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因為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國際化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來到中國旅遊工作或者是定居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了。剛開始,只有北上廣深等大都市才有一些外國人生活,現在國內的很多四五線的小城市,偶爾都能見到外國人的身影。起初對於這些長相「怪異」的外國人,國人還覺得比較新鮮,現在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作為中部大都市的武漢,自然也有很多的外國人生活在這裡。比如在武漢的經開區,就有一個十分獨特的社區,堪稱武漢內的「小地球村」,這個社區,就是金色港灣社區。
在這個社區裡面,擁有近兩百戶外國家庭,數百名來自全球數十個國家的人。有的來自歐洲的法國、德國、比利時;有的來自大洋彼岸美國、巴西;有的來自亞洲的日本、韓國等等。這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國人,居住在中國,除了語言不通外,還有著許多跟中國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他們卻可以跟中國人在同一個社區內和諧相處。它就是像是武漢剛開始對外開放時期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也是武漢走向國際化的一個必然現象。
隨著武漢日益國際化,居住在金色港灣社區的外國人也會越來越多。這些擁有跟我們完全不同文化的外國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喜歡中國,喜歡中國的文化,在居住在中國的日子裡,不停地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知識,同時也將自己國家的特色文化帶來了這裡。社區就像是個大染缸,各個國家的人,都將自家的獨特文化倒進這個大染缸,讓這些文化在相互借鑑之中,彼此的交融、融合,然後共同學習,以找到一個更加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
20年前,在社區初建之時,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區。不過因為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吸引了一些外國人在小區內租房定居。久而久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租住到小區內,慢慢地形成了一個國際社區。因為這些外國人的到來,小區周邊也發生了許多變化。比如代表各國文化特色的風情街,法式麵包、德國啤酒、美式西餐、日韓料理等等。在小區內的公共基礎設施上,也都加上了英文注語,周邊還湧現出不少的外語培訓班等。
為了方便服務這裡的外國居民,在社區內還專門設立了一個多語種警務室,用來為外國人辦理籤證、居住、戶籍等服務。物業也抽調人手,為這些外國人提供租房中介、花園養護、陪同外出購物、陪同就醫等貼心服務。而且社區內不時地還會舉行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好讓這些外國人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可以儘快的融入到中國的生活中。如今的這些外國人,已經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似乎要被同化了。
住在這裡的外國人,很多都是來武漢工作的,也有隨同家人一起搬來的。有些外國人就在社區周邊開了個特色店鋪,最常見的就是外國特色的餐廳。這些外國人表示,來到武漢之後,嘗到了很多中國的美食,覺得非常棒。於是便開了一家餐廳,讓中國人也常常他們國家的美食,這也是一種交流的方式。
都說中國人熱情好客,但在金色港灣社區的外國人們,對待社區的鄰居們同樣十分的熱情。他們中不少人喜歡研究中國的烹飪技術,然後在家學習,作出一些美食拿出來跟鄰居們分享。如果說這裡的外國人跟中國人唯一存在「矛盾」的地方,就是外國人「看不慣」中國人加班的行為。在中國的小區內,經常有裝修隊沒日沒夜的裝修,影響大家的休息。但是金色港灣小區不同,自從有外國人投訴裝修隊加班裝修後,小區便嚴格規定了裝修時間,節假日更是不能進行裝修工作。畢竟是生活在不同文化的國度裡,想要真正地融入進來,並非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