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12點後才開市,太陽升起前必須收攤,南京「鬼市」究竟賣啥?
一看到「鬼市」二字,相信十有八九的朋友,腦海裡會蹦出這樣的畫面——「一片漆黑的夜裡,一群看不清臉的人打著小燈,在狹窄擁擠的街道走來走去,偶爾會在某個小攤停留片刻,嘴裡說著含糊不清的『行話』……待到天色微亮,買家賣家便立刻收拾東西,離開此處,仿佛從未有人來過這裡。」
傳說中,這「鬼市」應有盡有,之所以得名「鬼市」,一是因為午夜12點後才開張,並且大家的燈捻都調得小小的,遠遠看去,就像一團團「鬼火」在動;二是因為市裡有「鬼」,來路不明的東西特別多,加上沒人管,沒人組織,如同荒地裡的野蔥,誰也不知道怎麼就出現了。
而之所以選擇在午夜12點後開市,據說是因為這個時間點乃陰陽兩界大門的開門點,這個時間是人間陰氣最重的時候,方便賣一些「見不得人的東西」。
在南京秦淮區朝天宮東門處,就有這麼一個神秘的「鬼市」,當地人對它的存在,皆諱莫如深,還會勸你別去鬼市,但若是你硬要追問,人們也會透露那麼幾句給你,正是因為大家「神神秘秘」的樣子,鬼市被人們渲染得愈發誇張,那麼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別急,咱接著看。
上文中提到,來鬼市,就是來買東西的,但買這裡的東西,和買其他地方的東西不一樣,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莫問出處,買定離手。
這裡的攤主,從來不會吆喝,就靜靜地坐在攤位上,等待顧客的來臨,若你看中什麼東西,可以直接問價,但你絕不能問攤主的背景,更不能問東西的來歷,而且你若沒有買的念頭,就不要問價,否則會被人瞧不起。
那麼可以講價嗎?可以,但一旦講好了價格,就絕不能後悔,成交過後,一概不調、不換、不退。關於鬼市,還有一個傳說,相傳當年汪精衛刺殺溥儀他爹時,炸彈沒響,而那個炸彈,就是他在鬼市買的,看走了眼。
當然了,若你的功夫深,從鬼市淘到寶貝也不難,據說晚清時期的鬼市,是寶貝最多的時候,因為那時候許多沒落的旗人,會趁著夜色,偷偷來賣祖上傳下來的文玩器物,畢竟大白天去賣,這面子實在掛不住,但在鬼市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些。所以那時候的鬼市,有不少真寶貝。
可惜隨著時代的發展,鬼市也變了味,愈發魚龍混雜,一部分商販,就是趁著夜色,來賣假貨賺錢的,等到天一亮,買家才發現,昨晚看上去幽綠透亮的「夜明珠」,其實塑料味十足。當然了,逛鬼市本來就是一場「賭博」,若是輸不起,就別來玩,怪不得別人。
除了「淘物」,鬼市裡最有意思的,還屬「淘人、淘故事」。一般喜歡逛鬼市的,有以下幾種人,一是來撿漏的行內人,二是生活貧苦想買便宜東西的人,三則是湊熱鬧的年輕人。有時候興致來了,攤主們會和他們嘮嘮嗑,這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帶著許多故事,有些是別人那裡聽來的,有些則是自己身上發生的,有了這些故事,鬼市也有了一絲人情味。
如今全國各地的鬼市,基本已經不復存在,因為為了避免不法分子利用它,有關部門多次禁止鬼市,而那些攤主們,也紛紛進駐文玩市場,在白天擺攤。各位讀者朋友們聽過鬼市嗎?你們想去體驗一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