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解讀《生物安全法》與海關執法

2021-01-08 閃電新聞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以下簡稱《生物安全法》)已於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4月15日生效實施。該法的頒布實施,對海關執法具有重要的影響。對於《生物安全法》及其與海關執法的關係,今天我們帶您一起數字解讀!

「1」——一部重要執法依據

海關是《生物安全法》的執法主體之一。海關是以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的角色參與執行《生物安全法》。同時,該法第二十三條、二十四條和第二十七條,還明確規定了海關在執行此法時的部分職責。

在生物安全領域,《生物安全法》與《國境衛生檢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等是母法與子法、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係。

「2」——兩個主要執法空間

國境口岸,是海關執行《生物安全法》的最主要的空間領域。海關在國家開放的口岸嚴把國門生物安全。

實驗室,為海關嚴把國門生物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同時,這些各類實驗室,也應遵守《生物安全法》第五章(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確保實驗室本身的生物安全。

「3」——三條主要執法途徑

通過國境衛生檢疫,能有效防止包括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在內的各類傳染病傳入傳出,防範生物恐怖襲擊和應對生物武器威脅,維護公共衛生安全。

通過進出境動植物檢疫,能有效防止重大新發突發動植物疫情在內的動植物性病蟲害傳入傳出,保護生物資源安全和生態環境。

通過日常的海關監管,對維護生物技術的合法應用秩序,保護我國的人類遺傳和生物資源安全,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具有重要作用。

「4」——內容方面四大亮點

一是科學界定生物安全的四大內涵和八大適用範圍。

生物安全內涵包括四方面:國家有效防範和應對危險生物因子及相關因素威脅;生物技術能夠穩定健康發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系統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威脅的狀態;生物領域具備維護國家安全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生物安全法》八大適用範圍:(一)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二)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三)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四)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安全管理;(五)防範外來物種入侵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六)應對微生物耐藥;(七)防範生物恐怖襲擊與防禦生物武器威脅;(八)其他與生物安全相關的活動。

二是明確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原則。

《生物安全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生物安全應堅持以人為本、風險預防、分類管理、協同配合的基本原則。

三是建立統一領導與社會共治相結合的治理體制。

《生物安全法》第四條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領導。」《生物安全法》第七條、第十條到第十三條,具體規定了中央國家安全領導機構、國家生物安全協調機制(其中包括協調機制辦公室、省級機制、專家委員會)、國務院有關部門(其中包括技術諮詢專家委員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有關單位和個人(其中包括科研院校、醫療機構、其他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各個相關主體的職責和權限、權利和義務,構建生物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四是構建防控結合的制度體系。

《生物安全法》從第十四條到第二十四條,設立了生物安全風險防控11項基本制度。包括: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風險調查評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發布制度、名錄和清單制度、標準制度、生物安全審查制度、應急制度、調查溯源制度、國家準入制度和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全鏈條構建生物安全風險防控的「四梁八柱」。

同時,《生物安全法》從第三章到第七章,分設專章對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和生物資源安全,生物恐怖襲擊和生物武器威脅等作出具體規定。

此外,《生物安全法》還針對各種涉及生物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設立了大額罰款、從業禁止、域外適用等較為嚴厲的法律責任制度。

「5」——海關執法五項要求

(一)牽頭完善三項制度。

1、國家準入制度。

《生物安全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首次進境或者暫停後恢復進境的動植物、動植物產品、高風險生物因子國家準入制度。」

該條填補了我國立法空白。海關應根據此條規定,制定相應的規章,對國家準入制度的適用範圍、職責分工、實施程序等作出全面具體的操作性規定。

2、指定口岸制度。

《生物安全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經評估為生物安全高風險的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等,應當從指定的國境口岸進境,並採取嚴格的風險防控措施。」

此條為生物安全領域建立指定口岸制度提供了統一的、較高位階的法律依據。海關應根據此條的規定,從實體到程序作出具體規定,以進一步完善該項制度。

3、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

《生物安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建立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應對制度。」

現行動植物檢疫和國境衛生檢疫的法律法規,對暫停相關人員進境方面缺乏明確的規定,對其他緊急防控措施,在主體、程序、用詞上也與《生物安全法》不完全一致。海關應根據《生物安全法》的此條規定,推動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完善。

(二)在口岸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

在國境口岸,為了有效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動植物疫情,根據《生物安全法》的相關規定,海關應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建立安全監測網絡;二是開展口岸查驗,驗證進出境的人員、運輸工具、等是否符合我國生物安全管理要求。三是對發現的進出境和過境生物安全風險,依法處置。四是參加聯防聯控機制。

(三)加強實驗室管理。

《生物安全法》第五章,對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安全設立了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制度、分類分級管理制度、設立批准或備案制度、活動審批制度、實驗動物和廢棄物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保衛制度、應急制度。海關應根據各項制度要求,加強對其所設立的大量涉及生物安全的試驗室管理。

(四)推動口岸核心能力建設和建立國際合作網絡。

《生物安全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國家加強國境、口岸傳染病和動植物疫情聯合防控能力建設。海關應積極推動此項工作,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責、海關主管、部門聯動」的口岸核心能力建設模式。

海關應根據《生物安全法》第六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規定的義務,建立傳染病、動植物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網絡,支持參與生物科技交流合作與生物安全事件國際救援,積極參與生物安全國際規則的研究與制定,推動完善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參與相關制度建設和相關領域防控活動。

結合職責,發揮職能優勢,積極參與生物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制度、風險調查評估制度、名錄和清單制度等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制度建設。在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人類遺傳資源和生物資源安全,生物恐怖襲擊和生物武器威脅,生物安全能力建設等相關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供稿/ 寧波海關

審核/ 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

監製/ 陶永

審校/ 劉暢

編輯/ 雷煦

美術編輯/ 衛昊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 | 生物安全法:國家生物安全的根本保障
    這八個方面的行為及其相關管理活動,是生物安全法規範和調整的範圍。明確生物安全法的適用範圍,為該法的守法和執法、司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項國家準入制度是防範生物安全風險的治本措施。為此法律規定,進出境的人員、運輸工具、貨櫃、貨物、物品、包裝物和國際航行船舶壓艙水排放等應當符合我國生物安全管理要求。法律對海關相關工作提出嚴格要求:海關對發現的進出境和過境生物安全風險,應當依法處置。經評估為生物安全高風險的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等,應當從指定的國境口岸進境,並採取嚴格的風險防控措施。
  • 《生物安全法》為《商品檢驗法》帶來的影響
    其次,《生物安全法》完善了海關進出口商品檢驗監管措施,明確了違反《生物安全法》時應當承擔的責任,這些規定強化了《商品檢驗法》在涉及生物安全方面的海關監管與法律責任。因此,可以預見,《生物安全法》在進出口商品檢驗領域,將會扮演重要角色。
  • 全國海關截獲植物有害生物3948種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巖紅 記者11月30日從海關總署舉行的記者通報會上獲悉,今年1-10月,全國海關共截獲植物有害生物3948種、40.97萬次,其中檢疫性有害生物312種、5.9萬次。有效防範了重大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傳出,保障了國門生物安全,促進了我國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的健康發展。海關總署動植物檢疫司司長趙增連介紹說,國門生物安全屬於非傳統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 維護國門生物安全
    海關動植物檢疫工作,堅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築牢國門生物安全防護網,是國家主權在國門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體現,是國家維護國門生物安全的重要職責和手段,是實現國門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和屏障,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安全保障。
  • 從《生物安全法》看新形勢下生物醫藥供應鏈安全
    引言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法規第八章指出:「要加強生物安全能力建設,提高應對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法規強調: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生物安全事業發展,按照事權劃分,將支持下列生物安全事業發展的相關支出列入政府預算,
  • 圖解《數據安全法(草案)》
    前言7月2日,中國人大網公布了《數據安全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並進行徵求意見,引起廣泛關注,本文將採用圖表的方式進行草案解讀與分析。圖文解讀數據是什麼?對數據的定義,《民法典》、《網絡安全法》及《數據安全法(草案)》中並不完全相同,如下:
  • 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 | 時刻築牢安全生產「防火牆」
    7月14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遠坤率執法檢查組赴黔西南州,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貴州省安全生產條例》(以下簡稱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情況開展執法檢查。,貞豐縣貴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地,通過現場詢問、聽取匯報等方式,詳細了解黔西南州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執行情況,對相關企業依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政府及相關部門依法落實監管責任、應急處置措施和安全生產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重點檢查。
  • 空客向美國海關與邊防局交付首架執法構型H125直升機
    【民航事兒】8月25日訊:空中巴士直升機公司(AHI)完成了和美國海關與邊防局(CBP)16架全新H125直升機訂單中的首架交付,這些直升機是為美國海關與邊防局空中和海上行動部(AMO)而專門定製的。作為長期機隊升級計劃的一部分,空中和海上行動部與空中巴士直升機合作,使這批直升機成為有史以來開發的最先進的高科技執法構型直升機之一。」我們的任務是通過預測和應對安全威脅來保衛國家「AMO的執行助理主任Steve Boyer表示,」空客直升機持續致力於設計、製造和交付優質直升機產品,這將確保AMO人員能夠成功、安全地執行此項任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六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於2020年10月17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進出境的人員、運輸工具、貨櫃、貨物、物品、包裝物和國際航行船舶壓艙水排放等應當符合我國生物安全管理要求。海關對發現的進出境和過境生物安全風險,應當依法處置。經評估為生物安全高風險的人員、運輸工具、貨物、物品等,應當從指定的國境口岸進境,並採取嚴格的風險防控措施。
  • 《生物安全法》擴大調整範圍,夯實防控責任
    《生物安全法》的通過,基本確立了以《生物安全法》為核心,由生物安全相關各領域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技術標準體系等組成的層次分明、建制較完備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生態環境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008、150號議案的答覆意見中曾表示:「制定一部《生物安全法》將有助於從法律層面解決我國生物安全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對於確保生物技術健康發展、保護國民身體健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生物安全法》的出臺符合我國生物安全形勢發展的現實需要。」
  • 記者實驗:老式三位數字密碼鎖易破解 海關鎖旅行箱更安全(2)
    法晚記者搜索該「秘笈」發現,早在幾年前就有人在網上發布該方法,不少嘗試過的網友都表示箱子被順利打開了。但也有網友質疑「秘笈」流傳會成為小偷盜竊的利器。「這麼容易就打開了,那密碼鎖還有存在的意義嗎?為何行李箱廠家不將鎖更新換代?」有網友表示擔心。
  • 可攜式顯微鏡助力海關截獲外來物種 爭做國門生物安全小衛士
    3月23日消息,3月16日,天津海關所屬新港海關在一批美國進境的78.93噸燕麥種子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豚草,在燕麥種子中檢出這種有害生物在全國口岸尚屬首次。 那麼,海關是如何發現有害生物豚草的呢?
  • 馬勇:應將「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生物安全法的基本任務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謙在會上指出,加強國家生物安全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國際上對生物安全問題向來十分重視。這次疫情的發生,更加凸顯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在生物安全法出臺之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接受了法治周末記者專訪。
  • 記者實驗:老式三位數字密碼鎖易破解 海關鎖旅行箱更安全
    TSA海關鎖 是否打開 否近日網上流傳快速解開行李箱密碼鎖的「秘笈」,有網友擔心這種方法使得密碼鎖形同虛設。《法制晚報》記者實驗發現,款式較老價格較為便宜的國產行李箱固定三位數字密碼鎖用這種方法只需半分鐘就可解開。不過對於TSA海關鎖和內嵌式數字密碼鎖以及獨立密碼鎖,「秘笈」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廠家稱,生產時間較早的產品留有這個bug是為了方便忘記密碼的顧客。為安全起見,現在這種鎖正逐漸被海關鎖等取代。顧客最好購買安裝有新式鎖的行李箱。
  • 推進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成使用,湛江海關築牢口岸檢疫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後,湛江海關按照海關總署部署,強化口岸檢疫把關,不斷提升口岸衛生檢疫技術支撐能力,築牢口岸檢疫防線。主動出擊,科學研判,積極協調各級單位和部門,加快推進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建成並投入抗「疫」實戰。
  • 中國出臺生物安全法 明確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出臺生物安全法 明確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重要組成部分 2020-10-17 20:51:03該法明確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則,規定生物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物安全法共分為十章88條。該法的制定旨在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護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邊檢、海關聯合執法提升通關效率
    > 「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邊檢、海關聯合執法提升通關效率
  • 貴陽海關與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籤署執法查沒水生野生動物移交處置...
    11月30日, 貴陽海關與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籤署合作備忘錄,就執法查沒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移交處置工作建立聯繫配合機制。在《備忘錄》籤署現場,貴陽海關展示了近年來海關執法查沒的所有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並移交了74件共計5286.13克查獲製品,實現了海關執法查沒水生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移交工作的閉環管理。貴陽海關關長沈揚同志、貴州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昌鵬出席籤約儀式。《備忘錄》籤署現場。
  • 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畜牧獸醫)廳(局、委)、教育廳(教委)、科技廳(委、局)、衛生健康委,各直屬海關,林草局,中國科學院各相關研究院所:為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推進國家生物安全,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以下簡稱《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以下簡稱《傳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釋義-第二部分 釋義 第三章 進出境貨物
    (2)保稅倉庫、保稅工廠以及其他放置保稅貨物的場所、經營保稅貨物運輸、寄售業務的單位,應具備便於海關監管的條件,具有專門儲存、堆放進口貨物的安全設施,有專人管理保稅貨物、倉庫和帳冊,經理人應具有向海關繳納稅款的能力。(3)經營保稅貨物的儲存、加工、裝配、展示、運輸、寄售業務和經營免稅商店,應當向海關提出申請,經海關批准,並向海關辦理註冊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