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就是哈裡,冰山上那隻豹子也是他

2020-12-06 元元的天下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是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最鍾愛的作品是《吉力馬札羅的雪》,稱它是自己最優秀的短篇小說。

海明威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非洲雪山下一個作家,因被荊棘劃傷感染而死的簡單故事,為什麼被"文壇猛漢」海明威視為第一佳作?

如果讀懂他的冰山寫作法,就不奇怪了。海明威就是哈裡。

極簡主義的冰山之下,它是海明威對愛情和理想的追述,尋找自我之路的小說。

不妨先講講1952年拍的同名電影:立志成名的作家哈裡,與前妻辛西亞結婚以後定居巴黎。妻子渴望過安定的生活,但哈裡為了創作要四處奔走,導致二人分手。

哈裡因此消沉,過著紙醉金迷空虛的生活,直到認識了海倫結婚。他帶著叔叔的謎語,與妻子再度走進非洲,意外受傷之後反省人生,在那裡終於找回了自我。

格利高裡.派克主演的哈裡太帥氣

儘管相比原著,電影補充了很多細節,把整個故事講了個三分之二,情節相對完整,由於鏡頭的轉換趨於突兀,意識流表現手法理解仍有一定難度。而原文情節比劇本更簡單——甚至連女主的名字都沒有,只以女人或妻子代之。

這是因為,海明威尊奉美國建築師羅德維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提出只表現事物的八分之一的"冰山原則",堅持從繁雜的社會生活中,提煉最有特徵的情節,將自己的思想情感隱藏起來。

由他開創的「冰山理論」和極簡文風,深深影響了馬爾克斯、塞林格等文學家的創作理念。

其極簡主義加上意識流的寫作風格,在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現。一個貌似平淡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

電影《吉力馬札羅的雪》劇照

海明威一生複雜的感情經歷,都成了滋養了他創作的土壤。

甚至在《老人與海》中沒有女性出場,桑地亞哥是個鰥夫,妻子不過牆上一張遺照。也許做個自由自在的單身漢漁夫,才是海明威的理想狀態。

總是新歡如夢,舊愛在懷的感覺,他曾在《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文中,不經意流露了對哈德莉等女人的態度。他愛得太深,要求得太多,把一切都耗盡了。

當你不太付出你的情感時,你就會更加看重金錢。她比所有他愛過的女人都有錢,有的是錢。

海明威先後結過四次婚,小說寄託了海明威關於愛情的思緒

1921年從歐洲戰場歸來,22歲的海明威寄居友處,當了個一文不名的記者。高窮帥的海明威與大他八歲,但未談過戀愛的紅髮女哈德莉相愛,並結了婚。

哈德莉堅信他是個未被發現的天才,並鼓勵他辭職專心創作小說,僅靠她每年兩三千美元的家族信託基金維持生活。

年輕的海明威,英氣逼人

她為他放棄蜜月之旅,為圓丈夫的作家夢,攜手前往藝術之都巴黎作了"法漂"—族,願意為他犧牲一切,並且送上無盡的愛和崇拜。

哈德莉是個完美的妻子,除了在火車站無意中丟失了,裝有三年來海明威的創作手稿的皮箱,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但那時他們如此相愛,海明威抱住嚎啕大哭的妻子,明白這不是她的錯,好言安慰了半天。

她給了他成為作家的信心,替他承擔了生活的艱難,破裙爛鞋朋友都看不下去了。據說他們新生的兒子只能睡在抽屜裡,海明威會去公園偷襲鴿子,燉了改善生活。

那時他們有夢,相約永遠不要分開,一起浪漫地冒險向前,直到1925年夏天,一位年輕的貴婦杜芙出現。

二人分手多年以後,海明威仍然說哈德莉:"當一位妻子——做得真的十分好"。

海明威和哈德莉也曾相親相愛

在海明威生活中,寫作永遠是排第一位的,其他的都無關要緊。

他想讓自己的小說"好的要命"。對於一個個富有金錢和魅力女人的誘惑,海明威沒能堅守住,一個帥氣而又才華橫溢的作家,對急需填補精神空虛的貴婦來說,總是情人的最佳人選。

從寶琳到杜芙,以及紐約文壇"冰雪皇后"埃莉諾.懷莉,……

海明威雖也糾結猶豫過較長時間,但當《太陽照常升起》問世時,終於公開承認背叛了妻子哈德莉——他修改了該書開篇的獻詞:去掉了妻子名後綴的夫姓,五年婚姻就此劃上句號。

出於愧疚,他將該書以及將來出版所有書的版稅全部給她們母子,放在兒子邦比名下由她監管。

女人的愛和奉獻,感動不了獻身藝術的才子,讓他們停下追尋完美的腳步。

也許海明威一生最愛的女人,還是陪她走過那段艱辛歲月的哈德莉,但他更愛文學,一顆赤誠之心如朝聖的豹子,加上他的才華,人們很容易就原諒了他的"渣舉"。

海明威

海明威借書中人物哈裡,來反思自己感情上的混亂和愧疚。

男女主角都是有著很多故事的人,然而哈裡從未缺失好奇心,女人的世界雖小但直覺厲害,她從不吝錢,因為哈裡冒險的行為,能帶她擺脫人生低谷。

原本他篤定必死,但海倫讓他有了生的渴望,這才有上飛機的幻覺。歷盡千帆其人將死,才明白自己犯下太多的錯。被愛溫暖之後重生愛的能力,可惜沒有時間去實現了。

他告訴自己如果你做什麼都太拖沓,開始得太晚,就不能期望別人,還待在那兒等著你。

悲觀主義者的海明威,雖沒有讓哈裡活著離開,但讓海倫的愛,溫暖了他臨終前的短暫時光。在吉力馬札羅山旁,滿天星光下,愛人低聲細語中死去。

電影《吉力馬札羅的雪》劇照

作為一位悲觀主義者,永恆的「死亡」是海明威作品中,最為常見的主題。

雖然海明威一向以硬漢示人,熱愛戶外運動喜好打獵,還在戰場上也表現英受獎。但與他的父親、姐姐、弟弟一樣,都是自殺身亡,公認的原因是家族的血色沉著病。

在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中,哈裡眼中所見到的一切都象徵著死亡:黑夜、光禿禿的大樹,營地附近一直徘徊討厭的大鳥,那隻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出現的鬣狗,都讓哈裡隱隱知道了自己的結局。

這其實是人等待死神降臨之際的思維,海明威把現實和內心獨白與幻覺交雜在一起,展現了主人公臨死前的痛苦,絕望加悔恨的心理歷程。

電影《吉力馬札羅的雪》劇照

對於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寫作就是他的生命。

小說開篇這樣寫道:

吉力馬札羅山常年積雪,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據說是非洲最高的山。它的西高峰叫作馬塞人的「厄阿奇-厄阿伊」,即上帝之殿。在西高峰的近旁,發現了一具風乾凍僵了的豹子。至今沒有人能說得清楚。

初讀者會奇怪,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

豹子

孤獨的精神朝聖者,都是神廟外那隻風乾的豹子。麥家說,那隻豹子是海明威自己。

海明威對吉力馬札羅山頂雪的描寫,實際上描寫是其所要尋找的精神上的"聖殿",它是如此莊嚴神聖。這正是死在上帝的廟殿的獵豹,之所以離開富饒的草原,所要尋找的。

海明威就是哈裡,心靈早就棲居走進非洲吃苦。1933年秋天,海明威曾隨狩獵旅行隊到了非洲,根據在非洲的見聞,在廣闊的非洲草原,天生熱血的獵手喚醒生命的激情。

他認為可以重新訓練他的寫作能力,這樣他可以將心靈上的脂肪消除掉,如一個拳擊手在身上刻苦訓練,以消除身上的脂肪一樣。

他於1935年出版了《非洲的青山》《吉力馬札羅山的雪》《弗朗西斯·麥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小說中哈裡在腿部因荊棘刺傷,沒有及時處理而最終發展成壞死,這種死法算不上悲壯。槍林彈雨活過來,荊棘劃傷卻要命,不過是個隱喻:

生活的爭吵和浮華耗盡了作家的熱情,失去了愛的能力。

真正的作家都是那隻豹子,孤獨的尋找文學的聖殿,直到把自己凍死在高寒的山頂。

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雪

這是一部極為成功的意識流小說,雖然不足兩萬字,卻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空間,非常耐讀。所以海明威將《吉力馬札羅的雪》視為他的最愛,並不奇怪,值得一讀再讀。

相關焦點

  • 海明威《吉力馬札羅山的雪》:豹子為什麼凍死在雪山頂上?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午後之死》裡寫道:「一座移動著的冰山顯得高貴,是由它那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決定的。一個作家採用省略的辦法,如果他不懂的話,那這只能留一些空缺在自己的作品裡。」海明威曾多次把自己的創作風格比喻為冰山,「冰山在海裡移動之所以顯得莊嚴宏偉,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九十年代初,影視作品並不似如今這般量產,因此央視六套的很多電影都反覆播放過多次,我印象最深的是「鐵達尼號」,其次就是「吉力馬札羅的雪」。可奇怪的是,同樣作為經典著名的愛情片,前者我反覆觀看了很多遍,而後者卻從未能完整看完過,只是深深記住了它的名字。而後,再次聽聞這個名稱,是在高中時期的語文課上。
  • 海明威代表作《吉力馬札羅的雪》新譯本
    作為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精選集《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日前,新譯本由天津人民出版推出。
  • 吉力馬札羅的雪: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是生命盡頭的反思與覺醒
    無論文學創作,還是現實生活中,海明威始終以「硬漢」風格著稱。這個充滿陽剛氣的頭銜背後,是他多次面對死亡又奇蹟生還的真實經歷。《吉力馬札羅的雪》正是一部直面死亡的小說,海明威呈現給讀者一條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路的盡頭,是一場關於人生的反思與覺醒。
  • 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創作解讀「1」|如何安排素材?
    花豹是草原之王,也是最高。花豹為什麼出現在峰頂?作者沒有寫。反正就是出現了。一種姿態、追求、象徵!讓人聯想起《神曲》裡的但丁。關於峰頂,文章結尾處也出現了:「就在前方,他看到的,是如整個世界一般的廣闊,宏大、高聳,在陽光下閃耀著不可思議的潔白光芒,那是吉力馬札羅的方形山頂,這就是他正要去的地方。」
  • 《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天津人民出版社 有輕微破損,不影響閱讀 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短篇小說精選集
  • 無論你成就如何,你的生活就是你的天賦所在。《吉力馬札羅的雪》
    做人只能過一天算一天只有當天才能作數隻要天還沒黑就還是今天到了明天就又是一個今天美國作家海明威創作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於美國芝加哥市的郊區,他的童年生活在農舍中,自幼喜歡看漫畫、聽故事,熱愛大自然。
  • 吉力馬札羅的雪加速融化 赤道雪峰可能消失?
    海明威筆下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美麗、迷人。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吉力馬札羅山頂積雪加速融化。一個月前,新華社記者航拍吉力馬札羅山頂,發現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專門研究吉力馬札羅山冰川變化的專家布萊恩.馬克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吉力馬札羅的冰川將在數十年內融化,最壞的可能是在10年內消失。」
  •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最高的山脈,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正在消失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最高的山脈,在炎熱的非洲,這或許也是唯一可以看到雪的地方了,馬基人稱吉力馬札羅山西高峰為『鄂阿奇—鄂阿伊』意思就是上帝的廟殿,而那具赫赫有名的豹子屍體就在西高峰上;說到吉力馬札羅,或許最著名的就是吉力馬札羅的雪了,世界上的很多文學大師曾經就吉力馬札羅的雪寫過書,現在我們依然能讀到那些優美的文學作品;
  • 去看吉力馬札羅的雪:再不出發,2020年吉力馬札羅山頂的雪將消融
    登頂一座山,既不會讓人生達到新的高度,也不會刷新世界觀,更不會頓悟,只會讓你有了一次專屬於自己的特別的經歷和過程。海明威書中的被凍成乾屍的豹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並沒人知道。而我走過半個地球來到山下,也並不需要找尋和定義什麼。
  • 吉力馬札羅山上的雪,以及,一具風乾的豹子的屍體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 當「吉力馬札羅的雪」成為一種想像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當海明威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說中寫下這段文字,「吉力馬札羅的雪」便成了人生命運的一個經典隱喻。
  • 書摘|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作者:海明威覆蓋著積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山高19710英尺,據說是非洲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峰。山的西主峰被馬賽人稱作「納加奇-納加伊」,意思是「上帝的殿堂」。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風乾凍僵了的雪豹的屍體。雪豹在那麼高的地方尋找什麼,沒有人做出過解釋。
  • 地球「赤道雪山」奇蹟:吉力馬札羅,它也是世界各國探險家的天堂
    一提到吉力馬札羅這個地方,肯定就會聯想到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而這本書裡所描述的內容中,有一處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那就是在吉力馬札羅這個地球赤道上的山,居然還能看到雪,這是衝刺讀者的第一眼球。
  • 《吉力馬札羅的雪》:回望起人生,我們都會去到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19, 710英尺,據說,是非洲最高峰。它的西峰在馬賽語裡被叫作「恩伽耶—恩伽伊」,神之居所。西峰頂附近有一具風乾冰凍的花豹屍首。沒人知道,花豹跑到這麼高的地方來做什麼。
  • 吉力馬札羅,夢幻的山峰,隱藏著怎樣的嚮往
    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呢?沒有人做過解釋。海明威在他著名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開頭,便提出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吉力馬札羅的山頂上,發現了一具風乾的豹子屍體,而這隻兇猛的野獸,冒著地凍天寒,來到雪山之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究竟是來尋找什麼呢?
  • 非洲第一峰積雪融化 「吉力馬札羅的雪」消失
    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80年中萎縮了80%以上,吉力馬札羅雪冠正面臨著在50年內消失的威脅。有環境專家指出,吉力馬札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吉力馬札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山山因海明威在其小說《吉力馬札羅山的雪》 中提及而增加了知名度。
  • 吉力馬札羅:赤道雪峰最後的守望
    1936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讓「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傳遍全球。開頭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Kili神奇的意境:「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19710英尺的常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被當地的馬塞人稱作『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做過解釋。」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的峰頂上有什麼?
  • 上帝的殿堂 乾涸的淚光 記消逝中的吉力馬札羅之雪
    新華網奈洛比10月10日電(記者 王雅楠)「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這座常年雲霧繚繞、難得一睹真容的聖山曾在海明威著作《吉力馬札羅的雪》中折射出雪冠下非洲大地的幽謐。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吉力馬札羅
    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吉力馬札羅的雪》開篇引出這樣一段莫名其妙的敘述,語言簡潔,引人入勝。一生坎坷的海明威對於生死早已有了超脫而深邃的認識。敏感繁複而神經質,卻內藏一番宗教般神秘獨特的內在,這是海明威一貫的風格,冷漠而鮮少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