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吉力馬札羅的雪」成為一種想像

2021-01-09 光明網

颶風「卡特裡娜」,巴西,2004年3月。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

「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

當海明威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說中寫下這段文字,「吉力馬札羅的雪」便成了人生命運的一個經典隱喻。謎一樣的山峰、謎一樣的冰雪,令人神思天外。然而,「吉力馬札羅的雪在10年內將不復存在。」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在他的《難以忽視的真相》中引用了冰川學家羅尼・湯普森的預言。在不久的將來,「吉力馬札羅的雪」真的只能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中了嗎?令人遺憾的是,回答似乎是肯定。

在《難以忽視的真相》中,吉力馬札羅山的冰川消退,只是揭開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從1860年以來,近150年中,21個最熱的年份中,有20個屬於最近的25年。一年強似一年的夏季熱浪、日漸萎縮的內陸河流、頻繁出現的海洋水華、海平面上升使越來越多的沿海居民面臨失去家園的威脅……

這一切,源於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危機。正如戈爾在書中寫道的那樣:「如今我們的科技已經變得如此強大,以致於我們現在足以在地球環境的諸多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大氣層薄到我們足以改變它的成分。」戈爾用大量對比鮮明的現場圖片和一系列科學圖表來說明,這是一場「全球性的緊急狀況」,我們如同坐在一枚定時炸彈上面,必須儘快採取行動,阻止浩劫。「在曼哈頓,修建『世貿中心紀念碑』的本意是為了表明美國決不允許類似災難再次降臨自己國家的決心,但如果海平面在世界範圍內上升6米,曼哈頓會發生什麼――世貿中心紀念碑將被海水淹沒不復存在。」在書中,戈爾對美國政府拒絕籤署旨在控制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任何危機的到來,事先都有預兆,當越來越多的「完美風暴」在浩瀚的海洋上形成並裹挾著驚天巨浪撲向沿海城市,我們難道真的聽不出在它們的背後,達摩克裡斯之劍已經在嗡嗡作響?

「這顆星球正處在困境之中,而人們的注意力卻集中在帕麗斯・希爾頓(因危險駕駛而被判入獄的美國富豪女。――編者)身上。我們不得不問自己,這到底是怎麼了?」在一次演講中戈爾說。這提出了一個問題,面對全球氣候危機,普通的民眾又做了些什麼?

美國《時代》周刊今年6月18日一篇文章裡寫道:「我們在家可能會精打細算,但只要一到辦公室,就成了『地球汙染者』:複印紙一式三份,紙杯用之即棄,整晚開著電腦讓老闆以為我們在工作。一個上班族一年的耗材量可達四分之一噸,包括一萬張複印紙。辦公室供暖、製冷和用電排放的二氧化碳約佔美國排放總量的40%,耗電約佔總用電量的70%。電腦每年排放二氧化碳13億噸,辦公室電腦每年在開著不用的時間裡也會消耗10億美元的電。」眾所周知,美國是能源消耗最大、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的國家――佔世界5%的人口排放了世界近25%的溫室氣體。然而,捫心自問,《時代》周刊所列舉的這些現象,在我們的身邊不也同樣在發生著嗎?

儘管戈爾在書中發出警告,人類只有10年的時間挽救全球變暖危機,但同時,他也以政治人物一貫的樂觀態度表示:「只要從今天起,大家團結一致,為環保行動起來,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幫助解決氣候危機,每個人都可以採取步驟來降低高科技生活為自然世界帶來的壓力,選擇一個造福子孫的未來。」

在書中,戈爾呼籲每一個民眾通過個人努力,幫助解決氣候危機:節約家用能源――使用節能照明、有效使用冷氣和暖氣、在節能電腦中配備電量管理功能、改用綠色能源等等,「如果美國每家每戶都把傳統燈泡換成高效節能燈泡,哪怕每家只換一隻也好,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就和從全國公路上減少100萬輛汽車一樣大」;減少交通帶來的能源消耗和廢氣排放――少開車、購買更節能的汽車、減少空中旅行等等,「公交車是最便宜也最節能的長距離交通工具,火車也比飛機節能1倍」;消費少一點,保護多一點――購買耐用的物品、不要浪費紙張、使用可重複利用的袋子等等,「當您在購物時被問到『是要紙袋還是塑膠袋』的時候,你可以說:『都不需要』。」當然,戈爾也沒有忘記提醒消費者,通過購買那些考慮環境問題的公司的產品來表示對他們的支持,而對漠視環境的公司予以抵制,「用錢來表決」。

《難以忽視的真相》在美國出版後迅速成為全美暢銷書,由該書改編的同名紀錄片奪得了第七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這不僅是對《難以忽視的真相》的肯定,也是人們內心的一次覺醒。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表示,「這不是一個成本與收益的問題,而是一個道德問題。」

只有那些將道德置於金錢之上的人,才能讀出這句話的份量。

《難以忽視的真相》

[美]阿爾・戈爾著

環保志願者譯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這是1970年的吉力馬札羅山,白雪皚皚,冰川覆蓋。

 

僅過了30年,該山積雪融化、冰河退縮現象已相當嚴重。

 

這是2005年卡爾・佩茲在飛過吉力馬札羅山上空時所攝。

相關焦點

  • 《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吉力馬札羅的雪》《世界之都》《大雙心河》《死亡博物志》《懷俄明葡萄酒》《蝴蝶和坦克》等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之一,蘊含著一種獨特的人性力量。他的短篇成就非凡,獨具視角,筆觸尖銳而富有張力。本書是完美狀態的海明威:精確、克制、神秘、憂傷,極具代表性地詮釋了極簡文風、冰山理論。
  • 吉力馬札羅是非洲最高的山脈,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正在消失
    說到吉力馬札羅,很多人會說,我在小學課本裡面就知道了,也了解過,或許我也曾經閱讀過它,但是真正讓我記住它名字的是一部電影《我的美女老闆》;電影後半段,因為感情的發展,視頻裡不斷的提到《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我也開始對這個地方心生嚮往,希望有生之年能去那裡成功登頂一次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壹」最初聽聞「吉力馬札羅的雪」的這個名稱,是少年時,在央視六套。作為央視節目當中的「電影頻道」,央視六套總是會全天候的播放些海內外的電影作品,而「吉力馬札羅的雪」,是其中之一。但卻再未想起過,曾有本挺感興趣,但未讀過的書,喚做《吉力馬札羅的雪》。「貳」前陣子,因為工作忙碌心煩意亂,懶於閱讀,索性開始補番,做些不太需要耗費腦力的消遣娛樂,把前兩三年沒看過的日本動畫翻出來看。
  • 去看吉力馬札羅的雪:再不出發,2020年吉力馬札羅山頂的雪將消融
    我自問也問過別人無數次的問題,為什麼要攀登吉力馬札羅?為什麼不去印度洋享受溫暖的海風,而要選擇自虐般的行走?站在非洲屋脊最高點5895米是什麼感覺?不是因為標杆性地涉足炫耀,也不是為了刷新自己的海拔最高值,甚至不是純粹為了挑戰自己的體能和意志力。
  • 海明威代表作《吉力馬札羅的雪》新譯本
    作為諾貝爾、普利茲雙料得主,海明威的短篇小說精選集《吉力馬札羅的雪》收錄16篇海明威經典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是他的著名短篇小說代表作。日前,新譯本由天津人民出版推出。
  • 吉力馬札羅的雪加速融化 赤道雪峰可能消失?
    海明威筆下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美麗、迷人。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吉力馬札羅山頂積雪加速融化。一個月前,新華社記者航拍吉力馬札羅山頂,發現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專門研究吉力馬札羅山冰川變化的專家布萊恩.馬克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表示:「吉力馬札羅的冰川將在數十年內融化,最壞的可能是在10年內消失。」
  • 非洲第一峰積雪融化 「吉力馬札羅的雪」消失
    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峰頂,由冰川和積雪組成的白色雪冠所剩無幾    據有關研究數據顯示,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上的冰川面積在過去的80年中萎縮了80%以上,吉力馬札羅雪冠正面臨著在
  • 吉力馬札羅的雪: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是生命盡頭的反思與覺醒
    《吉力馬札羅的雪》正是一部直面死亡的小說,海明威呈現給讀者一條通往雪山的朝聖之路,路的盡頭,是一場關於人生的反思與覺醒。>《吉力馬札羅的雪》敘述了男主人公哈裡瀕臨死亡前的思考和對話。也許正因如此,《吉力馬札羅的雪》中,才會有一個年輕無畏的哈裡,他的妥協和變節是作家眼中哀莫大於心死的悲劇。
  •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就是哈裡,冰山上那隻豹子也是他
    他最鍾愛的作品是《吉力馬札羅的雪》,稱它是自己最優秀的短篇小說。其極簡主義加上意識流的寫作風格,在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現。一個貌似平淡的故事,蘊含了人世間言不盡的滄桑。總是新歡如夢,舊愛在懷的感覺,他曾在《吉力馬札羅的雪》一文中,不經意流露了對哈德莉等女人的態度。他愛得太深,要求得太多,把一切都耗盡了。當你不太付出你的情感時,你就會更加看重金錢。她比所有他愛過的女人都有錢,有的是錢。
  • 書摘|吉力馬札羅的雪
    《吉力馬札羅的雪》作者:海明威覆蓋著積雪的吉力馬札羅山山高19710英尺,據說是非洲境內最高的一座山峰。山的西主峰被馬賽人稱作「納加奇-納加伊」,意思是「上帝的殿堂」。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風乾凍僵了的雪豹的屍體。雪豹在那麼高的地方尋找什麼,沒有人做出過解釋。
  • 上帝的殿堂 乾涸的淚光 記消逝中的吉力馬札羅之雪
    新華網奈洛比10月10日電(記者 王雅楠)「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這座常年雲霧繚繞、難得一睹真容的聖山曾在海明威著作《吉力馬札羅的雪》中折射出雪冠下非洲大地的幽謐。
  • 《吉力馬札羅的雪》:回望起人生,我們都會去到吉力馬札羅
    吉力馬札羅是一座冰雪覆蓋的山峰,海拔19, 710英尺,據說,是非洲最高峰。它的西峰在馬賽語裡被叫作「恩伽耶—恩伽伊」,神之居所。西峰頂附近有一具風乾冰凍的花豹屍首。沒人知道,花豹跑到這麼高的地方來做什麼。
  • 地球「赤道雪山」奇蹟:吉力馬札羅,它也是世界各國探險家的天堂
    一提到吉力馬札羅這個地方,肯定就會聯想到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吉力馬札羅的雪》,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本書,而這本書裡所描述的內容中,有一處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那就是在吉力馬札羅這個地球赤道上的山,居然還能看到雪,這是衝刺讀者的第一眼球。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有一部中篇小說叫《吉力馬札羅的雪》,主人公在死前出現一個夢境,他乘著一架飛機,向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的山頂飛去。在吉力馬札羅的山腳下紮營,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吉力馬札羅。安博塞利草原面積還不到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四分之一,但卻因為這裡看吉力馬札羅雪山的最佳觀賞地而聞名世界。
  • 頭像,赤道的溫度從未融化吉力馬札羅的雪
    頭像,赤道的溫度從未融化吉力馬札羅的雪 每天更新好看的美圖壁紙~
  • 行道者 | 觸摸吉力馬札羅的雪(上篇)
    用鏡頭和文字記錄旅途囈語,個人旅記公眾號@遠在別處的生活)「吉力馬札羅是一座海拔一萬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長年積雪的高山,,據說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西高峰叫馬塞人的『鄂阿奇—鄂阿伊』,即上帝的廟殿。在西高峰的近旁, 有一具已經風乾凍僵的豹子的屍體。」「豹子到這樣高寒的地方來尋找什麼,沒有人作過解釋。」海明威在《吉力馬札羅的雪》開篇,寫下一個懸念。
  • 吉力馬札羅:赤道雪峰最後的守望
    而隨著全球溫室效應和環境變化,雪線不斷退後,在過去的100年中,吉力馬札羅的雪帽已經減少了80%以上,山頂的黑色巖石已完全露了出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吉力馬札羅的雪會再次成為一個傳說。1936年,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讓「吉力馬札羅」這個名字傳遍全球。
  • 論生的意義——讀《吉力馬札羅的雪》有感
    而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我這一生到底做了什麼呢?」就是主角哈裡在死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們看似證實了伊壁鳩魯學派「人生是來享樂的」這一觀點,卻腦無思想,心無主人,到頭來尋覓不到一絲令自己自豪幸福的瞬間,只能自己無奈悲嘆,想要悔改,卻只能坐等死神的到來……這是人死亡前的一種狀態,但絕不是所有人的狀態!宮崎駿曾言:「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火車,真正屬於自己的只有自己。」
  • 吉力馬札羅,夢幻的山峰,隱藏著怎樣的嚮往
    海明威在他著名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開頭,便提出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吉力馬札羅的山頂上,發現了一具風乾的豹子屍體,而這隻兇猛的野獸,冒著地凍天寒,來到雪山之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究竟是來尋找什麼呢?吉力馬札羅山位於非洲東部,它龐大的身軀壓追得周圍的高原悄然下陷了近200米。
  • 在有生之年,我看見了非洲之巔吉力馬札羅的雪和南非的國花
    吉力馬札羅海拔5898米,距離赤道只有330公裡,位於坦尚尼亞和肯亞的交界處,在山頂可以同時看到這兩個國家的風景。吉力馬札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上帝的殿堂」之稱,而許多地理學家則喜歡稱它為「非洲之王」。吉力馬札羅山上的環境跨度很大,從赤道氣候一直到極地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