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變現實?四足仿生機器狗外形相當科幻,美軍帶其保衛基地

2021-01-14 國際工程仿生技術創新與應用

如今的軍事發展體系已經逐步邁向現代化發展,優秀的武器裝備優於其他裝備的原因就是其具備現代先進科技的支持,能將最新的科技發展融入到武器中,才能實現突破性的發展。近日,美軍就進行了先進戰鬥管理系統的演示,除很多數位化的數據展示外,還有衛星支持的實彈演習。在這次演示中的ABMS演示被外界稱為最強大的聯合試驗之一,數十個軍種團隊和軍事平臺參與,對外展示了一場具有人工智慧化的數據信息戰鬥。此外,美軍此次還展示了一款四足仿生機器狗,主要用於軍事基地和機場的防衛任務。

據了解,這種仿生機器狗由美國幽靈機器人公司製造,它的專業名稱應該是四足無人地面載具。此次參與演示的機器狗屬於「Vision 60」型,它的設計功能十分廣泛,主要用於執行檢查、情報偵察、監視、測試、分布式通訊和持續警戒等任務。根據幽靈機器公司的說法,這種機器狗的幾乎是「無所不能」的。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Vision 60」型機器狗的模塊設計使其能執行更加多樣化的任務。從曝光的照片來看,「Vision 60」型機器狗的背部似乎有一對交叉的天線,看起來更像是通信傳感接收裝備,結合其信息網關模式的設計,大概是可以進行數據連結傳輸作用的。

可以看出的是,「Vision 60」型機器狗的移動系統並沒有採用傳統的輪式或者履帶式機器人設計。顯然,這種四足仿生的設計是有原因的,相比傳統的輪帶設計,合金四足的設計可以讓「Vision 60」型機器狗擁有更加靈活的機動性,使其不再局限於相對平坦的部署環境,大大提高了提高了耐用性,減少了維修保養成本。在智能機器技術發展的今天,仿生技術已經給人類帶來了很多驚喜,如今的「Vision 60」型機器狗的仿生四足設計就是證明。

事實上,軍用無人裝備或者機器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代替人去做一些相對危險或更適合完成的任務。「Vision 60」機器狗自身攜帶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可以將實時的行動反饋給後方指揮中心。在美軍的演示中,「Vision 60」機器狗完美展示了如何運用自身的特性將戰場的潛在變化記錄下來,這是人類做不到的。與美軍此前的偏運輸機器人裝備相比,機器狗的作用主要還是偵察巡邏,並且其輕巧靈活的設計更不容易在戰鬥中被發現。

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武器已經被眾多國家開發,但並沒有實際投入列裝到軍隊中去,最大原因可能還是不太能用得上,儘管其擁有高度的智能化,能執行比士兵更擅長的搜索監視任務,但如今的眾多微型無人機依然能完成。此前,美軍的一款微型無人機被曝光,雖然其體型只有麻雀大小,但「五臟俱全」,具備更好的戰場偵察巡查作用,比起這種地面活動的機器狗來看,人手一個的無人機還是更加適用的。不難看出的是,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智能化裝備推出,不論是輔助人也好,代替人也罷,它們的出現都是順應時代發展規律的。

相關焦點

  • 四足機器狗來了,美國空軍第一個吃螃蟹,一旦應用美軍將如虎添翼
    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美國研發出了各種仿生機器人。其中,四足仿生機器狗便是其中的一種。有了這種機器狗,美軍將如虎添翼!據美國The Drive網站近日消息,美國空軍進行了Vision 60四足仿生機器狗的演示。據了解,Vision 60四足仿生機器狗非常適合執行巡邏、偵察等任務,它甚至可以深入危險地區實施勘測和破壞敵方交通線任務。
  • 這些科幻電影裡的神預言都變成了現實!
    別讓我走》豆瓣評分:7.7預見性:克隆器官因為需要所以存在,複製人因為承載著為本尊提供克隆器官的使命,從生命開始那一刻就註定了將來會是什麼命運,他們必須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直到年輕的生命之花凋零《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豆瓣評分:8.5預見性:人類未來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你如何分辨一個人14000年的內心銳變?
  • 月球基地,是一部科幻史詩
    51年過去了,並沒有再派人登月,也沒有建立所謂的「月球基地」。其實關於「月球基地」,在科幻作品中可謂是屢見不鮮。不管是科幻主題的電影、遊戲、小說,都或多或少可以見到月球基地的影子。看過電影《雨果》的人,都知道它其實講述了電影誕生的歷史。其中穿插整個電影的線索,就是喬治·梅裡愛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月球旅行記》。
  • 來首鋼園,進入科幻世界!2020中國科幻大會三大主題展等你來看~
    >11月1日,第四屆中國科幻大會在石景山區首鋼園正式開幕。主會場首鋼園將圍繞科幻產業集聚區建設,力爭用10年時間,建設佔地71.7公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的科幻之城。>此次大會包含科幻主題演講、國內外科幻影片展映等主題活動,「平行宇宙」科幻主題展覽、科幻藝術展示等專題展覽,將多維度、多層次展現科幻魅力。
  • 科幻與現實的輝映,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一部科幻神作
    一個月後,阿西莫夫在美國另一位科幻作家弗雷德裡克·波爾的提點下,很快完成了《基地》的第二個故事,並在7年之內,1949年之前寫完了《基地三部曲》的全部故事。 他對現實世界和人類社會整體發展的關注和其作品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使這部巨著成為科幻文學史上的神作。 說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科幻小說裡的神作,並不誇張。這部小說融歷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於一體,以超拔的想像和波瀾壯闊的情節描繪了一幅銀河帝國跨越千年的衰亡與復興畫卷,激發出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及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 科幻與現實的輝映,《基地三部曲》:阿西莫夫的一部科幻神作
    說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是科幻小說裡的神作,並不誇張。這部小說融歷史、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於一體,以超拔的想像和波瀾壯闊的情節描繪了一幅銀河帝國跨越千年的衰亡與復興畫卷,激發出人們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及對未來世界的想像。
  • 科幻電影成為現實,美軍新部隊曝光專打太空戰,中俄衛星飽受威脅
    舉報   據《華盛頓日報》對外報導,近期美國五角大樓對外公布了「第九太空三角洲部隊」計劃,該計劃的實施將會讓科幻電影成為現實
  • 智慧機器為何使人心生恐懼?從科幻電影中或許能找到線索
    它在醫學上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自然是一方面,但更多人聯想到的是「思想控制」「改寫意志」「黑客入侵」,乃至整個人類被人工智慧反控的恐懼遠景——類似這樣的遠景,已經在經典科幻小說和電影中被無數次描述過了。例如,科幻電影《黑客帝國》中,未來人的後腦都被裝上插孔,受著「母體」(Matrix)的控制。馬斯克的大腦晶片一出,再次觸及了人們對智慧機器的「恐懼神經」。
  • 那些科幻電影教給我們的事
    《哥斯拉》(1954)中的巨獸「哥斯拉」  很多科幻電影都表明,如果機器或者人工智慧掌握了核武器的話,人類將面臨極大的風險。不管機器是超級計算機「約書亞(Joshua)」還是「天網(Skynet)」。而在《終結者(Terminator)》系列電影中,「天網」是一個人類於20世紀後期創造的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人工智慧防禦系統,最初用於軍事研究,但「天網」在控制了美軍所有的武器裝備後不久,獲得自我意識,立刻倒戈對抗其創造者,試圖採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甚至核爆)來滅絕全人類。  因此,關鍵在於,不要讓機器掌握武器。
  • 機器人類科幻美劇推薦
    作為一名資深科幻迷粉,科幻類電影、電視劇一直都是本人的最愛。而人工智慧近年來始終是科技界、影視界的興奮點,所以有關話題也是不時地會激起大眾的關注討論熱情,有關影視作品更是不斷給予廣大迷粉各種大開腦洞,讓人驚嘆、惶惑、沉思。
  • 當鵝看上了狗,騰訊發布的四足機器人高難挑戰走梅花樁
    仿生智慧機器人一向以來難度都高,其對技術沉澱要求極高。不像現在市場上一坨又一坨的只為賺錢的消費機器人,集成一下製造個賣點就能賣貨。機智客覺得仿生機器人不管是外觀還是功能,很多都承載著大家的高期望。所以往往是技術實力雄厚和有夢想有追求的團隊和企業在做。 而往往越艱辛的東西,越有人去挑戰涉足。
  • 關於未來,科幻電影給我們的8個警示?
    在科幻電影中,有些類人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做壞事,例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終結者(Terminator)》中的終結者人型機械人T-800(其使命就是不屈不撓地追殺人類)、電影《異形(Alien)》中被派來執行殺人任務且偽裝成人類的機器人阿休(Ash)等。
  • 2020年,我們終於踏入了科幻電影中的「未來」
    在電影中,比人類強大數倍的「複製人」被製造出來,寵物皆為機器,警車自帶飛行模式,星球移民成為日常。 另一部「賽博朋克」名著,日本科幻作品《攻殼機動隊》同樣被眾多科幻迷奉為經典。在攻殼機動隊的故事中,人類與機器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除了大腦之外,人體的各個部分都可以由功能更多更強的機器取代,更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大腦改裝為具有網際網路功能的電子腦。 在這部「賽博朋克」風格的科幻作品中,作者展示了一個人體與機器完美結合的想像世界。而這個想像世界與現實的距離,至今仍然難以判定。
  • 現實中的10大科幻武器,其中無人戰鬥機已經部署軍隊
    1、電子人 對於機器人,如今已經不是幻想,也不僅僅只在科幻電影中可以看到 2016年1月,DARPA宣布為該項目投資620萬美元,作為其「神經工程系統設計」項目的一部分。據悉,這種可植入設備體積非常小,不超過1立方釐米,大致相當兩個硬幣堆起來那麼大。DARPA表示,這種可植入設備的目的是將大腦中的神經元轉換成電子信號,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人腦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數據傳輸寬帶」。
  • 科幻文學:基於現實的未來視野
    人們今天所熟知的科幻文學是由作家凡爾納和作家威爾斯奠基的。凡爾納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外國文學史》中專節介紹的科幻作家,他在1870年出版的《海底兩萬裡》中設想的潛水設備早已成為現實。威爾斯在1895年出版的《時間機器》中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概念,並成為這類小說的濫觴,他在小說《世界大戰》中提到的星際戰爭點燃了後輩思考的熱情。
  • 遊走在科幻與現實之間,探索科幻電影裡真實的科學影蹤
    在宇宙和星空的尺度上,科幻與現實在不停地丈量。而人類正是拿著一把自己的尺子,抬頭仰望著星空,低頭思索著宇宙。時間、空間、精神、物質、能源、科技,在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裡,不斷的交織。短暫與永恆、相對與絕對、禁錮與超越,永無止境;而科幻與現實,交匯成未來。21世紀以來,科技飛速發展,各種新技、新應用層出不窮。
  • 從光速旅行到巨型機甲,科幻電影裡的技術正在成為現實
    當然這個裝置其實相當危險,燃料罐就在手柄當中,一旦點火裝置有了差錯或者瓶內壓力過高,都會發生爆炸事故。當然,這個光劍在原理上和電影中的光劍不太一樣,也遠遠達不到那種切金屬如切奶油的效果,但是至少看上去去已經足夠接近了不是麼?
  • 科幻能否成為現實 電影中那些成為現實的科技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曾經是未來的東西成為了我們的現實,一百多年前汽車的發明讓我們從蒸汽時代轉變到電能的驅動時代,很多早期電影中的科技也慢慢成為了現實電影中最有特色的,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蝙蝠俠中的蝙蝠戰車,浮誇具有未來感的造型在每一部蝙蝠俠電影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蝙蝠戰車是美國好萊塢專門為電影量身打造一款未來戰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不過國內外都會有一些《蝙蝠俠》愛好者DIY改裝過與電影一模一樣的戰車,但也只能作為藝術品在家中或是私人場所展示,無法上路行駛。
  • 10部關於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喜歡科幻電影的別錯過!良心經典推薦
    1、《鐵甲鋼拳》沒想到鐵血的金剛狼在這部電影中,卻展示了另外的一面。雖然窮困潦倒,但是還是在兒子幫助下,一步一步找回了自己,也讓親情進一步升華。最後雖然沒有贏得比賽,但是卻換回了最珍貴的親情。2、《超能查派》《第九區》的導演,影片場景設定在南非,一步步培養機器人聽說讀寫的過程相當有趣。這個查派會畫畫,會戴金鍊子裝黑人,會喜歡洋娃娃,相當可愛,笑點和淚點都有,優秀的商業片。
  • 中國科幻文學:現實比科幻更「科幻」
    之後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在以五四為基準的文學書寫範疇內特別強調感時憂國,特別強調文學反映、改造甚至創造人生。「所謂的憂患意識常常是大家居之不疑的寫作情緒或知識投入焦點。」「我並沒有要否定憂患意識的重要性,我認為這是中國現當代文學非常重要的一種思維方式和寫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