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當你解決完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你就能夠實現目標

2020-11-22 百家號

《火星救援》:當你解決完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你就能夠實現目標

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一直從未放棄。早在1962年,蘇聯便為人類探測火星做了一個開端,其發射了「火星一號」探測器,可惜下落不明,並不能為科學研究作出貢獻。1964年,美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水手四號」,為人類探索火星,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緊接著,全球各個科技發達的國家都在用心專研,想盡辦法在火星著陸。但作為非科技人員的我們,對於火星的了解可謂是知之甚少。因而《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極大的滿足了我們對火星探索的好奇心,讓我們對太空探索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作為太空人的艱辛與危險。

影片中,美國宇航局發射的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不負眾望地成功抵達火星。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他們在火星上採集樣本、做任務的時候,一場頗具毀滅性的風暴向他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無奈,不得不中斷任務,緊急返航。在他們撤離的路上,馬克不幸的被阿瑞斯3號吹落的零件擊中身體,由於生還的希望十分渺茫,指揮官和隊友們迫不得己只能匆匆返航,並向美國宇航局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並在第二天甦醒了。他躲進他們團隊在火星上的居住艙療傷,並清點了居住艙內的飲食,發現艙內的食物並不能供給他太久,他必須要想辦法為自己提供食物。

天無絕人之路,作為一個植物學家,他決定在火星上種植土豆,以供自己生存。並且自製集水裝置,為土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解決完自己的溫飽問題後,他又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回到地球。他知道四年後,阿瑞斯4號會抵達火星的斯基阿帕雷利隕石坑,但是那個地方離他太遠了,他想盡辦法改造火星探險車也沒有辦法將他帶到那裡。因此,他又想方設法聯繫地球。

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人,也發現了火星上的太陽能收集板以及火星探險車都有過移動的痕跡,他們猜測應該是馬克還活著。於是,他們根據馬克的移動軌跡,判斷馬克想要做什麼。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克利用1996年的「探路者」成功地與地球取得聯繫。馬克的生還希望一下子大大的增加。

正當宇航局接二連三地努力想要補給馬克的時候,一場災難性的毀滅,降臨在馬克頭上。由於居住艙的爆炸,馬克失去了他的植物園地,這使得他的食物可供給他的時間大大減少,也使得宇航局的救援任務難度大大增加。所有人都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境地。也許是應了那句:「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

在天文動力學部門工作的裡奇,想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是,阿瑞斯3號的指揮官和隊友們,一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決定再次返航去解救馬克。就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活動,終於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圓滿落幕了,馬克成功地和阿瑞斯3號一起回到了地球。

整部影片,雖然大部分時刻是有關技術、有關科學的研究,但也有夾帶著一些幽默詼諧的時刻,同時又有著一些馬克的情感描寫。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

相關焦點

  • 《火星救援》:如何戰勝一個你無法逾越的困難
    他躲進駐火星的航天基地療傷。下一次火星任務要等到四年後,而基地內的補給僅夠他維持31天。對技術宅來說,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真是相當好。就只說敘事手法,它也是讓我相當喜歡的——平鋪直敘不煽情,如果說《地心引力》是感情澎湃又充滿人文關懷的散文,《火星救援》就像看技術報告,沒什麼文採,卻絕對不無聊。
  • 薪果解讀《火星救援》上的OKR法則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非常值得推薦《火星救援》是一個關於如何從困境中逃離的故事,故事中馬克·沃特尼被獨自留在火星上。按照計劃,下一艘飛船4年後才能再次飛抵火星。而他,如何才能在火星上活下去?首要的問題就是:食物。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學好數理化,走遍宇宙都不怕,科學家會種樹誰也攔不住,呆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用材料搭建了一個蔬菜大棚,然後用自己的大小便施肥,居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是的,你沒有聽錯,呆萌靠一己之力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這就解決了糧食的問題,真的是一個人吃飽,全火星不餓。
  • 《火星救援》:他竟然在火星上種出了土豆!令火星顫抖的植物學家
    不過電影裡的主角沒那麼幸運,他們基地所在地是沒有水的,但是主角光環可不是假的,他再次用全淵博的知識找到了解決辦法:讓氧氣和氫氣在一樣充分燃燒,就能產生水。工作艙裡的有幾百升聯氨,「用銥做催化劑點燃它,就會產生氫氣和氮氣;接下來將氫氣導引入一個狹小的空間,然後點燃燒它。」
  • 《火星救援》生存指南:電力問題如何解決?
    《火星救援》終於登陸中國,總體上說,相對於那些充斥著奇形怪狀的外星人和開著飛碟的納粹分子的科幻電影,和NASA合作後拍出的科幻片顯然更加科學合理,雖然局部存在一些不太科學的地方(《馬特·達蒙真的需要被第三次拯救嗎?
  • 創業者看《火星救援》的理由
    而IDG君在看完了這部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 主演的太空科幻史詩《火星救援》(The Martian),除了發現馬特·達蒙真的是世界上最需要被拯救的男人——從《拯救大兵瑞恩》到《星際穿越》再到《火星救援》,為什麼你總是那個倒黴蛋——IDG君還意外地發現,與其說這部片子是科幻片,其實這部片子的故事更是我們身邊的創業者們每天生活的縮影嘛。
  • 《火星救援》作者:電影有個硬傷
    騰訊文化:《火星救援》裡有沒有現實的參照?安迪·威爾:書裡的火星項目基礎框架,跟一個名叫「直擊火星」(Mars Direct)的計劃很相似。要實現載人火星探險,這個計劃是最可行的。那裡面有有關火星的一切數據,提及的太空旅行物理學知識都基本準確。我甚至計算過幾種可能的軌道路徑。這需要我寫一個軟體,跟蹤恆定推力軌跡。
  • 【解碼】在觀看《火星救援》之前,這幾件事你需要了解
    甚至很多美國人在看完電影之後在網上問這是不是一部真人改編電影。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少看?在11月25日走入影院尋找答案之前,你應該知道這樣幾件事。(來源:時光網當70年代迪斯科舞曲響徹火星天際——北美新片《火星救援》漫談)網上已經有原聲大碟了,建議大家先馬一下,等看完電影之後再來回味(The Martian (Songs)專輯_The Martian (Songs)Soundtrack_在線試聽)一部電影的配樂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部電影的基調,所以如果你覺得這部電影比起《星際穿越
  •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有可能實現嗎?
    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4) 昨天的視頻中三位專家提到,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計劃將一次實現環繞如果說火星原本也和地球一樣擁有海洋,那麼它的水又去哪裡了?我們熟悉的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有可能實現嗎?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科技向未來》第二期節目《即將啟航!關於火星,你知道多少?》,為您繼續揭秘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電影《火星救援》中的情景 有可能實現嗎?
  • 火星救援,什麼才是逃離火星的正確姿勢?
    這一段還真是槽點滿滿的,且不說未經申請個人電腦就能接入超級計算機太扯淡,NASA小哥用的引力彈弓方法也只是一種飛行器加速常用的方法,而且還要用讓5個本來正常執行任務的太空人冒著極大的風險去拯救一個基本會要狗帶的太空人。真不知道該說這是美國的英雄主義特色,還是《火星救援》作者安迪·威爾是個白蓮花呢。引力彈弓到底是什麼鬼?
  • 《火星救援》|一份來自火星的生存指南
    星爺曾在《少林足球》裡,對著光頭的趙薇說過:「你快點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險的!」那麼火星就不危險了嗎?火星的地表情況,並沒有嚇退各國科學家們的研究熱情,多年來,他們仍然在不斷觀測、了解這顆星球,試圖挖掘火星深藏的秘密。在眾多奔赴宇宙探測的太空人中,有一個太空人受到了上帝的戲弄,意外的留在了火星,開啟了驚險萬分的自救生涯。他就是《火星救援》裡的主人公馬克·沃特尼。
  • 影評《火星救援》:你有一份困境生存指南待領取
    「你要麼屈服,要麼反抗,就是這樣。你只要開始,進行計算,解決一個問題,解決下一個問題,解決下下個問題,等解決了足夠的問題,你就能回家了。」——《火星救援》假設有一天你被困在火星,你會怎麼做?《火星救援》給出了一份詳細的生存指南。
  • 這7個問題不解決,人類想登陸火星只是妄想,你認為呢?
    有人說2024年就能實現,有人說2035年,或者是本世紀中葉,持消極態度的人認為本世紀末都很難實現。確實去往火星,有很多未知的風險和問題,以下這7個問題,不論啥時候去往火星都是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地球無法及時援助去火星跟去月球不同,月球就在地球附近,隨時都可以發射探測器去往月球,如果登月出現問題,我們在10小時內就可以前往救援。
  • 《火星救援》如果你一個人被困火星怎麼辦?堪比火星版魯濱遜
    小帥在地上畫了個圈兒,然後用叫做尺在周圍擺了十六個力盤,一個簡單的十六進位交流軟體就完成了。因為中間這臺二十多年的老機器啊只有攝像頭能動,所以現在就只能用這種辦法跟地球溝通了。經歷了三十分鐘的延遲,小帥在火星上看到攝像頭轉了幾下,指向了其中的幾個字符,翻譯過來是:你咋樣了?小帥終於笑了,他是個太空人,也是個高材生,已經被困在火星三個月了。
  • 解決火星磁場問題或可再造一個地球?
    紅色的火星是個有趣的地方,但你不會想住在那裡的。那裡的溫度劇烈波動,近日點和遠日點之間的溫差將近160攝氏度。更重要的是大氣很稀薄,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你將無法呼吸。這種輻射對剝離火星上的大氣負有責任。一些科學家建議我們通過為火星創造磁場來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在地球上,我們有一個很強的磁場。這可能是由於地球熔化的外層鐵核造成的。
  • 《火星救援》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那麼問題來了,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電影裡的這些設定成立嗎?看電影之前,大家不妨聽聽科學松鼠會會員、天體物理學家孫正凡之前在上海看片時所科普的火星、宇航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科學家解讀「火星求生」 火星上沙塵暴是家常便飯?一個幹又冷的大沙漠,重力只有地球40%,能不飄嗎?那麼,這部科幻電影的細節,有多少其實並不「科幻」呢?我們請專家來解讀一下。看完「植物學家在火星上種土豆的500天」,很多觀眾的疑問應該來了——火星上生存,對我們來說有多難?
  • 【安利予你】《火星救援》—孤獨的火星日記
    因為意外而流落荒蕪之地,承受著難以面對的孤獨又憑藉一己之力,創造食物和水來維持生命歷經艱辛終於得以回歸原來的世界你以為這是
  • 《火星救援》被遺忘在火星上的太空人,一個人如何生存561天
    大家好,歡迎觀看老酒影視文章解說,本篇文章影視上映於2015年的科幻片《火星救援》,一起來看一名太空人被遺忘在火星上,他要如何生存和自救?,其次是供水問題,馬克從飛行器燃料那裡搞到肼,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氫氣和氧氣燃燒產生水,既能灌溉植物,也解決了水供應問題,在操作過程中,因算失誤,還差點將自炸飛,因計算失誤;還差點將自己炸飛,電的問題就好解決多了,本來就有很多太陽能充電板,馬克只要將它們清理乾淨,並安裝好就行,很怏,星上的第54個太陽日,植物發芽了,馬克感慨萬分。
  • 火星的能源問題已經解決,第一批人類將於2024年前往火星
    眾所周知,星際遷移是人類目前的目標之一。因為地球本身也如所有的生物一樣,擁有生命。而所有的生命都不可能永恆存在,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被打破的定律,誰都逃不掉。再加上地球上的資源實在有限。所以人類要想持續發展,就得尋找到另外一個家園,並搬遷過去生活。
  • 《火星救援》太空人在火星上種土豆:這科學嗎?
    那麼問題來了,火星適合人類生存嗎?電影裡的這些設定成立嗎?看電影之前,大家不妨聽聽科學松鼠會會員、天體物理學家孫正凡之前在上海看片時所科普的火星、宇航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科學家解讀「火星求生」 火星上沙塵暴是家常便飯?一個幹又冷的大沙漠,重力只有地球40%,能不飄嗎?那麼,這部科幻電影的細節,有多少其實並不「科幻」呢?我們請專家來解讀一下。看完「植物學家在火星上種土豆的500天」,很多觀眾的疑問應該來了——火星上生存,對我們來說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