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來,課前5分鐘學生自己講……這位國光老師上課不走尋常路

2021-01-21 騰訊網

見到國光中學副校長黃漢宗的時候,他剛上完一堂語文課回到辦公室。沒做多長時間停頓,他馬上和同事對接起了學校「光前精神」校本特色德育課題的後續開展工作。對接過程中,時不時有同事走進辦公室,就學校工會接下來要開展的一些活動進行匯報。

黃漢宗不疾不徐,一條條對接。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壓在手頭的工作逐一被捋順。這樣緊湊的工作節奏,對黃漢宗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泉州語文名師、工會主席、曾分管學校德育及教學教研工作,主持學校「光前精神」特色德育課題……這個在教壇深耕32年的老教師,面對工作時總能保持著最飽滿的激情,在同事眼中,他似乎是一個不會疲倦的人。

「教育根植於愛。」擺在黃漢宗案頭工作牌上的這句話,或許能解釋他32年裡為何總能對工作充滿熱情。愛學生、愛學校的他,總是在工作中勇挑重擔,在教育管理中不斷探索創新。今年9月,黃漢宗被福建省教育廳評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課前5分鐘

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人,為什麼要讀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4日上午,國光中學高二年(6)班教室內,學生小翔走上講臺,落落大方地開始了他這學期第一次課堂分享。臺下,全班同學屏息凝神地聽著,語文老師黃漢宗站在教室後排同樣一言不發,只是用默許的眼神鼓勵臺上的小翔。

臺上,小翔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聊起了自己的求學經歷。講到動情處,小翔眼眶泛紅,連帶著臺下的同學們情緒也受到了感染。語畢,黃漢宗站起身來,帶頭鼓起了掌,掌聲在教室裡經久不息。

「小翔的演講告訴我們,大家能坐在這裡讀書,離不開父母的支持。作為一名男孩,不一定要有遠大志向,但一定要想辦法改變家裡的生活環境,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讀書是唯一的捷徑。希望大家不辜負父母期望,認真讀書,在國光校園快樂成長!掌聲再次送給小翔同學!」黃漢宗對小翔的課前分享進行了總結,再次贏得了臺下熱烈的掌聲。

把每堂語文課的前面幾分鐘交給學生來掌控,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這是黃漢宗到國光任教20多年時間來雷打不動的教學習慣。短短5分鐘的時間,學生上可聊天文,下可聊地理,時事政治任憑你戲說,趣聞軼事同樣也可調侃……在分享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了鍛鍊,表達能力和形體語言更是得到了提升。「其實不少老師也嘗試過這樣的方式,不過,我把它堅持了下來。」黃漢宗說道。

在國光中學,每一個上過黃漢宗語文課的學生,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漢宗老師的課堂從不照本宣科,他的課堂時常不走尋常路,除了偶爾跳脫出課本進行生活化的交流分享,還不時伴隨著很多興之所至帶來的驚喜。比如,他會在講到父愛的時候給學生們播上一段最近讓他感觸頗深的微視頻;比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鬥志,他會給學生們安排看一場勵志的電影。

這種活潑生動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了學生們對於語文學科的天然興趣。他所執教的班級,成績常年排名前列,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獨特的育人理念,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畢業都15年了,還是很懷念漢宗老師的課前5分鐘,就是這5分鐘,讓我們每個人都建立起了自信,敢於展示自我。」提起恩師的課堂,國光中學2006屆學生黃宗揚仍然記憶猶新。「記得漢宗老師的課堂聲情並茂,談古論今,妙趣橫生,慶幸高中三年被這樣的老師執教。」黃漢宗的學生林開陽如是說。

熱愛生活

用激情感染同事和學生

原本想當兵,沒承想兵沒當成,最終誤打誤撞進了三尺講臺,黃漢宗說自己很慶幸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在這個崗位上,他有更多獲得感。

從一個青澀的年輕教師,到教學能力突出的業務骨幹,再到泉州級學科名師,從教32年來,黃漢宗在教學一線平凡艱苦的工作崗位上,始終虛心學習,不斷進取。他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每天充滿熱情地汲取水分。

從2005年「選青」中評上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以來,他先後擔任學校語文備課組長、辦公室主任,並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迅速成長為國光中學副校長、黨總支宣傳委員兼組織委員,第二支部書記,工會主席。

2018年3月,國光中學領導班子調整,作為副校長,黃漢宗在校級領導只有2人的情況下,依舊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同時全力支持校長李俊鬆開展工作。

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在學校德育、教學、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辛勤工作。從每天7時進入校園,他就擰緊發條,把每一件事情都儘量做到最好,有時候結束一天的案頭工作時,已是晚上11時。

分管教學工作時,在校長直接帶領下,黃漢宗參與重新修訂學校「十三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在辦學特色、高考綜合改革、隊伍建設、立德樹人、課程體系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出謀獻策。在學校管理方面,他建議通過實行年段負責制管理和設項目組的分布式扁平化管理,較好彌補了科層化管理的局限性。

星光不負趕路人。在全校教職工團結一致下,學校不僅順利通過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整改複評,2019年高考學校更是取得輝煌成績。

成績的取得並沒有讓黃漢宗放鬆。今年,一周6節課,再加上學校大大小小管理工作以及課題研究任務,黃漢宗每周仍舊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黃漢宗深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唯有一個好的身體,他才能在學校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每天早上6時做一套操,每天晚上操場跑圈5公裡,雷打不動,此外,我喜歡唱歌、跳舞、騎行,熱愛生活就是我的健康秘籍。」談及自己的健康心得,黃漢宗如是說。

儘管已是知天命之年,但黃漢宗的頭上絲毫不見一根白髮,濃密的黑色眉毛,更是成為他的個人特色。嗓子洪亮清透的他,不僅時常在班級裡忘情高聲朗誦《將進酒》《出師表》等經典名篇,學校大大小小晚會的主持司儀工作更是由他一肩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黃漢宗總是用他的激情感染著身邊的人。

主持課題

凝練學校德育特色

從初中到高中,再到30多年的任教生涯,黃漢宗51年的時間裡有三十多年時間都和國光結緣。他坦言,自己有很強烈的國光情結。

近些年來,由於多方面原因,國光中學在教學管理上或多或少面臨著一些瓶頸。如何為學校突破瓶頸貢獻一分力,作為一個「老國光」,黃漢宗一直沒有停止過思考。

2018年10月12日,福建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課題《「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在國光中學開題。這一課題是學校在《光前風範》校本課程研究的基礎上,申報並通過省級課題立項的德育課題,是國光中學在「光前精神」育人上進行的最新研究探索。

作為課題負責人,黃漢宗寄希望於通過這個課題,為學校凝練出一個帶有深刻國光烙印的辦學特色,通過這一特色,創新學校德育方式,依託光前精神及其人格魅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通過榜樣的學習,來影響促進學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

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學校每屆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講校史,講陳嘉庚、李光前的愛國愛鄉,興學育人的精神;第一次活動就是組織參觀光前堂,從感情入手逐步升華,讓光前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學生腦中。

每一屆國光學子的課程裡都有《光前風範》校本課程,通過教師的講授,師生的交流、探討,讓學生感悟光前精神的豐富內涵。此外,校友編著出版的《光前傳》《思源》《湧泉》《僑界楷模李光前》也成為師生必讀的校本文化課程。

「光前精神是國光中學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個課題去年9月份已經結題,接下來,我們將會對課題進行深化實踐,希望能通過課題的實踐,團結所有國光人,一起為母校的發展貢獻一分力量。」黃漢宗說道。

記者:林超連 文/圖

相關焦點

  • 江西南昌補習班火爆的背後:老師上課不講重點,學生被迫另尋他路
    原來,很多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不怎麼講重點,學生在課堂上感覺學不到什麼東西,只能指望在課下補課來提升成績。這種現象在高中尤其普遍:要麼,上起課來東扯西扯,廢話連篇,一堂課下來,沒幾句話是有用的,學生弄不懂的,照樣還是沒弄懂;要麼,講課拖拖拉拉,一道題講了半節課,還是沒講出個所以然來;要麼,對著課件照本選科,大段大段地抄筆記,根本抓不住重點。
  • 課前5分鐘讓學生「開講天下」
    思政課教學不僅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通過有效的手段和方式讓學生自覺參與到思政課教學活動中。日照職業技術學院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工作,從2014年開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探索「項目化」教學改革,設置了「開講天下」實踐教學項目。該項目是在每節思政課前,利用5分鐘時間舉行「開講天下」主題演講,由學生述評時政新聞。
  • 美女老師穿「內臟器官服」上課,「以身示範」讓學生們受益匪淺!
    近日,一位西班牙美女生物老師,為了讓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和了解所學習的「人體內臟構造」知識!在網上買了一套「人體內臟器官服」,穿著這身「人體內臟器官服」來給學生們上課,以身示範,讓同學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更加印象深刻!而具體這身「人體內臟器官服」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 作業幫「新匠師」熊娟:讓學生課上不走神,就要「高頻互動」
    講完之後,家長中有一位老先生過來跟我說,小姑娘講得不錯,比我們學校裡老師講的都好。我才知道,原來後面坐了一位數學老師。」   對於一位老師來說,如何把課講好只是第一步,有沒有學生願意跟著學,也是評判教師素質的重要指標。第一次正式開課,由於臨近開學、大部分學生已經報了其他機構的課程,熊娟的班只有4位學生報名。「我在第一排特別尷尬,20人的教室只有4個孩子,後面坐了4個家長。」
  • 從二段直升到九段 這位圍棋天才就是不走尋常路
    李欽誠確實不走尋常路。這位不到18歲的江西棋手,今天在東京擊敗韓國新銳申真諝,奪得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這第一個世界冠軍,就為李欽誠帶來了2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萬元)的獎金,以及從二段直接升到九段的榮譽。他也是目前中國圍棋最年輕的九段棋手。  李欽誠奪冠,讓中國再添一位不到18歲的世界冠軍。但圍棋業內人士都說,李欽誠這還是大器晚成了。
  • 90後廣州美女老師臀圍99cm,學生上課都「目不轉睛」,瘦身有竅門
    導語:老師這個名稱,自古至今浮現在腦海裡的形象就是嚴厲、刻板、循規蹈矩。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自己敬仰的老師,他們也許當時對我們很嚴厲,但是現在想想他們也是為了我們學生好,沒有哪位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好的。
  • 你猜這位上課特來勁的最年輕博導,一年發多少國際TOP論文
    說起這個數字,他自己卻並不滿意,「年輕時追求數量,有些論文現在看來還不夠好,以後要做得越來越好。」不僅科研做得厲害,成果發得多,孔新兵還樂於教學,主動向學院提出要給本科生上課,「既然當老師,不就得給學生上課麼。」
  • 我懷念只用一張嘴就能讓學生聽入神的課堂,而非老師不講學生上臺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最愛上的就是歷史課。那時候,我們還沒有電子黑板,還沒有那麼多課堂活動,僅僅靠老師一張嘴,就能讓全班人聚精會神45分鐘。當我成為老師的時候,我去很多地方,聽了很多的課,那時候,學生上臺講了半小時,老師站在一邊,僅僅插了幾句嘴,亂糟糟一節課過去了。我知道,這叫做翻轉課堂。
  • 「學生上課」是「take a class」,那「老師上課」用英語怎麼說?
    在中文表達中,有很多時候同一個字都會表示不同的意思,比如說我們本期要討論的——學生上課和老師上課。這裡雖然都是說的「上課」,但是實際上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英語中,「學生上課」是「take a class」,那「老師上課」用英語怎麼說?1. 「學生上課」英語怎麼說?「學生上課」我們應該知道習慣性表達叫做take a class。Take這個詞常用於參加各種學習中的活動。
  • 80後博導一年發6篇TOP級期刊論文 學生上課「瑟瑟發抖」
    說起這個數字,他自己卻並不滿意,「年輕時追求數量,有些論文現在看來還不夠好,以後要做得越來越好。」「我要把統計學的課上個遍」不僅科研做得厲害,成果發得多,孔新兵還樂於教學,主動向學院提出要給本科生上課,「既然當老師,不就得給學生上課麼。」
  • 新冠疫情期間,老師是怎麼樣給學生上課和檢查作業的?
    一、上課的基本流程 1.課前備好課,不上無準備的課,因網課特點,大多課程都要製作課件,所以要做好充分準備,課件製作時字體要大,一張PPT中的字數不能太多,要考慮到學生手中的設備可能是手機,屏幕較小,如果字體太小,會影響學生觀看。備課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同網課的優缺點,設計豐富有趣的互動環節。
  • 教文科生學代碼,這位老師有方法!
    19級網媒喻趙宇也分享到,「以前來晚了就只能坐在後面,然後就看不太清老師所輸入的代碼,現在在新的智能媒體實驗室上課,即便是坐在後面,也能很清晰的看清屏幕上的代碼。」細水長流,因材施教老師的持續輸入要有一桶水,才能盛給學生一碗水,而那一碗水怎樣才能讓學生接受,並且吸引學生,是黃龍老師一直在思考的。
  • 那些年的可愛教師:老師自願捐腎救昔日學生(圖)
    中新網9月10日電 今天是教師節,是辛勤工作的老師們的節日。在莘莘學子眼裡,老師們是春蠶,是燈塔,又是太陽;然而,還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老師,因為幽默風趣、特立獨行、創新大膽,成了學生們心中「最可愛的人」。打扮成「蜘蛛俠」給學生授課、大膽「脫衣」為學生講解剖、主動捐腎救昔日學生,這樣的老師們誰不愛!
  • 浙大100萬獎勵這位好老師:他是中文慕課第一人,受益學生超180萬
    開學前的暑假,翁愷靠著一本列印出來的一千多頁的英文版《Thinking in Java》,先自己學會,然後再教給學生。1998年,教室裡都還沒有計算機設備,翁愷就手寫板書,把程序一行一行寫在黑板上。到現在,翁愷已經教了20年Java課程,「別人看你上了這麼多年Java,覺得上課應該很簡單。
  • 大學老師創秘笈 學生不做「低頭族」
    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探訪發現,北京的諸多高校中也不乏這樣的老師,在上課時有自己獨特的授課方式和內容,和95後、00後大學生的興趣點「無縫對接」,提升「出勤率」、降低「低頭率」,被大學生「好評不斷」。  抖空竹、打桌球讓物理「活」起來  「你們見過這個小玩意兒嗎?」
  • 知乎帖子評價康震老師,學生們都稱他為「康公」,他的課太搶手
    但是相比於過去幾年,康震老師的確越來越有知名度了,微博粉絲也20多萬了,這在高校教師裡,粉絲數算是很高了。這個帖子下面的評論可以幫助我們大致了解康老師平時的上課情況。首先要說的就是康老師本身講課的魅力。康老師在2003年到2004年連續獲得兩次高校教學比賽一等獎,一次是北師大,一次北京市。
  • 中學公開課玩起學科混搭 兩老師同臺講「相聲」
    不同學科的兩名老師,能不能同臺上課?昨天,福州三中在市級教學公開周上,就有這樣一節課,讓人大開眼界。一名政治老師、一名地理老師,兩人像是在講相聲,上了一堂創新課。  偶然機緣兩學科同臺上課  大約兩周前,福州三中要舉行教學公開周,老師們遞交了課題。
  • 山東化學老師上課發飆,被學生掛到網上,學生老師誰更弱勢?
    近日,一位山東老師在上網課時,課前老師說:「最近聽了一首好聽的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播放了一首肖戰的歌曲暖場。可是這時,一個學生在公屏上打了一句:「肖戰必糊。」因為視頻上有老師的姓名等信息,很快這名老師的個人信息都被人肉出來,很多網友批評這位林老師,說「這個老師實在太壞了」還有人說「不配當老師。」從轉發的內容來看,這個學生認為老師「夾帶私貨」,不該播放歌曲,向學生「安利」明星的歌曲。
  • 「一個學生」的學校:為不失學兩個老師教他一個
    「一個學生」的學校:為了不讓孩子失學,兩個老師教他一個  9月7日上午,在江西九江市柴桑區獅子鎮三橋村中外運敦豪小學一間教室裡,兩位老師正在按照正規教學程序,給一名學生上課。一所學校、兩位老師、一名學生,這樣的情境,已經是第四個學年了。儘管學校裡只有一名學生,但老師仍然風雨無阻,每天準時上下班。
  • 秦皇島老師回應調整情緒帶笑容進教室:沒想到會火,現在只想把課講好
    視頻中,這位年輕的男老師拿著書本從走廊的一頭略顯疲憊地走來,當走在教室門口,他立馬停下來,站直,聳聳肩,整理一下衣服,再扶扶眼鏡,調整幾次微笑的表情,把書本捧在胸前,一切妥當,才大踏步走進教室。今天上午,記者聯繫上這位老師,他叫陳榮強,是秦皇島九州文學的國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