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滿貫瓦爾德內爾(10):馬文革苦撐國乒危局,老瓦稱霸天下

2021-01-14 全言作品

今時今日,年輕的桌球迷們恐怕很難相信,三十多年前的中國隊曾是那樣的虛弱,尤其在男子領域,那更是慘敗連連,令人唏噓不已。

1988年漢城奧運會,江嘉良、陳龍燦、許增才出戰男子單打,結果無人挺進半決賽,連銅牌都沒拿到;1989年世乒賽,國乒男團決賽0-5慘敗輸瑞典隊,男單、男雙、混雙全部止步季軍之位,總教練許紹發也在不久後宣布下課。

如果算上女子的話,問題就更多了:一個何智麗就把全隊攪得天翻地覆,再加上其她一些人才流失海外、朝韓選手崛起等事情,她們的日子也不好受。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女乒領域的競爭壓力原本就相對更小,所以稍有波浪也能很快風平浪靜;但男乒就不同了,一代人的崩潰可能要用幾代人的時間來彌補,強如中國桌球隊也在那段時間元氣大傷,而以瓦爾德內爾為首的瑞典隊則迅速崛起,填補了國乒留下的空白。

1989年世乒賽,瑞典人在男團5-0暴擊中國隊,男單又包攬了冠亞軍,最終瓦爾德內爾3-2險勝隊友佩爾森登頂,成為了當年的「地表最強」桌球選手。

難道國乒就沒人能站出來挽救危局了?

一位來自天津的男人默默拿起了自己的球拍,踏上了強敵環伺的賽場。而他,也將成為當年唯一能與瑞典、歐洲最頂級高手同臺對壘的國乒名將!

請記住他的名字,那就是——馬文革!

1968年出生的馬文革是國乒歷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位人物:論成績,他既不如前面的江嘉良、陳龍燦,也比不了後面的劉國梁、孔令輝;但要是論在中國乒壇的地位,他卻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時候,中國傳統直拍快攻打法全面崩潰,被歐洲橫拍兩面弧圈球技術給徹底打垮,輸得一塌糊塗。直到這時,各級教練員們才開始充分重視新技術、新器材的作用,同時加大對新打法運動員的扶持。

不過臨時抱佛腳、急病亂投醫的舉動,往往只能適得其反。

當是時也,大量直拍正膠快攻運動員被改成了反膠打法,結果太過急於求成,新的沒學會、舊的也丟了個乾淨;大量橫拍顆粒彈擊型運動員也被要求換成兩面反膠,結果同樣是邯鄲學步,收效甚微。

唯有一人,通過自己的天賦與努力、強行死磕下了這一技術轉型難題,由此而成為了國乒男隊的首位真正意義上的橫拍兩面反膠弧圈球打法大師。

而他,就是馬文革。

馬文革原本是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法運動員,這種弧圈結合快攻打法在當年非常流行,也算是中國特色與國際接軌的完美結合,既強調了速度、也兼容了旋轉,看起來很完美,但實際成績其實並不理想。

原因無他:高不成、低不就!

要速度,那就去打直拍正膠;要旋轉,那就去打橫拍雙反。強行一手抱兩個西瓜,結果只能是兩個都抱不住!

其實早在70年代的時候,器材的更新與有機膠水的使用已經讓反膠的性能有了質的飛躍,近臺速度基本不輸正膠、旋轉又強了不知道多少,可以說是取得了全方面的優勢,只是國外運動員們的技術還沒完全跟上來,所以才不斷輸球。

全言註:有機膠水能夠使套膠的海綿膨脹,刷得越多、膨脹效果越好,打球的時候也更有彈性,所以便出現了「灌膠」的概念,但這種膠水存在一定毒性(雖然不大);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後,國際乒聯決定用無機膠水取代有機膠水,灌膠也成為了歷史。

當時的中國乒壇雖然目睹了外界的變化,但卻因為連連不斷的勝利而沒有特別在意器材的革新,許多教練甚至還將刷有機膠水等事情斥為奇技淫巧,連郗恩庭、郭躍華等前輩好不容易摸索出的直拍反膠打法門派也中道崩殂、後繼無人。

面對新形勢,時任國乒總教練許紹發也做過許多創新努力,但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面對整個中國乒壇的風氣,他終究還是無力回天,最後也只能帶頭吞下失敗的苦果。

幸運的是,一路堅持下來的人還是存在的,馬文革就是其中之一——據說他很早就開始效仿歐洲人、給自己的球拍灌膠,甚至還被人誤解為故意拖延上場時間。在不被認可的那段時間裡,馬文革相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不過新事物的成長都是充滿曲折的,歐洲人用了十多年時間才琢磨透的新弧圈球道路,馬文革不可能一學就會;再加上他畢竟是生膠打法出身,所以在技戰術理念上還帶有太多的舊思維,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和身邊的隊友比起來,馬文革終歸是已經踏入了新時代大門的人了,所以不用多久,他便將大放異彩、成為當時中國男乒的新希望。

果然,1989年世乒賽的時候馬文革便一鳴驚人,單打3-2淘汰阿佩依倫(也就是在團體決賽中擊敗江嘉良、陳龍燦兩大主力,連拿國乒2分的那位頂級對手),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不過隨後馬文革卻又遭遇潰敗,被波蘭名將格魯巴3-0橫掃,止步於16強的位置。

但緊接,馬文革又在年底的世界盃比賽中徹底爆發,奪得了男單的冠軍金牌!

有意思的是,馬文革的世界盃戰況和世乒賽打了個倒,這次他是小組賽0-2慘敗輸給阿佩依倫、但決賽卻3-2戰勝了格魯巴——果然競技場上無常勝將軍啊!

與馬文革相對的,是瑞典隊的兩隻領頭羊的慘敗:

新科世乒賽單打亞軍佩爾森在小組賽被馬文革2-0橫掃,直接沒出線;至於新科世乒賽單打冠軍瓦爾德內爾的話更慘,在小組賽被比利時、波蘭、美國選手輪番暴擊,最後算總名次的時候居然排到第15位(總共16人參賽),僅比一位肯亞選手要強,也是無語了。

但是呢,歐洲運動員對世界盃的重視程度遠不如國乒選手,所以我們不能以此來斷定老瓦就不行了,畢竟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

這不,1990年世界盃開打後,老瓦正式決定露一手,隨後便在小組賽成功復仇上屆打敗過自己的運動員、以第一名出線,然後1/4決賽拿下格魯巴、半決賽淘汰陳龍燦、決賽擊潰馬文革,全勝拿下冠軍金牌!

那次比賽國乒只有兩人參賽,結果被老瓦一人給「全殲」,他再次用實際行動證明:我才是男乒真正的霸主!

真的是這樣嗎?

老瓦的身旁,另一人正冷眼旁觀著乒壇的動態,同時開始加緊訓練,準備迎接著1991年千葉世乒賽的到來——到那個時候,他將給瓦爾德內爾致命一擊,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

這些,我們後面再說。

下面聊些題外話。

當瓦爾德內爾、佩爾森開始執世界乒壇之牛耳,馬文革異軍突起的時候,世界各地的新生代們也已開始逐漸成長,嶄露頭角。

首先是一位來自法國的年輕人,他在1988年的歐錦賽單打比賽中淘汰了上屆冠軍佩爾森,隨後1990年歐錦賽又淘汰了瓦爾德內爾,的確不簡單!燃熱不久後,此人將與史上的首個桌球大滿貫頭銜擦肩而過,留下永遠的遺憾。

其次是一位來自比利時的小夥子,他就是1989年世界盃小組賽打敗瓦爾德內爾的3人之一,不過緊接著次年就輸給了老瓦。不過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迎來了一位中國教練,不久後師徒二人就將實現屌絲逆襲的故事,留下一段乒壇傳奇佳話。

接下來地點挪到了巴爾幹半島,風雨飄搖的前南斯拉夫已經走到了解體的前夜,但他們的桌球隊卻仍然很爭氣,不但此前多次拿到了世界冠軍,而且還有兩位新秀在奧運會的賽場上衝進了決賽,差點摘得了金牌!

只可惜,這二人的合作將在不久後隨著國家的分裂戛然而止,但其中天賦更高的那位將繼續崛起,成為歐洲乒壇的重要一員,同時與國乒對抗二十餘年,被譽為猛虎一般的對手!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拉回中國——馬文革的身旁,也出現了一位很特別的隊友。此人身高不過1米6左右,橫拍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法,一度也改成了兩面反膠,結果他實在接受不了,最後還是改了回去。

有的人選擇堅持,成為了傳奇,比如馬文革;有的人選擇放棄,但同樣成為了英雄,比如剛提到的這位前輩。

多年後,他倆將拼盡全力、帶領國乒男隊走出低谷,迎接新的輝煌!

以上四位運動員都是誰?你猜到了嗎?歡迎留言寫下自己的答案吧!

原標題《大滿貫瓦爾德內爾(10):馬文革苦撐國乒危局,老瓦稱霸天下》——連載未完待續,歡迎繼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桌球記憶|40屆世乒賽國乒遭遇5-0橫掃,成就瓦爾德內爾三冠王!
    桌球記憶|40屆世乒賽國乒遭遇5-0橫掃,成就瓦爾德內爾三冠王!回憶起31年前的多特蒙德世乒賽男團決賽,當時第40屆世乒賽,瓦爾德內爾、阿佩伊倫和佩爾森組成了瑞典隊歷史上的最強陣容,他們不管從哪個方面上具備挑戰中國隊實力,尤其是那場比賽結束,瑞典隊5-0橫掃國乒男隊,至今很多人還記憶猶新,當然從個人榮譽上,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還獲得第40屆和41屆世乒賽的單打冠軍,老瓦還是90年代乒壇大滿貫第一人,讓我們再回到這場決賽中看一下。
  • 馬龍能成為中國的瓦爾德內爾嗎?國乒大滿貫有望創造新紀錄
    關注乒壇的朋友們都知道,國乒男隊大滿貫隊長馬龍近年來發揮神勇,已經成為了乒壇歷史上獲得世界冠軍頭銜最多的運動員之一,同時更是男乒領域獲得單打世界大賽金牌最多的選手,力壓張繼科、
  • 為什麼瓦爾德內爾被稱為桌球之神?第一位大滿貫,發球拯救橫板
    為什麼瓦爾德內爾被稱為桌球之神?第一位大滿貫,發球拯救橫板 瓦爾德內爾點滴,桌球之神名不虛傳,發明瓦式發球世界乒壇目前共有10位大滿貫,其中9位都是中國選手,僅有一人是外協會選手,這位就是桌球之神瓦爾德內爾。同樣是大滿貫,為什麼人們對老瓦的評價如此之高?
  • 有的人,表面上是大滿貫冠軍,背地裡卻是英語小組長
    馬龍(轉向翻譯):「他(記者)說的是瓦爾德內爾吧?」北京時間4月26日,2019布達佩斯世乒賽1/4決賽結束了一場國乒內戰,最終馬龍以4比0橫掃隊友林高遠,晉級四強。而在賽後採訪中卻出現了上述一幕,讓網友不禁感嘆:不愧是英語小組組長,這聽力比翻譯靠譜。
  • 瑞典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宣布退役 曾與六代中國乒壇頂尖選手交鋒
    2月11日,瑞典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在斯德哥爾摩南城一所體育館參加了乒壇生涯中的最後兩場比賽,隨後宣告正式退役。 現今已50歲的瓦爾德內爾被中國球迷稱為「老瓦」,他出生於1965年,在近40年的乒壇生涯中多次獲得世界冠軍。「老瓦」右手橫握球拍,快攻結合弧圈打法,進攻多變善於動腦,也被稱為瑞典乒壇的「遊擊隊長」。
  • 國乒驚險一戰!2大主力慘敗輸瓦爾德內爾,江嘉良險勝世乒賽奪冠
    別看張本智和、伊藤美誠現在蹦躂得很歡,但放在歷史的長河看的話,他們給國乒製造的威脅真心還不算什麼。但值得警惕的是,真正的強敵也確實不是一兩天就養成的,所以決不能對任何對手掉以輕心,說不定他們就能在不經意間坐大,然後再想甩開就不容易了。比如我們曾經的最強對手——瓦爾德內爾就是如此。
  • 國乒退役大滿貫現狀,4人有從政經歷,2人擔任過教練,1人太可惜
    到現在為止,國乒已經培養了很多的世界冠軍和奧運冠軍,桌球也成了我們的國球。我們喜歡把獲得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三個項目單打冠軍的球員稱為大滿貫。到現在為止共有10人實現了大滿貫,其中有五位男乒隊員和五位女乒隊員。除了瑞典的瓦爾德內爾是外國球員以外,其他九人都是國乒隊員。在這10位大滿貫選手裡面,馬龍和丁寧還在打球,其他八人已經退役。
  • 瓦爾德內爾的偶像!你知道是誰嗎?居然是個乒壇「壞小子」
    如果要在中國桌球迷中展開調查,選出一位非中國桌球運動員作為偶像,那麼瑞典選手瓦爾德內爾一定會獲得極高的票數。瓦爾德內爾,世界桌球歷史上傑出的傳奇人物,人稱「乒壇莫扎特」,而我們中國球迷一般稱之為「老瓦」。
  • 乒壇往事:14歲瓦爾德內爾來中國學藝,結果慘敗輸給球館看門人
    至於年紀較小的那個,當時還沒滿15歲,完全是乳臭未乾,但他卻成為國乒幾代人心中最大的噩夢,同時成就乒壇歷史上的第一次大滿貫偉業。沒錯,他就是後來威震賽場的絕頂天才——簡·諾·瓦爾德內爾(Jan ove waldner)!且慢,咱們現在是開啟了上帝視角,所以知道這兩個年輕人後來的成就,那麼當年的中國人是如何評價他們的呢?
  • 以瓦爾德內爾為例,簡析桌球發球技術的重要性
    發球制勝:老瓦「常青樹」的秘訣 談及瓦爾德內爾高超的發球技術,就不得不提到由他所創立的橫板技術——橫板直握。事實上,橫板發球由於手腕的限制,發球招數少,旋轉也不夠強烈。而瓦爾德內爾創造性地發明橫板直握髮球法,讓橫板發球變得像直板一樣順暢。
  • 乒壇往事:瓦爾德內爾有多牛?16歲替補進國家隊、就打敗世界冠軍
    作為2003年出生的年輕小將,他13歲便打進世乒賽前八、14歲開始擊敗國乒主力、15歲奪得總決賽冠軍、16歲成為世界盃亞軍,這樣的戰績的確是許多同齡人所無法相比的。但父母都來自中國的張本智和肯定也聽過這麼一個老祖宗的典故,那就是: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許多運動員的確是出道即巔峰,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呢?
  • 馬龍仍是國乒核心!不以一時成敗論英雄,但傷病必嚴重影響其前程
    沒有人會想到國乒大滿貫馬龍從巔峰跌至低谷的速度會這樣快:僅僅幾個月前,他才在布達佩斯世乒賽上取得了男單三連冠的壯舉,追平前輩莊則棟的同時更讓自己成為了有史以來獲得男單世界冠軍數量最多的運動員。可就在不久前結束的男乒世界盃賽中,馬龍連遭敗績,半決賽被16歲的日本小將張本智和擊敗,三、四名之戰又輸給了18歲的中國臺北小將林昀儒,最後別說奪冠,連第三名銅牌也沒能獲得。
  • 國乒一姐悄悄易主,開練!她不再「逃避」
    國乒女隊現役唯一大滿貫得主丁寧、世界盃「五冠王」劉詩雯都未能入圍,而國乒中生代的代表人物陳夢上榜,在陳夢職位一欄裡是這樣寫的:桌球國家隊運動員、2020年女子桌球世界盃女單冠軍。對於國乒來講,這一天終於來臨了!
  • 國乒的四大「錯覺」!哪一個誤導了你,王皓單打「千年老二」
    一直以來,國乒都是我國大多數球迷最關注的比賽之一,雖然在近年來來受到了日本和德國等強隊的巨大挑戰,但在此前的卡達公開賽上狂攬四冠,再度讓我世界球迷見識到了國乒的強大。國乒之所以能夠長期統治世界乒壇,依靠的不僅僅一名球員的實力,而是整個強大的國乒團體組成。
  • 國乒三大世界冠軍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2018年瑞典世乒賽明天就要開打了,在這之前,國乒的運動員們也先後接受了一些媒體的採訪,就一些球迷朋友們關心的問題做了回答。許昕的看法確實反映了當今乒壇的一個變化:中國隊不再像前幾年一樣近乎無敵於天下,最近有受到一定衝擊,而外國選手確實在一直進步,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至於馬龍和樊振東,兩人在外國前二號對手的人選上保持了一致,都說出了這兩個人的名字——波爾、奧恰洛夫。
  • 國乒11-4碾壓日本!世界排名前10位,國乒11人、日乒4人
    北京時間8月30日,國際乒聯正式公布9月份排名,國乒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國乒男單、女單均取得耀眼的成績,以絕對的優勢完虐其他協會。日本乒協雖然號稱國乒最強對手,但在這場「乒聯排名大作戰」中,也被國乒以11-4的成績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