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濱鷸,寧夏再增新鳥種

2021-01-09 吳忠日報

來源:寧夏新聞網

4月14日,經寧夏觀鳥協會副會長、成都觀鳥會理事齊麟找尋國內多位專家幾日辨認,最終確定記者4月10日在銀川一鹽鹼湖內拍到的鳥兒為小濱鷸,為寧夏從未記錄過的新鳥種。

據相關資料顯示,小濱鷸是鴴形目丘鷸科濱鷸屬的鳥類。小濱鷸因其體形與羽色和紅頸濱鷸極其相似,而且還特喜歡與紅頸濱鷸混群,在野外觀察時常被誤認為是紅頸濱鷸,因此在內陸發現量很少,目前關於小濱鷸的記載均在沿海。

小濱鷸是體小(14釐米)的偏灰色濱鷸。嘴短而粗,腿深灰,下體白色,上胸側沾灰,暗色過眼紋模糊,眉紋白。甚似紅胸濱鷸,但腿和嘴略長且嘴端較鈍。春季的鳥具赤褐色的繁殖羽。與繁殖期的紅胸濱鷸區別在於頦及喉白色,上背具乳白色"V"字形帶斑,胸部多深色點斑。

相關焦點

  • 寧夏鳥類記錄新種——小濱鷸
    歡迎大家隨手轉發,感謝寧夏野生動植物記錄愛好者七道陽光的精彩記錄,為寧夏增加一種鳥類新種——小濱鷸。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記者閆笑然報導)    新鳥種名錄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斑姬翁鳥(于田縣普魯村;此鳥實行一夫一妻制)    白兀鷲(烏恰縣;會用石頭敲破鳥蛋,(烏恰縣)    藍頰蜂虎(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鵑頭蜂鷹(伊寧市伊犁河)    印度池鷺(阿克陶卡拉庫勒湖)    高山雨燕(伊寧市伊犁河)    其他新鳥種
  • 陽江拍鳥(331)——黑腹濱鷸
    請打開下面音樂邊聽音樂邊看圖片會更加愜意點開圖片雙擊放大觀看效果更好第331集——黑腹濱鷸
  • 寧夏2020,這些鳥兒來打卡,你見過幾個?
    圖片來源:鳥人瘋子春季的寧夏氣溫在不斷回暖十分罕見的青頭潛鴨現身寧夏青頭潛鴨,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等級黃腹鷚。圖片來源:寧夏林業斑胸濱鷸。圖片來源:寧夏林業尖尾濱鷸。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揚州網訊 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
  • 小濱鷸光臨 青海湖鳥類種數新增至225種
    小濱鷸現身青海湖(央廣網發 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提供)  央廣網西寧9月11日消息(記者張雷)青海湖景區管理局昨天發布:青海湖再添鳥類新記錄——小濱鷸,這是繼今年5月份青海湖增添草鷺後又增加的一個新的鳥類種數,再次刷新青海湖鳥類名錄,青海湖鳥類種數由上世紀90年代末記錄的189種,增加到今天記錄的225種,新增36種。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白兀鷲(烏恰縣;會用石頭敲破鳥蛋,是少數懂得使用工具的鳥類之一)  白尾麥雞(莎車縣)  黑頂林鶯(喀什市區)  白頂巫鳥(烏恰縣)  藍頰蜂虎(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  鵑頭蜂鷹(伊寧市伊犁河)  印度池鷺(阿克陶卡拉庫勒湖)  高山雨燕(伊寧市伊犁河)  其他  新鳥種灰背伯勞
  • 小濱鷸過路硃山湖 湖北省鳥類又添新記錄
    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地處武漢經濟開發區的硃山湖畔拍攝到一隻小濱鷸,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現場照片顯示,這隻小型涉禽正在逐漸披上繁殖羽,頭、頸、上胸橙褐色,密布黑褐色紋。頦、喉部白色。上體黑褐色,各羽緣慄色;背上有乳白色V形線條。
  • 武漢府河溼地記錄鳥類多達160種 再次刷新記錄(圖)
    楚天金報訊(記者彭嵐 通訊員趙旋)9月3日,武漢府河溼地又有新鳥種「露臉」——「紅頸瓣蹼鷸」在府河溼地柏泉段被發現。武漢觀鳥會會長顏軍透露,今年新記錄到的鳥類有11種,包括白眉鴨、金眶鴴、大沙錐、紅頸瓣蹼鷸、紅頸濱鷸、青腳濱鷸、尖尾濱鷸、長趾濱鷸、彎嘴濱鷸、普通燕鴴、黃鶺鴒等。至此,府河溼地鳥類記錄總數達160種,再次刷新記錄。此前截止到2015年府河武漢段鳥類監測記錄,分布有冬候鳥、夏候鳥、水鳥、林鳥等各種鳥類149種,其中,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鳥類22種,水鳥記錄61種。
  • 明溪發現新鳥種
    此次發現為明溪填補了一個新鳥種的空白。當前正值候鳥遷徙的高峰,當天觀察到的灰卷尾應該是與鴛鴦一起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候鳥,鴛鴦將在明溪過冬,而灰卷尾則是遷徙過境而已。(肖書平 藍金獎 攝影報導)
  •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安徽合肥去年發現冠魚狗、紫翅椋鳥等10種新鳥種   合肥去年發現10個新鳥種  第32個「愛鳥周」昨天啟動,專家推薦不少觀鳥好去處  昨天下午,合肥市第32個「愛鳥周」活動在野生動物園正式啟動,百餘名學生跟隨觀鳥專家在動物園百鳥園辨識鳥類。
  • 西藏發現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黑腹濱鷸
    新華社拉薩11月19日電(記者劉洪明、田金文)記者19日從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獲悉,其研究人員今年在拉薩市林周縣發現2隻鷸科鳥類,查閱相關文獻確認黑腹濱鷸為西藏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這一新發現的相關文章近日已刊登在《動物學雜誌》上。
  • 罕見小濱鷸首次來武漢做客!武漢鳥類朋友圈今年已添加4個新夥伴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陳希 通訊員趙琴 王海芳)紅胸黑雁,銅藍鶲,灰冠鶲鶯,小濱鷸……今年才過4個月,就已發現4個鳥類新夥伴做客武漢。今日,武漢市觀鳥協會發布了這一喜人的訊息。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開區的硃山湖畔抓拍到一隻小濱鷸,這是首次在湖北省記錄到該種鳥類,同時也為武漢市鳥類名錄再添1個新成員,武漢鳥類名錄已達410種。彭光華介紹,當天上午晴好,他一早來到硃山湖,觀察黑翅長腳鷸和反嘴鷸繁殖。正在拍攝黑翅長腳鷸時,突然飛過來一隻小型的濱鷸,落在身前不遠處,低頭在泥灘上覓食,於是趕緊抓拍這一畫面。
  • 東洞庭湖區新記錄長趾濱鷸,鳥類種類增至344種
    湖南日報5月30日訊(記者 徐典波)入夏以來,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2016年度夏候鳥調查中,在該保護區春風站區域,監測到新記錄鳥種長趾濱鷸。 長趾濱鷸在我國主要為旅鳥,春季於4至5月,秋季於9至10月遷經我國。該鳥種種群不普遍,是國家「三有保護」(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物種。
  • 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記錄到48種新鳥種
    近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香格裡拉冬季國際觀鳥節上記錄到48種新鳥種。 來自全國的7支專業觀鳥團隊首戰告捷,每支隊伍記錄鳥種均超過100種。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一年多的時間,京山新增了綠背山雀、紅喉鷚、藍喉歌鴝、黑鸛(國家1級)、紅尾鶇等14種鳥種,分別發現於永隆鎮、宋河鎮、新市鎮等地,至此,京山鳥類總數達到了243種。
  •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圖文/張生超自商洛市攝協拍鳥人羅高潮老師在商洛市商州丹江段首次發現丹江新鳥種群一琵嘴鴨後琵嘴鴨(學名:Anas clypeata):屬中型鴨類,個體比綠頭鴨稍小,體長43-51釐米,體重0.5千克左右。
  • 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發現新鳥種——金斑鴴
    我一直在夢中希望也能拍攝到這種罕見的鳥種,由於受到地界的影響,金斑鴴根本不可能來到商州的幻想今天被徹底打破,終於圓了我拍攝金斑鴴的夢。今天(10月12日)中午,偶遇幾位攝友在商州沙河子丹江溼地拍鳥中,好友侯老師和好友趙輝同事發現一隻金斑鴴。他們及時通知了我,由於當時不知是什麼鳥種,我也很納悶,跟著了魔似的趕赴拍攝地點,能拍到新的鳥種對我來說簡直就是鳳凰傳奇。
  • 鳥中「大熊貓」大濱鷸現身武漢沉湖
    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蔡甸沉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全球瀕危物種、鳥中的「大熊貓」大濱鷸,首次出現在沉湖,這是近十年來武漢首次觀測到。今年4月19日,有志願者在丁字堤藕塘中進行監測,用望遠鏡看到一隻罕見的濱鷸,其羽色與觀察到的其他濱鷸很接近,但體型明顯偏大,經大家辨識比對,確認是大濱鷸。大濱鷸是鴴形目鷸科濱鷸屬的鳥類,屬全球瀕危物種,和大熊貓是同一個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每年發布的《瀕危物種紅皮書》。
  • 京山又發現14種新鳥種,長相太驚豔了,目前已記錄243種鳥類
    寸草心鄉村環境保護促進會會刊《鄉村觀鳥》雜誌特設了一個欄目叫《京山鳥種新記錄》,會根據京山和外地鳥友的觀鳥、攝鳥記錄,不定期發布京山新發現的鳥種,展示京山鳥類之美。上一次發布新鳥種是2018年12月雜誌的第10期,發布了諸如小天鵝、禿鷲、棉鳧等8種新增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