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紅十字日,準確來說是「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這個紀念日最早是於1948年,以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確定的。瑞士人亨利·杜南出生於1828年5月8日,他於1863年2月9日在日內瓦建立了早期的國際紅十字會,這是一個沒有任何歧視的國際性救援組織。在成立之後的一百多年裡,紅十字會活躍在災難和戰爭的邊緣,救援和幫助了無數需要幫助的人,成為國際救援領域的標誌性力量,而創始人亨利·杜南也因此獲得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
因為宗教等原因,「十字」在國際上一直是一個神聖而又莊重的符號,紅十字也不例外。在老照片上、報紙上、書刊上、電視上……但凡是有戰爭和災難的地方,我們總能在破敗不堪的廢墟中看到這個標誌和身著這個標誌的人,他們來回地穿梭忙碌的身影,仿佛是寒冬黑夜中的一盞燭火,微弱而又溫暖人心。
紅十字會和醫院標識的關係
在世界範圍內,中國是少有的將「十字」作為醫院、醫藥標識的國家之一,以至於許多外國朋友都曾以為醫院是國際紅十字會的某個機構而不敢進去,甚至許多中國人自己都搞得雲裡霧裡。那麼中國的醫院為什麼要採用十字標誌呢?二者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
事實上,中國醫院的標識,最早是起源於西方在中國開辦的教會醫院,與國際紅十字會的聯繫並不大。我們現在看到的許多著名的大醫院,其前身都是外國人建立的教會形式的西醫院,如協和醫院、同濟醫院、北京醫院等等。這些教會醫院早期的標示更多的是宗教意義上的十字符號,由於西醫比較先進而且見效快,在加上舊中國識字率低的緣故,生病了就找「掛十字架的地方」成為舊中國人們的生活新常識,人們在無形中把十字架當成了西式醫院的牌子。
也正因如此,中國新式醫院的印象也逐步被「十字架」刻上烙印。
為了區分於國際紅十字會(紅十字白底),以及瑞士國旗(白十字紅底),我國曾對於醫院的標識進行統一划分,最終將其確定為白十字+四紅心的形式。另外,我國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誌使用辦法》也對紅十字的使用規範也做過明確規定,除了紅十字會、武裝力量醫療機構和戰時醫療組織之外,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可以隨便使用紅十字標識。
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醫院是不允許使用紅色十字(紅十字)標識的。
宗教符號衍生了教會醫院標識,進而出現了現代醫院的標誌。而紅十字會的符號則是與教會醫院一樣,都是來源於宗教的影響,與現代的醫院符號基本沒有關係。也因為宗教的原因,在1876年土俄戰爭中,土耳其就曾告知瑞士政府,紅十字的標誌冒犯了穆斯林軍隊的信仰,所以,他們認為應該採用紅新月標誌。此後,穆斯林國家的紅十字會多採用紅新月標識。
國際紅十字會的前世今生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的紅十字標識和組織,是起源於1863年瑞士人亨利·杜南建立的「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其成立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救治戰爭中受傷的士兵和平民。
亨利·杜南出生於1828年5月8日,當時的瑞士已經奉行中立政策數百年,亨利·杜南從小就深受人道主義思想薰陶,十分關心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十幾歲時,他就經常去當地的貧民窟、監獄去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書籍。1859年,亨利·杜南李果義大利索爾費裡諾鎮,當時這裡剛剛經歷過一次戰爭,法國、薩丁尼亞聯軍正在和奧地利在這裡交戰,他親眼目睹了戰場上數以萬計的傷員因為無人救治而痛苦地掙扎或者死去。
杜南深深地被這種慘象所震驚。他立刻在當地組織平民和婦女對傷員進行救援,並努力說服民眾協助救人而不需要去思考這些士兵的立場。另外,他還自費購買了許多相關器材和藥品,建立了一座臨時的醫院。這是亨利·杜南第一次立志為他心中的人道主義事業付諸行動,在此之前,他所做的更多的是呼籲和譴責。
回到瑞士之後,亨利·杜南將他此行的經歷寫成一本書,詳細地描述戰爭過受傷戰士兵們的悽慘狀況和救援過程,並自費出版,將書送給當時歐洲著名的軍事、政治家們,呼籲他們建立戰場醫療救援隊。
1863年,亨利·杜南在瑞士日內瓦發起和成立了國際紅十字委員會,並費了很大的力氣說服了歐洲的16個國家加入並成立各自的紅十字組織。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紅十字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在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9年8月12日,內瓦公約正式確立了三種戰地救護識別標誌,即紅十字、紅新月、紅獅與太陽(現已取消),所有標明為紅十字相關的人員、設備、房屋等,均受日內瓦公約保護,任何敵對勢力不得隨意攻擊。
1965年,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在維也納新霍夫堡正式宣布了和確立了該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大致內容是:
人道
紅十字會的初心是希望可以不受歧視地像戰爭中受傷的人員提供援助,努力減少他們的痛苦,這種援助不受任何時間、地域的限制。
公正/中立
不得歧視國籍,種族,宗教信仰,階級,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也不得在任何形式的敵對行動中餐採取選邊站隊的行為,只求努力減輕人的痛苦,並優先處理最緊急的痛苦事件。
獨立/自願
該行為是獨立的,自願的,不受任何利益驅使的運動。國家紅會是各國政府的人道主義服務的輔助機構,理應受到當地法律的約束,但前提是必須始終保持其擁有高度的自主權。
統一/普遍性
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紅十字會組織。在世界範圍內,該組織必須對所有人開放,所有社團擁有平等的地位,並且能夠持續開展人道主義工作。
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憑什麼獲得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
紅十字會在動蕩不堪的19世紀末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該組織成員從戰場上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垂危的生命,讓人道主義的光輝在殘酷的戰場上閃耀,以另外一種形式締造了和平。所以,在諾貝爾獎第一次頒發時,紅十字會的創始人亨利·杜南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他是這個獎項的第一個獲得者。他無愧於這個獎項。
在亨利·杜南的頒獎辭中這樣寫道:
沒有人比你更值得得到這份榮譽,因為在四十年前,你是為了救濟戰場上的傷員而踏上國際組織。如果沒有你,紅十字會,十九世紀最偉大的人道主義成就,可能永遠也不會發生。」
亨利·杜南的晚年窮困交加,於1910年10月30日逝世於海登,時年82歲。按照遺囑,他的遺產被捐贈給慈善團體,他的骨灰被安放在蘇黎世的一處公募,他的墓碑上有一處大理石浮雕:一個救護者跪在一個垂死之人的旁邊,餵著他生命的甘露。這就是紅十字會創始人亨利·杜南光輝的一生,他無愧於「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項。
1948年,國際紅十字協會把每年的5月8日,也就是亨利·杜南先生的生日,確定為「世界紅十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