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2020-11-24 中國廣播網-新疆網

製圖 楊波 圖/新疆觀鳥會提供鳥網

    12月6日,新疆觀鳥會年會公布了10年來新疆觀鳥界的主要收穫,10年間共觀測到41個鳥類新記錄,其中9個屬於中國鳥類新記錄。

    根據2004年至2014年發現鳥類新記錄的時間看,2011年、2012年發現新記錄的數量最多,均為7個;喀什地區和阿爾金山保護區以及烏魯木齊周邊(五家渠、烏拉泊)等地發現新記錄的鳥類較多。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新觀測到的鳥類為477個。觀鳥會由原來幾個人到現在100餘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現更多鳥類新記錄。」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記者閆笑然報導)

    新鳥種名錄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斑姬翁鳥(于田縣普魯村;此鳥實行一夫一妻制)

    白兀鷲(烏恰縣;會用石頭敲破鳥蛋,是少數懂得使用工具的鳥類之一)

    白尾麥雞(莎車縣)

    黑頂林鶯(喀什市區)

    白頂巫鳥(烏恰縣)

    藍頰蜂虎(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鵑頭蜂鷹(伊寧市伊犁河)

    印度池鷺(阿克陶卡拉庫勒湖)

    高山雨燕(伊寧市伊犁河)

    其他新鳥種

    灰背伯勞(塔什庫爾幹縣;會模仿其它鳥叫)

    棕眉山巖鷚(五家渠)

    斑嘴鴨、小濱鷸、白鷺(五家渠青格達湖)

    小杓鷸、三趾鷗(五家渠八一水庫)

    灰椋鳥(沙灣大泉溝水庫)

    短尾賊鷗(沙灣安集海水庫;愛搶掠其他進食水鳥的食物,強逼其吐出食物)

    牛背鷺(惟一不食魚而以昆蟲為主食的鷺類)、紅喉鷚、黃腹鷚(石河子蘑菇湖)

    長趾濱鷸(克拉瑪依附近)

    紅尾鶇、灰喜鵲(烏魯木齊烏拉泊)

    尖尾濱鷸、半蹼鷸(奎屯)

    白頂溪鴝(阿克陶縣奧依塔克鎮;求偶時擺晃頭部炫耀)

    北灰翁鳥(卡拉麥裡自然保護區)

    北鷚(哈密雅滿蘇鎮)

    高山旋木雀(烏恰縣吾合沙魯鄉)

    彩䴉䴉(疏附縣)

    煙柳鶯(麥蓋提縣艾裡西湖水庫)

    灰頭巫鳥(莎車縣喀群鄉)

    冕柳鶯、金腰燕、日本松雀鷹、鴝巖鷚、黃眉柳鶯、紅胸姬翁鳥(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黑卷尾(葉城新藏公路庫地村)

    黑喉雪雀(昌吉州北塔山)

相關焦點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12月6日,新疆觀鳥會年會公布了10年來新疆觀鳥界的主要收穫,10年間共觀測到41個鳥類新記錄,其中9個屬於中國鳥類新記錄。  根據2004年至2014年發現鳥類新記錄的時間看,2011年、2012年發現新記錄的數量最多,均為7個;喀什地區和阿爾金山保護區以及烏魯木齊周邊(五家渠、烏拉泊)等地發現新記錄的鳥類較多。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新觀測到的鳥類為477個。觀鳥會由原來幾個人到現在100餘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現更多鳥類新記錄。」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
  •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圖文/張生超自商洛市攝協拍鳥人羅高潮老師在商洛市商州丹江段首次發現丹江新鳥種群一琵嘴鴨後繁殖在英國、歐洲大陸、中亞、西伯利亞、蒙古、中國東北和西北,一直到堪察加半島,越過白令海到美國阿拉斯加,往南到加利福尼亞,往東到大西洋沿岸。越冬在歐洲南部、亞洲南部、菲律賓、日本、非洲北部和東部、北美南部、墨西哥,也有少數在加裡曼丹北部和夏威夷越冬。
  •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合肥去年發現10個新鳥種  第32個「愛鳥周」昨天啟動,專家推薦不少觀鳥好去處  昨天下午,合肥市第32個「愛鳥周」活動在野生動物園正式啟動,百餘名學生跟隨觀鳥專家在動物園百鳥園辨識鳥類。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我一直在夢中希望也能拍攝到這種罕見的鳥種,由於受到地界的影響,金斑鴴根本不可能來到商州的幻想今天被徹底打破,終於圓了我拍攝金斑鴴的夢。今天(10月12日)中午,偶遇幾位攝友在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拍鳥中,好友侯老師和好友趙輝同事發現一隻金斑鴴。他們及時通知了我,由於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種,我也很納悶,跟著了魔似的趕赴拍攝地點,能拍到新的鳥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鳳凰傳奇。
  • 小濱鷸,寧夏再增新鳥種
    來源:寧夏新聞網4月14日,經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成都觀鳥會理事齊麟找尋國內多位專家幾日辨認,最終確定記者4月10日在銀川一鹽鹼湖內拍到的鳥兒為小濱鷸,為寧夏從未記錄過的新鳥種。據相關資料顯示,小濱鷸是鴴形目丘鷸科濱鷸屬的鳥類。
  • 淮南溼地發現新鳥種,快看看長啥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鑫吳國強通訊員彭大國楊德政文圖    本報訊每年秋冬都是候鳥遷徙的季節,11月29日,在淮濱縣淮南溼地發現了新鳥種——蒙古銀鷗。銀鷗是體大(64釐米)的淺灰色鷗,為新疆、內蒙古的普遍夏候鳥,冬季在河北沿海、長江以南越冬,亦偶見於臺灣。
  • 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記錄到48種新鳥種
    近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上記錄到48種新鳥種。 來自全國的7支專業觀鳥團隊首戰告捷,每支隊伍記錄鳥種均超過100種。
  • 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紅尾歌鴝,名字中有一個「歌」字,這個字也「曝光」了它的優點——聲音甜美,如歌聲一樣動聽。
  • 新疆阿爾金山發現新鳥種:藍頰蜂虎
    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鳥類。    7月1日,李維東在接受新疆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6月17日,他和來自臺灣、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14年愛鳥護鳥志願者活動」時,意外地在保護區依協克帕提中心站附近發現了一隻色彩豔麗的小鳥,這隻鳥的羽毛非常鮮豔漂亮,頭部、背部和尾巴都是翠綠色,腹部、喉部還點綴著金黃色。
  • 明溪發現新鳥種
    近日,在明溪縣蓋洋鎮白葉村水口區域,河南師範大學劉偉博士一行在開展拯救明溪珍稀動植物調查時,發現灰卷尾,同時在周圍還觀察到12隻成年鴛鴦。此次發現為明溪填補了一個新鳥種的空白。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當天觀察到的灰卷尾應該是與鴛鴦一起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候鳥,鴛鴦將在明溪過冬,而灰卷尾則是遷徙過境而已。(肖書平 藍金獎 攝影報導)
  • 新疆觀鳥12年 發現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
    人民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胡仁巴)「今年4月12日,新疆鳥友會會員在烏魯木齊南郊溼地拍鳥時,在蘆葦蕩裡非常意外地發現一種國內新鳥類——須葦鶯。」7日,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新疆觀鳥會會成立12年來,鳥友們已在新疆發現了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和36種新疆鳥類新記錄。
  • 首次發現草鷺 青海湖添新鳥種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最近一次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草鷺。圖片由楊守德拍攝 本報訊(記者 吳夢婷 見習記者 王鳳利)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最新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這種鳥類,青海湖鳥種記錄也由此增加至224種。
  • 福建明溪發現新鳥種:灰卷尾
    9月27日中午,在明溪縣蓋洋鎮白葉村水口區域,河南師範大學劉偉博士一行,在開展拯救明溪珍稀動植物調查任務時, 發現「灰卷尾」,同時在周圍還觀察到了12隻成年的鴛鴦。據資料,灰卷尾屬於雀形目鴉科,此前,明溪僅記錄有黑卷尾和發冠卷尾二個卷尾類的品種,它們都是夏天在明溪繁殖的夏候鳥,經常成對活動,立於林間空地的裸露樹枝或藤條,捕食過往昆蟲,攀高捕捉飛蛾或俯衝捕捉飛行中的獵物。據專家分析,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當天觀察到的灰卷尾應該是與周邊的鴛鴦一起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候鳥,鴛鴦將在明溪這裡過冬,而灰卷尾則是遷徙過境而已。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新疆首辦種公羊拍賣交易會 薩福克羊拍出上萬元
    2012年自治區畜牧良種補貼工作暨種公羊拍賣交易會現場。新疆畜牧廳總畜牧師趙新春在會上講話。8月7日上午,新疆呼圖壁縣畜牧站熱鬧非凡。當天,新疆畜牧廳在這裡首次對全疆種公羊評比中獲得一等獎的7隻種公羊進行拍賣。經過一番激烈的競價,烏蘇市佳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一等獎的薩福克羊種公羊被拍出了11300元的天價,最終被昌吉市天翔畜牧有限責任公司競買走。
  • 嶽陽東洞庭湖記錄到新鳥種紅頭穗鶥
    記者昨日從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本次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0目44科98種,東洞庭湖區域記錄到新鳥種——紅頭穗鶥。  為期6天的鳥類調查,該局工作人員分成了兩大組,一組對東洞庭湖區域進行了為期5天的調查,二組對南洞庭湖、橫嶺湖進行了為期6天的調查。調查區域為東、南、西、橫嶺湖及其周邊區域,共11個監測區域。
  •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新疆科學家再次拍到伊犁鼠兔 生活習性趨明朗 2015-06-08 10:57:32,這是時隔30年後第二次在天山拍到伊犁鼠兔。   2014年秋季,新疆生態學會副秘書長李維東和志願者團隊在精河段天山主峰布設了一批紅外相機,近日,高山積雪消融,登頂採收,從影像資料中再次發現了伊犁鼠兔的活動蹤跡。  李維東8日告訴中新網記者,紅外攝像機拍到伊犁鼠兔在石頭上留下糞便和尿液,可以判斷它在做標記,這有3個方面的意義:表明自己的存在,給異性發出求偶信號,向同性宣示自己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