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國光中學副校長黃漢宗的時候,他剛上完一堂語文課回到辦公室。沒做多長時間停頓,他馬上和同事對接起了學校「光前精神」校本特色德育課題的後續開展工作。對接過程中,時不時有同事走進辦公室,就學校工會接下來要開展的一些活動進行匯報。
黃漢宗不疾不徐,一條條對接。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壓在手頭的工作逐一被捋順。這樣緊湊的工作節奏,對黃漢宗來說已經是駕輕就熟。泉州語文名師、工會主席、曾分管學校德育及教學教研工作,主持學校「光前精神」特色德育課題……這個在教壇深耕32年的老教師,面對工作時總能保持著最飽滿的激情,在同事眼中,他似乎是一個不會疲倦的人。
「教育根植於愛。」擺在黃漢宗案頭工作牌上的這句話,或許能解釋他32年裡為何總能對工作充滿熱情。愛學生、愛學校的他,總是在工作中勇挑重擔,在教育管理中不斷探索創新。今年9月,黃漢宗被福建省教育廳評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課前5分鐘
給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人,為什麼要讀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4日上午,國光中學高二年(6)班教室內,學生小翔走上講臺,落落大方地開始了他這學期第一次課堂分享。臺下,全班同學屏息凝神地聽著,語文老師黃漢宗站在教室後排同樣一言不發,只是用默許的眼神鼓勵臺上的小翔。
臺上,小翔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聊起了自己的求學經歷。講到動情處,小翔眼眶泛紅,連帶著臺下的同學們情緒也受到了感染。語畢,黃漢宗站起身來,帶頭鼓起了掌,掌聲在教室裡經久不息。
「小翔的演講告訴我們,大家能坐在這裡讀書,離不開父母的支持。作為一名男孩,不一定要有遠大志向,但一定要想辦法改變家裡的生活環境,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讀書是唯一的捷徑。希望大家不辜負父母期望,認真讀書,在國光校園快樂成長!掌聲再次送給小翔同學!」黃漢宗對小翔的課前分享進行了總結,再次贏得了臺下熱烈的掌聲。
把每堂語文課的前面幾分鐘交給學生來掌控,讓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這是黃漢宗到國光任教20多年時間來雷打不動的教學習慣。短短5分鐘的時間,學生上可聊天文,下可聊地理,時事政治任憑你戲說,趣聞軼事同樣也可調侃……在分享中,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了鍛鍊,表達能力和形體語言更是得到了提升。「其實不少老師也嘗試過這樣的方式,不過,我把它堅持了下來。」黃漢宗說道。
在國光中學,每一個上過黃漢宗語文課的學生,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漢宗老師的課堂從不照本宣科,他的課堂時常不走尋常路,除了偶爾跳脫出課本進行生活化的交流分享,還不時伴隨著很多興之所至帶來的驚喜。比如,他會在講到父愛的時候給學生們播上一段最近讓他感觸頗深的微視頻;比如,為了激發學生們的鬥志,他會給學生們安排看一場勵志的電影。
這種活潑生動的教學模式,建立起了學生們對於語文學科的天然興趣。他所執教的班級,成績常年排名前列,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獨特的育人理念,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畢業都15年了,還是很懷念漢宗老師的課前5分鐘,就是這5分鐘,讓我們每個人都建立起了自信,敢於展示自我。」提起恩師的課堂,國光中學2006屆學生黃宗揚仍然記憶猶新。「記得漢宗老師的課堂聲情並茂,談古論今,妙趣橫生,慶幸高中三年被這樣的老師執教。」黃漢宗的學生林開陽如是說。
熱愛生活
用激情感染同事和學生
原本想當兵,沒承想兵沒當成,最終誤打誤撞進了三尺講臺,黃漢宗說自己很慶幸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因為在這個崗位上,他有更多獲得感。
從一個青澀的年輕教師,到教學能力突出的業務骨幹,再到泉州級學科名師,從教32年來,黃漢宗在教學一線平凡艱苦的工作崗位上,始終虛心學習,不斷進取。他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每天充滿熱情地汲取水分。
從2005年「選青」中評上中學高級教師職務以來,他先後擔任學校語文備課組長、辦公室主任,並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幹,迅速成長為國光中學副校長、黨總支宣傳委員兼組織委員,第二支部書記,工會主席。
2018年3月,國光中學領導班子調整,作為副校長,黃漢宗在校級領導只有2人的情況下,依舊承擔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同時全力支持校長李俊鬆開展工作。
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在學校德育、教學、黨務工作上兢兢業業辛勤工作。從每天7時進入校園,他就擰緊發條,把每一件事情都儘量做到最好,有時候結束一天的案頭工作時,已是晚上11時。
分管教學工作時,在校長直接帶領下,黃漢宗參與重新修訂學校「十三五」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在辦學特色、高考綜合改革、隊伍建設、立德樹人、課程體系建設、學生發展等方面出謀獻策。在學校管理方面,他建議通過實行年段負責制管理和設項目組的分布式扁平化管理,較好彌補了科層化管理的局限性。
星光不負趕路人。在全校教職工團結一致下,學校不僅順利通過福建省一級達標高中整改複評,2019年高考學校更是取得輝煌成績。
成績的取得並沒有讓黃漢宗放鬆。今年,一周6節課,再加上學校大大小小管理工作以及課題研究任務,黃漢宗每周仍舊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
黃漢宗深知,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唯有一個好的身體,他才能在學校教學及管理工作中更加遊刃有餘。「每天早上6時做一套操,每天晚上操場跑圈5公裡,雷打不動,此外,我喜歡唱歌、跳舞、騎行,熱愛生活就是我的健康秘籍。」談及自己的健康心得,黃漢宗如是說。
儘管已是知天命之年,但黃漢宗的頭上絲毫不見一根白髮,濃密的黑色眉毛,更是成為他的個人特色。嗓子洪亮清透的他,不僅時常在班級裡忘情高聲朗誦《將進酒》《出師表》等經典名篇,學校大大小小晚會的主持司儀工作更是由他一肩挑。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黃漢宗總是用他的激情感染著身邊的人。
主持課題
凝練學校德育特色
從初中到高中,再到30多年的任教生涯,黃漢宗51年的時間裡有三十多年時間都和國光結緣。他坦言,自己有很強烈的國光情結。
近些年來,由於多方面原因,國光中學在教學管理上或多或少面臨著一些瓶頸。如何為學校突破瓶頸貢獻一分力,作為一個「老國光」,黃漢宗一直沒有停止過思考。
2018年10月12日,福建省中小學德育研究課題《「光前精神」教育的特色德育校本研究》在國光中學開題。這一課題是學校在《光前風範》校本課程研究的基礎上,申報並通過省級課題立項的德育課題,是國光中學在「光前精神」育人上進行的最新研究探索。
作為課題負責人,黃漢宗寄希望於通過這個課題,為學校凝練出一個帶有深刻國光烙印的辦學特色,通過這一特色,創新學校德育方式,依託光前精神及其人格魅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通過榜樣的學習,來影響促進學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
在課題研究的基礎上,學校每屆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講校史,講陳嘉庚、李光前的愛國愛鄉,興學育人的精神;第一次活動就是組織參觀光前堂,從感情入手逐步升華,讓光前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學生腦中。
每一屆國光學子的課程裡都有《光前風範》校本課程,通過教師的講授,師生的交流、探討,讓學生感悟光前精神的豐富內涵。此外,校友編著出版的《光前傳》《思源》《湧泉》《僑界楷模李光前》也成為師生必讀的校本文化課程。
「光前精神是國光中學一筆寶貴的財富,這個課題去年9月份已經結題,接下來,我們將會對課題進行深化實踐,希望能通過課題的實踐,團結所有國光人,一起為母校的發展貢獻一分力量。」黃漢宗說道。
記者:林超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