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不用怕,鼻用胰高血糖素了解一下?

2020-12-01 騰訊網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極易出現低血糖,除了吃東西喝糖水,來來來,鼻用胰高血糖素來一波......

1

來勢洶洶低血糖:心慌手抖冒冷汗

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於嚴格的飲食控制、應用某些藥物等多種原因都會導致低血糖,低血糖帶來的危害可不小,輕者心慌、手抖、冒冷汗,嚴重者會發生意識錯亂、意識障礙,昏迷,抽搐、昏厥等。

很多患者血糖本來控制得還不錯,但一次低血糖可能會讓以往降糖的努力都白費。此外,低血糖還會促進機體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反射性的增高,使血糖波動較大,給身體帶來更多的危害。

在臨床處理上,輕者吃點東西喝點糖水就能好,而嚴重者往往則需要靜脈注射葡萄糖來解決——但注射用葡萄糖並不方便隨身攜帶,在發生嚴重低血糖時,很難第一時間獲得救治。那麼是否有什麼新的解決方案呢?

2

喜訊:鼻用胰高血糖素獲批應用於糖尿病患者的嚴重低血糖

胰高血糖素是一種與胰島素的作用相反的促進分解代謝的激素,具有很強的促進糖原分解和糖異生作用,可使血糖明顯升高,主要用於一時不能口服或靜注應用葡萄糖的低血糖。

和葡萄糖注射液相似,胰高血糖素在過去的主要應用方式包括肌注、皮下注射或靜脈滴注,鑑於大多數低血糖患者更容易獲得食物、葡萄糖,而胰高血糖素不易獲得,用藥方式往往也需要專業護士的配製和操作過程,因此胰高血糖素針劑在臨床上並不常用。

近期,胰高血糖素的命運突然發生了轉折: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種鼻用胰高血糖素產品(Baqsimi)用於治療4歲以上糖尿病患者的嚴重低血糖。

鼻噴劑型/@視覺中國

這種劑型解決了胰高血糖素應用的局限性,在低血糖發作特別是在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或癲癇發作的時候顯得至關重要。

這種鼻粉製劑體積小,攜帶方便,劑量單一(3mg劑量),是第一個無需混合,無需注射的胰高血糖素產品,可以更方便、及時地搶救低血糖患者帶來了諸多便利。

3

切記:不是所有的低血糖都可以應用的

鼻部製劑在逆轉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方面通常與注射胰高血糖素效果一樣,沒有重大安全問題。

但是由於藥物的作用機理為刺激肝糖原釋放葡糖糖,對於那些肝臟葡萄糖釋放能力減低的患者並不適用,包括那些已經長時間禁食、腎上腺機能不全,或有慢性低血糖患者。

此外,根據FDA的規定,鼻用胰高血糖素不能用於嗜鉻細胞瘤或胰島素瘤的患者。鼻用胰高血糖素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與注射胰高血糖素類似,包括噁心、嘔吐和頭痛,此外,由於鼻腔給藥方式的特殊性,也會導致流淚(58.8%)和鼻塞(42.5%)

[2]。

4

期待價格和靜脈注射胰高血糖素一樣,但目前價格不菲

Baqsimi在美國的標價是單包280.80美元(約合人民幣1973元),兩包561.60美元,這個價格目前來說還較為昂貴。

在美國,符合商業保險條件的糖尿病患者在使用Baqsimi生產商的儲蓄卡的情況下,最多只需要花25美元購買兩個Baqsimi設備,未來Baqsimi生產商、計劃以與目前的胰高血糖素注射液相同的價格推廣這種新製劑。

雖然以目前的價格來看,似乎還沒法與物美價廉的葡萄糖相媲美,但未來,這種新型的鼻噴劑或可拯救更多低血糖患者。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本文作者丨晨晨

審核人 | 主治醫師 徐乃佳

責任編輯丨梁慧楠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藥學院顧臻教授團隊研製血糖響應智能胰島素/胰高血糖素...
    胰島器官中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下降和體內胰島素缺乏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並常伴隨著具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α細胞的失調。與胰島素降糖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糖原分解進而升高血糖。目前糖尿病治療旨在通過體外補給胰島素和實時監測血糖變化來輔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 PNAS|顧臻團隊發明血糖響應智能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複合貼片
    胰島器官中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下降和體內胰島素缺乏是糖尿病的主要誘因,並常伴隨著具有胰高血糖素分泌功能的α細胞的失調。與胰島素降糖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能促進糖原分解進而升高血糖。目前糖尿病治療旨在通過體外補給胰島素和實時監測血糖變化來輔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 Nature: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北京時間7月18日,《自然》在線發表了由美國Scripps研究所和國家新藥篩選中心/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解析的人胰高血糖素受體(Glucagon receptor)七次跨膜區域的三維結構,從而改變了長期以來在B型G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結構研究方面所遭遇的困境。
  • 如果出現低血糖,自己該怎麼做?
    如果身邊有胰高血糖素的話,可以讓親友直接肌肉注射;如果沒有需要親友用蜂蜜或者糖漿塗抹在低血糖糖友的口腔內,這樣促進黏膜吸收。 低血糖的情況下,補充糖分應該直接採用葡萄糖或者精製糖,這樣能讓血糖快速升高,避免選擇高纖維、高脂肪的食物,因為這類食物會延緩胃部的排空,延長糖分的吸收時間,起不到快速回升血糖的效果。 在這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常見食物中的含糖量,一瓶500ml的可樂,含糖在50g左右;3塊方糖等於15g糖;150ml果汁一般含糖也是15g左右。
  • 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吳蓓麗研究組、趙強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孫飛研究組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Denise Wootten研究組合作,在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結構與功能研究領域取得又一突破性進展:解析了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Glucagon receptor,GCGR
  • Science: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吳蓓麗研究組、趙強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孫飛研究組和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Denise Wootten研究組合作,在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結構與功能研究領域取得又一突破性進展:解析了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
  • 中科院藥物所:解析胰高血糖素作用機制,促進糖尿病的新藥研發
    、王明偉和蔣華良領銜的科研團隊在Nature上發表文章Structure of the Full-Length Glucagon Class B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成功解析「B類」GPCR——人源胰高血糖素受體
  • 【科技前沿】吳蓓麗/趙強/孫飛等解析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
    【科技前沿】吳蓓麗/趙強/孫飛等解析胰高血糖素受體結構揭示G蛋白選擇調控機制 2020-03-20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GLP-1受體激動劑又添新丁,你對這類藥物了解多少?| 用藥知識
    ,適用於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包括單藥以及接受二甲雙胍和/或磺脲類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2)增加胰島素合成:這與胰島β細胞細胞核中的轉錄因子的作用有關,GLP-1和與胰島素基因啟動子結合,增加胰島素表達,促進胰島素合成。(3)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的調節是通過胰島素和升糖激素相互作用實現的,胰島素分泌不足和升糖激素升高都會引起血糖升高。
  • BBRC:胰高血糖素樣肽1誘導巨噬細胞極化機制
    據了解,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是餐後從小腸L型細胞分泌的一種具有調節葡萄糖穩態功能的激素。目前,GLP-1已被用於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原因是其對胰島素抵抗具有有益作用。許多類型的細胞包括巨噬細胞都表達GLP-1受體(GLP-1R),GLP-1通過抑制巨噬細胞功能,進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 新型注射用降血糖藥物降價進入醫保目錄,造福更多糖尿病患者
    說到注射用降血糖藥物,目前國內市場除了胰島素還有一類,想必多數糖友也知道,那就是——GLP-1受體激動劑。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類皮下注射用降血糖藥物。 GLP-1全稱是胰高血糖素樣肽-1,是由腸道L細胞分泌的一種肽類激素。
  • 小鼠 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ELISA 檢測試劑盒說明書
    小鼠(Mouse)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ELISA 檢測試劑盒本試劑僅供研究使用  標本:血清或血漿試驗原理:GLP-1試劑盒是固相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已知GLP-1濃度的標準品、未知濃度的樣品加入微孔酶標板內進行檢測。先將GLP-1和生物素標記的抗體同時溫育。洗滌後,加入親和素標記過的HRP。
  • Science:我國科學家從結構上揭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的G蛋白特異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復旦大學和上海科技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低溫電鏡(cryo-EM)技術解析出人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與它的同源激動劑和不同類型的G蛋白(Gs或Gi)結合在一起時的三維結構。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女怕鼻露空:意思是說女人最怕長著一隻露空鼻,就是指鼻孔露在外的那種鼻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朝天鼻」。鼻孔朝上,鼻孔外露得多,從正面就能看清對方的鼻孔。有這種鼻型的女人,初一看就極不美觀,影響了整體面貌,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