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4 全文完)

2021-01-08 新華社

第七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活動未遵守國家生物技術研究開發安全管理規範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止研究、開發活動,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七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未在相應等級的實驗室進行,或者高等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未經批准從事高致病性、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監督其將用於實驗活動的病原微生物銷毀或者送交保藏機構,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撤職、開除處分。

第七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將使用後的實驗動物流入市場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在二十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發證部門吊銷相關許可證件。

第七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給予警告,可以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購買或者引進列入管控清單的重要設備、特殊生物因子未進行登記,或者未報國務院有關部門備案;

(二)個人購買或者持有列入管控清單的重要設備或者特殊生物因子;

(三)個人設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或者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

(四)未經實驗室負責人批准進入高等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

第七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准,採集、保藏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或者利用我國人類遺傳資源開展國際科學研究合作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採集、保藏的人類遺傳資源,並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五年內禁止從事相應活動。

第八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境外組織、個人及其設立或者實際控制的機構在我國境內採集、保藏我國人類遺傳資源,或者向境外提供我國人類遺傳資源的,由國務院科學技術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採集、保藏的人類遺傳資源,並處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在一百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引進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沒收引進的外來物種,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准,擅自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捕回、找回釋放或者丟棄的外來物種,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八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八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的生物安全違法行為,本法未規定法律責任,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八十四條 境外組織或者個人通過運輸、郵寄、攜帶危險生物因子入境或者以其他方式危害我國生物安全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可以採取其他必要措施。

第十章 附則

第八十五條 本法下列術語的含義:

(一)生物因子,是指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毒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

(二)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是指我國境內首次出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再次發生,或者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損害,引起社會恐慌,影響社會穩定的傳染病。

(三)重大新發突發動物疫情,是指我國境內首次發生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動物疫病再次發生,或者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潛伏動物疫病突然發生並迅速傳播,給養殖業生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危害,以及可能對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

(四)重大新發突發植物疫情,是指我國境內首次發生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嚴重危害植物的真菌、細菌、病毒、昆蟲、線蟲、雜草、害鼠、軟體動物等再次引發病蟲害,或者本地有害生物突然大範圍發生並迅速傳播,對農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嚴重危害的情形。

(五)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是指通過科學和工程原理認識、改造、合成、利用生物而從事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應用等活動。

(六)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動物引起感染甚至傳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立克次體、寄生蟲等。

(七)植物有害生物,是指能夠對農作物、林木等植物造成危害的真菌、細菌、病毒、昆蟲、線蟲、雜草、害鼠、軟體動物等生物。

(八)人類遺傳資源,包括人類遺傳資源材料和人類遺傳資源信息。人類遺傳資源材料是指含有人體基因組、基因等遺傳物質的器官、組織、細胞等遺傳材料。人類遺傳資源信息是指利用人類遺傳資源材料產生的數據等信息資料。

(九)微生物耐藥,是指微生物對抗微生物藥物產生抗性,導致抗微生物藥物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的感染。

(十)生物武器,是指類型和數量不屬於預防、保護或者其他和平用途所正當需要的、任何來源或者任何方法產生的微生物劑、其他生物劑以及生物毒素;也包括為將上述生物劑、生物毒素使用於敵對目的或者武裝衝突而設計的武器、設備或者運載工具。

(十一)生物恐怖,是指故意使用致病性微生物、生物毒素等實施襲擊,損害人類或者動植物健康,引起社會恐慌,企圖達到特定政治目的的行為。

第八十六條 生物安全信息屬於國家秘密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國家其他有關保密規定實施保密管理。

第八十七條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的生物安全活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規定的原則另行規定。

第八十八條 本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完)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六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10月1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2020年10月17日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二章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制第三章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於2015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 數字解讀《生物安全法》與海關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已於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4月15日生效實施。該法的頒布實施,對海關執法具有重要的影響。對於《生物安全法》及其與海關執法的關係,今天我們帶您一起數字解讀!「1」——一部重要執法依據海關是《生物安全法》的執法主體之一。
  • 中國出臺生物安全法 明確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
    ,將自2021年4月15日即中國第六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起施行。該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規定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安全法共分為十章88條。該法的制定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生物安全法》為《商品檢驗法》帶來的影響
    本文主要分析在進出口商品檢驗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以下簡稱《商品檢驗法》)帶來的影響。依本文見解,首先,《生物安全法》明確了生物安全原則,規定了生物安全八大適用範圍,建立生物安全十一項制度體系,並將適用空間延伸到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這些規定補充了《商品檢驗法》在涉及生物安全方面規定的不足。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主席令   (第38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05年8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於2015年4月24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8年6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號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行使主權權利和管轄權,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制定本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制定有關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公布食用農產品安全有關信息,應當遵守本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 1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文)
    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侵略、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增強了國防。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農業生產顯著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廣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
  •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七屆第5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1992年2月2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維護國家安全和海洋權益,制定本法。
  • 【每日一詞】考博英語翻譯必備單詞-生物安全法
    生物安全法Biosecurity Law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表決通過了生物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明確,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當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知識點】生物安全,是指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 專家解讀 | 生物安全法:國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
    ■文/ 孫佑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10月17日表決通過了生物安全法,自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施行。該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確立了各項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基本制度,全鏈條構建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梁八柱」。認真學習好、全面執行好這部十分重要的法律,意義深遠。
  • 【學習網信法規】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應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2016年11月7日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簡稱《網安法》)。1.什麼是「網絡安全」?、網絡安全事件的技術措施,並按照規定留存相關的網絡日誌不少於六個月;(4)採取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等措施;(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 從《生物安全法》看新形勢下生物醫藥供應鏈安全
    引言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法規第八章指出:「要加強生物安全能力建設,提高應對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法規強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生物安全事業發展,按照事權劃分,將支持下列生物安全事業發展的相關支出列入政府預算,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於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
    新華社巴黎3月26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於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於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應法蘭西共和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邀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2019年3月24日至26日對法蘭西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鹽邊縣中小學校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
    今年11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布實施五周年。為進一步提高學校師生維護國家安全及反間防諜意識,促進全體師生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責任和義務,鹽邊縣教育和體育局高度重視,及時轉發中共鹽邊縣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轉發《中共攀枝花市委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集中宣傳活動方案》的通知,各中小學校「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凝聚維護國家安全的正能量,構築反奸防諜鋼鐵長城」為主題,在10月31日-11月
  • 「安全與法」圖解《道路交通安全法》
    交通法規,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是為了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財產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的法規。最新修訂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體現了尊重人的生命,體現以人為本。
  • 論《國家安全法》的基本法律屬性
    1993年制定的《國家安全法》將維護國家安全、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作為立法目的和指導思想。該法第4條規定了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範圍,包括境外機構、組織、個人實施或者指使、資助他人實施的,或者境內組織、個人與境外機構、組織、個人相勾結實施的行為。
  • 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國家安全,關係你我!這些知識要知道
    2020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強調:「要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