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航空裝備設計一路向前,包括3V轟炸機、閃電戰鬥機、ATL98運輸機等,只有更醜沒有最醜用在英國這些機型上一點也不意外。在大家對英式風格機型念念不忘時,蘇聯時代同樣也有很多醜到極致戰機,只不過出現頻率不高名聲不響。
今天要提到的這款主角是——伊爾-20強擊機,著名的伊留申設計局研製,二戰後期產物。以往大家對伊爾-2「黑死神」強擊機印象絕對深刻,對於它的改型伊爾-10也是厚愛有加,甚至還成為中國空軍第一代強擊機戰果豐碩。不過在伊爾-10之後伊留申還推出了伊爾-20強擊機,和看起來造型很常規的前輩想比,伊爾-20已經成為一款另類。

下面這款非主流就是伊爾-20強擊機,按道理戰鬥機都追求流線型設計,這款機型反其道而行搞了個大腦袋頂著。伊爾-20強擊機是用於替代伊爾-10的試驗機,前面說到長相確實特別,第一眼看過去可以沒發現有意思的地方。不過認真看看會很驚訝的發現,原來螺旋槳發動機上方居然安裝了駕駛艙。

1947年,伊爾-20開始研製要求火力及性能要強於伊爾-10,所以成品就是注意火力以及全金屬材質機體。駕駛艙設置在發動機上方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保證飛行員視野,飛行員可以穿過玻璃和槳葉觀察到水平位置以下37度範圍內目標。

伊爾-20火力強悍,機翼兩側有4門23毫米火炮以及1門23毫米尾炮,機翼火炮還能調節角度以23度俯角向地面射擊。從圖一看機翼和尾部火炮很清晰,不過從圖二看好像機腹部分又多了兩門,實在搞不懂這款機型到底隱藏了多少奇葩設計。


1948年11月,原型機製造完成並於12月4日首飛,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515千米/小時(相比伊爾-10慢一些)。原因很簡單,飛機超重再加上駕駛艙這種設計阻力大增,而且裝備的M-47發動機問題較多比如嚴重的振動問題。
另外,由於發動機上方安裝了駕駛艙,如果發生事故需要緊急跳傘逃生。不知道飛行員有沒有勇氣,在離螺旋槳這麼近的地方跳傘,就算是常規迫降彎曲的槳還可能撞擊到駕駛艙。

首飛之後接下來一年測試時間中,伊爾-20由於裝備更易出問題的M-47發動機,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問題。創新思維下點子很多,但效果並不理想還不如伊爾-10來的好用,同時噴氣時代到來,因此這款因外型被稱之為「駝背」的飛機沒等來量產,最後在1949年5月14日項目終止。
1948年到1949年的測試中發現,比伊爾-10速度慢且不成熟的M-47發動機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沒有能夠進行量產。試飛員們通常會以「駝背」來稱呼這架飛機。

伊爾-20強擊機標配兩人,飛行員及機槍手各一名,實用升限7750米,最大飛行速度51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680千米。除配套23毫米火炮外,還能攜帶1.2噸彈藥,包括132毫米火箭彈等。

參考伊爾-10換裝發動機版本,這種掛載能力和A-10很類似,火力強大性能在螺旋槳式飛機中也是相當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