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當你解決完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你就能夠實現目標
對於火星的探索,人們一直從未放棄。早在1962年,蘇聯便為人類探測火星做了一個開端,其發射了「火星一號」探測器,可惜下落不明,並不能為科學研究作出貢獻。1964年,美國發射了火星探測器——「水手四號」,為人類探索火星,邁出了成功的一步。緊接著,全球各個科技發達的國家都在用心專研,想盡辦法在火星著陸。但作為非科技人員的我們,對於火星的了解可謂是知之甚少。因而《火星救援》這部影片,極大的滿足了我們對火星探索的好奇心,讓我們對太空探索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作為太空人的艱辛與危險。
影片中,美國宇航局發射的載人航天宇宙飛船阿瑞斯3號,不負眾望地成功抵達火星。可惜天有不測風雲,正當他們在火星上採集樣本、做任務的時候,一場頗具毀滅性的風暴向他們襲來,阿瑞斯3號被迫無奈,不得不中斷任務,緊急返航。在他們撤離的路上,馬克不幸的被阿瑞斯3號吹落的零件擊中身體,由於生還的希望十分渺茫,指揮官和隊友們迫不得己只能匆匆返航,並向美國宇航局宣告他已犧牲的事實。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克以極低的概率活了下來,並在第二天甦醒了。他躲進他們團隊在火星上的居住艙療傷,並清點了居住艙內的飲食,發現艙內的食物並不能供給他太久,他必須要想辦法為自己提供食物。
天無絕人之路,作為一個植物學家,他決定在火星上種植土豆,以供自己生存。並且自製集水裝置,為土豆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源。解決完自己的溫飽問題後,他又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回到地球。他知道四年後,阿瑞斯4號會抵達火星的斯基阿帕雷利隕石坑,但是那個地方離他太遠了,他想盡辦法改造火星探險車也沒有辦法將他帶到那裡。因此,他又想方設法聯繫地球。
與此同時,美國宇航局的人,也發現了火星上的太陽能收集板以及火星探險車都有過移動的痕跡,他們猜測應該是馬克還活著。於是,他們根據馬克的移動軌跡,判斷馬克想要做什麼。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克利用1996年的「探路者」成功地與地球取得聯繫。馬克的生還希望一下子大大的增加。
正當宇航局接二連三地努力想要補給馬克的時候,一場災難性的毀滅,降臨在馬克頭上。由於居住艙的爆炸,馬克失去了他的植物園地,這使得他的食物可供給他的時間大大減少,也使得宇航局的救援任務難度大大增加。所有人都陷入了無計可施的境地。也許是應了那句:「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一定會給你開一扇窗。」
在天文動力學部門工作的裡奇,想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只是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但是,阿瑞斯3號的指揮官和隊友們,一致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決定再次返航去解救馬克。就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活動,終於在所有人的不懈努力下,圓滿落幕了,馬克成功地和阿瑞斯3號一起回到了地球。
整部影片,雖然大部分時刻是有關技術、有關科學的研究,但也有夾帶著一些幽默詼諧的時刻,同時又有著一些馬克的情感描寫。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