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瓦爾德內爾為例,簡析桌球發球技術的重要性

2021-01-10 騰訊網

前言

桌球項目是一項追求技巧卓越的運動。簡而言之,無非是以發球開始,最後以對手接不住球、得分而結束。如何讓自己得分效率提高,得分能力增強?從開頭的概述中也可以得知,性價比最高的可能就是一記好的發球。「還未開始,已經結束」,說的就是發好球的效果。吃了旋轉,對手失誤,連第三板搶攻都大可不必,得分效果不言自明。

掌握好的發球技術,在遮擋時代可以行走江湖,青雲直上。詭異的旋轉讓人猜不透,手上動作又被手臂遮擋,得分效果非常不錯。在不遮擋時代,掌握好發球技巧,運用落點、線路取勝。得分效率也很高。

今天筆者將以瓦爾德內爾為例,簡析桌球發球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分析:小技術有大訣竅

單從發球就項小技術來看,發球無非從旋轉、線路、落點等角度來提升。充分摩擦而製造強烈的旋轉,需要對方準確判斷並抵消旋轉,威脅加重。預判線路,偷近打遠、吊左打右,通過預估對方步法的運動趨向,將球發到對方難接的地方,線路拉長,可以起到很好的聲東擊西效果。控制落點,合理運用出臺、半出臺,巧用小三角等區域,細膩處理落點,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這些技巧在瑞典桌球運動員瓦爾德內爾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不僅在旋轉、落點上瓦爾德內爾把捏到位,更厲害的是它對線路的預判異於常人。如果接發球站位過於偏反手,正手留下大空檔,瓦爾德內爾會把球發到正手位,又奔又頂,讓你猝不及防,望而不及。掌握超高發球技術的瓦爾德內爾被尊稱為「遊擊隊長」。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四兩撥千斤,輕鬆制勝。由此觀之,發球技術是小竅門,能夠以小見大。

發球先行:好的發球決定高的起點

桌球的項目在禁止遮擋、球改大過後,人們對發球技術重視程度明顯降低。不可否認,不準遮擋發球,讓發球環節更加「透明」,很難再發出從前那種詭異的球。大球時代為了觀賞性而增加回合數,想僅通過發球就制勝,似乎是逆時代而為之,但是發球技術應該先行,掌握髮球技術,毫無疑問提升了技術的下限。

何為發球先行?即技術層面先掌握髮球,運動過程中首先關注發球。之所以將發球置於如此高的地位,是因為好的發球實打實地促進了技術層面質的飛躍,同時關鍵局有好的發球,可以增強信心,收穫不一樣的效果。例如,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桌球女子單打項目決賽中,中國隊李曉霞對陣丁寧。決賽之前,丁寧憑藉「砍式發球」一路直上,與師姐成功會師決賽。但偏偏在決賽時,讓她引以為傲的「砍式發球」不奏效了。原因有二,其一是隊友間太過熟悉,對你的發球套路早已了如指掌;其二是裁判連判丁寧兩個發球犯規,罰分後的丁寧心態已經炸裂。這場比賽毫無疑問是李曉霞大獲全勝。

所以,對發球技術應該重視,好的發球意味著高起點。發球妙,威脅大,同時成就感十足,信心滿滿。這有利於更好地把控賽場,掌握主動。

發球制勝:老瓦「常青樹」的秘訣

談及瓦爾德內爾高超的發球技術,就不得不提到由他所創立的橫板技術——橫板直握。事實上,橫板發球由於手腕的限制,發球招數少,旋轉也不夠強烈。而瓦爾德內爾創造性地發明橫板直握髮球法,讓橫板發球變得像直板一樣順暢。拋開瓦爾德內爾的發球技術不談,光是這一技術的發明,就足夠把他尊為大師。

從旋轉上看,瓦爾德內爾善用多種旋轉,尤以遮擋發旋轉為甚。影響發球旋轉的因素,除了自身的技術水平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膠皮的摩擦大小。與摩擦大小息息相關的是膠面的性質,與中國人常用的粘性膠面不同,瓦爾德內爾等歐洲運動員使用的是澀性膠面。這種澀性膠面與粘性膠面最大的不同就是持球時間長短不同。持球也叫吃球,就是球在膠面停留的時間。粘性膠面因為粘性十足,持球時間更長,摩擦充分的同時略微有點「拖泥帶水」,走球不夠迅速。而澀性膠面在充分保持摩擦的同時,走球更快,發球兼具旋轉與質量,效果自然更佳。

從線路上看,瓦爾德內爾善於線路變幻,由以「偷襲」著稱。瓦爾德內爾的奧運謝幕之戰中,面對步法大師柳承敏,線路變幻仍然是瓦爾德內爾得分的主要手段之一。當體力與出球質量遠不及對手時,瓦爾德內爾決定「以變取勝」,巧借線路,四兩撥千斤。眾所周知,柳承敏全臺爆衝,連反手位都能快速機動,側身解決。如何用線路制勝?瓦爾德內爾選擇了正反手大角度調動,在發球時有意識地向反手位發出撞球,再瞄準正手,第三板大角度偷襲。年輕的柳選手雖然偶有接住,但大都心有餘而力不足。不惑之年的老瓦巧借線路,依然能夠與年輕氣盛的柳承敏血戰五局,可喜可賀。

從落點來看,瓦爾德內爾善於發二跳出撞球,由以小三角區域為傲。當打球由職業轉換為一項事業時,把球打好的標準也就由暴力美學向藝術美學轉變。將球發在近臺已經很厲害,但瓦爾德內爾覺得不夠優雅,只有將球落在小三角,然後側上出臺或者L型拐彎,才能夠彰顯技巧之美。於是瓦爾德內爾的對手們痛恨自己手不夠長,抱怨落點太刁鑽,但這也是瓦爾德內爾運動生涯如此之長,以一己之力對抗中國六代桌球人的原因。

在遮擋發球時代,瓦爾德內爾與劉國梁並稱為發球大師,吃他們發球的運動員不計其數。同時這兩位都是「大滿貫」得主,不得不說發球技術鶴立雞群,也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推力因素。

發球技術: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學會發球容易,但練好發球很難。小小的發球技術,如果深入研究就可以發現,其涉及發力、擊球、控制等多種桌球核心技巧。欲攻克發球難關,需要對桌球的主要技術都有所學習、有所把握,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在不遮擋發球時代,仍一心想發球制勝的人肯定是走火入魔,但眼高手低,對發球技術不理不睬也是有大問題。發球技術在當今打法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毋庸置疑,是基礎性的、關鍵的作用

發球鍛鍊了思維。領悟發球要領、思索發球線路、落點時,自己的球商也在不斷提升;發球鍛鍊了基本功。支撐發球所需要的框架要領,使得基礎動作得以強化;發球鍛鍊了能力。通過發球掌握的學習、思考能力,最終促進了桌球技術水平的提高。

發球技術凝聚了桌球技術的精華,精通發球可以觸類旁通,達到整體技術提升。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極具性價比的攻克方向。

後記

隨著桌球運動的改革深入,發球技術漸漸被中遠臺技術所覆蓋。人們在追求連續性和觀賞性的大前提下,忘卻了發球這一展現藝術之美的技術。

發球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於己、於桌球發展,都有深刻影響。我們要鑽研發球技術,並逐步掌握、精通發球技術,能夠以此為基礎形成自己的發球搶攻、發球銜接套路,這樣才算足夠重視發球技術。

相關焦點

  • 桌球運動員場上的小動作,瓦爾德內爾提襪子,佩爾森的導火索
    《桌球友的說》第九期,侯英超、彭友和周冠達聊聊桌球運動員比賽場上的「小動作」,習慣動作往往暗藏的玄機。瑞典瓦爾德內爾提襪子代表什麼意思,佩爾森狀態爆發的導火索是什麼都有介紹。比賽當中桌球運動員有很多「小動作」,很多球迷願意關注一些比較有意思和好玩的事情。
  • 為什麼瓦爾德內爾被稱為桌球之神?第一位大滿貫,發球拯救橫板
    為什麼瓦爾德內爾被稱為桌球之神?第一位大滿貫,發球拯救橫板 瓦爾德內爾點滴,桌球之神名不虛傳,發明瓦式發球世界乒壇目前共有10位大滿貫,其中9位都是中國選手,僅有一人是外協會選手,這位就是桌球之神瓦爾德內爾。同樣是大滿貫,為什麼人們對老瓦的評價如此之高?
  • 男子乒壇最偉大的五位運動員,他貴為奧運單打冠軍卻無緣入圍
    男子乒壇最偉大的五位運動員,他貴為奧運單打冠軍卻無緣入圍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經常會有球迷對此爭論不休
  • 一個人如何提高桌球水平,正確使用發球機能讓你進步神速
    體育愛好者的各項日常體育活動也受此影響不能夠正常進行,相比之下桌球由於佔地面積小、參與人數少的優勢成為疫情之下最受歡迎,也最能堅持下去的體育鍛鍊項目。家裡只要有兩個人都會打桌球就可將這項體育運動進行下去。沒有正式的球檯也沒關係,書桌、茶几、兩個凳子都能成為臨時球檯,進行一場桌球友誼賽。甚至還有球友直接在地板上打球,也是其樂無窮。
  • 瑞典乒壇常青樹瓦爾德內爾宣布退役 曾與六代中國乒壇頂尖選手交鋒
    從現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蔡振華,到現役國家隊選手馬龍,瓦爾德內爾同六代中國乒壇頂尖選手交鋒過,並屢嘗勝果,被視為中國桌球「最偉大的對手」。他還擁有世乒賽、世界盃、歐錦賽等多項冠軍頭銜;他是瑞典的驕傲,曾為瑞典獲得歷史上第一枚桌球奧運會金牌。 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老瓦」與他的中國對手。
  • 乒壇往事:瓦爾德內爾有多牛?16歲替補進國家隊、就打敗世界冠軍
    沒錯,就是國乒曾經的最強對手——瓦爾德內爾。作為桌球歷史上的首位大滿貫得主,瓦爾德內爾後來的成就大多已為球迷所了解,但許多人卻未必知道他早年的一些經歷。雖然14歲來中國練球慘敗輸給球館看門人,但這並不妨礙小瓦在天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麼,18歲前的瓦爾德內爾究竟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呢?
  • 龐勃特創始人曲晨耕:把桌球訓練完全數位化
    而在多球訓練中,餵球教練的工作重複、枯燥且技術含量高,合格的餵球教練極其短缺。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練需要同時餵球和指導,極大限制了教練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效率。」龐勃特創始人曲晨耕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在進行反覆調研市場後,團隊將發球和人工視覺作為桌球機器人的主要功能和應用場景進行切入。今年3月,龐伯特發球機器人M-One面世。9月份實現了量產。
  • 乒壇往事:14歲瓦爾德內爾來中國學藝,結果慘敗輸給球館看門人
    到70年代的時候,世界乒壇形成了一片大混戰的局面,雖然國乒奪得的冠軍最多,但在代表最強技術水平的男子單打領域,日本人的收穫最為豐厚,連續拿到了1977、1979年世乒賽的兩枚男單金牌(中國、匈牙利、瑞典各一枚)。註:日本隊70年代的兩次世乒賽男單冠軍都是在決賽戰勝郭躍華,其中有傳出讓球說法,此處暫不討論真偽,但實事求是來說,不讓,我們也未必能贏——此事就不展開討論了。
  • 馬龍能成為中國的瓦爾德內爾嗎?國乒大滿貫有望創造新紀錄
    瓦爾德內爾,1965年出生,桌球歷史上的首位大滿貫得主,曾奪得1次奧運會、2次世乒賽和1次世界盃單打冠軍,是張繼科之前男乒三大賽領域單打成績最好之人,力壓國乒的劉國梁、孔令輝
  • 以國乒奧運模擬賽男子32強器材為例,淺談桌球器材發展趨勢
    今天,筆者以國乒奧運模擬賽男單32強選手使用的器材為例,簡析桌球器材的未來發展趨勢。 以紅雙喜藍海綿國套狂飆3為例,由於使用了區別於蓬鬆的蛋糕海綿的高密度海綿,在未灌膠、灌油的狀態下,海綿會發硬、發死,當刷上有機膠水、膨脹油後,灌透後的高密度海綿又會有一種「欲罷不能」的擊球快感。
  • 大滿貫瓦爾德內爾(10):馬文革苦撐國乒危局,老瓦稱霸天下
    1989年世乒賽,瑞典人在男團5-0暴擊中國隊,男單又包攬了冠亞軍,最終瓦爾德內爾3-2險勝隊友佩爾森登頂,成為了當年的「地表最強」桌球選手。難道國乒就沒人能站出來挽救危局了?一位來自天津的男人默默拿起了自己的球拍,踏上了強敵環伺的賽場。而他,也將成為當年唯一能與瑞典、歐洲最頂級高手同臺對壘的國乒名將!請記住他的名字,那就是——馬文革!
  • 桌球記憶|40屆世乒賽國乒遭遇5-0橫掃,成就瓦爾德內爾三冠王!
    桌球記憶|40屆世乒賽國乒遭遇5-0橫掃,成就瓦爾德內爾三冠王!回憶起31年前的多特蒙德世乒賽男團決賽,當時第40屆世乒賽,瓦爾德內爾、阿佩伊倫和佩爾森組成了瑞典隊歷史上的最強陣容,他們不管從哪個方面上具備挑戰中國隊實力,尤其是那場比賽結束,瑞典隊5-0橫掃國乒男隊,至今很多人還記憶猶新,當然從個人榮譽上,瓦爾德內爾和佩爾森還獲得第40屆和41屆世乒賽的單打冠軍,老瓦還是90年代乒壇大滿貫第一人,讓我們再回到這場決賽中看一下。
  • 瓦爾德內爾的偶像!你知道是誰嗎?居然是個乒壇「壞小子」
    如果要在中國桌球迷中展開調查,選出一位非中國桌球運動員作為偶像,那麼瑞典選手瓦爾德內爾一定會獲得極高的票數。瓦爾德內爾,世界桌球歷史上傑出的傳奇人物,人稱「乒壇莫扎特」,而我們中國球迷一般稱之為「老瓦」。
  • 從2維平面到3維立體,進階桌球高手必須完成的戰術思想轉變
    桌球愛好者有三個發展階段,既初級、中級和高級。通過多年總結髮現桌球愛好者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桌球技戰術思想大相逕庭。在基本功差不多的情況下,誰的戰術思想更先進、執行得更堅決,誰取得勝利的概率就越大。
  • 桌球比賽,game和match怎麼分?
    這兩天看裡約奧運會桌球比賽,每次比分出現10分的時候,左下角就會出現game point的字樣,而如果一位選手連贏了三局,在第四局還有一分就能獲勝的時候,左下角會出現match point的字樣。[Photo by Wei Xiaohao/chinadaily.com.cn]為了講明白這兩個概念,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奧運會桌球比賽的得分規則:A match is played best 4 of 7 games.
  • 技術|發球力量的最大秘訣:手臂的外旋和內旋
    技術|發球力量的最大秘訣:手臂的外旋和內旋 現代網球發球算是網球中最難得一項技術,強有力的發球在比賽中會使你成為操盤手
  • 王楠兒子搞笑發球,恰恰證明一點,伊藤美誠已經不再神秘
    張怡寧曾經說過一句話,20歲之後的伊藤美誠,對國乒已經不能構成威脅,也許球迷並不相信,認為張怡寧並不了解伊藤美誠現在的實力,畢竟沒有同場競技,但是張怡寧擁有對桌球敏銳的洞察力,即便離開賽場多年,依然能夠清楚的了解現在國乒對手的狀態。
  • 在這裡,柯潔回顧那次絕望的對弈,王勵勤說起高科技桌球……
    他相信,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收集、學習女生們的需求與反饋,讓他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產品與服務。甚至女生們「可以一邊看直播,一邊直接通過屏幕來試取口紅的顏色」等等。李佳琦相信,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會讓直播間變得更加精彩。'
  • 下圍棋比不過AlphaGO,如今桌球也要輸給人工智慧了?
    全球知名自動化控制及電子設備製造廠商歐姆龍(OMRON)就在今年的 CES 上展示了一臺人工智慧桌球機器人——Forpheus。(截圖自:YouTube)早在 2014 年,歐姆龍便開始著手研發人工智慧機器人,旨在幫助球員練習桌球。2016年,Forpheus 就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為「全球首臺桌球教練機器人」。
  • 練桌球確實對近視眼有好處,但是得掌握訓練方法!
    練桌球確實對近視眼有好處,但是得掌握訓練方法! @小棉襖:找教練+我閨女因為眼睛近視練桌球一年多了但打的時間加在一起有半年,希望姚曉春教練給指點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