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免費加面加菜吃飽為止 這家麵館會不會虧?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這家麵館會不會虧?

  沒吃飽,加面加菜都免費,一直加到吃飽為止……最近,九龍坡區楊家坪一家麵館因此火了起來。真有這等好事?這家麵館不會虧?昨日,記者前去體驗了一番。

  如果

  面和菜免費加到飽

  昨日上午十點半,記者和同事兩個人來到位於楊家坪步行街百康年世紀門樓下的這家麵館。一進門,在左側收銀臺背後牆上貼著的「加菜/面/米線/免費」提示語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標語下面還放著一桶南瓜綠豆湯,店裡菜單上的價格顯示在6元~26元不等。

  此時不是就餐高峰期,30平方米左右的麵館裡有三名顧客。店裡的員工都在廚房,見到有人來了,一名服務員邊切肉邊問:「吃點啥子?」

  記者兩人分別點了二兩小面和二兩牛肉麵,幾分鐘後,份量和其他麵館差不多的二兩小面和牛肉麵端上了桌。不久,同事吃完二兩牛肉麵便問:「可不可以加面加菜?要不要另外算錢?」

  「可以,我們這裡都是免費加面加菜,店裡都貼了標語提示的。」服務員回答後,便向廚房吆喝:「加點面和菜!」不一會兒,服務員將一份沒有放作料的面和小菜加進了碗中。

  「還可不可以再給我加一點?」同事把剛加的面吃完後又問,此時正在廚房煮麵的一名男士回答說:「可以,只要不浪費,可以免費加到吃飽為止。」於是又煮了一份面加在同事碗中。店家還提醒到:「你碗裡的作料可能味道不是很濃了,我再給你加點油,其他作料你自己在桌子上的盒子裡拿一下。」

  結果

  每天最多加上百份

  在廚房煮麵的,便是老闆胡強。他今年30歲,因為家裡長輩一直以來在開麵館,他18歲高中畢業後學做建築施工員,那時也開始跟著父親學做小面,後來在工地上了幾年班,7年前在石坪橋開了一家麵館,兩年多前又在楊家坪開了第二家麵館。

  「並不是一開業就免費加面加菜,是在經營了一個多月後才實施的。」胡強說,周邊很多上班族,他發現一些食量大的男孩子二兩小面吃不飽,而一些女孩子則常要求少面多菜,於是他想乾脆就免費加面和菜。

  「一開始,我們就在店裡貼了提示語,顧客來吃麵,我們也會在口頭上提醒,現在這個規矩興了兩年多,很多老顧客都了解,我們也就不怎麼提醒了。」胡強說,他這個店每天能賣500多碗面出去,中午和晚上加面加菜的顧客會有點多,一般一天下來會加好幾十份,最多的時候會加上百份,至於總共加了多少面出去,他沒有計算過。

  效果

  不虧錢生意反而好了

  每天加幾十份甚至上百份出去,那天天豈不是少賺好幾百元錢?對此,胡強說,這帳不能算得太精,做生意得做活套,做活了才會得到顧客的信任。「再說了,顧客也確實沒吃飽才會要求加,我就只是少賺點錢而已。」

  胡強說,這兩年他也虧過錢,那是開業的前三個月,一個月虧了一萬五。但那不是免費加面加菜的原因,而是因為同時在做開業活動,二兩牛肉麵只賣10元錢,成本就是12元,一份二兩牛肉麵硬虧2元。後來活動結束了,免費加面加菜的活動還在持續,卻再也沒虧錢了,生意還越來越好了,收益也就越來越高。「我覺得這兩年生意好,除了產品質量和味道有保障以外,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免費加面加菜帶來的效果。」

  胡強坦言,其實面不貴,一斤面能加5份出去,每天最多加十幾斤面出去,再加上人力、水電等費用,也就幾十元的成本。「有的老顧客在店裡來吃麵時,有時我問起,要不要再加點面他們還說不好意思,這種時候我就會主動給他多煮點。」

  除了免費加面和菜以外,店裡還有免費提供的南瓜綠豆湯或銀耳湯,以及免費的泡豇豆和炒胡豆。

  顧客:我們吃三兩不會故意點二兩,這老闆也實在

  隨著時間接近飯點,顧客也逐漸多了起來。記者採訪過程中,就有5名顧客加了面。吃完二兩小面後在等老闆加面的王先生說,他來這家店吃過幾次面,以前都是點二兩面。他以前知道可以加面卻沒有加過,今天是確實沒吃飽就叫老闆加了一份面。

  見到有人在叫老闆加面,顧客劉先生很吃驚:「面還可以免費加?」此時,在一旁吃麵的李先生說:「你看嘛,牆上貼著免費加面加菜的。」

  劉先生吃完二兩小面後,加了一份面:「進門沒看到貼著的提示語,不曉得可以免費加,這老闆實在,生意做得活套。」

  李先生是吃的三兩小面,他是第二次來店裡吃麵,這個月初第一次來吃麵時就知道可以免費加。「雖然可以免費加面,但我覺得開門做生意都有成本在裡面,點個三兩面也就比二兩多2元錢,所以吃三兩卻故意點二兩,沒有必要。」

  正在等著上面的張女士說,她是第一次來這家店吃麵,平時在外面吃麵二兩都吃不怎麼完,今天因為沒有吃早飯感覺二兩不太夠便想叫三兩,「不過老闆很實在,只叫我點了二兩,說不夠可以再加。下一次,我還來。」

  業內:用小成本換來了大收益

  在胡強的店門口,就能看見幾家麵館,胡強店裡免費加面加菜的事情,周圍麵館老闆有什麼看法呢?旁邊萬州麵館老闆沈先生說:「做生意各有經營之道,免費加面加菜可能就是他們店的賣點,不過面的成本不高,他不會虧錢,就是用小的成本換來了大收益。」

  楊家坪正街8號附149一家麵館店員吳女士說,現在麵館生意競爭大,僅周圍就有七八家麵館,年輕人腦殼轉得快,所以就公開說明免費加面加菜,讓人感覺這生意做得活,自然也就受顧客待見。「其實我們店裡要是顧客沒吃飽,讓加一點面,我們也會加的。」(記者 張春蓮 實習生 陳雲 報導)

相關焦點

  • 南京這家麵館自稱鱔魚王,一碗紅燒鱔魚面80塊錢,每天飯點排長隊
    南京自古不缺美食,在眾多的美食中,南京人熱衷於吃麵,面雖然很普通很大眾的一種食物,但是它的口味多變,面的價格高低不同,可以幾塊錢吃一碗麵,也有不少麵館不想,自己家的面太平庸,會採用精良的食材,通過大手筆製作出土豪面,這些面滿滿的奢華感,一碗賣到幾十塊錢甚至幾百上千都有。
  • 快收藏這波麵館盤點!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咥麵條!
    這家店在各大點評網站上能有那麼高的排名,一定不會沒有道理!biangbiang面是招牌,臊子麵味道也很不錯,配料足,性價比很高!這家的單人餐可以免費加面,飯量大的不用擔心吃不飽哦~吃麵不夠的話,也可以來一個夾饃!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饃脆肉香!
  • 這家豆花麵館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
    豆花做的面呢?有人說豆花面最早來自貴州的遵義,本人不敢苟同,兩三百年的東西最好不要以最、以老自居,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關注面的旅途中得到了什麼樣的快樂和新鮮,呼吸到什麼樣的空氣。「張悟德豆花面」給我帶來的除了面的美味,還有從歷史的延續中那些文化的傳承和痕跡,面以外的味道。
  • 太原最貴的麵館——和府撈麵,38元一份面,顧客每天排長隊
    太原有一家被人們稱為「最貴麵館」的店,這家店是一個連鎖店,太原目前僅此一家,店名叫做和府撈麵,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個店名或者到過這家店吃過面,接下來就來說一說我打卡這家麵館之後對它的一個印象吧。其次,去一個飯館吃飯最重要的就是食物,這家麵館最受人們歡迎的食物是番茄湯豬軟骨面、酸辣湯雪花肥牛面、番茄紅燒牛小腩面、嫩汁羊法排、豬油拌麵以及溏心滷蛋,這家湯麵所用的湯底幾乎都是用草本植物熬製而成的,十分養生,在這些食物中個人最喜歡的是酸辣湯雪花肥牛面。
  • 麵館開業免費送「洗衣液」,吸引大量顧客,15天收款8萬,可借鑑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麵館老闆不搞充值活動,只因「一桶洗衣液」,獲得大量顧客天天來店消費,一場活動15天收款8萬【1】案例背景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後門有一家牛肉麵館,味道非常好吃,店裡的滷蛋更是一絕,可我每次去吃的時候,店裡都沒有什麼顧客,整個店都顯得格外冷清。
  • 冬天找點人情味,老巷中一家60多年雲吞麵,據說沒吃過不算廣州人
    就像人們現在誇一樣菜好吃,常會說是小時候、外婆燒出來的味道。從小吃到大的食物口味,給人以極大的安全感,讓我們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還抓得住一些情感的根脈。所以,冬天走街串巷尋美味,會更想要吃些家常的、帶來情感上溫暖的東西。廣州的小夥伴就推薦了這家小小的麵館,說「是廣州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 分店越開越多,菊英的面還有靈魂嗎?
    曾經帶給杭州人許多溫暖回憶的遊埠豆漿、菊英麵店、復星南路小狗麵館、錢江路上的榮鮮麵館,面對紛至沓來的資本,這些本土網紅店的老闆會作出怎樣的抉擇?資本進擊和維護傳統有沒有雙贏的可能?「昨天聽面霸達人說起這家麵館,心痒痒一下班就趕過來,地鐵10分鐘還是很近的。
  • 瀋陽40多年的麵館,一碗雞湯麵4塊錢,是瀋陽人難以割捨的老味道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面的烹製方法不同,做出來的味道也不同,雖然每個人在家裡也可以自己煮麵,但是也不妨礙大街上的麵館生意興隆,飯點的時候顧客盈門!瀋陽有一家國營麵館,迄今大概有40多年,是很多老瀋陽人曾經無比眷戀的味道。
  • 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
    最近,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他從廣西來重慶工作後,就迷上了重慶小面,但令他困惑的是,他在麵館吃「二兩小面」就很飽,但自己回到家裡過秤後煮上二兩面就肯定吃不飽,「難道重慶小面的『二兩』不是真的二兩?」 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昨日,記者帶著陳先生的困惑,進行了採訪探秘。
  • 陽春麵是碗什麼面?
    就是進入配套,也沒失去平價本色;1958年3月23日報紙上報導了0.29元的一份套餐:「高粱二兩,陽春麵一碗,便菜一盆。」原三聯書店總經理沈昌文1949年在上海老寶盛銀樓當學徒,業餘時到民治新聞專科學校上電影科。潘孑農老師帶他去做「群演」。發一二塊錢,還有一碗陽春麵吃;他回憶道:「我高興死了。」在上海,經營陽春麵等面點的稱「麵團業」。
  • 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去上池的那家麵館吃碗回鍋肉麵!
    讀書的時候喜歡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大街小巷都是童年的身影,最喜歡吃的還是那個巷巷裡面一個奶奶煮的肥腸粉兒,不知道裡面是加了什麼仙氣兒,麻麻辣辣的,兩下就唆完了,連湯都不會剩半點兒,每次吃完,裡面就剩下些辣椒米米!
  • 女一號竟然是這位杭味麵館老闆娘
    杭味麵館的老闆江雲,竟然是螞蟻集團上市路演片的女一號。螞蟻集團的高層領導,包括董事長井賢棟、CEO胡曉明等,都成了花絮裡「跑龍套」的角色——有的當攝影師,有的打燈,還有的扛器材。7年來,杭味麵館每天賣出近1000碗面,俘獲了無數支付寶員工的胃,江雲也被程式設計師們稱為支付寶第一個「編外產品經理」——這7年,每當支付寶推出一個產品,都會第一時間拿到店裡試用。各種行動支付的工具,都被江雲試了個遍。7年過去,江雲發覺:自己參與了中國行動支付的變遷,也見證了10億人數字生活的改變。剛開業時,江雲花四千多塊,買了一臺收銀機。
  • 探路資本圍獵下的杭州網紅①:分店越開越多 菊英的面還好吃嗎?
    2019-05-25 09:2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章卉 楊曉軒「昨天聽面霸達人說起這家麵館,心痒痒一下班就趕過來,地鐵10分鐘還是很近的。點了招牌腰花拌川,算是近期吃到最好吃的拌麵了,特別是油渣很酥」,這是杭州網友薇周五晚上更新的一條朋友圈。瞬間,點讚的此起彼伏。為何一碗拌麵能引發如此多人的關注?
  • 肖戰穿紅馬甲上線當「導遊」,重慶話聊父親的愛引起共鳴
    六個城市克拉瑪依、重慶、貴陽、西安、廈門、青島,六位藝人許魏洲、肖戰、周深、白宇、吳磊、王曉晨重回家鄉,帶著一番鄉土情帶著觀眾用奇妙的方式穿梭在不同的城市,體會城市韻味。節目官宣定檔於1月5日晚上八點在視頻播放平臺上線,在官宣六位藝人之後,先導片也隨之上線。先導片中,六個城市給人無限的嚮往,藝人們也說著各地城市的方言,在藝人與城市的「交流」中,隔空感受城市的韻味,來一場雲旅遊。
  • 泉州一男去割包皮手術一半 醫生停手要加項目加錢
    割包皮割到一半,醫生竟然停手了,然後拿出一張確認單,說要加項目加錢,你是籤還是不籤?38歲的江西人胡先生,最近就碰到這樣一件倒黴事,原本繳納1280元做手術的他,最後就這樣被「逼」著多花了4000多元。
  • 這家30年的滷麵館,裡外5張桌子,卻能接待上百人,老闆也很無奈
    在北方,麵食是特別受歡迎的,尤其是麵條,在北方的很多城市裡面,都有賣麵條的,只不過每個人做出來的麵條,口味都是不同的,主要是因為麵條的製作方法不同,還有就是用的澆頭也是不一樣的,到南京旅遊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麵館的生意特別火爆,對於一個正宗的北方人,這樣的店鋪肯定是不能錯過了,據說這家滷麵館已經有
  • 號稱不開分店的菊英麵館開了分店 原因令人心酸
    對於杭州人來說,這家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陪伴了食客20多年的小麵館,早已成為一種杭州人的習慣。菊英的老闆曾經放過話:「菊英麵店」這塊招牌,永遠不會賣。分店也不會開,更不會在外頭租店面。接下去,老兩口會把女兒留在老店當掌門,自己親自到新店把關。
  • 塑造「重慶味覺」的南美文明:重博新展,印加帝國的黃金與木乃伊
    在那座古老的山中,藏著未被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所破壞的印加帝國的遺蹟。站在馬丘比丘之巔,穿行在印加帝國的遺址當中,詩人重新看到了藏在南美洲歷史中的苦難與榮耀。兩年後,他寫下了長詩《馬丘比丘之巔》:「指給我看,那把你砸死的石塊,那把你刑的木頭。
  • 廣安南——重慶西的火車班次加開了
    小夥伴們,可以買票了去重慶玩兒了!你們知道嗎???廣安南——重慶西的火車加開了!!!01「廣安南——重慶西」加開班次9月30日:加開K9524廣安南——重慶西、K9528廣安南——重慶西。10月1日:加開K9524廣安南——重慶西、加開K9528廣安南——重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