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大戰略,在這一重視科技發展成果與應用的大戰略下,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科技發展模式。
在金融業,「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是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 發展規劃(2019—2021年)》對金融科技的定義。在這一定義下,有更多的銀行以更積極的態度和措施發展金融科技,堅持走數位化轉型之路。
一家O2O銀行
在銀行體系中,以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和蘇寧銀行為首的民營銀行一直備受關注。他們之所以長期被聚光燈照射,其中的一個重點是他們的網際網路基因。本文嘗試對蘇寧銀行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科技體檢,看看這家銀行有何特別之處和可取之處。
蘇寧銀行於2017年6月16日開業,系全國第一家O2O銀行。作為數字經濟時代誕生的金融新形態,蘇寧銀行將自身定位於「科技驅動的O2O銀行」,堅持以「研發能力、專業專注、簡單至上」為立行之本,秉承「科技密集、知識密集、風控嚴密、低成本運營」的經營理念,通過金融AI、大數據風控等核心金融科技的運用,聚焦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微商金融、財富管理四大類核心業務,讓金融像水一樣滲透到更多生態,為更多消費者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更低的融資成本、更普惠的金融服務。
可以說,網際網路民營銀行從誕生之初,就在用差異化競爭的思路發展自身的業務。據蘇寧銀行有關負責人向中國電子銀行網介紹說,其科技人員佔比一直超過50%。而這家成立至今才兩年半的銀行,其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都有哪些成果或者產出呢?他是一家合格的網際網路民營銀行嗎?
多項科技成果
據了解,在區塊鏈領域,蘇寧銀行將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結合,利用「物聯網+區塊鏈」為動產質押提供解決方案,並將動產質押從鋼鐵、有色金屬、汽車、能源等傳統貨押行業擴展到了家用電器、數碼3C、家裝建材、日化快消、飲料等體量更小、監控難度更大的行業。
在大數據風控方面,蘇寧銀行上線了「幻識」反欺詐情報圖譜系統和「極目」反欺詐模型打擊線上欺詐,有效降低了風險成本和營銷成本;研發了 「天衡」小微審批模型體系,基於企業及企業主徵信數據、行業數據、場景數據等維度,進行數據輸入、測算及輸出;自主研發了「都卜勒」小微金融風險監控預警平臺,用於對工商企業信息、關聯風險、企業輿情等進行穿透式監控,並智能化、實時化地進行風險預警與決策;開發了「千尋」智能催收系統負責催收。
在生物特徵識別方面,蘇寧銀行開發和應用的刷臉技術,讓個人可以遠程在線開設電子帳戶,識別精準度高達99.97。基於該技術,蘇寧銀行成為江蘇地區企業中最快的開戶銀行,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在核心系統領域,蘇寧銀行在2019年開發出線上線下一體化分布式核心系統 「雲開」,該系統將銀行傳統業務與網際網路創新業務、線下服務與線上服務融為一體,實現了既滿足線上高並發要求,又可支持線下傳統業務等功能,在帳務、用戶、支付等多方面實現一體化,對中小銀行具有廣泛的推廣及應用價值。
2019年這一年,蘇寧銀行的「基於大數據分析的金融風控應用」、「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多次獲得權威機構的認可和社會的廣泛好評。
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
金融之美在於普惠,科技讓金融普惠變得觸手可及。蘇寧銀行成立之初將使命定格在聚焦服務民營企業、服務中小微企業,尤其是傳統銀行服務不到的市場縫隙領域,為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探索改革新路。
「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是這家銀行的發展模式,其用時不到三年的探索,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不斷細分行業市場,將服務下沉到末端客戶,通過深耕供應鏈金融、深耕場景金融,為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不斷貢獻力量,解決中小微融資難題。
針對傳統銀行難以觸及的小微領域,蘇寧銀行專門開發了「微商貸」等小微金融產品。該產品基於專有交易場景,聚焦交易集中的場景,精準批量獲客,為場景中的微小商戶提供融資解決方案。此外,基於公共數據,運用大數據風控技術,分析企業經營情況和誠信水平,為微小商戶提供信用貸款支持。為此,很多客戶拿到了人生中的首筆貸款。
在供應鏈領域,通過區塊鏈動產質押平臺,不僅解決了煤炭、鋼貿業主的融資問題,更為那些從未獲得過存貨質押融資的小微企業主,如經營家用電器、數碼3C、家裝建材、日化快消品等生意的,解決了資金周轉難題。而且可以做到一次授信,一年內有效,實現最快10分鐘放款,將原本繁雜的動產質押融資業務體驗大幅改善。
此外,蘇寧銀行向各大合作平臺輸出API技術,開放金融服務埠,為場景平臺賦能。蘇寧銀行基於場景中的痛點和需求,共同打造定製化的金融產品,將金融業務的基礎功能植入場景,客戶可以在平臺場景中完成開戶、授信、提款、還款等基本操作,讓「銀行無處不在,但就是不在營業大廳」。
蘇寧銀行兩年多的實踐,從科技應用到服務下沉,從核心系統開發到平臺開放,從場景金融到科技普惠。科技改變銀行,銀行擁抱科技。普惠金融駕馭更多科技成果,而科技也將為金融帶來更大動能。
文|中國電子銀行網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