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電影一樣?駕駛火星探險車是怎樣體驗

2020-12-04 中關村在線

   重達3噸的 SEV 是 NASA 研發的新一代太空探險車,主要用於在類地星球上行駛,比如火星。Business Insider 的作者 Jessica Orwig 就體驗了一次駕駛 SEV 的感覺。整體來說,她覺得駕駛一輛並非用來在地球上行駛的交通工具,有一種脫離地球的體驗。這次駕駛體驗的場地在美國德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 Mars Yard(火星後院) 進行。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562/5621656.html report 386    重達3噸的 SEV 是 NASA 研發的新一代太空探險車,主要用於在類地星球上行駛,比如火星。Business Insider 的作者 Jessica Orwig 就體驗了一次駕駛 SEV 的感覺。整體來說,她覺得駕駛一輛並非...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是如何為下一個火星任務建造一輛自動駕駛汽車
    圖註:就像地球上的自動駕駛汽車一樣,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使用一系列將數據提供給機器視覺的傳感器進行導航毅力號比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前四輛火星漫遊車都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其設計就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機器人系統工程師菲利普·特武(Philip Twu)所稱的「火星上自動駕駛汽車
  • 能放手、會併線,寶馬「自動駕駛」是怎樣的體驗?
    2018年亮相的新一代X5、2019年在國內先後上市的7系中期改款和全新3系,以及剛剛上市的4系、首款純電SUV iX3等,近年來寶馬新車上都少不了OTA升級、駕駛輔助系統等技術與體驗亮點。從提出A.C.E.S.到新技術上車,寶馬動作很快,甚至可以說是走在眾多傳統車企頭部的那個。除了上市和開始預售的新車外,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寶馬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也走到了臺前。
  • 如何用 NASA 現有的科技,拍一部科幻電影?
    人類對火星一直充滿好奇和渴望,在各種科幻電影裡,火星也經常以人類居住的第二顆星球的身份出現。今年10月,又有一部以火星探險和生活為主題的電影《The Martian(火星救援)》即將上映。太空人馬特·沃特尼(由馬特·達蒙飾演)在一次火星探險中被團隊遺忘,他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設備,在火星存活下去,並且向地球發射求救信號。
  • 在火星上生活是怎樣的體驗?我去嘗試了一天
    生活在 HI-SEAS 中時,即使出門就是大自然,但太空人們依然被要求每次外出身穿太空衣,甚至和外界溝通時都被設置為存在20分鐘的延遲。而今天,我成為了最新一批體驗這裡的人。這棟白色建築的所有者名為 Henk Rogers :「火星基地遠離我們的文明,就像這座島一樣。
  • 娛樂知乎:像馬特達蒙一樣被丟在火星怎麼辦?
    這是《火星救援》主人公馬克的處境。這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執導、馬特-達蒙(Matt Damon)主演的獨角戲科幻電影。  對,雖然這只是一部電影,但天有不測風雲,說不定哪天你也可能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要在外星求生。想要成為火星上的倖存者,《火星救援》裡的一些技能點你應該馬上學起來!  要在火星生存,首先,你得是個理科生。
  • 在地球上過火星人的日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就正如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之中,火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人類進行太空科研的重要行星之一,由於火星文化的盛行以及其本身與地球一樣擁有多樣的地形地貌,前往火星生活的壯舉同樣是我們地球人多年來努力的目標之一。
  • 《火星救援》:當你解決完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你就能夠實現目標
    1964年,美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水手四號」,為人類探索火星,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緊接著,全球各個科技發達的國家都在用心專研,想盡辦法在火星著陸。但作為非科技人員的我們,對於火星的了解可謂是知之甚少。因而《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極大的滿足了我們對火星探索的好奇心,讓我們對太空探索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作為太空人的艱辛與危險。
  • 致敬百年火星電影夢 直播版「火星救援」將在鬥魚上演
    於是筆者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從各個年代的火星電影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十部。借著這十部電影,我們可以窺得世界各地電影人對於火星想像的一些角落。莫卡諾本是一個快樂的火星人,有著漂亮的(以火星標準而言)女朋友和簡單舒適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莫卡諾出門散步的時候,一臺來自地球的探測器砸死了他的寵物狗。悲憤交加的莫卡諾隨即駕駛飛碟來地球尋仇。由於飛行事故,飛碟墜毀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莫卡諾只好在這座城市棲居下來。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我從那裡學到的一切,到現在每天還在運用,還應用在我的每一部電影裡面。我在思考和計劃這部電影的時候,靠的是畫畫——我很擅長畫畫,我把整部電影都畫了出來,首先在紙上再現了它,然後才輪到膠片。因此我能真真切切地看到我想要的效果。比如,有一項技術或者說數學,是ASCII碼(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用數字來編碼字母和信息。我們必須把這個東西像鐘錶上的數字一樣展現出來。
  • 電影《火星救援》,孤單卻不簡單的航天員在火星上的故事
    但奇蹟的是,馬克卻活了下來,後來他躲到了火星航天基地進行療傷,但是下一次的火星任務卻要等到4年之後,火星基地裡的食物補給又十分短缺,這時候他該做出怎樣的抉擇?為了能夠活下來,他展現了自己強大的生命力!他開始用這僅有的食物在火星上種植食物,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就像當年的魯濱遜一樣努力奮鬥著,與此同時,地面指揮處也發現了馬克並沒有死亡的事實,當然他的隊友們對於這個消息也是感到喜出望外的後來地面中心也全力對馬克進行營救,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對於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來說,當然是很期待,這一點我們能夠理解。畢竟大家都希望這個名字叫做馬克的太空人能夠活下來。
  • 全民K歌接入Apple CarPlay,感受不一樣的駕駛體驗
    近日,在改款皇冠上,豐田終於「開竅」標配了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並同時增加了中控屏幕的尺寸,這一決定受到廣大車主的歡迎。近年來,現在越來越多的車型都支持蘋果CarPlay系統,將iPhone與車機系統連接,實現導航、聽音樂等諸多功能,非常方便。
  • 電影《火星任務》虛擬與現實的對比分析
    沃特尼嘗試離開火星,他駕駛火星行駛3200公裡抵達斯基亞帕雷利隕坑,這裡將是阿瑞斯4號任務著陸地點。圖中是電影《火星任務》的火星環境場景,非常類似於好奇號火星車傳回的圖像。電影中講述的是本世紀30年代的故事,美國宇航局一位太空人在火星表面生活和完成勘測工作。圖中是太空人沃特尼近照。
  • 火星一分鐘:怎麼在火星上駕駛探測車?(內含中文視頻)
    視頻版權:美國航太總署 噴射推進實驗室 加州理工學院(油管);字幕翻譯:中文字幕:建中天文社 李政德火星西方稱火星為瑪爾斯,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古漢語中則因為它熒熒如火,位置、亮度時常變動讓人無法捉摸而稱之為熒惑。火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質量、體積僅比水星略大。 解說詞【火星一分鐘】怎麼在火星上駕駛探測車?首先,我們不是用搖杆來駕駛火星探測車的。
  • 在中國就能體驗到火星的環境,這2大火星基地,滿足人們的幻想!
    在中國就能體驗到火星的環境,這2大火星基地,滿足人們的幻想!很多的科幻大片對未來的生活都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甚至人類都可以登上火星,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的生活區。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真正的火星荒涼而沒有生機,從上世紀中葉人類開始尋找第2個適合生存的家園,最終確定的答案是火星,但是它的環境卻讓人望塵莫及。這裡沒有像地球一樣厚重的大氣層,不足地球1%的大氣壓力。荒涼而沒有生機的紅色土地,打破了人類之前對於火星這顆星球的所有幻想。如果在未來某一天我們真的可以到達火星上去生活,這會是一幅怎樣的場景呢?
  • NASA華裔主管 嚴正駕駛毅力號 2/18登陸火星
    駕駛火星車 需和時差作戰和之前的所有火星車一樣,由於火星距離地球約1億2600萬公裡遠,電訊飛越這段距離的延時達到最長15分鐘,若想像遙控無人汽車那樣駕駛火星車是不可能的,因為當駕駛意識到出狀況時,消息一來一回已是約半小時後了。因此在火星日的晚上嚴正和同事就編程和演練,排好指令發給毅力號後,火星日的白天才能睡覺。
  • 在距離火星「最近」的地方 體驗雪佛蘭開拓者RS
    1"在距離火星「最近」的地方 體驗雪佛蘭開拓者RS"然而,也正是而立之年的我們,卻深知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也許,心態的不同,決定著「生活」還是「生存」。今天,我就拋開了那些屬於我的「苟且」,滿懷期待,駕駛著一臺心儀的車,來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其實,在我剛剛得知這次活動的時候,便充滿了期待,但同時也有很多顧慮。期待的是有這麼一次機會,可以放空自我,享受不一樣的旅行。
  • 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可沉浸體驗火星冒險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9月19日開幕,未來一周,主場活動所在地北京科學中心將上演科學盛宴,等待公眾體驗和感受科學魅力
  • 北京科學嘉年華開幕可沉浸體驗火星冒險
    2020年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暨第十屆北京科學嘉年華9月19日開幕,未來一周,主場活動所在地北京科學中心將上演科學盛宴,等待公眾體驗和感受科學魅力。在VR沉浸式體驗區,小朋友戴上VR眼鏡,可以體驗駕駛戰機在航母上起降、在空間站實驗、火星探秘、嫦娥探月等四種情境。「飛機預備起飛時,座椅上下震動,就好像身臨其境。駕駛盤就在我面前,特別逼真。」剛體驗完航母起降的孩子直呼刺激。展區負責人張震介紹,考慮到公眾對VR技術尚不適應,影片時長多在5-7分鐘,觀眾在短時間內體驗到上天入地的震撼,又不會有眩暈不適。
  • 從火星駕駛飛船來地球,準確預言地球災難!火星男孩到底是誰
    此人在7歲的時候,曾向身邊的人表明,自己是從火星駕駛宇宙飛船來到了地球,因此也被人成為「火星男孩」。據介紹,火星在幾千年前就曾存在文明程度很高的智慧生物,因為文明之間的衝突而捲入到核戰爭,導致火星文明的階段性衰落。事實上,對於火星男孩的介紹,當時很多人都不以為意,認為是童言無忌,根本沒什麼人將他的話當回事。據悉,火星男孩的原名叫做波利斯卡,出生於1996年。
  • 科幻電影的星際飛船,埃隆·馬斯克正逐步實現,往來火星就靠它了
    對於科幻電影中的星際飛船,你也許並不陌生。夢想誰都有,但是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將夢想實現,特別是那些需要克服無數困難,穿梭在星辰大海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