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移民再添喜訊,未來將有1萬億人搬遷,太空城市正在修建

2020-12-07 騰訊網

我之前閱讀過拉瑞·尼文的科幻小說《環形世界》,這部小說獲得了雨果獎和星雲獎,故事講述的一切都是在一個碩大的圍繞著恆星運行的戴森環結構中發生的,但我從未想過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極有可能會著手準備建造這樣的一個結構。

現在,華盛頓亞馬遜執行長貝索斯(bezos)向我們展示了他弘願勃勃的太空殖民計劃,與此同時他還揭開了多年來私下研發的月球登陸器的神秘面紗。

與另外一家私營太空企業(宇宙狂人馬斯克的太空公司spacex)存在差別的是:

馬斯克憧憬的是在火星上殖民,並在依靠星際飛船的基礎之上在地球和火星之間建設一條物流通道。同時,星艦將被應用於地球和臨近軌道的大規模快速運輸活動之中。

貝佐斯的規劃目標是依靠地球,在環地球周邊的太空空間建設一個碩大的能夠自我維持的宇宙空間人類棲息群,最後將會支持1萬億的人口在太陽系中生存,如此這般,人類或許會因為接觸的事物的不同而產生上千個新的莫扎特和1000個新的愛因斯坦。率領人類走向新世界和未來。

而貝佐斯想像中的每一個太空棲息地都相當於一個巨型的太空都市,包含了中心、公園、草原和農業地域。這是一個有高山、有水的理想氣候,重力可以通過調節旋轉速度來改變。讓人們像生活在天堂一樣生活在太空都市裡,這種人類空中棲息地有數英裡長的結構,在這樣的一個結構裡,人們能夠複製地球上亮麗的都市群,或者也可以重新設計建造後現代主義的建築,將能夠輕鬆容納100萬人口。

儘管太空棲息地可以自我維持運轉,但它與母星地球以及其他棲息地之間的關係依舊緊密相連。因為只有這樣,不同棲息地之間才可以通過人造飛船進行互通,人口自由流動,而不是封閉,封閉意味著無法生存。

伴隨著馬斯克和貝佐斯在火箭領域的可重複使用技術的成功,這一切在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場景,未來將不再是一個虛擬世界,而是一個可預見可實現的世界。

當政治家還在沉迷於政治爭端和種族爭端時,實幹者們就已經突破地球的引力,率領人類文明進入星際空間,並在寬敞的太空中燃起了火焰。

筆者:三體——阿君

相關焦點

  • 藍色起源發射火箭 貝索斯:未來會有1萬億人在太空生活
    而目前,這位億萬富翁腦海中的最大夢想是就是,「未來將有1萬億人生活在太空中,他們中將出現1000個愛因斯坦和1000個莫扎特,同時人類也將開發其他行星,並使地球成為人們記憶中最美麗的家園「我之所以從事這一工作,是因為我認為如果我們不開發太空,我們的文明發展最終將陷入停滯狀態,而這將十分糟糕。我不希望自己的子孫生活在一個停滯的文明中,我們都喜歡一個不斷增長、不斷變化、充滿活力的文明。」貝索斯說道。眾所周知,同是億萬富豪的SpaceX 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也在努力將未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照進現實。
  • 最驚人的太空計劃,未來上太空不用火箭,日本即將建造太空電梯
    現在人們將每公斤物品,帶入太空的成本約為20000美元,雖說可回收利用火箭已經問世,但太空運輸的成本依然很高,一旦太空電梯得以修建,這意味著人類進入太空的成本將大大降低,徹底改變現在太空工業的遊戲規則,離開地球,始終是人類最昂貴、最困難的旅程,但太空電梯可以把它變成跟回家一樣簡單,《太空電梯》,阿列克謝索科洛夫的這幅畫是已知最早的太空電梯圖像之一,它出現在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和安德烈索科洛夫所著《
  • 太空移民之旅即將登陸全國 COLMO 邀你一起「耀慕未來」
    今年十一長假,COLMO洗衣機將在北京、石家莊、阜陽、赤峰4個城市開展「耀慕未來」主題快閃,以潮流都市氣息與尖端未來科技相結合的沉浸式體驗,為這些城市的消費者帶來一場極致耀慕的移民太空之旅。   太空移民計劃降落全國,邀你打卡登錄   據悉, 「耀慕未來」主題快閃店是依託火箭推進器空間載體造型,用現場科技主題元素的布置真實還原了航空器場景,讓未來科技不再需要仰望,變成人間生活的背景,令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全面感知COLMO洗衣機以AI科技賦能家電產品的革新與創造。
  • 美國銀行:預計未來十年內太空產業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預計,未來10年,不斷增長的太空經濟規模將擴大兩倍以上。該公司本周預測,太空市場規模將增至1.4萬億美元。
  • 為了太空移民,馬斯克又有新計劃!2024年將誕生第一批火星居民
    當1969年,NASA的阿波羅計劃順利執行,人類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全世界都為之沸騰,當時就曾經有科學家預言,人類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就會實現太空移民。 上個世紀末,科學家們在經過一番權衡後,最終將人類移民的第一站,選定在了火星。
  • 中國將建立10萬億美元級的太空經濟區,外媒:中國人或將徵服太空
    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此前的消息顯示,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可再生新能源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
  • 太空移民,真的靠譜嗎
    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都在不斷消耗資源,如果我們想要儘可能延續下去,那麼將人類文明不斷進行移民擴張或許是最好的辦法。要想真的像太空移民形成太空移民村,真的靠譜嗎,能可行嗎?雖然這樣做仍然有成本上的問題,但是相對於一些科學家提出的離心機等設想,載人航天技術相對成熟,風險最低。與此同時,人類建設成功的多個太空空間站也給相關設想帶來更大的支持。除了運送貨物之外,未來很有可能通過可循環利用的航天飛船進行太空移民,並且發展成為普遍化的太空交通工具。假如排除萬難,然後登入太空之後,人類將面對的最大的困難就是生存。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將建10萬億級太空經濟區,或將徵服太空
    11月24日,中國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此前的消息顯示,中國還計劃將在3.6萬公裡外的太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根據計劃,將在2030年開始建設兆瓦級空間太陽能試驗電站,這意味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上首個建成有實用價值空間太陽能電站的國家,對此,外媒評論稱,中國將可再生新能源的科研努力推向新高度
  • 法媒:中國將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
    【歐洲時報九天編譯】科幻電影中的太空採礦將要成為現實?據法國《資本》網站報導,位於北京的中國太空資源開採和利用的公司- 起源太空將於11月發射太空採礦機器人,研究開採小行星的礦產資源問題。根據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的旗艦刊物《IEEE 綜覽》透露,這一太空採礦機器人將通過長徵系列火箭來發射,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 設計太空城市 山東這所中學參加未來太空學者大會榮獲四項大獎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8日訊 (記者 葛婷婷 通訊員 石磊) 9月29日-10月3日,以「深空·夢想」為主題的2019年未來太空學者大會(Future Space Scholars Meet,簡稱FSSM)在京舉行,山東省實驗中學代表隊與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來自中國
  • 水星有氧有冰有磁場,能否成為未來太空移民目的地?
    導語:水星上有冰,有巨大的鐵質金屬內核,還有豐富的硫酸鹽,雖然稀薄但是有氧氣存在的大氣層,甚至還有磁場。所以,水星能否成為人類移民太空的落腳地?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但是,它卻不是溫度最高的。金星常年氣溫高達500度,而水星的氣溫則在零下173度至427度之間變化。因此,水星是太陽系中溫差最大的行星。
  • 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表示火星城市的設計將採用玻璃穹頂。
  • 小行星邊緣足以養活至少萬億人生存?人類或終將實現太空殖民之夢
    一位知名太空專家聲稱,我們太陽系外的小行星邊緣有足夠的資源,足以供養至少「萬億(trillions)」人口生存。然而,一些科學家堅持認為,人類未來或終將實現向地球以外的太空殖民,這可能會導致人口的巨大爆發性增長。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之前讓人類重返月球,然後在月球表面建立一個永久基地。然後,美國宇航局還希望將一名太空人送上火星,屆時,人類將踏上地球之外的第一顆行星。萬傑克先生認為,太空殖民將為人類物種的未來打開巨大的資源庫。科幻作家萬傑克認為,我們不用再擔心人口太多?
  • 我們要想實現真正的太空移民,走好這3步就可以了?
    筆者:三體-小遙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文明已經進入全新的時代,我們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不斷向更加廣闊的空間探索,同時也將朝著太空移民的偉大目標前進。然而,縱觀整個發展過程,人類同樣需要「三步走」,其中還將出現種種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 諾貝爾獎得主:人類別想移民太空了,星際移民就是痴人說夢
    遺憾的是,這句話似乎只說對了一半,因為地球的確愈來愈危險,但人類卻不一定有機會移民到其他星球。與其太空移民,不如好好面對地球據報導,瑞士天文學家Michel Mayor長年專注於探測太陽系外行星,並於2019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指出人類永遠無法移民到太陽系外的任何一顆行星上。
  • 城市之窗|移民下一站,未來火星城市
    自從2006年6月2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火星上可能有流動的地下水。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物生存及移民火星的話題就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埃隆·馬斯克關於移民火星的熱情從未停止過,但是他的行動也和他的熱情一樣從未停止,11月17日12點30分左右,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成功,便是他實現「火星城市」計劃的第一步。
  • 馬斯克:又一艘星際飛船順利通過飛前測試,未來移民太空或成現實
    星際飛船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最多是在電影中看到,對於「殖民外星球」這樣的言論來說,依舊感到遙不可及,但是對於馬斯克來說,正在一步步由科幻變為現實。近日,第五艘星際飛船原型被運往試驗場接受飛前壓力測試,一旦測試成功,將意味著這艘星際飛船可以正常進入高空飛行狀態,之後還將會再接受「跳躍飛行」測試,高度達到150米。若這些測試都可以一一通過,那在今年就會順利進入高空,拍攝下來完整的地球樣貌,與此同時,第六艘星際飛船也可以進行相關測試了。馬斯克,稱得上是一位天才冒險家,據說我們所熟知的漫威鋼鐵俠原型人物就是他。
  • Jeff Bezos發布「登月器—藍月亮」,有生之年移民太空有希望了?
    圖片自cnet.com,版權屬原作者在發布會上,Bezos描述了自己對未來生活的願景,不只是數百萬太空人,而是1萬億人共同生活在由普林斯頓物理學家Gerard K所設想的——太空殖民地是的,你們木有看錯,咱們世界首富的夢想就是在2024年的時候成功登月,並堅信我們的後代會在數十年後開始建設太空殖民地。為了實現這個夢想,Jeff Bezos認為他和其他人(土豪)能做的,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做基建,打造通往太空的道路。
  • 太空移民的候選者
    隨著速度的增加,太空旅行固有的危險也在增加,比如輻射和微流星體,這使得10%的光速既是一個安全極限,也是我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旅行的一個實際極限。目前已知的太陽系外候選行星只有不到50顆,它們可能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也可能位於宜居地帶,因此可以最終形成地球,毫無疑問,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我們將將發現更多可能適合居住的系外行星。
  • 太空再添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小行星——吳汝康星
    浩瀚太空再添一顆以中國科學家姓名命名的小行星——為銘記中國體質人類學和古人類學研究的奠基者、世界「今人類學」開創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汝康的卓越成就和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