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鄭州恢復堂食「滿月」,部分小區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開始允許外賣員進入。傳說中的報復性消費來沒來?春江水暖「吃貨」先知,近日,記者多方走訪了解到,雖然部分門店「死」在春天之前,掛上了「轉讓」的牌子,但絕大部分餐廳恢復堂食後,已漸漸恢復往昔熱鬧。尤其值得注意,自己動手做飯2個月後,報復性反彈在外賣領域格外明顯:剛剛過去的周末,鄭州人民2天「團」了10467份外賣燴麵,11372份胡辣湯,與2月份相比,翻了10倍還多。
4月23日中午,鄭州市金水區一小區門口,外賣小哥「扎堆兒」
【現象】部分上班族又開始了外賣「續命」的日子
就在不久之前,疫情讓不少宅居在家的河南人民靠著勤勞的雙手變成了「廚神」,麻醬涼皮、手切羊肉、燴麵啥的似乎都不在話下;還有一大批「十指不沾陽春水」的「80後」「90後」被逼著解鎖了廚房技能。
鄭州市民小方曾一度認為,以後不需要去外面吃飯、不需要外賣也可以養活自己了。
然而,往事歷歷在目,3月份恢復上班的小方立馬又回到了靠外賣、堂食「續命」的日子。尤其是前不久外賣可以進小區,再也不用去門口自取以後。「為什麼要自己做飯?大廚們做的飯它不香麼?」小方的灶臺又開始備受冷落。
傳說的報復性消費,是不是要來了?
【走訪】橙黃藍「齊飛」,1個路口10分鐘30餘輛外賣車經過
23日中午11時許,金水區黑朱莊路與吳家莊路交叉口,各種顏色的外賣員格外忙碌
23日中午11點時,記者來到鄭州市街頭進行了走訪。在金水區黑朱莊路與吳家莊路交叉口附近,住戶較多,兩條街上也都分布了不少小飯館,比如煲仔飯館、羊肉湯館、炒雞酸菜魚館等,因此,需要外賣和提供外賣的用戶均有不少。
接近中午時分,路口除了機動車來來往往,過往的電動車以各種外賣、跑腿為主。黃色的是美團外賣;藍色的是餓了麼、達達;橙色的是UU跑腿,黑色是同城急送……從11點35分至11點45分,記者觀察發現,路口往來的各種外賣車約超過30輛。小哥們行色匆匆,十分繁忙。
在金水區一小區門口,記者看到,由於該小區暫時不允許外賣員進入,有多名外賣員門口正在等待買家「取貨」。
一位外賣小哥告訴記者,最近這一段外賣的單子明顯比前段時間多了,他中午與晚飯兩個飯點能送20餘份外賣。
小區門口,外賣員在等待取餐
【數據1】上個周末,鄭州人民2天「團」了10467份外賣燴麵
穿梭在城市裡越來越多的外賣小哥身影,是一種主觀感受。吃貨們的消費鬥志到底恢復到幾成「功力」,還需要數據說話。23日,記者聯繫了相關網際網路公司了解情況。
「隨著外賣商家的復工復產,鄭州人民的味蕾也逐漸復甦了。」23日,記者聯繫美團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美團外賣針對鄭州市民最愛的胡辣湯與燴麵作出了大數據分析。大數據顯示,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也就是4月18日、19日,兩天的時間裡,
美團外賣共賣出早餐胡辣湯11372份,而大家喜聞樂見的主食燴麵也賣了10467份。 而在疫情最嚴重的2月同時段的周末兩天,「胡辣湯」與「燴麵」這兩個餐品的銷量均未過千。「從這兩組數據看,銷售量翻了10倍還多。」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美團平臺上商戶復工率達到了86%。 四月前半月平均與二月份平均相比,河南省美食類外賣訂單增長迅猛,整體單量增長了近5倍。
【數據2】一口氣下單47碗涼皮+1碗米皮了解下?
除了外賣,「懶人經濟」還催生了代賣業務。比如你特別想吃一家的小龍蝦,但對方卻在你的外賣範圍之外,這該咋辦?跑腿小哥上場!
「目前,周圍的飯店陸陸續續都復工了,火鍋、奶茶、串串、烤鴨.....終於可以開吃了!可苦了我們跑腿小哥,各種代買訂單都來啦。」22日,UU跑腿官方發布了最近一段時間跑腿小哥接到的各種「人間真實」訂單,除了常見的小龍蝦、胡辣湯等,還包括一宗涼皮訂單。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訂單包括47碗涼皮和1碗米皮。「47碗涼皮,其中29碗要辣椒(一兩滴就行,不用很辣),18碗不要辣椒,還有一碗要米皮,微辣!」
看到這樣的訂單,是不是突然覺得自己手裡的盒飯不香了。
【吃啥】復工復產助推快餐猛漲,鄭州人還愛吃豫竹方便麵
那麼,河南「吃貨們」最中意吃啥?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增長最快的品類為河南地方菜、漢堡等西式快餐,增幅超過10倍。此外,由於企事業單位復工,催生了白領快餐的需求,快餐小吃類的增幅高達7倍以上。
在購買物品的品類上,河南省火鍋丸/腸、橘子、牛肉、內臟類、羊肉、麻醬/芝麻醬佔比較其它省份平均水平偏高。
另外,河南省方便麵銷量也較為靠前,老壇酸菜是國民泡麵之首,而鄭州人則更愛豫竹香辣牛肉麵。零食方面,辣條穩坐河南零食寶座,鄭州人尤其喜歡。
【線下】堂食漸漸恢復往昔熱鬧,然而部分門店已「死」在春天之前
不少餐廳正在恢復往昔熱鬧
線上訂單正在呈10倍數量級增長,線下餐飲行業情況如何?
22日晚,記者在鄭東新區、金水區走訪了多家餐飲企業,看到多家大牌連鎖飯店已恢復正常。晚上8點左右,在一家烤鴨店,記者看到,大廳20張桌子基本坐滿,熙熙攘攘。餐廳門口貼上了溫馨提示,比如「綠碼」可進、隔位而坐、提倡公筷等。
在一些快餐店,食客也都有序就餐。一家經營熱乾麵的店主告訴記者,他的店3月20日正式開放堂食,目前食客正在逐漸恢復,與疫情之前相比,已經恢復了大約六七成。
走訪中,記者發現,部分餐廳掛出了「轉讓」的牌子,但多數飯店表示,客流基本恢復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好的則恢復到七八成以上。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大家外出聚餐還有顧慮,另一方面,目前復工復產正在進行中,消費者的錢包也有個逐漸恢復的過程。「正在慢慢變好吧,需要過程。」
也有餐廳熬不過「寒冬」
【說法】以餐飲為首的各品類需求,正在加速復甦
據報導,《疫情下中國家庭財富變動趨勢—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2020Q1)》21日發布,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如表示,如果沒有大規模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第二季度出現「報復性」消費的可能性不高。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消費減少,家庭儲蓄增加,與央行發布的家庭存款同比增長6.6%一致。在國內疫情形勢好轉的背景下,家庭儲蓄意願還在繼續上升,50.2%的家庭增加儲蓄。
「真正的報復性消費,一定是出現在錢包恢復之後。」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餐飲只是其中一部分。餐飲的特點註定其在經濟復甦過程中,起到了「領頭」作用。
針對外賣平臺的「復甦」,美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疫情高峰時期,依託外賣平臺幫扶,以餐飲為首的各品類需求正在加速復甦,擺脫「寒冬」的影響。消費者也通過外賣平臺獲得更多的「生活食糧」和「生活用品」。美團外賣數據顯示,復工復產後,非餐類訂單保持平穩增速,比如生鮮買菜、生活日用、美妝護膚、辦公/家裝、醫藥保健等,已成為外賣單量增長最快的五大非餐飲品類。
美團研究院院長來有為表示,「後疫情時代」,伴隨著商業業態的重構,行業渠道的變革,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外賣經濟將成為推動中國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的新動力。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