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只能過一天算一天
只有當天才能作數
只要天還沒黑
就還是今天
到了明天
就又是一個今天
美國作家海明威創作的小說——《吉力馬札羅的雪》。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於美國芝加哥市的郊區,他的童年生活在農舍中,自幼喜歡看漫畫、聽故事,熱愛大自然。
學生時代不僅成績優異,還展現出驚人的語言天賦,高中時更是成為學報的編輯。
高中畢業之後,海明威拒絕進入大學,而是成為一名記者,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海明威的創作生涯,獲得過不少獎項,最被人熟知的是,1954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一生,有許多傳世之作,例如《老人與海》《喪鐘為誰而鳴》《太陽照常升起》《永別了武器》等。
《吉力馬札羅的雪》是海明威最成功的意識流小說,也是他藝術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哈裡去非洲狩獵,皮膚被刺劃破,染上壞疽病,病重將死之際,半夢半醒中,回顧腦海中殘存的人生記憶。
哈利是個愛國青年,曾經志願參軍,為國浴血奮戰。
參軍時他為人正直,有理想、有愛情,精神世界極其充盈。
他頗有寫作天賦,戰後,成為了一名才華橫溢的作家。然而,戰爭給哈利帶來了,無法抹去的心靈創傷,擊垮了他的行為準則,使他迷戀金錢貪圖享受,過上了自甘墮落的放蕩生活。
終於有一天,他幡然醒悟,痛苦地反思人生,懊悔虛度光陰之後,決心從頭開始,和愛人來到非洲狩獵,哈利的愛人名叫海倫,準確地說,是海倫跟隨哈裡去了非洲。
海倫是一個不幸的女子,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孤身一人照顧兩個孩子,但孩子們似乎不需要她。
她很有錢,但在她的世界裡,只有錢沒有愛的日子,形同惡夢一般,她借酒澆愁,找情人作樂,求得短暫的慰藉。
後來,她的一個孩子在飛機失事中喪生,從此,她墮入了孤獨與絕望的深淵。
海倫丟下情人與酒,急需一個令她敬慕的男人,這時,哈裡出現了,她對哈裡痴情、順從,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海倫對哈裡體貼周到,哈裡精神消沉時,海倫安慰他、鼓勵他,哈裡失去勇氣時,海倫體貼他、照顧他,想方設法減輕他的痛苦。
兩人登上了吉力馬札羅山,吉力馬札羅山終年積雪覆蓋,海拔高達五千八百九十五米,有非洲屋脊之稱,是非洲最高的山脈。
哈裡本想登山狩獵,減掉心靈的脂肪,不幸的是,汽車在途中拋錨,一根荊棘刺破了他的膝蓋,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傷口已感染並轉為壞疽。
自從右腿開始壞疽,他就不再感到疼痛,恐懼也隨著疼痛離他而去。現在他心中只剩下一種極其疲憊和憤怒的感覺:居然是這樣一個結局。
對於正在來臨的結局本身,他並沒有什麼好奇心。多年來結局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但現在結局本身卻沒有任何意義。真奇怪,一旦疲憊透了,達到這種狀態是多麼輕而易舉。
哈裡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望著遠處的吉力馬札羅山的雪,想起了許多往事……
小時候,他住在一棟圓木結構、灰泥嵌白的房子裡,房子建在一座能夠俯瞰湖水的小山上,門邊豎著一根竿子,竿子上掛著一隻鈴鐺,鈴鐺用來呼喚外出的人回家吃飯,房子後面是片田野,田野後面是片森林。
那本來是世外桃園般的生活,但好景不長,有一天那棟房子突然失火,連祖父的槍也燒毀了。
祖父對這支槍感情很深,雖然已是殘骸,仍舊妥善保管,而且他沒有再買過其它的槍。
戰後,他家在森林租了一條小溪,同來捕魚,通往小溪有兩條路,其中一條路上,有家旅館,旅館的老闆人很好,和他家也是要好的朋友,然而,因為通貨膨脹,旅館經營不下去,老闆最終上吊自殺了。
他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作家,叔叔比爾鼓勵他堅持下去,並告訴他真正的作家就像狩獵一樣,要經歷漫長而艱辛的歲月,需要足夠的毅力與耐力,最終的目的是,用真理昭示世人。
當年,那個街區的鄰居他都很熟,因為彼此都是窮人。
廣場周圍住著兩種人:酒鬼和運動愛好者。酒鬼用酗酒鎮住貧困,運動愛好者用鍛鍊驅除貧困。他們是巴黎公社擁護者的後代,對於他們來說,了解自己的政治是不用下功夫的。
他們知道是誰開槍殺死了他們的父老兄弟、親戚朋友。當年凡爾賽的軍隊開進巴黎,繼公社之後佔領了這座城市,被抓到的人,凡是手上有繭,或戴便帽,或有其他任何標誌,證明他是工人,一律處決。
正是在那樣一種貧困中,他開始了寫作生涯。
哈裡曾深愛一個姑娘,那姑娘名叫辛西婭,兩人結婚後定居在巴黎。辛西婭渴望安穩的生活,哈裡卻認為,作家要四海為家,於是,他給不了辛西婭安定的生活。
辛西婭懷孕了,也不敢告訴哈裡,並在流產之後,黯然離開了他。
後來,哈裡結識了女伯爵麗莎,麗莎帶他出入上流社會,使他徹底迷失了自我。
他的叔叔比爾用謎語作為遺產,希望哈裡能夠重拾自我,但哈裡已經對自己失去信心,過了一段混沌的生活之後,他遇見一位和辛西婭相貌相似的女人,也就是海倫。
海倫心裡很清楚,自己不過是另一個人的影子,但她依然深愛著哈裡,跟隨他到非洲尋找自我,而且當哈裡受傷,海倫也無怨無悔,在他身邊守護著。
現在,他不會將死亡放在心上了。先前他一直害怕的一件事是疼痛。
他像別的男人一樣忍得住痛,只要疼痛延續的時間不太長,別把他弄得筋疲力盡。但這一回,他有個地方傷太厲害了,正當他覺得自己快要被它弄垮的時候,疼痛停止了。
他記起多年前的那個夜晚,投彈軍官威廉森鑽過鐵絲網爬回來時,德軍巡邏隊的一個兵向他投了一枚手榴彈。
他被炸傷了,尖叫著,求大家開槍打死他。他是個胖子,雖然愛作一些離奇古怪的顯擺,卻很勇敢,是個好軍官。
他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寫,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死亡一步步地向他靠近,他說不出話來,想一言不發地將死亡打發了,卻怎麼也打發不掉。
他最後一絲意識,夢到天亮了,救援的飛機來了,他坐在飛機上,向窗外望去,看見吉力馬札羅方形的山巔,頓時覺悟,那就是他將要去的地方。隨後,哈裡便在夢境中死去。
這篇小說,是海明威直接描寫死亡,並以生死為主題的作品,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
對於死亡的恐懼,不僅纏繞著主人公,也纏繞著海明威,並且喚起了讀者內心的哀愁,使讀者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
海明威之所以偏愛對死亡的描寫,源於他傳奇的生活遭遇,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多次徘徊於死亡邊緣,身心受到過嚴重的創傷。
海明威的小說,語言樸實,表達直觀,情感含蓄,充滿使人熱血沸騰的陽剛之氣。
他本人及他筆下的人物,影響了幾代美國人,被譽為美國精神的化身。
令人唏噓的是,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克服了對死亡恐懼,並與其鬥爭到底,於是,他舉起獵槍,自殺身亡了。
從此,這團陽剛之氣,來不及揮手再見,便在宇宙間飄散。
最後,願世界和平,人間無戰事,人人心理健康,不再恐懼死亡。
▼
這是一篇討論「死亡」的作品,表現出作者客觀對待死亡的態度和對死亡由恐懼到平靜的心理歷程,你對死亡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呢?
夏花初生,夏林初盛,高考作文盛宴等你來品
收下這份高考病句的難點清單,你不懂的語法在這裡
高考備考、藝考備考之病句修改常見問題不合邏輯解答
2020高考備考 語文文言文第三題概括分析題,四步拿分
冷峻與溫情交織的藝術世界——王魯彥小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