取、處理、管理、服務與應用,以及裝備製造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如果沒有測繪,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對我們日常生活又有什麼影響 ... 測繪與國家安全、社會經濟、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大到南水北調、港珠澳大橋,小到手機定位、導航的使用都離不開測繪技術的支撐。
  • 每日一刊|測繪類《北京測繪》
    據2019年5月《北京測繪》編輯部官網顯示,《北京測繪》編輯委員會有顧問4人、編委28人。據2019年5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北京測繪》共出版文獻3194篇、總下載357574次、總被引10979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46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333。
  • 《中國測繪》雜誌丨珠峰高程測量:需要一個長期的科學探索過程
    8848.86米,這個數據將載入史冊。12月8日,中尼兩國共同向世界公布了珠峰新高程數據,這是兩國聯合開展珠峰測量、聯合進行數據處理後得出的科學、權威的珠峰新高度。請談一談在技術上中尼兩國測繪人員是如何開展合作的?有哪些可圈可點的技術創新?黨亞民:一輩子能完成國家一個重大的國際合作項目,為國家做點事,還是很自豪,也挺高興的。特別是看到今天有這麼好的結果,即使過程再難也值了。而且,無論多苦多難,只求把這件事做好,做得漂亮,我享受這種做事的過程,喜歡這樣的狀態。中尼合作聯合開展珠峰高程測量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 你真的知道什麼叫測繪地理信息嗎?
    從我們乘坐的地鐵、公交,到出門騎行的共享單車,甚至你手中的手機都離不開測繪地理信息的支持。然而你知道什麼是測繪地理信息嗎?北鬥衛星對於我國安全起著什麼作用?地下綜合管廊如何不讓馬路成「拉鏈」?共享單車和衛星之間存在哪些關係?
  • 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我國「十五」測繪成就等
    1:50000資料庫工程是「十五」期間國家基礎測繪最大的工程項目,歷時8年,總投資超過7億元,由國家測繪局組織,中央、地方、軍隊的上百個單位、近萬人合作完成。該工程於本月18日通過驗收。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基本完成。四是測繪保障服務邁上新的臺階。五是地理信息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鹿心社]:「十一五」期間,為進一步提高測繪保障服務水平,在基礎測繪方面,我們將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著力抓好6項重點工作。
  • 青海測繪人:工作就是生活全部 對家人愧疚是最深的痛
    青海測繪人:工作就是生活全部 對家人愧疚是最深的痛 2017-08王小龍 攝   中新網西寧8月19日電 題: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 對家人的愧疚是最深的痛  作者 張海雯  「對我們測繪人來說,測繪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測繪。而對家人的愧疚是作為一名測繪人最深的痛,也是整個測繪行業都有的感受。」入行十六年,這是謝曉海最大的感觸。圖為測繪人謝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