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的銀河》
(視頻轉至文末)
03
Climb
平淡無奇中的驚喜
清晨,當陽光灑滿大地,辛巴營地又恢復了昨日的熱鬧。辛勤的當地人很早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準備早飯、收拾行囊、整理帳篷……最主要的還是歌唱。就像我們印象中的非洲哥們兒一樣,不管生活苦不苦,工作累不累,只要有機會你總能看見他們聚在一起開始自己的歌唱和舞蹈。而這時候的他們總是充滿了快樂和激情的。這種無憂無慮,輕鬆快樂的氛圍總能感染周圍的人,一種莫名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第二天的行程需要從辛巴營地一直走到吉凱爾瓦營地。全程要走11.66公裡,海拔上升930米。前半程的路,我們還是穿梭在赤道雨林中,只不過闊葉林逐漸被針葉林替代,植物的高度也逐漸降到等身的高度了。在樹叢中,不時會有狹窄的小路出現在我們面前,伴隨著的還有動物的腳印。
如果說第一天的速度感受是慢的話,那麼後面幾天的感受就是更慢!每步間距30公分幾乎成了這次登山的定式,一直持續到登頂成功。後來思考了下,也許這是嚮導有意而為之,給登山者找到一個適合攀登的節奏。畢竟對於一個海拔將近6000米的高山來說,一個合適的節奏可以讓你走的更高更遠。當然,心中不免認為這個節奏應該更適合54歲高齡的嚮導……當然,這種罪惡的小心思在下山過程中一次我挑起的速度比拼後還是及時的隱藏了起來。54歲高齡的速度,真心不慢!
認真的講,第二天的行程總體來說略顯枯燥。在習慣了赤道雨林帶來的驚喜後,這一天更顯得平淡無奇。由於吉力馬札羅的山勢就是一個標準的火山錐,所以攀升過程中永遠不會出現移步換景的場面。無論走多久,眼前始終都是不變的馬文濟峰和基博主峰,這一刻時間仿佛靜止了般。如果不是耳畔的風聲和逐漸低矮的植物,我都會恍惚自己置身於畫境之中。
好在我們早已習慣了苦中作樂,一邊行走一邊找尋自己的樂趣。比如觀察灌木上面的小花為什麼如此鮮豔;比如討論下非洲這幫哥們是如何把東西放在頭上還走起來還這麼穩的;又或者暢想下晚餐會有什麼水果吃?
龍蓋線第二天中午會經過一個叫做第二山洞的營地。如果時間充裕,這裡可以作為登山過程中一個休整的營地。很多前一天在辛巴營地和我們一起紮營的歐洲隊伍都選擇在這裡多駐紮一天。看來歐洲的小夥伴們在時間上確實很充足,不像我們壓縮一切時間,行程能夠縮減就儘量縮減。另外第二山洞營地還有一條小路,可以繞過馬文濟峰,直接到達基博營地,所以時間緊張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條路,這樣可以節省一天的攀登時間。不過這裡對於我們來說,終究只是一個打尖的地方,遠處的吉凱爾瓦營地才是我們第二天的歸宿。
下午五點左右,我們到達了吉凱爾瓦營地,這時的海拔已經到達3600米。相比於辛巴營地,這裡的視線好了很多,遠處的東非大陸也變得清晰可見起來。隨著夜晚的降臨,本來以為波瀾不驚的一天就要這麼平靜的過去了,誰知道華燈初上的東非大陸著實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
一條清晰的銀河伴著漫天星鬥出現在頭頂,從身後的雪峰一路灑向遠方雲層下的東非大陸。而眼前的世界,遠處的燈火簇狀般地點燃了雲層,和頭上的銀河交相呼應。原本昏暗的天地,此時卻被裝點成油畫般絢爛。
平淡中洋溢著驚喜,也許這才是非洲大陸本該擁有的熱情。
視 頻 來 啦 !!!
吉力馬札羅(第二天)
▼
未完待續
本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文由「壹伴編輯器」提供技術支持
圖:九山行
文:九山行
排版:九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