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物理與數學的碰撞融合|高能論壇

2020-11-25 騰訊網

以下內容刊登於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方微信(訂閱號:casihep),《數理人文》(訂閱號:math_hmat)經授權轉載。

丘成桐教授為「高能論壇」作報告:經典廣義相對論的歷史和守恆量(2020 年 10 月 12 日)

近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再一次頒給廣義相對論相關的研究。自 1905 年狹義相對論問世之後,愛因斯坦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將引力成功地融合到他的新理論——廣義相對論之中。廣義相對論對眾多宇宙學現象做出了精準的解釋和成功的預言,令無數學者心馳神往。那麼,廣義相對論的發展過程中有哪些趣事?又有哪些專家學者為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高能論壇很榮幸地邀請到了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教授,為我們分析解讀經典廣義相對論的發展史,以及守恆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回顧廣義相對論的發展歷程,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叫做「等價原理」(圖1),這一思想起源於古老的比薩斜塔實驗:在引力場中,任何自由下落物體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和它們擁有的質量無關。這為愛因斯坦構造一個與觀察者無關的引力理論打下了基礎。

圖1. 等價原理

構造理論的過程中,愛因斯坦曾受多位著名幾何學家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是 19 世紀偉大的數學家黎曼,他提出的空間概念成為愛因斯坦引力理論的重要基石。在黎曼之前,人們只了解三種空間:平面(歐氏空間)、球面空間和雙曲空間(圖2)。黎曼空間與上述的三種空間完全不同,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坐標系來觀察空間的性質,而真正有意義的性質又不會依賴於坐標系的選取。這些空間性質十分重要,它們滿足了愛因斯坦想要實現的等價原理。

圖2. 三種空間

早在狹義相對論提出伊始,物理學家們就開始嘗試在三維空間中融合牛頓引力理論和狹義相對論,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1908 年,在對電動力學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後,閔可夫斯基認為應該將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並以此賦予了狹義相對論幾何解釋。而這也成為愛因斯坦構建廣義相對論的重要靈感,他意識到必須將新的引力理論構建在四維時空之上。將引力理論構建在四維時空之上需要用到張量這一概念,當時通訊還不發達,愛因斯坦與他的好友,幾何學家格羅斯曼,一同翻閱了大量文獻,利用幾何學家裡奇、列維·奇維塔等人發展出來的數學工具,對構建引力場方程做出了很多探索。最終,通過與數學家希爾伯特的交流,愛因斯坦於 1915 年建立起了完整的廣義相對論體系(圖3)。

圖3. 愛因斯坦方程(圖片來自網絡)

丘成桐教授表示:愛因斯坦無疑是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者,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幾何學家們對理論的幫助。同時,他還激勵同學們,一個偉大的貢獻需要長時間的思考以及瞬間的靈感,中間一定會經歷很多困難和曲折。

廣義相對論的構建到這裡便告一段落,但是故事還遠沒有完結。廣義相對論是一個亙古未見的理論,不僅因為運動方程是高度非線性的,還因為背景時空是動力學演化的。前者導致運動方程極難求解,並且很難找到恰當的初值和邊界值,這個問題困擾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完美的方案。後者導致時空沒有整體的對稱性,以至於難以定義質量、角動量這些常見的守恆量。為了解決守恆量的定義問題,物理學家們做了很多嘗試。例如,假設系統是孤立的,可以利用無窮遠處的漸近對稱性定義系統的總質量,也就是眾所周知的「ADM質量」。另外,為了跟蹤系統由引力輻射帶走的能量,還可以在類光超曲面上定義「Bondi質量」。上述定義只能表示整體時空區域內的總質量,為了研究關於質量更多精細的信息,物理學家們還進一步定義了「準局域質量」。

圖4. 丘成桐與孫理察(Richard Schoen)

然而,這些定義能否反映真實的物理系統一直以來都是大家爭論的焦點。例如,孤立系統的 ADM 質量是否恆正?如若不然,負質量系統的存在表示廣義相對論一定是有極大缺陷的,需要新的物理或是數學思想來挽救。這個問題困擾了研究者們很久,直到 1979 年,丘成桐教授與他的合作者和學生孫理察(圖4)證明了系統的 ADM 質量一定是正的,避免了危機的產生。在此基礎上,丘先生還證明了只要系統的質量密度足夠大,一定會塌縮形成黑洞(圖5),這是人們第一次清晰嚴格的推導出黑洞產生的物理機制,這裡他用到一個彭羅斯和霍金髮展的研究奇異點的叫做封閉陷獲面的工具。除此之外,丘成桐教授與合作者們還發展了一套關於「準局域質量」的定義,這使得常見的守恆量如動量、角動量都可以被很好的定義出來。

圖5. 黑洞

丘成桐教授表示:廣義相對論與幾何學相互影響了一個世紀,這是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一次很好的合作,也期望以後能進行更多的合作與交流。在場的同學們反響熱烈,在報告結束後向丘先生提出了很多問題,丘教授也一一耐心解答。他鼓勵同學們,青年人在科研中要學會深入思考,敢於質疑、敢於挑戰困難,才能最終攀上真理的高峰。■

人物連結

丘成桐教授是著名美籍華裔數學家。現任哈佛大學數學系教授、物理系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1976 年, 丘成桐教授證明了卡拉比猜想與愛因斯坦方程中的正質量猜想,並對微分幾何和微分方程進行重要融合,影響重大。丘成桐教授在幾何、拓撲學、物理學上做出許多成就,於 1982 年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即相當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並於 2018 年榮獲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高能論壇

2020 年 10 月 12 日,首期「高能論壇」在中科院高能所舉辦。本次論壇邀請哈佛大學數學系、物理系教授丘成桐作為主講嘉賓,他以「經典廣義相對論的歷史和守恆量」為主題,向現場近 200 位與會代表及線上 50 餘萬觀眾作了精彩的報告。高能所 B 站號、北京青年報、騰訊新聞、騰訊視頻、中科院北京分院快手、中國數字科技館等線上平臺做了同步直播。

「高能論壇」致力於打造一個以推動我國基礎科學研究,促進國際學術交流和發展為目標的高級別學術科普平臺。論壇主題廣泛覆蓋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等領域。一方面,論壇將聚焦國際物質科學前沿重大成果,薈萃國際知名學者,增進跨學科領域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開闊視野,激發創新思想;另一方面,科學家與企業家和工程師的合作極大地推動了產業技術發展,論壇將邀請各界精英一同探討科學技術在人類文明進程中與經濟、文化的關係,探索、開拓產學研合作新模式。通過「高能論壇」組織的活動將更好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傳播科學知識,有效推動學術交流與合作。

「高能論壇」由高能所主辦,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高能物理前沿研究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協辦。

相關焦點

  • 丘成桐: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天極網IT新聞頻道】現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後,有很多根本無法做實驗,在家用紙筆來算,這跟數學家想像的差不了多遠,所以說數學在物理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
  • 三亞國際數學論壇: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融合
    一流智慧與一流環境完美融合      ———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綜述     三亞,擁有世界一流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     國際頂級的數學家、科學家,具有人類一流的頭腦和智慧。     首屆三亞國際數學論壇的舉辦,使一流的環境與一流的智慧完美融合,相得益彰。
  • 科技創新論壇 數理與人文
    高能所科技創新論壇(218)報告題目:數理與人文報告人:丘成桐 院士(哈佛大學)主持人:王貽芳
  •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數學家丘成桐中學開講座 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2020年12月01日 14:51   來源:金羊網   參與互動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金羊網  作者:蔣雋;高焓  2020-12-01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丘成桐講座吸引大批師生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桂炎 攝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蔣雋、實習生高焓、通訊員李芸報導: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
  • 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華附開講:暢談數學的「無用之用」
    :11月30日,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這是丘成桐第三次到華附為學子們開講。 面對同學們,丘成桐以他與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的故事開場。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所長告訴丘成桐:「我們這裡研究的是無用之學,這些無用之學在未來會成為社會的盤石、國家的棟梁」。丘成桐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
  • 丘成桐:享受數學之美
    「充沛的精力來源於對數學的熱愛和興趣。」丘成桐說,「搞學問如果沒有激情,就永遠達不到做大學問的地步。」雖經長途跋涉,丘先生依然精神飽滿,毫無倦意,侃侃而談。丘先生說:「數學是一門很有意義、很美麗、同時也很重要的科學。從實用角度講,數學遍及到物理、工程、生物、化學和經濟,甚至與社會科學也有很密切的關係。
  • 楊振寧給高能物理的困境留了個面子 郭曉明
    最近,網絡媒體公開討論中國是否建造大型對撞機的問題。丘成桐支持中國建築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則反對。如果我們不深究大型對撞機究竟解決什麼問題,而只就資質和學術權威而論,當然是聽楊振寧的,因為楊振寧是高能物理規範場理論的創建人,而丘成桐是數學家。
  • 數學界的凱撒大帝——華人數學家丘成桐
    在物理領域,還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這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充分證明了丘成桐對物理的重要貢獻。發現來自中國的學生在數學幾何方向一直跟不上哈佛的教學,於是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丘成桐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以及清華大學成立了數學科學研究所、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擔任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浙江大學數學中心的主任。替祖國的科學數學事業培養人才。
  • 楊振寧給高能物理的困境留了面子
    丘成桐支持中國建築大型對撞機,而楊振寧則反對。如果我們不深究大型對撞機究竟解決什麼問題,而只就資質和學術權威而論,當然是聽楊振寧的,因為楊振寧是高能物理規範場理論的創建人,而丘成桐是數學家。當然,對於耗費巨大的這樣一個項目,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來推敲,究竟於國家、人民有用無用,這也是雙方爭論的焦點之一。
  • 丘成桐現身合肥分享發現數學之美 點讚中國科大年輕學子
    緊接著,又有多場學術講座等待他來主持並出席,抓緊時間與國內外數學家和年輕學者們共同探討數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28日,丘教授還要去中國科大給學生們做一場報告。丘成桐現身合肥。其實,這不是丘成桐第一次來合肥。幾乎在去年同一時間,他受邀訪問中國科大做客「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
  • 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走進數學的王國
    丘成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國際知名數學家。這個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美籍華人,如今已年近70歲,但近年來,他在數學研究上依舊十分活躍:僅2015年一年,他就以每個月兩篇論文的速度進行了大量高質量的數學研究。  美好的沙田時光  丘成桐的父親丘鎮英,193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翌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深造。
  • 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與華附學子「聊數學」
    今天下午,國際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來到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在「華附講壇」第156期開講,與廣東中學生暢談「數學之美」,交流數學和基礎科學在應用科學中的重要性。丘成桐先生指出,數學和基礎科學是許多應用學科的基礎。以計算機硬體設計為例,通過利用費曼算法做「大數字因子分解」的辦法,有望提高硬體的速度和儲存的能力,為此各國關於量子計算器的研發工作紛紛展開。 第二個例子來源於人工智慧領域,近年來人工智慧從一種理念變成一種可應用的技術,得到蓬勃發展。而其中數學理論的局限,成為這一領域中許多瓶頸的本源。因此想要人工智慧技術在國際領先,基礎理論的突破不可或缺。
  • 楊振寧和丘成桐為200億美元論戰,水平也就比寶強高了100個郭德綱
    而且,建了也是外國科學家主導,中國人分不到諾貝爾獎竟然敢取《高能物理的絕唱》這種題目。。他的文中署名頭銜是:哈佛高能物理博士哇哦,博士,高能物理,哈佛的屌不屌,你就說屌不屌證明了卡拉比猜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學中弦理論的基本概念,對微分幾何和數學物理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1982年度榮獲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是第一位獲得這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華人,也是繼陳省身後第二位獲得沃爾夫數學獎的華人。
  • 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十大亮點
    編者按 11月27-28日,卡拉比—丘(梅州蕉嶺)數學大會將在蕉嶺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會由菲爾茲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院長丘成桐院士發起,由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廣東省數學會、粵港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共同主辦。
  • 高能物理的絕唱
    ---    作者是王孟源,哈佛高能物理博士現代高能物理始於1940年代的量子場論(Quantum Field Theory),最初的應用是以量子電動力學(QuantumElectro-Dynamics,QED)來解釋電磁力。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19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數學歷史大綱」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舉行,並在西三報告廳進行實況轉播。
  • 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大師...
    2020年12月28日,應我校邀請,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先生訪問我校並做客中國科大「大師論壇」,以「廣義相對論框架下黑洞的存在性」為題為全校師生做精彩報告。本次報告會在東區大禮堂舉行,校長包信和院士出席會議,全校近兩千名師生參會。報告會由國際合作與交流部部長瞿昆主持。
  • 國際數學大師評丘成桐:在哈佛,一人就是一個數學系
    現為哈佛大學William Casper Graustein數學講座教授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摘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克拉福德獎這三個世界頂級大獎,其中沃爾夫數學獎與菲爾茲獎同被譽為數學界的最高榮譽。  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獲得者唐納森稱他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的數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