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癌全球頂尖的梅奧診所,為什麼最終依舊無法挽回李詠的生命?

2020-12-03 各種娛樂消息雜貨鋪

治癌全球頂尖的梅奧診所,為什麼最終依舊無法挽回李詠的生命?

著名的央視主持人李詠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10月29日聽到這則消息,是我們所有人悲痛的時間,而相比於我們的痛苦,李詠的妻子孩子更加為他感到悲傷。李詠10月25日逝世,哈文在10月29日在微博公開了這一消息,這一位帶給我們許多歡樂的主持人因癌症離開了。

李詠在抗癌上中堅持了17個月,在十七個月後就逝世了,這十七月都是在美國治療,因為美國的梅奧診所是最有把握能夠治好李詠癌症的醫療機構,但是誰都沒想到,在醫學的領域,誰都沒有把握絕對可以治好疾病。

梅奧診所並不是個診所,它只是名稱叫做診所,它其實是非常頂尖的醫療機構之一,而且歷史也很悠久,梅奧診所幾乎代表了全球最高的醫療水準,他家也是政要點名要去的一家醫療機構,因為他家的醫療水準確實是高,所以政要們來這裡治療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李詠選擇在這家醫院接受治療其實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這裡的醫療體系幾乎完美,也創造過不少的醫學奇蹟,而在之前,有一位最多只能活六個月的腫瘤患者在梅奧診所接受治療,而在一年之後,這位患者就成功的康復了。這麼尖端的醫療技術為什麼沒有成功挽救李詠的生命呢!

網絡上傳的有一種說法,說是李詠有可能患的是喉癌,而在喉癌的治療上,就算是梅奧都沒百分百的把握能將李詠治好,喉癌為什麼這麼難治療?喉癌是一種惡性的腫瘤,患上這種疾病隨之帶來的還有各種併發症,初時聲音嘶啞,漸漸的就會呼吸困難,死亡都是一瞬間的事。其實在喉癌早期,治癒成功是百分之九十的成功率,而李詠的喉癌估計不可能為早期喉癌,喉癌晚期的治療非常困難。

李詠本身就是著名主持人,主持過的節目也非常多了,而且李詠也是一名非常敬業的主持人,而患上喉癌的最大可能是與他的職業相關,高強度的工作對患上喉癌肯定是有影響的。李詠的去世也算是給各主持人敲響了警鐘,職業很重要,但身體更重要,平常生活中是一定要鍛鍊身體,將工作和休息合理搭配。

李詠的去世讓網友們感到悲傷,希望李詠家人不要沉在悲傷中太久,生活總是要繼續。朋友們,你們對李詠去世有什麼想法呢?

相關焦點

  • 全球最頂尖治癌技術的梅奧診所,為什麼還是拯救不了李詠
    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哈文在微博上宣布了此消息,隨後很多人紛紛發文感念李詠,感謝他帶給我們的歡樂,一路走好。他得了癌症,與病魔對抗17個月,中間的治療過程讓人不敢想像,位於美國梅奧診所擁有全球頂尖的治癌技術,所以李詠一家去了美國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世事無常,病魔並沒有那麼善良。
  • 李詠赴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奧診所治療17月,為何仍無法換回生命?
    李詠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節目主持人,幽默風趣的主持風格帶給所有人太多的歡樂。大家對於這個消息,一時間難以接受。在他患病後的一年多裡,幾乎很少出現在大家的眼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美國接受治療,而李詠選擇的這家美國的醫院也是當今全世界醫療技術名列前茅的醫院,希望能拯救他的生命,可惜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他還是離開了我們。
  • 精品完備性策略——梅奧診所完美選擇
    今天我們聊一家美國最大的醫療機構——梅奧診所的話題。在醫療這個行業裡,有一個很要命的問題,就是很難建立品牌信任。為啥?因為信息不對稱。你想,其他的消費,到餐館裡吃個飯,或者是買個電子產品,消費者很容易判斷這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這就是信息對稱。
  • 梅奧診所發現新的乳腺癌突變類型
    近日,梅奧診所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一種乳腺癌新的分子突變類型
  • 從李詠患癌不治而去談醫院借勢營銷
    點擊查看 這兩天,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李詠癌症不治去世的消息刷爆。大家在感懷世事無常、生命脆弱的同時,也加深了對癌症的憎恨和對自我健康的注重。
  • 藏在哈文微博裡的秘密:李詠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國人無法接受的...
    很多人關注李詠的死亡,卻很少有人去思考,李詠為什麼會突然死亡?很多人知道李詠死於癌症,卻很少有人去思考,李詠為什麼會死於癌症? 現在,我們一起來思考:作為上流階層的李詠,有足夠的錢用最貴的藥、住最貴的病床,有足夠的人脈請到世界最頂尖的醫生為他治療,為何還是治不好病?
  •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
    李詠這麼有錢,癌症早期為什麼沒發現?這病真的真的治不好嗎?小的時候覺得所有主持人裡只有兩個人最親切。一個何炅,一個李詠。李詠非常有自己的舞台風格,給人的感覺特別親切。從小就看《幸運52》和《非常6+1》,後來李詠的主持生涯一帆風順,連續主持過很多屆的春晚,可惜在2018年10月25日他因患鼻咽癌去世了。為了治療這個病李詠赴美治療17個月,花費500萬元,最後撒手而去。作為知名人物的李詠是富有的,但依舊無法戰勝癌症。
  • 梅奧診所的中國醫生:一家三代從醫,從小就是超級學霸
    今年7月,在經歷了又一輪申請面試的角逐後,鄭挺終於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梅奧診所,成為消化科8位在培專科醫生(Fellow)之一。在這裡,他將完成為期3年的消化專科培訓。鄭挺(左一)與同事的合照系統教授、臨床實踐和科研輸出的無縫結合眾所周知,梅奧診所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醫院,也是人們口中的「醫學麥加」。
  • 一年豪賺126億美元的診所,憑什麼讓全球患者追捧?
    今天,正解局想介紹的是疫苗的研發者——梅奧診所。這個家族式經營起家的「診所」,被稱為全球最牛醫院。裡根、布希、中東富豪政要扎堆到這家醫院,潘石屹、林青霞這些中國的名流和明星,也打著飛的橫跨半個地球去看病。梅奧興盛100多年的秘密是什麼?
  • 病人隱私HIPAA:為什麼大家不知道李詠死於什麼癌症
    李詠的離別讓我們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惋惜,而且他選擇了靜靜地離開。關於李詠的離去,我們知道多少醫學信息?我們知道的信息莫過於以下微博裡的信息。李詠得的是癌症,經過了17個月的抗癌治療,50歲去世。這就是我們知道的所有信息了。
  • 梅奧診所飲食——長期體重管理
    梅奧診所飲食(Mayo Clinic Diet)梅奧診所飲食是由梅奧診所的減肥專家團隊創建的一個長期體重管理計劃,旨在幫助你通過建立健康的新習慣和打破不健康的舊習慣來重塑你的生活方式。該飲食計劃的目標是做一些簡單的、令人愉快的改變,從而產生一個健康的體重,你可以在你的餘生中保持這個體重。這些改變包括改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和不健康的營養觀念。
  • 梅奧診所首席信息官:為什麼醫生不喜歡我們的電子病歷系統?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Healthcare IT News報導,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首席信息官Cris Ross在本周的一次主題演講中說到:「我們的系統在很多方面都沒有為我們的醫生提供足夠的支持。」
  • 高工AI · 前沿 | 梅奧診所成立初創公司 利用 AI 開發新藥
    7月16日,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和Nference公司宣布共同創辦一家初創公司。據了解,這家公司名叫「Qrativ」,將結合Nference基於AI的知識綜合平臺與梅奧診所世界聞名的醫療專業知識和臨床數據,以推進藥物的開發。其中,在A輪融資過程中,Matrix Capital Management、Matrix Partners和梅奧診所為Qrativ提供了830萬美元。
  • 美國中西部兩周內超過900名梅奧診所工作人員感染了COVID-19病毒
    超過900梅奧診所工作人員,在美國中西部地區感染了COVID-19病毒,官員們說,在過去兩周裡,該地區的病例激增。 醫療中心有足夠的人手照顧病人,醫療保健梅奧診所的執行院長艾米·威廉士博士,在周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如是說,專業人士自己也會感染這種病毒,或者因為接觸病毒而不得不隔離。 官員說,在過去的14天裡,包括明尼蘇達州和威斯康星州在內的美國中西部地區,905名梅奧診所員工被診斷出患有COVID-19。
  • 梅奧診所研究員質疑Apple Watch:某些功能將導致過度醫療
    然而,近日,梅奧的臨床研究人員卻對蘋果的健康監測功能提出了質疑:該設備的異常脈搏檢測功能可能會過度佔用醫療資源。Mayo臨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根據醫療機構和醫生的指導,在進行醫學評估後,只有11.4%的患者診斷出了有臨床意義的心血管診斷結果,這一發現表明,(Apple Watch)假陽性率很高。」
  • 梅奧診所怎麼啦?兩周900名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
    2020-11-19 09:45:11 來源: 全球醫生組織北京代表處 舉報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梅奧診所新研究:口罩在預防COVID-19傳播方面發揮著 「關鍵」作用
    梅奧診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口罩對預防新冠病毒傳播都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用人體模型證明了口罩的有效性,並在不同距離進行了類似的實驗。研究發現,口罩與社交距離相結合,可以顯著降低一個人在接觸感染者時感染COVID-19的風險。
  • 梅奧、克利夫蘭、麻省總醫院等美國前五的醫療機構,它們利用AI在做...
    國內醫療AI商業落地面臨遭遇諸多瓶頸,諸如條塊分割的「科室+AI」模式無法形成合力去觸發真正的變革、數據採集法律壁壘過高致無法達到「量」的需求、技術商硬體研發能力弱無法將技術成果轉化為最終產品等難題。這無疑制約了人工智慧技術對於改善醫療行業痼疾發揮實質作用。 那麼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呢?
  • 從李詠到吉喆,那些患癌後去美國治療的人,後來為什麼都「走」了?
    」吉喆最終遺憾離世。如此年輕的生命,又是國家級運動員,就這樣突然的離開了。看到這裡,我們不由得想起了央視著名主持人李詠。去年10月25日,「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後,李詠去世,享年50歲!如果治療不成功,把病人治死了,西醫就說這是「不治之症」;如果病人的命大,居然挺過三關了,檢查發現「治療」後癌腫塊變小或者暫時「消失」了,他們就宣傳「治療很成功」。至於後來又長出來了,他們說這是「復發」;別的地方長出來了,他們說這是「轉移」。反正,就是不承認自己沒本事治療,怎樣都是「成功」的。一旦出現不良,都是病人的運氣不好,與他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