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友的說》第九期,侯英超、彭友和周冠達聊聊桌球運動員比賽場上的「小動作」,習慣動作往往暗藏的玄機。瑞典瓦爾德內爾提襪子代表什麼意思,佩爾森狀態爆發的導火索是什麼都有介紹。
比賽當中桌球運動員有很多「小動作」,很多球迷願意關注一些比較有意思和好玩的事情。桌球運動員有很多動作都是下意識的,這麼多年打球養成的一些習慣性動作。有很多人在發球之前在球檯上顛球。有球迷在網上說小胖(樊振東)什麼時候顛兩下,什麼時候顛三下,這些都是下意識的動作,他自己都沒有感覺。
有些人喜歡在球檯上顛球,有些發高拋球的人喜歡在地上砸球。由於現在都是塑膠地不往回彈,必須得砸的勁特別大才能彈回到手的位置。噠噠噠,砸幾下,他發的高拋球才發得順。不來這幾下,感覺拋球都拋得彆扭。
現在在地上拍球的人越來越少。以前是地板地,沒有塑膠。地板的彈性好,而且以前是38毫米小球(2000年第45屆世乒賽正式將桌球改大,從38毫米改成40毫米),彈性更好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地上拍幾下。現在更多是在球檯上顛幾下再發球。
每個人的小動作都不一樣。有一個外國球員就喜歡到網前去擦手,有一次比賽裁判給他黃牌警告,說:「你不能在這擦。」等於就打亂了他的節奏。本來自己發球前得去擦下手再發球,現在再去擦手被警告就要罰分了。等於一下打亂了他的比賽節奏。延展一下,在比賽中看似判罰了一個球,如果不是在關鍵比分上,大家可能覺得影響沒有那麼大。但這是一個延續的影響,接下來的兩局球就不敢這樣拋球了。可能旋轉什麼都受影響,旋轉弱了或不能落點發得很好。
比如正手發球,裁判罰你回拋或高度不夠,打亂了你的戰術,後面的搶攻所有的戰術體系。可能我就得換成反手發球。中國國家隊要求運動員有三到四套發球,就是防止裁判判罰。比如三、四套發球裡面有一套、兩套是精的,主要得分手段。後面的兩套也不能太差,必須也得有後續的銜接和得分手段。
很多運動員的小動作是他場上狀態的一個信號。以前劉國梁研究瑞典的瓦爾德內爾。瓦爾德內爾有一個習慣動作撿球時提襪子。只要瓦爾德內爾一提襪子就證明他的心態有點波動了,不是特別從容地調動了。這種動作都是通過十場、二十場甚至三十場出現這個動作後,局勢會變成什麼樣,這樣來總結的。
瑞典的佩爾森有一個球,劉國梁主席就說:「佩爾森正手一撲出去,你回球給他反手空當。他回來反手直接跟扇嘴巴一樣抽,這一下要是打上得分了,他整個人的狀態就出來了。所以一定要避免這個球,不要給他點燃這個導火索,要悶著他。那怕還給他反手,就不給他這一下(反手打)出來。」每個運動員在比賽中都有一個爆發點。如果你給他這點爆發了,他整個人的技術狀態和人的狀態就出來了。所以對手哪個點好,必須得憋著他,不能讓他出來。出來你就難受了。