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者 | 觸摸吉力馬札羅的雪(上篇)

2021-01-09 黃埔書院

「行道者」專欄的創立,旨在分享書院書友撰寫的原創遊記文章。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旅行也正是知與行的有機結合。這裡不僅是探討書籍知識的書院,更是分享旅行見聞感受的交流平臺。

也希望能有更多熱愛旅遊,熱愛記錄生活的書友向我們發來投稿,共同分享。

本期@臘肉如雲 博士走出書齋,攀登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將黃埔書院的旗幟帶到最高點。

(@臘肉如雲,人類學博士,熱愛遠在別處的生活,亦珍視此處生活。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旅途囈語,個人旅記公眾號@遠在別處的生活)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 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

「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海明威在《吉力馬札羅的雪》開篇,寫下一個懸念。

吉力馬札羅機場大多都是歐美登山客

在攀登吉力馬札羅山的路線中,Marangu route(俗稱可口可樂路線)登山難度很小,沿途有小木屋住,但最後一天登頂路程突然增加的難度和高度讓一些登山者不適應,所以登頂成功率相對較低。Machame route(俗稱威士忌路線)是難度較大、但風景最美的線路,沿途可以感受山地的熱帶雨林、灌木叢、高原苔蘚、冰川雪原等多種地貌。

重口味的我們選擇了濃烈的「威士忌」。這一線路一般用6天至8天走完,多出的天數是將4000米高度後分段走完,為最後的衝頂儲備體力。我們選擇了「一口悶」,6天走完。

沿途路牌均清晰地列出各個營地的距離、所需時間

從海拔簡表可見,第3/4天的迅速攀升和下降,是對登山者心理和生理的巨大折磨。第5天的衝頂路線上升高度超過1200m,使衝頂的難度大大增加。

吉力馬札羅山幾十年來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登山愛好者,已經有比較成熟的服務。登山公司為「窮遊」登山者的最低配置是1:4,即一個登山者配1名嚮導、1名廚子、2名挑夫。配備越多的服務人員,意味著越優質的服務,也意味著更高的費用。

Day 1 machame gate(1800m)—machame (2835m):11KM(5hour)

第一天的路程非常友善,海拔不高,山路也保護得比較好。從熱帶雨林逐步走向溫帶闊葉林,聞著樹葉的溫潤氣息,聽著小鳥的歡快歌聲,偶爾還有猴子出沒,讓人感到輕鬆愉悅。走到一片粉塵非常厚的地帶,突然被告知今晚露營的machame camp到了!

我們團隊的挑夫們整裝待發

我們坐進餐廳帳篷,認識了我們的兩個6天線團友——來自加拿大的steve和kate,把一大盤爆米花吃完,侃到口水快幹,好不容易才等來熱菜。polypoly(慢慢來)是非洲兄弟對登山者的告誡,更是他們生活的準則!我們得適應非洲兄弟的慢節奏,才能享受慢生活。

廚子把煤氣罐搬上山,煮一鍋香氣四溢的土豆牛肉,犒勞這一天的辛勞。

飯飽菜足,我們早早就鑽進睡袋裡休息。估摸溫度在10度左右,我只用了一個5度的睡袋。半夜,我突然間感覺掉進了一個冰窖,全身冷得發抖。我把保暖睡衣睡褲、抓絨衣、襪子全部穿上,再蓋上衝鋒衣,依然無法抵擋嚴寒。直到穿上另一個抓絨睡袋,才停止發抖。次日一早,隔壁帳篷的團友紛紛說昨晚很熱,我才明白,高原反應來了。

Day 2 machamecamp(2835m)-shira avecamp(3750m):11KM(5hour)

睡了沒多久,天亮了,周邊都是起床聊天的聲音,我眯著眼睛想賴一下床。廚子敲了帳篷的門,執意要給我一杯醒神的熱飲。望著他殷勤的笑臉,我按捺下內心的不情願,享受了一杯熱騰騰的kilimanjaro tea。

領隊給我測了SpO2*,88還屬於比較正常,後面兩天我持續下降到76、74。第四天開始,不知道為啥不給測試了,淚……

【*注】SpO2:Pulse Oxygen Saturation血氧飽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HbO2)的容量佔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Hb,hemoglobin)容量的百分比,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它是呼吸循環的重要生理參數。一般認SpO2正常應不低於94%,在94%以下為供氧不足。

第二天的爬升高度超過900米,一開始就是連續爬山,坡度還比較大。因為路窄,挑夫非常多走得又比我們快,我們經常要靠邊讓路。前半段的路,基本是這種林間石頭路。路窄人多,一些地方要排隊前行。3000m以上,大多是高原草甸和低矮的植物。有一片野花開得煞是茂盛。

黑人天生樂天,休息時在跳舞、拍照玩樂。他們用的,仍然是黑白手機。

我誇黃衣兄弟handsome,他樂得開花,擺POSE執意要和我拍個合影。

路遇一個來自美國的奢華團,猶如參加一個移動PARTY。一個挑夫背著音響,沿途播放音樂;另一個挑夫背著大水桶,登山客隨時可以擰開龍頭喝一杯沁入脾胃的冰水。

shira cave camp:一片非常開闊的地帶,可遠望雲海中的群山

晚餐:蔬菜湯、烤雞腿、蔬菜三明治和水果

camp,雲端之上眺望群山

Day3 shira cave camp(3750m)-lava towercamp(4600m)-baranco camp(3900m):10KM(6hour)

第三天雖然只有10KM,但需要從3750m出發,翻越高達4600m的lava tower,然後再走一個大斜坡到3900m的baranco。爬高再下降,讓很多人覺得一整天都白爬了,這是一個心理上的折磨。

從雲海裡走上來,向右眺望是非洲第五高峰—梅魯雪山(meru,4556M)

氣勢磅礴的雪山,似乎觸手可及,沿途長滿怪異植物,仿佛走進遠古世界。

Baranco camp的「日照金山」。小夥伴老乾說,看到這』日照金山「,這一趟就值了!

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行道者 | 觸摸吉力馬札羅的雪(下篇)......

黃埔書院

相關焦點

  • 《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原 價:36.00 庫 存:【本】2 作 者:[美] 歐內斯特·海明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有輕微破損,不影響閱讀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壹」最初聽聞「吉力馬札羅的雪」的這個名稱,是少年時,在央視六套。作為央視節目當中的「電影頻道」,央視六套總是會全天候的播放些海內外的電影作品,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是其中之一。九十年代初,影視作品並不似如今這般量產,因此央視六套的很多電影都反覆播放過多次,我印象最深的是「鐵達尼號」,其次就是「吉力馬札羅的雪」。可奇怪的是,同樣作為經典著名的愛情片,前者我反覆觀看了很多遍,而後者卻從未能完整看完過,只是深深記住了它的名字。而後,再次聽聞這個名稱,是在高中時期的語文課上。
  • 吉力馬札羅的雪加速融化 赤道雪峰可能消失?
    海明威筆下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美麗、迷人。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吉力馬札羅山頂積雪加速融化。一個月前,新華社記者航拍吉力馬札羅山頂,發現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專門研究吉力馬札羅山冰川變化的專家布萊恩.馬克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吉力馬札羅的冰川將在數十年內融化,最壞的可能是在10年內消失。」
  •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最高的山脈,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正在消失
    說到吉力馬札羅,很多人會說,我在小學課本裡面就知道了,也了解過,或許我也曾經閱讀過它,但是真正讓我記住它名字的是一部電影《我的美女老闆》;電影後半段,因為感情的發展,視頻裡不斷的提到《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我也開始對這個地方心生嚮往,希望有生之年能去那裡成功登頂一次
  • 去看吉力馬札羅的雪:再不出發,2020年吉力馬札羅山頂的雪將消融
    我自問也問過別人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要攀登吉力馬札羅?為什麼不去印度洋享受溫暖的海風,而要選擇自虐般的行走?站在非洲屋脊最高點5895米是什麼感覺?不是因為標杆性地涉足炫耀,也不是為了刷新自己的海拔最高值,甚至不是純粹為了挑戰自己的體能和意志力。
  • 海明威代表作《吉力馬札羅的雪》新譯本
    作為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精選集《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日前,新譯本由天津人民出版推出。
  • 《吉力馬札羅的雪》:回望起人生,我們都會去到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19, 710英尺,據說,是非洲最高峰。它的西峰在馬賽語裡被叫作「恩伽耶—恩伽伊」,神之居所。西峰頂附近有一具風乾冰凍的花豹屍首。沒人知道,花豹跑到這麼高的地方來做什麼。
  • 非洲第一峰積雪融化 「吉力馬札羅的雪」消失
    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    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川面積在過去的80年中萎縮了80%以上,吉力馬札羅雪冠正面臨著在
  • 書摘|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作者:海明威覆蓋著積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山高19710英尺,據說是非洲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峰。山的西主峰被馬賽人稱作「納加奇-納加伊」,意思是「上帝的殿堂」。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風乾凍僵了的雪豹的屍體。雪豹在那麼高的地方尋找什麼,沒有人做出過解釋。
  • 當「吉力馬札羅的雪」成為一種想像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當海明威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說中寫下這段文字,「吉力馬札羅的雪」便成了人生命運的一個經典隱喻。
  • 上帝的殿堂 乾涸的淚光 記消逝中的吉力馬札羅之雪
    新華網奈洛比10月10日電(記者 王雅楠)「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這座常年雲霧繚繞、難得一睹真容的聖山曾在海明威著作《吉力馬札羅的雪》中折射出雪冠下非洲大地的幽謐。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有一部中篇小說叫《吉力馬札羅的雪》,主人公在死前出現一個夢境,他乘著一架飛機,向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的山頂飛去。在吉力馬札羅的山腳下紮營,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吉力馬札羅。安博塞利草原面積還不到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四分之一,但卻因為這裡看吉力馬札羅雪山的最佳觀賞地而聞名世界。
  • 頭像,赤道的溫度從未融化吉力馬札羅的雪
    頭像,赤道的溫度從未融化吉力馬札羅的雪 每天更新好看的美圖壁紙~
  •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就是哈裡,冰山上那隻豹子也是他
    他最鍾愛的作品是《吉力馬札羅的雪》,稱它是自己最優秀的短篇小說。其極簡主義加上意識流的寫作風格,在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現。一個貌似平淡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總是新歡如夢,舊愛在懷的感覺,他曾在《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文中,不經意流露了對哈德莉等女人的態度。他愛得太深,要求得太多,把一切都耗盡了。當你不太付出你的情感時,你就會更加看重金錢。她比所有他愛過的女人都有錢,有的是錢。
  • 吉力馬札羅的雪: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是生命盡頭的反思與覺醒
    《吉力馬札羅的雪》正是一部直面死亡的小說,海明威呈現給讀者一條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路的盡頭,是一場關於人生的反思與覺醒。>海明威01 現實走向寂滅,理想始獲重生:現實與想像虛實交疊,表現出主人公矛盾衝突的人生《吉力馬札羅的雪
  • 在有生之年,我看見了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的雪和南非的國花
    吉力馬札羅海拔5898米,距離赤道只有330公裡,位於坦尚尼亞和肯亞的交界處,在山頂可以同時看到這兩個國家的風景。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上帝的殿堂」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則喜歡稱它為「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上的環境跨度很大,從赤道氣候一直到極地氣候。
  • 吉力馬札羅,夢幻的山峰,隱藏著怎樣的嚮往
    海明威在他著名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開頭,便提出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吉力馬札羅的山頂上,發現了一具風乾的豹子屍體,而這隻兇猛的野獸,冒著地凍天寒,來到雪山之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究竟是來尋找什麼呢?吉力馬札羅山位於非洲東部,它龐大的身軀壓追得周圍的高原悄然下陷了近200米。
  • 吉力馬札羅 奔放狂野的非洲之巔
    當然,只要做好充分準備,吉力馬札羅的雪也並非遙不可及。最好的登山季節是寒冷而乾燥的6 月至10 月,或者是充滿綠意但還未到雨季的12 月至次年3 月。攀登吉力馬札羅,需要的是體力、意志、裝備,以及天時、地利、人和。  最近的登頂者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來自美國洛杉磯的7 歲孩童Keats Boyd 和來自英國白金漢郡的82 歲退休老教授George Solt。
  • 吉力馬札羅:赤道雪峰最後的守望
    而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和環境變化,雪線不斷退後,在過去的100年中,吉力馬札羅的雪帽已經減少了80%以上,山頂的黑色巖石已完全露了出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吉力馬札羅的雪會再次成為一個傳說。1936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讓「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傳遍全球。
  • 在田海子山,想起吉力馬札羅的雪
    從康定市順著榆林河谷仰望,田海子山的三千多米高差足以傲視芸芸眾生,但它並不遺世獨立,也絕不與其他山峰爭個高下強弱,而是頗有自知之明地,在雪門坎埡口敞開大片草甸,與人所敬仰的貢嘎保持距離,也留下一段緩坡方便好事者逗留賞玩。海拔接近四千米,拂曉,空氣似乎經過多層過濾,海螺溝方向群山層疊,層次分明,陽光已經在暗地設色,讓人對這一天,甚或整個一生頓時有了某種瑰麗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